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usb通用驱动下载)
初二物理人教版试卷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五
六
总分
得
分
一、选择题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指:( )
A.运动和静止都取决于人的主观感觉
B.同一物体不可以说它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
C.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运动的结果也不同
D.选择运动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的对象就是静止的
2.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 )
A.参照物 B.太阳系 C.太阳 D.地球
3.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B. C. D.
4.如图所示,根据声音的波形判断,属于噪声的是
( )
5.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C.用锤子敲打钢板,锤子和钢板都变热
D.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吸气冲程
6.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
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凝固,后升华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固,后蒸发
D.先凝华,后升华
7.下列措施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给笨重的旅行箱装上轮子
B.汽车轮胎表面做出凹凸不平的花纹
C.气垫船利用气体将船和水分离
D.经常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8.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
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A.20 g 0.8×l0
3
kg/m
3
B.60 g 0.8×l0
3
kg/mg
C.60 g l.0×l0
3
kg/m
3
D.20 g l.0×l0
3
kg/m
3
9.小丁的家距学校600m,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
改为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
A.1.2m/s B.1.25m/s C.2m/s D.2.5m/s
10.小明陪着妈妈在奥体大街散步,拍了些远处的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所示,
根据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
B.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C.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最大的物体是小轿车
评卷人
得
分
二、填空题
11.小明五一期间随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辽阳时发现他在西藏喝剩的矿泉水瓶变瘪了,则这
瓶矿泉水的质量 ,瓶内气体的密度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所示,夜晚,把桌子放在手电筒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
上。当逐渐地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
面积会随着凹透镜向上移动而逐渐变 ,光斑的亮度则逐渐变 。(均选填“大”或“小”)
13.星期一学校都要进行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同学们能听到老师讲话的声音是因为声音
以 的形式,通过 传播到你的耳朵里引起 振动;每当老师讲完一句话后,都会从远处传
来重复的声音,这其实是 现象.
14.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用
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
图________中的那一副。
15.如图所示是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从牌上可以看出,此处到兴义的路程为__________;如
果不违反交通规则,从现在起,到达兴义至少需要__________min;如中途停车加油,全程
的平均速度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导体中电流的大小跟加在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人体也是导体,电压越高,通过
的电流越_____,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危险了。经验证明,只有______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17.植物具有光合作用,说明光具有 。若将这株植物移到暗室里,只用绿光照射,则该植
物 (填“能”或“不能”)很好地生长。
18.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这些“冰花”是水蒸气_______(选填一种物态
变化)成的,结在玻璃窗的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
19.重力的施力物是 ;在墙上挂相框时,可自制一个重锤来检查相框是否挂正,这是利用了
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
20.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 其中太阳是一颗_______, (选填“恒星”、“行星”或
“卫星”);如图所示,我们在一只气球上画一些小圆点,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观察此过程
中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变化,来模拟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
分
三、作图题
21.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图: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画出图中物体AB所成的像A'B':
22.根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
(2)在如图乙中,物体所受重力为8牛,物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物体对水平桌
面的压力.
23.如下图所示,重10N的木箱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画出木箱A受重力的示意图。(2分)
24.完成下列光路图.
25.“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含有光学知识.请在图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看不到的
范围.
评卷人
得
分
四、实验题
26.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
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①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
0
为37.4 g;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
和酸奶的总质量m
1
,如图所示m
1
=____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V
奶
=_____cm
3
;
则酸奶的密度ρ=_____g/cm
3
。
②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7.八年级一班的男同学要举行爬楼比赛,看看谁的功率大。要测出某同学爬楼的功率:
⑴已测出了这个同学的质量m,还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⑵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⑶由测得的物理量,计算爬楼功率的表达式为:P=________________。
28.小明取一根饮料吸管,将一些铜丝从吸管的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
起来,初步做成一支密度计(如图)。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 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
3
;
b. 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 /cm
3
;
c. 像标示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方法一样,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 /cm
3
将整个吸管均匀
标上刻度;
(1) 如图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______点(选填“p”或“q”)。
(2) 小明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1.0g/cm
3
与0.9g /cm
3
刻度线间的距离为0.80cm,则该密度计竖
直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______cm。
(3) 在步聚c中,小明这样均匀标示刻度对不对?______。
29.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甲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
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
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
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________。
(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
________。
(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乙所示),请
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__________。
30.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
(1)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
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
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的 像.
(2)向水凸透镜内 (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
的像变模糊了,说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与 有关.
① 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
体成像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
② 若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
像.说明近视眼镜是 透镜.
评卷人
得
分
五、计算题
31.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即牛郎织女的故事。据天文学测量,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为160万
亿千米,那么牛郎眨眨眼,织女要隔多长时间才能看到?
32.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00秒34毫秒,在西昌卫星发
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点火推上太空。12月14日,月球探测器携带“玉兔”号月
球车在月球表面安全软着陆。在着陆前,嫦娥三号从距离月面15公里下落,而这一阶段地
面测控基本“无能为力”,完成这一阶段需要约12分钟时间,称为“黑色720秒”。此间,嫦娥
三号依靠自主控制,经过了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段等6
个阶段,相对速度从每秒1.7公里逐渐减为0。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时,探测器暂时停下
脚步,利用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以避开障碍物、选择着陆点。再以自由落体方式走完
最后几米,最后嫦娥三号平稳“站”在月面上,此时它的4条着陆腿触月信号显示,嫦娥三号
完美着陆月球虹湾地区。通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嫦娥三号从距离月面15km下落,经过“黑色720s”的时间到达月面,该着陆过程中的平
均速度为多少km/h?
(2)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100m高度时,探测器暂时停下脚步(即进入悬停段),利用敏感
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若探测器向月面发射信号传播的速度为3×10
8
m/s,则从发射信号到接
收信号经过的时间为多长?(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嫦娥三号距离月面100m高度处悬停后继续下落,25s内下降了70m,最后剩余过程的
平均速度为2m/s,则它在这100m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评卷人
得
分
六、综合题
33.用滑轮组把重720N的货物匀速提高10m,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多少?若此时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为60%,则总功和额外功各是多少?
3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F
1
、F
2
是凸透镜的两个焦点。
蜡焰在透镜的左侧移动,某同学将实验的记录填在表中,其中像的性质有三处错误,请在横
线上写出错误的实验次数,并订正对应的错误:
①: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解析】
试题分析: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改变的,故A错;同一物体对
于选定的参照物来说,不是运动的,就是静止的,不能两个都占,故B错;对于一个物体的
运动状态的描述,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运动的结果也不同,故C
正确;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是看它与所选的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有没发生相对改变,改变了
就是运动的,没改变就是静止的,故D错;应选C。
考点:机械运动;参照物
2 .A
【解析】
试题分析: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相对的变化。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
物,这个标准物叫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这个物体静止;如
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这个物体运动,故选A。
考点:机械运动;参照物
3 .B
【解析】根据P=F/S知道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
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目的是为了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
大压强,故A不合题意;水桶提梁装有手柄在压力一定时,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水桶
对手的压强,故B符合题意;压路机的轮子质量很大,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
大压强,故C不合题意;图钉尖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故D不合题意,故选B。
4 .C
【解析】选C.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而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
声音,比较分析题中四个选项,只有选项C中物体的振动没有规律,是杂乱无章的,故C波
形表示的是噪声.
5 .C
【解析】
试题分析:A、房间变暖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C、用敲打的方法使钢板变热,实质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D、汽油机的吸气冲程靠惯性来完成,没有力做功,不符合题意;
考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点评:此题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要判断出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的现象,需知做功的特点.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958848a235261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