热靴上的故事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热靴闪光灯

热靴上的故事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热靴闪光灯


2024年5月4日发(作者:联想t440p)

热靴上的故事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热靴闪光

分享

0

2015-07-30 05:32:01 蜂鸟网 作者:肖童 [原创]

全文导航

第1页:少不了光影

第2页:这就是热靴闪光灯

第3页:冲击带来惊喜

第4页:“闪灯族”、“闪卓士”风靡全球

第5页:热靴闪光灯的大师——乔·麦克纳利

第6页:尾声

(文图/肖童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1、少不了光影

没有光,就没有影。摄影术自问世起,就和光影有着不解之缘,大自然赋予了

我们各种不同强度、温度、颜色的光线,让我们去感受生活中的苦辣酸甜,而相机

则在一幕幕生活长卷中扑捉着不同的光影切片,正所谓,记忆比照片更美好,照片

比记忆更真实。

不过,自然光可不是随时随地都能让你和手中的相机感到满意的,很多时候,

我们必须依靠灯光的辅助来完成我们需要的拍摄效果,而闪光灯具是必不可少的伙

伴。它让我们的拍摄工作变的便捷,不再只是靠天吃饭。

试想一下,如果你接到一个棘手的拍摄任务,需要拍摄一张夕阳光影照射人物

的照片,你是不是的首先想到的是线看看天气预报呢?其实,这种方法已经过时了,

在冬日里,等待偶遇的阳光是多么不靠谱的事情啊。

在使用闪光灯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件事,闪光灯不仅可以做为一个补光工具,

它同时也是营造氛围的工具。在闪光灯选择方面,如果你不是必须使用大型闪光设

备的职业摄影师,你都可以选择小巧轻便的热靴闪光灯,无论你的拍摄内容是什么,

相信轻松上阵的你会丢掉很多“包袱”,腾出更多时间去考虑拍什么?怎么拍?

2、这就是热靴闪光灯

眼下我们使用的热靴电子闪光灯是第三代闪光灯,始于20世纪上半叶。前期

采用气体放电原理,通过不断发展与改进,后期开始采用集成电路和蓝硅晶体管组

成的光敏控制电路,能自动根据拍摄距离和反光进行测光,并配合热靴接口与PC

同步接口,从而更加智能。

与其他大型灯光照明设备相比,热靴上闪光灯不仅有着便携性更好、性价比更

高的优势外,它小到1/128的输出量,以及能支持高速闪光同步的回电速度,能给

我们的拍摄提供更浅的景深、更自由的布光范围。

热靴闪光灯发展至今日,最全面、最精密的当属尼康与佳能两大摄影巨头的产

品线。两个品牌的闪光系统都最大程度上实现了通过主控灯来无线控制其他遥控灯

组的功能,让你不用离开相机就能自如设置分散在各个角度的闪光灯的曝光输出,

这项技术真的太棒了。

其中,尼康公司从胶片时代D-TTL到数码时代的i-TTL打造的CLS(创意闪光

系统)可谓真正把热靴闪光灯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使用这个系统,你可以在离机

闪光中使用TTL、频闪、高速闪光同步等功能,让闪光灯与闪光灯进行对话,其经

典型号也从SB26一直延续到了当下的SB910。

而佳能公司的E-TTL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新晋推出的ST-E3-RT与600EX-RT

更是把红外脉冲信号改成了无线电信号,而且600EX-RT的闪光指数达到了GN60,

面对以往户外拍摄遇到的光线、距离、等各种干扰,我想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读者会纳闷,这小小的热靴闪光灯究竟有多大的能耐,能

