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笔记本哪个牌子散热好)
年份 类 事件
1958 学 新竹交通大学创立,只有一个电子研究所。
1963 学 交大开始半导体生产的研究。
1964 学 交大成立半导体实验室。
1966 学 交大凌宏璋、张俊彦与郭双发教授成功制造出台湾第一颗 IC。
1966 产 高雄设立加工出口区,高雄电子公司成立,开始做『晶体管』的装配
1967 产 高雄电子公司开始做『集成电路』的装配。
1969 产
飞利浦建元电子公司开始做『集成电路』的装配,台湾通用器材开始生产『二极管』。
环宇电子公司成立开始做『晶体管』 ,『集成电路』的装配。
1970 产
交大团队成立万邦电子,但于 1987 年被华新集团并购。万邦训练出一批双极
(Bipolar) 技术成熟的 IC 工程师。
RCA在1970年来台投资消费性电子产业,在新竹、宜兰和桃园设厂,享受奖投条例
1970 产
的种种补贴和优惠,利用台湾充沛而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生产。刚开始,生产黑白电视
机、彩色电视机基座、电视机零组件,并投资半导体封装业 (在全盛时期员工高达一
万人)。
1970 产
德州仪器公司开始做『集成电路』的装配,菱生精密开始做集成电路的装配,交大成
功制作出台湾第一片晶圆。三爱电子成立。
1971 产
RCA 与台湾安培开始做『集成电路』的装配,华泰电子公司开始做『集成电路』的
装配。
1973 产
万邦电子公司开始做『集成电路』的装配,菱生公司与三菱公司开始做『晶体管』的
装配。
潘文渊得到当时经济部长孙运璇的支持,前往美国成立电子技术顾问委员会,决定自
1974 官 美国引进 IC 制造技术,并决定以CMOS 技术为主。该会成立评选委员会,委员有
方贤齐、胡定华、杜俊元、温鼎勋及张俊彦。
1974 官
潘文渊于新竹成立工研院电子工业研究发展中心,由康宝煌担任主任,并借调交大胡
定华为副主任。杨丁元、史钦泰、章青驹等人均于此时期进入该团体。立法院通过电
子所发展集成电路的四年1,000万美元预算 (当时的台湾平均国民所得仅400美元)。
1974 产 鸿海塑料成立,州际电子公司开始做二极管之装配,集成电子公司开始生产晶体管。
潘文渊说服 RCA 以350万美金较低的价钱技术移转工研院,通过 RCA 为合作对
1975 官 象,其中涵盖代训 330 人次电路设计、光罩制作、晶圆制作、封装、测试、应用与
生产管理等人才。
1975 产 台湾光宝电子开始装配发光二极管,新美化精机开始制造焊线机。
潘文渊 (三月) 与 RCA 签订「集成电路技术移转许可协议」,合约保证良率 17% (五
1976 官 月) 第一批种子部队赴美踏上训练旅程,包含曹兴诚、章青驹、蔡明介、曾繁城 等
人。
宏碁计算机成立,台湾东京晶体开始装配『晶体管』,万邦电子公司开始制造 GaAsP
1976 产 发光二极管,同欣电子公司开始制造厚膜混合集成电路。大同公司成立硅晶中心开始
筹备生产硅芯片,欣贤电子公司开始制造层流台。
(五月) 完成三百人日在 RCA 的训练,担任建场、装机、试车、训练等工作,3吋晶
1977 官 圆示范工厂 (十月) 落成;(十二月十六日) 制成第一片集成电路。建厂后六个月、良
率达 70%,远超过 RCA 之预期。
1977 学 交大半导体实验室扩充为半导体研发中心
1977 产
电正电子开始做整流二极管,高雄日立电子开始做晶体管装配,大联半导体开始做 IC
装配,光源电子开始装配太阳电池。
1977 美 Apple发展出 个人计算机 Apple II。
1978 官 工研院示范工厂首次接受客户委托设计 IC,电子所与电信所合作双极集成电路
1978 产 台湾东京晶体开始装配二极管
1979 官
电子所集成电路技术计划移转民间,以RCA 技术转移后成立的晶圆厂,协助联华电
子筹组与建厂,并由杜俊元出任第一任总经理。
1979 官 电子所第一批双极集成电路试制成功
1979 产 万邦电子开始制造 GaAs红外线二极管,光敏晶体管及光电耦合器
1980 官 科学园区成立,联电第一家登记,生产电子表、计算器与电视用 IC。
统一企业成立电子事业部筹备制造双击功率晶体管及太阳电池,大王电子公司成立开
1980 产 始筹备制造MOS 功率晶体管,光达电子公司成立开始筹备制造 LED 及整流二极
管。
1981 美 IBM 发展出 PC ,很成功。Osborne 发展出可携型计算机,又贵又大台,不成功。
1981 产 中美硅晶开始生产硅芯片
1981 官
电子所四位单芯片微电脑 IC 研制成功,开始提供半客户委托设计 IC 服务,完成光
罩自制系统,完成开发 N 信道硅闸 MOS 制程技术。
1982 产
联电量产,11月损益平衡,营业额一亿九千万,员工380人,来年六月,月销售额
达一亿元,全年营业额暴增至11亿,员工610人。太欣半导体设计公司成立。
1982 官
工研院接连开发定时器、电话机、音乐内存、闸排列、语音合成、微电脑、计算器、
音响、模拟/数字转换 IC 成功。
1983 产 RCA不敌韩国低价竞争,因此接受经济部建议,转入电子信息业。
