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9日发(作者:苹果12pro max)
写作
江西省上饶市2023届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月18日,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宏友受邀在合肥市庐江中学进行“感恩”主题演
讲,因为PPT卡壳,就做起了即兴演讲。他用调侃口吻,宣扬他的读书价值观:
读书就是为了赚钱。又说了“优良基因论”:和外国人生的孩子能够产生更加强大
有力的基因。因为这些不当内容,一名姓姜的男生大步流星跑到台上,一把抢过
教授的话筒,指着教授痛斥:“他眼里只有钱!崇洋媚外!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台下一片掌声和喝彩声。
对于姜同学抢夺教授话筒的行为,有些人力挺,有些人反对。你对姜同学的行为
是怎么认识的呢?请你为校报“青年成长与未来”专栏写一篇时评,体现你的感受
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四、写作(60)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材料一: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材料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各国都期望通过重大科技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
点。中国科学院瞄准科技前沿,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引领我国凝
聚态物理、分子科学、干细胞筹一批重要前沿方向研究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立德中学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征集五四青年
节活动的主题语,假设你推荐的主题语是“格局·突破”,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校学生
会写一封推荐信,阐述你的思考与推荐理由。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23届江西省高三二轮复习验收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报道,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近年来陷入了招人难的窘境:在2022年招聘考
试中,该所一个考古事业编的岗位仅有五六人报名,而最后没有一人前来参加考
试。
与此相反,2022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超过212万,位于大城市的最热
门编制岗位的报录比甚至达到20813:1。
请结合以上材料,围绕“当代青年的择业观”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针对漫画中提及的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请结合漫画作文,体现你的认
识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
2023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考语文质检试卷(4月份)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 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言中谈改革之路时说:“惟其艰难,
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材料二:
京张线上的一草一木可以作证,京张之变、铁路之强,如詹天佑所愿。从自主设
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 35公里到350公里,百年京张见证
了中国铁路的变革与传承,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见证着
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日报》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内涵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2023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质检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年疫情结束,在外奔波的人们终于可以回家,封闭家中的人们终于可以出发。
生活又回到常态。于是不少人感叹,人生仿佛就是一个不断回归的过程,常常在
经历一些事情之后,人们又会回到原来的位置。但也有人说,其实未必如此。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
江西省上饶市2023届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月18日,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宏友受邀在合肥市庐江中学进行“感恩”主题演
讲,因为PPT卡壳,就做起了即兴演讲。他用调侃口吻,宣扬他的读书价值观:
读书就是为了赚钱。又说了“优良基因论”:和外国人生的孩子能够产生更加强大
有力的基因。因为这些不当内容,一名姓姜的男生大步流星跑到台上,一把抢过
教授的话筒,指着教授痛斥:“他眼里只有钱!崇洋媚外!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台下一片掌声和喝彩声。
