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技术
要求
- 熟练掌握PPP概念、工作原理… …
一 长途互联通信需求
1 问题引入
银行网点长途互联
2 局域网的缺点
- 以太网等局域网技术无法支持远程传输
- 企图通过大量设备级连将局域网扩展到超远距离是不现实的
- 即使可以扩展局域网的范围,但普通组织没有专用的长距离线路
3 广域网的作用
- 基于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设施建立远程连接
- 在相距遥远的局域网之间建立连接性
二 WAN的概念及技术选项
1 广域网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只能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实现数
据通信,当主机之间距离较远时(相隔几十、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局域网技术就无法完成主机之间的通信任务,需要使用到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s)技术
局域网一般由企业自行组建,免费使用
广域网则是由运营商组建,企业如想使用,需向运营商付费租借广域网链路,完成远距离数据传输
按照长途通信网的不同,WAN线路可分为四种类型
专线
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
虚拟专用网
- 时分复用
- T1(美国)、E1(欧洲、我国)
2 专线方式
专线
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点到点的专用连接线路;在运营商传输网内,需要为该连接分配一个固定速率的专用逻辑通道。
支持多种传输速率
- 2Mbps、N×2Mbps、N×45Mbps、(1,4,16,64)×155Mbps(美国T1标准速率)
租用成本高:由运营商为企业远程节点之间的通信提供的点到点专有线路,用户独占一条24小时在线、点对点的、速率固定的专用线路,并独享带宽。企业需要向运营商支付较高的费用
专线安全性高
E1传输速率计算
- 32位字节,第1和第16字节为控制字节,其他字节为数据
- 所需时间125微秒
- 带宽==32x8bits/125微秒=2.048Mbps
专线方式也可用于局域网,在与商家商量之前是不能上公网的
2 分组交换方式
分组交换
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基于分组交换的连接线路;在运营商分组交换网内,数据以分组形式进行交换,在数据交换之前,需要从发端至收端建立一条端到端的保证一定带宽的逻辑连接(虚电路),当这条连接上的流量未占满时,其剩余的带宽可与其他连接共享。
支持任何等级的传输速率(64Kbps——155Mbps)
租用成本较专线低
典型的分组交换线路:FR、ATM
3 电路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
电信运营商PSTN/ISDN网提供的临时连接线路;在用户需要传送数据时,通过拨号,在PSTN/ISDN网内建立一条或多条临时的64kbps的电路连接,数据传送结束后,将挂断这些电路连接
传输速率主要为56Kbps,64Kbps,128Kbps
不传数据时不产生通信费用;传送数据时需独占电路,成本高。
典型的电路交换:PSTN模拟拨号、ISDN
三 WAN设备及接口模块
1 广域网物理连接结构
广域网物理连接结构
传输网:电信运营商建设的长途通信网
本地环路:从电信运营商传输机房至用户机房的线路及设备
CPE:运营商放在用户机房的设备,是本地环路的最后一个设备
一般由CPE作DCE,为DTE设备提供通信时钟
路由器:用户的广域网互连设备
//调整时钟频率 int s0/3/0 clock rate ?
2 广域网物理层协议
1 普通串口接口模块
V3.5协议
- 数字代表引脚(+针脚)的数量
2 E1专线接口模块
- G.703协议
本地环路技术----DCE设备
3 POS专线接口模块
- G.707协议
- 广域网中,线缆的传输速率要与接口的传输速率相匹配。局域网不需要匹配,但线缆与接口速率不能相差太多
- G.707使用最多,G.707在局域网也有所使用
- 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带宽足,速率快)
- 单模光纤 – 单纤芯,长距离,成本高
- 多模光纤 – 多纤芯,短距离,成本低
MSTP(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即多业务传输平台
- 它是一种城域传输网技术,将SDH传输技术、以太网、ATM、POS 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融合,以SDH 技术为基础,将多种业务进行汇聚并进行有效适配,实现多业务的综合接入和传送,实现SDH从纯传送网转变为传送网和业务网一体化的多业务平台。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
4 以太网专线接口模块
帧
- 以太网专线也就是网线
本地环路技术----CPE设备
