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及对策_18Jan_1

无人机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及对策_18Jan_1


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reno3元气版和reno3区别)

无人机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及对策

一,无人机安全事件

时至今日,无人机产业已经成为除了手机、电脑、穿戴设备以外的发展最为迅速的消费

类电子产业。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人群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无人机触及到以往正常渠道无法

触及的区域和机构。

除此之外,除了民用及消费类级别的无人机和飞行器,更为专业和特殊应用目的特种无

人机也正成为新的应用领域。比如:

- 更加快速,更大功率飞行马达,FPV竞技无人机,最快速度可达 150KM/h到200KM/h。

某些军用超高速无人机700到1000KM/h。

- 更大负载能力,可以达到20KG以上的专业无人机。还可以支持定点投放功能。军

用无人机可以达到1吨的负荷。

- 更长的续航时间,更大的电池可以支持到30分钟到1个小时的续航飞行能力。军

用无人机可达到40小时的续航。

- 更大的操纵范围,目前特殊用途无人机最大航程往往可以达到2000到5000公里,

军用无人机甚至可以达到1.8万公里。

- 更复杂的任务预制,集成人脸识别技术,自定义动态目标锁定及跟踪技术,任务及

路线等预设功能都使得无人机能够胜任更加智能和独立完成的任务。

- 全天候无人机,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具备全天候飞行能力以适应白天、黑夜、风雨及

恶略天气的飞行状况。

- 水空两栖无人机,目前已有具备IP67防水功能无人机应用于捕鱼、救援、科研、及

极限运动等。可以降落或者从水中起飞,甚至观察预设位置水面以下的情况和实时

画面。

- 微型及隐蔽无人机,目前最小的无人机只有硬币大小。英国军方研发的SQ4 Recon

可以空中连续飞行或悬停30分钟,并且可以停靠在建筑物上躲避监测,可连续执

行8小时侦查活动。美国也研发出仅有硬币大小,重106克的“苍蝇”,其飞行不

是通过常见旋翼方式,而是仿生的振翅方式。通过翅膀震动完成更高难度的飞行动

作,也更加灵敏。

- 更专业的音视频实时广播,除了常用的WIFI或者模拟音视频传输途径,军用和特

殊用途无人机还采用更为专业的卫星音视频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音视频数据

采集和传播。

- 先进的数据采集,除了音视频,更加丰富的传感器带来了更多的数据采集选择,如

气候、温度、湿度、海拔、地形、坐标、精确测绘、红外成像、激光测距、遥感遥

测等。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这些特种无人机都发挥着各自的特长。军用无人机被应用于战场

和敌方情报收集,目前很多民用特种应用无人机的某些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军事用途。如

果这些无人机被应用在一些非法间谍活动、更或者破坏性犯罪活动。都可能造成无法挽救的

人民财产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损失。

1) 威胁国家安全

- 2015年2月24日晚,5架不明来历的无人机盘旋在巴黎的美国领事馆上空。

即便法国警方出动警力,但是无人机还是飞越艾弗尔铁塔和协和广场逃离了。

2) 威胁政要安全

- 2013年9月15日,德国总统默克尔在一次竞选集会上,一架无人机坠毁在多

位行政要员和默克尔本人的面前,在此之前没有任何警戒提示。

- 2015年4月,一架无人机携带放射性物质坠落在日本总理的住所。

- 2013年6月30日,南非警方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所住医院比勒陀利亚医院外

逮捕了一名男子,当时这名男子正使用一架遥控直升机模型对医院进行航拍。

- 1995年至2014年间,全球发生过针对政要的无人机携带爆炸物、化学或生物

武器的恐怖袭击共计上百起,其中只有16起得以破获。

3) 威胁军事基地及重要基础设施安全

- 2014年11月,20多架无人机密集飞过法国多处核设施。

- 2014年末,比利时一座遭破坏的核反应堆重新启用后,隔天也遭微型无人机探

访。

- 2015年1月28日,一些轻型无人机飞到布雷斯特(BREST)军港锚地附近,该

锚地是法国核军事基地,驻有4艘可潜射核导弹的核潜艇。

4) 威胁重要保密国家单位安全

- 2015年1月26日,一架无人机闯入白宫禁飞区,并坠落在该区域。在此过程

中防空雷达系统并未发现该飞行机行踪。

- 2015年8月8月14日,一架无人机在飞越英国HMP Pentonville监狱附近的时

候坠毁。警方截获了其携带的大量毒品和手机。当地警察发现无人机正被越来

越多地用于向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监狱走私违禁物品。

5) 威胁人民群众公共安全

- 2013年12月,北京一家航空科技公司员工操纵无人机在首都机场附近违规测

绘,造成多架次民航飞机紧急避让延误。

- 仅2014年下半年,美国航管局FAA记录的无人机逼近或撞击民航客机事件达

到175次。

- 2014年,美国航管局FAA调查,大型户外体育赛事中,无人机擅自闯入和坠毁

事件时常发生,多达近千起。

6) 用于违法活动

- 2015年1月22日,美国墨西哥边境一架无人机因超载而坠毁,其尝试运送毒

品和武器,这样的事件在该地区时常发生。

- 2015年3月,阿富汗一次地方选举中,极端组织利用无人机抛撒极端思想传单,

蛊惑选民人心,影响选举结果。

7) 威胁通信信息安全

- 前美国空军成员Mike Tassey 和Rich Perkins成功DIY了一架无人侦察机,该无

人侦察机可进行WI-FI密码破解、电话窃听、短信拦截等行为。

以上例子只是众多威胁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少部分典型案例。但是今天的我们所面临的无

人机带来的安全隐患远大于以往。我们不能简单鲁莽的把无人机从我国的领土上完全禁止,

毕竟此类高科技产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正面的影响。因此,寻求有效的管理途径才是

正确的解决措施。

二,无人机防御技术浅析

在无人机防御技术基本分为侦测、识别、驯化几个步骤。根据用户要求的不同,防御方

案也被设计成不同的效果和防御层次。现有主流无人机识别技术主要通过雷达、音频监测、

视频监测几种方式来实现。而单纯的某一种技术都有其各自的不足:

雷达探测技术:目前可以侦测和识别的最小无人机目标可以探测到范围在0.006平米到

0.01平米面积大小的目标。但是难点在于在类似大小的目标中很多物体小鸟、风筝、气球、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954251a235167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