胜任完成预期的拍摄任务吗?这里,为了给热靴故事抛砖引玉,我选了一些本人拍

摄的,带有拍摄现场与最终照片的对比图, 相信通过图片大家能一目了然的感受到

小闪灯,大智慧。

3、冲击带来惊喜

看完照片,如果你觉得这小玩意儿还不赖,有点意思,那么,欢迎你与我一起

来开始下面的旅程。

其实在胶片时代,135相机配备的热靴闪光灯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体系,但是,

遗憾的是在国内,鲜有人关注这项技术的应用,热靴闪光灯一直都是新闻摄影师、

活动与婚礼摄影师拿来补光的工具,别说离机使用、大多数摄影师认为的是——如

果光线允许,能不用最好不用,以免破坏整体氛围。

而商业摄影师,则更不会关注这没有造型灯的小家伙,大型的影室闪光灯是他

们的首选,他们认为,选择大型的影室闪光灯,虽然在户外拍摄中会有局限,但是

在室内拍摄中,无论是稳定性,还是面子上都是利大于弊的。

随着数字时代的冲击,数码相机的功能越来越发达,所见即所得的工作方式让

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那些被器材设备束缚、被职业摄影师霸占的版图渐渐瓦解,

能够有效而迅速的拍出好照片才是真正的重点。在这种因为技术革新而引起的行业

转变,给了很多有想法的摄影师与摄影爱好者们了舞台,而技术更加成熟的热靴闪

光灯自然被许多善于研究与探索的摄影师所关注。

从2004年到如今,使用热靴闪光灯进行工作的职业摄影师越来越多,相应的

热靴闪光灯所涉及的拍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只要使用得当,小小灯热靴闪光灯能

配合你拍摄很多题材,轻松获得有不同光线质感的照片。

提及了这么多有关热靴闪光灯的种种,我们来恶补一些和热靴闪光灯息息相关

的专业术语。

TTL:“Through the Lens”的缩写,意为“通过镜头”。这一种几乎所有单

镜头相机都有的内置测光功能。佳能有E-TTL,尼康有i-TTL。这种功能把手持测光

表放进了相机内部,通过镜头的入射光来分析场景里的明度、颜色、光比等等。TTL

测光可以让相机自动判断场景曝光值,在选定的曝光值可能过曝或欠曝时会提醒摄

影师应该使用怎么样的曝光组合。

Speedlight:尼康品牌专用热靴闪光灯系列的名称。也被除佳能之外的所有人

用来称呼的小型闪光灯。

Speedlite:佳能品牌专用热靴闪光灯系列的名称。

i-TTL:尼康公司研发的智能测量闪光曝光的专用系统。

E-TTL:佳能公司研发的评估测量闪光曝光的专用系统,现在发展到了E-TTL II。

Guide Number(闪光指数):用来标注闪光灯输出功率的参数。闪光灯指数

越高,闪光灯的光照能力越强。

Wireless(无线):相机和闪光灯之间没有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出发闪光灯。

Stroboscopic(频闪):闪光模式的一种,在拍摄中具体表现为,触发一次相

机快门,连续发出一系列重复的闪光。

Hot Shoe(热靴):相机机顶上能安装闪光灯底座的接口支架,并能提供出发

闪光工作的电子触电。

Cold Shoe(冷靴):离机闪光常用的工具,能支持闪光灯的底座,但不提供

能触发闪光的电子触点。

到这里,如果你对此依旧感兴趣,我们赶紧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热靴

闪光灯的技术更新一直在不断延伸,而真正把工业的电子技术转换为赋有创意的实

战技巧应用是谁呢?那么有多少人有意愿且有能力是最早吃了螃蟹呢?时至今日,

有那些摄影师或者团体站在热靴闪光灯领域领潮地位呢?这些答案下面我们一一解

答。

4、“闪灯族”、“闪卓士”风靡全球

首先,不得不提到的是热靴闪光灯应用的“鼻祖导师”——闪卓博识(Strobis),

不管你是百度还是google,都会获得很多关于它的介绍,这里,我摘录与编辑了

一些文字让大家更直接的认识闪卓博识(Strobis)。

闪卓博识来自于英文Strobis的音译,起初闪卓博识是美国摄影师大卫?豪比

(David Hobby)的个人博客,内容为摄影技巧与光线应用,后来发展成为成为了

在全球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浏览的热门网站。在这里,你会看到不断更新的免费

教程,教你才从基础血气的闪光灯使用技巧,在这里获得知识且不断壮大的会员们

称自己为“闪卓士”。目前,闪卓博识在互联网上拥有超高的人气,每日的点击量

超过80,000次,它的创始人大卫·豪比(David Hobby)也被PDN推荐为网络上

最红的五位摄影师之首,从而一跃成为摄影界颇具影响力的摄影师。

作为闪卓博识的创始人和闪卓士的先行者,大卫?豪比(David Hobby)是小

型闪光灯技术的第一受益人,随着小闪光灯使用技术的日臻成熟,他的摄影技术也

得到了稳步提高,这一切最终也改善了他的经济生活。

记得在2004年至2005年,尼康和佳能公司开始在数码单反相机普及化的领

域大作文章,D100、D70、 20D、350D开始轰炸登场,面对胶片时代到是数码

时代的转型,对职业摄影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大卫?豪比(David Hobby)也