四 WAN协议工作原理
1 HDLC
HDLC概述>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是一种面向比特的对于同步串行数字链路的封装协议。
HDLC最大特点是对任何一种比特流,均可以实现透明的传输
只支持点到点链路,协议内部通过Keepalive报文来检测链路状态
运行于同步串行线路,应用于接口:在同步模式下的Serial接口POS接口
透明传输:不管数据类型,不需要知道数据格式,来了就传
HDLC数据结构
- 标志字段:标志一个HDLC帧的开始和结束
- 地址字段:用来标识接收或发送HDLC帧的地址
- 控制字段:用来实现HDLC协议的各种控制信息,并标识是否是数据
- 数据字段:可以是任意的二进制比特串,是链路层的有效信息或者数据
- 帧校验:校验帧错误,使用16位CRC
HDLC状态检测
- 广域网两个设备相隔很远,中间经过很多中继器,两台设备不能直接感应对方的存在,只能发送Keepalive报文。但局域网可以感受
HDLC设备以轮询时间间隔为周期,向链路上发送Keepalive消息
3个周期内无法收到对方发的Keepalive消息,HDLC设备就认为链路不可用
同一链路两端设备的轮询时间间隔应设为相同的值
HDLC特点及限制
- HDLC退出市场最主要原因:兼容性问题
HDLC基本配置
2 PPP
PPP(点对点协议)
一种以ISO HDLC为基础支持多种上层协议且各个厂商设备均支持的开放式标准协议
作为一种提供在点到点链路上传输、封装网络层数据包的链路层协议,PPP
处于TCP/IP协议簇的网络接口层
PPP协议既支持同步线路(串口、E1),又支持异步线路(八爪线、PPPOE)
PPP协议支持验证和地址协商
PPP数据结构
- 在HDLC报文基础上将数据拆分为协议域和信息域
PPP的特点
PPP是面向字符的,可以工作在同、异步链路下
PPP通过LCP部件能够控制数据链路的建立
支持PAP、CHAP验证,更加安全
支持各种NCP,可同时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如IPCP
可以对网络层地址进行协商,能够远程分配IP地址
无重传机制,网络开销小
PPP协议的组成
- PPP协议主要由LCP、NCP以及用于网络安全的可选验证协议族组成
LCP(链路控制协议)
主要用于管理PPP数据链路,包括建立、维护和测试数据链路等,有如下协商参数:
最大接收单元(MRU)、认证协议、魔术数(随机数)
协议域压缩、地址和控制域压缩
身份认证、压缩、多链路绑定等功能均在LCP子层实现
NCP(网络控制协议)
主要用于协商所承载的网络层协议的类型及其属性,
协商在该数据链路上所传输的数据包的格式与类型,配置网络层协议等
比如选择IPCP,协商IP、DNS等、协商IP数据压缩等
PPP会话建立过程
- 链路建立与配置协调:通过发送 LCP 报文,完成链路基础建立与参数配置
- 可选验证:进行 PAP、CHAP 认证协商,保障链路访问安全,非强制,按需选用
- 网络层协议配置协商:借助 NCP 报文,协商适配网络层协议(如 IP 等 ),让链路承载上层网络业务
PPP会话流程
阶段流程:先经 LCP 报文完成链路建立与配置,可选 PAP/CHAP 认证,再用 NCP 协商网络层协议 。
失败处理:LCP 建立、认证、NCP 任一阶段失败,触发载波停止,链路无法传数据,回退 Dead 阶段重启协商或终止
PPP认证机制
PPP协议支持用户的认证,是广域网接入使用最广泛的协议
PPP****协议支持两种认证协议
PAP(口令认证协议)
- 两次握手,密码明文–不安全
CHAP(质询握手认证协议)
- 三次握手,不发密码–安全
PAP认证流程
被认证方首先发起认证请求,两次握手认证
密码以明文传送–安全性低
CHAP验证
- 主认证方首先发起认证请求,三次握手认证
- 不发送密码,安全性比PAP高
CHAP认证过程
过程
- 挑战发起
- 主认证方主动向被认证方发送认证请求报文 。
- 该报文包含认证类型标识、本次认证序列号(用于匹配请求与响应 )、主认证方用户名,以及随机生成的数据段,作为 “挑战因子” 。
- 响应生成
- 被认证方接收报文后,依据报文中的主认证方用户名,在本地数据库查询对应的密码 。
- 随后,调用 MD5 哈希算法,将认证序列号、随机数据段与查询到的密码进行整合运算,生成哈希值(Hash ),并封装包含该哈希值、认证序列号、被认证方用户名的响应报文,回传至主认证方 。
- 认证校验
- 主认证方接收响应报文,基于被认证方用户名,从本地数据库获取对应密码 。按照与被认证方相同的逻辑(使用同序列号、同随机数据、同 MD5 算法 ),重新计算哈希值 。
- 将本地计算结果与响应报文中的哈希值比对,若二者一致,判定认证通过,向被认证方发送含通过标识与对应序列号的确认报文;若不一致,判定认证失败,终止链路协商或发起重认证流程 ,以此确保链路两端身份可信,防范非法接入
哈希算法(散列算法)
- 单向性(不可反向推导)
- 从原始数据计算哈希值很容易,但要从哈希值反向推导回原始数据几乎不可能
- 具有雪崩效应
- 原始数据哪怕只有极其微小的变化,计算出的哈希值也会大不相同
- 应用场景
- 电脑、手机密码、存储在服务器中的密码
在同一次认证的报文中id不变
现在CHAP用的多,几乎不用PAP