对于姜同学抢夺教授话筒的行为,有些人力挺,有些人反对。你对姜同学的行为
是怎么认识的呢?请你为校报“青年成长与未来”专栏写一篇时评,体现你的感受
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类型是记叙类材料。
作文材料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新闻背景介绍,交代了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新
闻背景中“抢夺教授话筒”前的内容其实是引发“姜同学抢夺教授话筒”的原因,“抢
夺教授话筒”后的内容是“姜同学抢夺教授话筒”的结果。考生的写作重点应该是
对“姜同学抢夺教授话筒”这种行为本身的评论,应该就事论事。
第二部分引导考生的写作方向。“你对姜同学的行为是怎么认识的”限制了考生的
写作范围。考生对“姜同学抢夺教授话筒的行为”必须有明确的态度,不能模棱两
可。考生应该始终围绕“姜同学的行为”来行文,对“姜同学行为”的评论应始终是
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把对“教授言论”或“姜同学言论”的看法作为文
章的重点。“为校报‘青年成长与未来’专栏写一篇文章”引导考生将“抢夺教授话筒
的行为”与“青年成长与未来”结合起来思考,考生应该要思考,支持抢夺话筒或
反对抢夺话筒,对青年成长和未来有怎样的影响。作为时代青年,考生应思考我
们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青年,希望未来自己的身边有怎样一群青年。
文章要写成一篇时评文章,时评为一种议论文体,写作时必须明确文体特点,文
体四不像的属于不合规定的文章。文章的开头应简短引入中心论点,如“做一名
充满正能量的新时代青年”;正文部分可运用递进式结构行文,先明确是否支持
姜同的做法,之后阐述姜同学做法错误或正确的实质,接着论述姜同学的做法充
满正能量,这正是新时代青年所需要和磨练的;最后论述传播正能量也拒绝鲁莽,
不能因为行为的正义性就忽略做事的方式方法。结尾回扣主题,结构严谨。
立意:
一、支持姜同学的行为:
1.抢夺话筒固然偏激,但也恰恰说明姜同学挑战权威的勇气。
2.抢夺话筒却纠正了教授的错误言论,展现了正确而高尚的三观。
3.惩恶扬善也要深思熟虑,讲求方式方法。
3.做传播正能量的新时代青年
二、反对姜同学的行为:
1.不能因为对方说了我们不喜欢听的话就不允许别人说话。
2.三观是否正确可以商量,抢夺不对毋庸置疑。
3.不能因为结果正确就可以纵容抢夺。
4.中国未来的青年应该是有包容心,有辨析力的不做一言不合就抢掉别人话筒的
莽夫。
2023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四、写作(60)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材料一: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材料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各国都期望通过重大科技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
点。中国科学院瞄准科技前沿,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引领我国凝
聚态物理、分子科学、干细胞筹一批重要前沿方向研究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立德中学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征集五四青年
节活动的主题语,假设你推荐的主题语是“格局·突破”,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校学生
会写一封推荐信,阐述你的思考与推荐理由。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2.(60 分)参考 2022年高考语文学科作文评分标准。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试题提供两则材料,一是先贤哲言,一则是当代科学家勇于探索突破,获得重大
原创成果的媒体报道。材料既有利于引导考生认识文化经典的文化价值,思考其
现代意义,又紧扣当下时代主题,传递了正向的价值观念。材料一呈现的是荀子
对学习与做事态度的思考,他认为只有登高山、临深溪,方能知晓“天之高”“地
之厚”。荀子的话强调只有勇于探索和实践,才能开拓“视野”与“格局”,并隐含着
不满足于现状,进而寻求突破的深意。材料二呈现的是当代科学家站位高远,瞄
准科技前沿,勇于突破创新,在多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事实,其背后是拳拳爱国
心、熠熠强国志,是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这些可以启示考生对格局
视野、突破创新的思考,激发考生提升格局,立志成才;突破创新,急国所需。
两则材料共同指向当下的时代话题——新时代青年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站位
要高一些,要把自己放在更广阔的大舞台上去比较,去突破,不要关起门来“自
我陶醉”“自我满足”。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也可以引导学生身体力
行,努力成为有格局有情怀、能创新敢突破的时代新人。
“立德中学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征集五四青年节活动的主题语”规定了写作特定的
情景场合。因此,在阐述为何推荐“格局·突破”这一主题语时,应注意与这样一个
特定节日活动的意义目的相联系。“假设你推荐的是‘格局·突破’”,则是以虚拟的
语气明确了写作的任务要求,这是写作指令中的核心要求。“请结合材料内容给
校学生会写一封推荐信”,则要求考生写作内容必须体现两则材料所提供的思考
点及其关联,落实到写作之中,不能孤立地谈“科技进步”“个人发展”等,而应将