处于这样的变革时代。开始撰写摄影博客闪卓博识(Strobist)之前,大卫仅仅是

一个供职于《巴尔的摩太阳报》名不见经传的摄影记者,那时候,大卫还没有意识

到自己的摄影知识和崭新的摄影观念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更没有意识到这些

知识会催生一个群体——“闪卓士”的诞生,当然,他更加不会想到,闪卓士的发

展与壮大,带动了新的产业链产生(一批新晋的公司开始研发、生产针对热靴闪光

灯匹配的的附件产品)。

大卫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摄影专业经验和对小型闪光灯应用的心得,结合线下

的摄影讲座与拍摄项目的实战案例,使得闪博卓识的内容越发的精彩与丰满。他的

这些观点在博客上一经抛出,就会迅速得到支持和响应,数月间,博客访问量激增

至数百万人次,人们或者盛赞大卫的独特观点,或者为他过硬的实战技术而赞誉有

加,或者对摄影提出不同见解。这一切都让大卫为找到同好者而深感高兴。一次意

外开博,让他和他的技术观念得到了更广泛的拥趸和认同。大卫在感到振奋的同时,

也深深意识到还有很多人在追逐器材的路上傻傻奔驰,他们需要点醒,需要举证,

需要新的观念和知识武装头脑才可以停止那种无谓的追逐。由此,大卫开始更加卖

力地组织题材,撰写博客。精彩的内容使闪卓博识的读者群滚雪球似的壮大起来。

对摄影爱好者而言,闪卓博识带来的最大实惠是免费的摄影知识,而大卫也辞去《巴

尔的摩太阳报》的工作,专注于摄影教学,把闪卓博识作为了自己的事业进行至今。

接下来,告别大卫,我们来认识一下一位热靴闪光灯的大师——乔·麦克纳利

(Joe Mcnally),搜索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这个名字的:乔.麦克纳利(Joe

Mcnally),经常出现在美国《国家地理》、《体育画报》、《生活》、《时代周

刊》、《新闻周刊》等媒体上。他是美国《生活》杂志最后雇用的专职摄影师,并

承担柯达、尼康、美国宇航局、 纽约证券交易所等公司或团体的拍摄任务,是“当

代最全能的新闻摄影师”。 他是首位获得艾森斯塔特(Eisenstadt)奖“杂志卓越视

觉表现力”奖项的摄影师,也是《美国摄影》杂志(American Photo)评选的摄影史

百位名人之一。

在国际摄影界,很少有人将闪光灯娴熟而不露声色地使用在纪实摄影中。然而,

闪光灯大师乔·麦克纳利(Joe Mcnally)不仅将闪光灯恰到好处地应用于纪实摄影,

并且以此为桥梁,将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他的每一张纪实

作品都是一件艺术品。从展现名人的个性生活,反映运动员的艰苦训练,到记录非

洲的饥荒和战争的残酷,随着他的一张张照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用眼睛捕

捉光线,用光线记录新闻,用艺术思考摄影的大师。

好吧,好吧,我没有更过多的语言能去描述乔的高耸形象了,对于乔·麦克纳利

(Joe Mcnally)获得奖项和荣誉我们可以一听而过,但是对于它对热靴闪光灯在

摄影实战中的探索与推进我们不得不敬佩。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你阅读了它著写

的《瞬间的背后》、《热靴日记》两本书后,你会得到答案的,哦,他也是美国摄

影师。

抛开《瞬间的背后》针对那些经典照片本身幕后故事、拍摄经验先不谈,《热

靴日记》是一本完全针对热靴闪光灯使用的著作,这本书首先不是闪光灯说明书,

而是一部迅速提高的闪光大餐,从开篇的介绍各种器材、附件为基础,乔会从最简

单的单灯拍摄出发,逐步扩展到双灯、多灯的布光,以他亲身拍摄的杂志或商业图

片为实例,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展现闪光灯摄影的多彩世界,善于使用光线、也能善

于创造光线。对于我们暂时无法亲临乔的讲堂之前,读他的书,听他的故事也不失

是一个好选择。

对了,要注明一下,虽然乔·麦克纳利(Joe Mcnally)是热靴闪光灯的大师,

但是他在品牌使用上选择的是尼康创意闪光系统(CLS),所以关于佳能闪光灯系

统E-TTL请选择他推荐的摄影师Syl Arena的《热靴圣典》。

最后,要介绍一位这两年人气非常火的摄影师Zack Arias和他的Onelight

workshop,同样来自美国。

初期知道Zack Arias,还是因为他的那套红遍互联网的闪光灯视频教程,他风

趣的教学风格与信手拈来的实战演示,再配上非常潮流的视频拍摄风格与后期包装,

“洋气”的多媒体呈现形式一下子就抓住了众多年轻摄影师的心,原来摄影课还能

这样上。

他使用的器材无论佳能还是尼康都不是时下最先进、最高端的相机,他的团队

也十分紧凑,可他拍摄的照片与接触的客户却是五花八门,他推崇的“单灯魅力”

让你惊叹不已,是的,很多时候,你把单灯耍好也是十分美妙的事。

可惜国内目前还没有他的著作,他的讲座在亚洲离我们最近的也只到过香港,

所以,互联网上的文字资料和图片难觅踪迹,我们只能就先看看视频,找找乐吧。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768918a251203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