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惠普elitebook系列)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特别强调:主观题阅卷应灵活机动,只要大致意思靠谱,就应该给分,绝对没有标准答
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kāng kǎi chì rè nèi hán
( 慷慨 ) ( 炽热 ) ( 内涵 )
bǐng bào xī shēng dàng yàng
( 禀报 ) ( 牺牲 ) ( 荡漾 )
二、词句积累。(12分)
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2)
(蔚 )为壮观 (乘 )虚而入 顾名思(义 ) 博大精( 深)
2.按要求各写两个成语。(2)
表示“笑”的:捧腹大笑、前俯后仰、笑逐颜开、笑容满面
描写四季的:春暖花开、绿树成阴、枝繁叶茂、冰天雪地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相应的括号里。(4)
沉寂 安静 沉浸 沉醉
六年了,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踏进( 沉寂)了一夜的校园,( 沉浸)在欢声
笑语里。当美妙的上课音乐响起,校园立即( 安静 )下来,生动的课堂让我们( 陶
醉)。
4.请用上恰当的修辞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得生动些。(2)
啄木鸟伸出尖尖的嘴,把大树皮下的虫子啄了出来。
5.请用“无……不……”写一个句子。(2)
6.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
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三、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分)
1.“猝(cuì)不及防、望而却步、窗明几(jī)净”字形和字音都是正确的。
(
×
)
2.林冲是《三国演义》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大英雄,我们以前学过他的故事《林
冲棒打洪教头》。 (
×
)
3.“鉴往知来”中“鉴”应该选择“照,映照”的义项。 (
×
)
4.“水彩笔、钢笔、圆珠笔、铅笔”都是“文具”类的。 (
√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7分)
1.“水 奔流不息 ,是哺育一切 生灵的乳汁 ,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
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 ,它好像有情义。水 穿山岩 , 凿石壁 ,
从无惧色 ,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 善施教化 ……”
(《孔子游春》)(7)
2.明代爱国诗人于谦一句“ 粉骨碎身全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写出了
他坚贞的人格魅力。唐代张志和则更愿意“ 青箬笠 , 绿蓑衣 , 斜风细雨不须归”,
享受逍遥的世外生活。(5)
3.读完这一册课文,我们有许多收获,我们聆听了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
底的教诲,知道了 要善于抓住机遇 ;我们从法国着名的文学家福楼拜那里学到了
要写好文章应该 肯吃苦勤练习 、 善于观察 、 长期坚持 ;我们知道人们在意大
利科学家斯帕拉捷研究蝙蝠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才发现了 超声波 ;我们知道了我国
语言大师季羡林喜爱非常普通的植物夹竹桃的原因是 夹竹桃有韧性 、 能引起幻
想 ;我们还懂得了成功的合作需要 统一的目标和 协作精神 。(5)
五、阅读短文,完成题目。(21分)
(一)(13)
唐僧
(sēng zēng)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
.
念了二十遍紧箍咒
(zhòu zòu)。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hē hè)道:
..
“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
“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
不要我,就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
咒!”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
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1.在片段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2.这是孙悟空 二 (数字)打白骨精变成的 老妇人 (人物)被师父惩罚的一
段,另“两打”分别是 一 打白骨精变成的 村姑 , 三 打白骨精变成的 老公公 。
《西游记》中像这样有趣的故事还有《 大战红孩儿 》《 大闹天宫 》《真假美猴
王》《偷吃人生果》。
3.“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这句话中“摔”字表达效果好在哪里? 生
动传神地写出了唐僧的善良、胆小的形象……
4.片段划线句子中的“惊”字有何差别?第一处是写出唐僧的害怕,第二处是
写出了唐僧的吃惊、无奈。(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说得通即可)
5.“师父若真不要我,就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联系上下文,你觉得悟空这么
说的言下之意是真的想离开师父吗?
悟空知道师父退不下金箍,只是想用这种方法让师父留下他
6.中国文化中“三”即万物,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在日常生活、诗词文章里面
也比比皆是,四大名着中像《三打白骨精》一样以“三”开头的故事就还有《 三打
祝家庄 》《 三气周瑜 》《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借芭蕉扇》。
(二)桑桑(节选)(8)
桑桑已在水中泡了好几个钟头了,现在他先到岸上来吃个香瓜,打算吃完了再
接着下河去。他坐在门槛上一边吃着,一边看着母亲拿了根藤条抽打挂了一院子的
棉被与棉衣。他知道,这叫①“曝伏”,就是在最炎热的伏天里将棉被棉衣拿到太阳
下来晒,只要晒上那么一天,就可以一直到冬天也不会发霉。母亲回屋去了。桑桑
吃完瓜,正想再回到河里去,但被突发的奇想留住了。他想:在这样的天气里,我
将棉衣棉裤都穿上,人会怎样?他记得那回进城,看到卖冰棍的都将冰棍捂在棉套
里。他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被棉套死死捂着,冰棍反而不溶化。这个念头缠住了他。
桑桑这个人,很容易被一些念头缠住。
桑桑往屋里瞥了一眼,知道母亲已在竹床上午睡了,就走到院子里。他汗淋淋
的,却挑了一条最厚的棉裤穿上,又将父亲的一件肥大的厚棉袄也穿上了身。转眼
看到大木箱里还有一顶父亲的大棉帽子,自己一笑,走过去,将它拿出,也戴到了
汗淋淋的头上。桑桑的感觉很奇妙,他前后左右地看了一下,立即跑出院子,跑到
教室中间的那片空地上。
桑桑顺手操了一根竹竿,大模大样地在空地上走。
首先发现桑桑的是蒋一轮老师。那时,他正在树阴下的一张竹椅上打盹,觉得
空地上似乎有个人在走动。一侧脸,就看见了那样一副打扮的桑桑。他先是不出声
地看,终于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出声来。随即起来,把老师们一个一个地叫了
出来:②“你们快来看桑桑。”
过一会儿就要上课了,各年级的学生正陆续走近校园。桑桑为他们制造了一道
风景。 (《草房子》)
1.引号的作用主要有:A、表示特殊含义;B、表示引用;C、表示着重论述的对
象。上文中①处引号作用应选 A ,②处应选 B 。
2.“桑桑为他们制造了一道风景”,这道风景说的是 大热天穿棉衣棉裤
3.桑桑在大热天穿上棉衣棉裤的原因是: 看到夏天冰棍被棉套死死捂着不化,想体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384113a2238250.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