1983 官
工研院与国科会合作开始 MPC 计划、建立大学内 IC 设计与 CAD 研究能力。工
研院项目,成立经VLSI 实验工厂,以促进台湾 IC 设计工业的发展
1983 产 IC 相关公司开始萌芽(合德 IC 设计、日月光、华旭封装)。(1983-1985)
1984 产 RCA增资将桃园厂黑白电视机生产线「升级」为生产黑白及彩色的计算机屏幕。
1985 产 美国工资终于不敌台湾,RCA关闭美国生产线,将彩色电视机的生产转移到台湾。
张忠谋接任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提出将 VLSI 实验工厂转移民间成立代工公司之构
1985 官 想,潘文渊继续领导顾问团协助开发研究工作,工研院开始电子束精密光罩制作服务,
成立共同设计中心,推广 IC 设计服务。
1985 产
工研院与华智公司发展成功1.5微米CMOS 256K DRAM。IC 电路公司接连成立(其
朋设计、汉磊制造、Motorola封装)。 (1985-1987)
1986 官 台币升值,台湾的劳动力价格相对高涨。
1986 产 益华 CAD 公司成立、(设计:通泰、普盛 制造:国善)
1987 官
完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案,张忠谋提出将 VLSI 实验工厂转移民间成立代工公司之构
想实现,成立「台积电」,张忠谋成为董事长。
1987 官 进行「次微米制程技术计划」。
1987 日 Toshiba 发展出 T1000型笔记本电脑,6.25磅,不太成功。
1987 产
计算机业:广达成立,IC 设计:大智、硅统、扬智、瑞昱、诠华、华展、群立、普
腾成立,IC 制造:天下、台积、华邦、华隆微成立。
1988 产
台积电进入量产阶段,IC 制造公司增至六家。IC 设计:一华、华麦、飞虹成立,IC
制造:合泰、台湾光罩、伟智IC 封装:福雷、立卫。
1989
美
国
Compaq 发展出LTE/286的笔记本电脑,七磅,成功。
IC 制造厂大量成立,达 13 家,IC 设计:劲杰、伟诠,IC 制造:旺宏,IC 封装:
1989 产 华特、巨大、微硅。台湾光罩公司成立。伟诠公司进入园区,从事数字/模拟 IC 专
业设计。
1989 官 草拟芯片保护法,规划次微米制程发展计划,由 ERSO 与业者共同合作进行。
新台科技成立,使台湾的光罩公司增为两家。景气衰退,多家厂商进行人力结构调整,
并积极与国外技术合作。伟智与合泰建厂落成启用,加入 IC 制造行列。巨大与硅品
1990 产 购装厂进行策略联盟。半导体技术列入台湾未来十年的十大新兴产业。Intel 与台积
电、联电合作生产内存。裕创公司进入园区,专业为次微米计划进行内存生产。IC 设
计:凌阳、硅成创立,IC 制造:德碁成立。
华邦成功开发国产首颗 64K SRAM,鑫成科技完成 SMT 封装厂,天下电子发生财
1991 产
务危机,寻求资金纾困,旺宏与日本 NKK 策略联盟。茂硅、华智首开 IC 厂合并先
例,于 10/22 签约。IC 设计:钰创、民生成立,IC 制造:茂硅成立,IC 封装:鑫
成成立。
1992 官
电子所与联电,台积电签订次微米制程技术许可协议,并成立次微米制程技术使用者
同盟会。
旺宏 与 MIPS 签订 R3000 RISC 技术许可协议。茂硅华智由太平洋电线电缆接手
1992 产
经营,胡洪九接任董事长。汉磊科技新厂完工,生产 Bipolar IC。华邦 VLSI 二厂落
成,合泰扩厂。电子所加速进行 MCM 技术开发,自 PMC 公司引进五层导体 MCM
量产技术。各半导体厂陆续进入 0.6 微米制程。IC 设计:巨华、冠林、沛亨成立。
1993 官 次微米实验室落成,是国内第一座八吋晶圆厂。国科会芯片设计制作中心成立。
1993 产 台湾茂硅与日本 OKI 签订合作协议,将转移 4M DRAM技术。
1993 日 日本住友工厂爆炸,造成环氧树酯缺货
1993 产
台积电三厂动工,德碁斥资16亿提升设备。IC 设计:宇庆、台晶。IC 封装:硅丰、
大众。
硅丰公司进军高脚数 IC 测试市场。华邦完成亚洲首颗 MPEG 标准的影像压缩 IC。
1994 产 联电、华邦开发完成 0.5 微米制程。南亚与 OKI 签订技术转移契约。IC 制造:世
界先进、力晶、嘉蓄、南亚成立。IC 封装:华新先进、福懋、致福、日生科技成立。
华新先进公司成立。德碁生产 4M DRAM。南亚 DRAM 厂动土。台积电四厂动工、
世界先进二厂动工,德碁二厂动工、茂硅三厂动工。南亚科技公司成立。旺宏推出 16M
1995 产 Flash IC。大众计算机 IC 测试暨封装公司启用。联电与 S3、alliance合资成立八吋
晶圆代工厂 (联诚)。联电与 Trident、ATI、ISSI合资成立联瑞公司。台积电宣布将
在美国成立八吋晶圆厂。华邦与东芝策略联盟。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325598a2226597.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