“格局”与“突破”联系起来谈。同时,“给校学生会写一封推荐信”还规定了写作者
的身份——立德中学学生,有利于帮助考生聚焦审视表达的主体——“推荐者——
我”,能为考生的作文立意提供支架,便于考生思想的表达与情感的抒发,利于
考生完成边界清晰且能自由发挥的写作任务;规定了写作特定的对象情景——给
校学生会写一封推荐信,明确读者为校学生会相关负责人,写作需贴近这一对象,
需考虑自己的思考与推荐理由对“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征集五四青年节活动的主题
语”这一活动的价值意义。“阐述你的思考与推荐理由”,则要求考生立足自身或
同龄人的实际,阐明自己对提升格局、突破创新等方面的认识。考生还必须在此
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充分阐述为何推荐“格局·突破”这一主题语的理由。文体方面,
试题规定写一封推荐信,考生写作时须按照书信的基本格式作文。
写作的时候,考生要先厘定“格局”与“突破”两个概念。所谓“格局”,是对事物的
认知范围、认知程度。“格局”可以是一种站位、视野,更可以是一种胸襟、情怀;
“格局”可以通过学习、比较、实践,不断摆脱认知的束缚和限制,最终获得提升
与发展;“格局”有大小之别,不同的格局往往决定人生的不同走向。所谓“突破”,
则是指打开缺口,打破限制,超越困难等。它包括学识、技术上的突破,也包括
思维品质上的突破,更包括道德修养上的突破,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的过程。然后选好写作角度,立足于新的历史条件,从当代青年学生的特征去谈
“格局”与“突破”之间的关系。如可以谈如何辩证看待“格局”与“突破”之间的联系,
反思“自我限制”尤其是“自我陶醉”“自我满足”的危害,以及对“突破创新”的影响;
可以侧重谈为何要“突破”,阐释“突破”于人生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民族复兴的
意义,对进一步打开“格局”的作用;可以侧重谈“格局”,阐释如何通过打开“格局”
以实现“突破”,并提出方法和建议……凡此种种,皆可入文。同时,要注意不能
仅是自圆其说,还要顾及不同的看法,或接纳或反驳,要有听众意识,交流意识。
立意:
1.知格局而破格局,挣桎梏而开前路。
2.提升格局,人生方能破局。
3.突破自我,拓展人生格局。
2023届江西省高三二轮复习验收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报道,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近年来陷入了招人难的窘境:在2022年招聘考
试中,该所一个考古事业编的岗位仅有五六人报名,而最后没有一人前来参加考
试。
与此相反,2022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超过212万,位于大城市的最热
门编制岗位的报录比甚至达到20813:1。
请结合以上材料,围绕“当代青年的择业观”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2.【写作指导】从材料来看,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的招聘几乎无人问津,而
位于大城市的热门岗位的招聘却供不应求。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究其原因,
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也与当今一些青年不正确的择业观有关,不是根据国家的需
要、个人的兴趣爱好来择业,而是追求工作待遇、工作环境。作为当代青年,应
该有理想,有信仰,有情怀,有抱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导写语来看,“请
结合以上材料”,即要求所写文章不能脱离上述材料,文章要能够联系社会现实,
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围绕'当代青年的择业观'写一篇文章"是对写作者身份、
写作主题的限制。写作时,身份特征要明显,要体现当代青年的情怀;要围绕“择
业观”来写,如果脱离“择业观”,一味谈奉献,谈吃苦等,则属于偏离题意。
作文评分细则
一、基本评分细则
评分时应以48分、42分、36分、25分作为切入点,把结构、语言、论据的说
服力、说理的严密性等要素作为重要的评分标准,上下浮动;54分以上的作文
在语言、思维、结构、论证等方面要尤为突出。
(一)一类卷:48~60分
切合题意,能够准确理解材料的核心内容,从材料出发,围绕“当代青年的择业
观”来写,能够从材料中提炼出“当代青年要根据国家的需要来择业”等观点,观
点鲜明,重点突出;论证过程中能够联系社会现实,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当代
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指导作用;“当代青年”的身份特征明显;论证严谨,材
料丰富,论据充实,语言表达有表现力。
(二)二类卷:42~47分
符合题意,能够准确理解材料的核心内容,从材料出发,围绕“当代青年的择业
观”来写,能够从材料中提炼出“当代青年要根据国家的需要来择业”等观点;论
证过程中能够联系社会现实,但只是一笔带过,现实针对性不够强;“当代青年”
的身份特征不够明显;材料较为丰富,论据较为充实,语言表达通顺,结构完整。
(三)三类卷:36~41分
基本符合题意,文章写了"当代青年的择业观",但重点有所偏移,如整篇文章大
部分篇幅都在论述"奉献";"当代青年"的身份特征不够明显;结构完整,语言表
达较为平淡。
(四)四类卷:25~35分
偏离题意,观点和材料有关,是从材料中得出的,但没有写“当代青年的择业观”。
(五)五类卷:25分以下完全偏离题意,和材料毫不相干。
二、其他扣分说明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503422a226180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