对比项 PAP CHAP 握手次数 两次握手 三次握手 密码传输 明文传输密码,安全性低 仅传用户名,密码通过哈希运算验证,不传明文密码,安全性高 双向认证 支持双向身份验证 支持双向身份验证 适用场景 对安全性要求不高的链路 对安全性要求高,需防范密码泄露的场景
CHAP配置
拓扑
//eNSP //两个路由器,并加上广域网接口--2SA,开机 //serial线连s接口 //AR1--协商地址一方,AR2--提供地址一方 //AR1协商地址的一方(客户端) //配置认证用户并通过 PPP 协商获取 IP 地址 <Huawei>sys //进入 AAA(认证、授权、计费)配置模式,为用户认证配置本地数据库 [Huawei]aaa [Huawei-aaa]local-user admin password cipher 123456 //cipher 当前密码在配置文件被哈希算法加密 [Huawei-aaa]dis this [V200R003C00] # aaa authentication-scheme default authorization-scheme default accounting-scheme default domain default domain default_admin local-user admin password cipher %$%$ufsk1\U#sVf![:Vn99+R5g2w%$%$ local-user admin service-type http # //为用户admin启用 PPP 服务类型,允许用户通过 PPP 协议进行认证 [Huawei-aaa]local-user admin service-type ppp [Huawei-aaa]quit //接口的链路协议--PPP [Huawei]int s2/0/0 [Huawei-Serial2/0/0]link-protocol ppp //协议认证方式--CHAP,指定CHAP认证时使用的用户名 [Huawei-Serial2/0/0]ppp authentication-mode chap [Huawei-Serial2/0/0]ppp chap user admin //IP地址获取方式--PPP协商 [Huawei-Serial2/0/0]ip address ppp-negotiate //AR2 提供地址的一方(服务器),配置IP地址池并验证AR1的身份 <Huawei>sys //接口设置链路层协议为 PPP [Huawei]int s2/0/0 [Huawei-Serial2/0/0]link-protocol ppp //为对端(AR1)分配固定 IP 地址 [Huawei-Serial2/0/0]remote address 12.1.1.1 //配置本端接口 IP 地址,同一网段 [Huawei-Serial2/0/0]ip address 12.1.1.2 24 //指定验证对端(AR1)身份时使用的用户名 [Huawei-Serial2/0/0]ppp chap user admin //配置验证对端身份时使用的密码 [Huawei-Serial2/0/0]ppp chap password cipher 123456
3 PPP MP
物理链路聚合逻辑链路:链路聚合(PPP MP)
MP将多个PPP链路捆绑后当作一条链路使用
MP可以实现增加带宽、负载分担、链路备份以及降低报文时延的目的
4 打环测试
需求
- 在广域网环中,新增一条运营商到机房链路,测试运营商到机房链路是否可用
测试目的
- 链路连通性检测
- 确认 PPP MP 捆绑链路以及相关设备接口是否正常连通,判断数据能否在链路中正常传输,避免出现链路中断但无明显告警的情况
- 数据传输准确性验证
- 检查数据在 PPP MP 链路传输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丢包、错包等问题,确保经过多链路捆绑传输后,数据能够完整、正确地到达目的地
- 设备性能评估
- 评估参与 PPP MP 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在打环测试场景下的处理能力,包括设备的转发性能、对多链路负载均衡的处理能力等,判断设备是否满足业务需求
测试方式
- 硬件打环
- 物理线路打环(检测光纤出口是否有光出来)
- 软件打环
- 检查打环测试输出结果是否合格
打环输出
- 物理层接口一定打开(UP)
- 协议不一定要打开(looped)
备接口是否正常连通,判断数据能否在链路中正常传输,避免出现链路中断但无明显告警的情况
- 数据传输准确性验证
- 检查数据在 PPP MP 链路传输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丢包、错包等问题,确保经过多链路捆绑传输后,数据能够完整、正确地到达目的地
- 设备性能评估
- 评估参与 PPP MP 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在打环测试场景下的处理能力,包括设备的转发性能、对多链路负载均衡的处理能力等,判断设备是否满足业务需求
测试方式
- 硬件打环
- 物理线路打环(检测光纤出口是否有光出来)
- 软件打环
- 检查打环测试输出结果是否合格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54209745a5131545.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