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智能机)
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观后感(5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
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
致辞、合同协议、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
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supporting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第 1 页
共 10 页
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观后感(5篇)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即将返回地球。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
整理了5篇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
有帮助!
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观后感篇1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飞天,从无人
飞行到太空行走……中国航天事业腾飞令世界瞩目,中国航天成果红
利也让世界共享,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XX年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见证着航天科技进步的奇
迹,成就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今天,航天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得益于科技创新,仅用了二
十多年中国就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
从无人交会对接到载人交会对接等重大跨越。创新发力,五千年飞天
梦将画得愈发圆满,广袤的太空将会出现更多、更活跃的中国身影。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祖国的强盛之梦和民族
的复兴之梦,其大的支撑就是几代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速度向
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逐梦苍穹,激荡辉煌。聂
海胜、刘伯明、杨洪波,神舟十二号名单揭晓,在网络引来一大波仰
慕者和敬仰者,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航天人的崇高敬意与美好良愿。科
技兴国,航天之梦,寄托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承载了中华
民族富强繁荣的壮丽追求。航天之梦是中华民族复兴梦的重要内容,
第 2 页
共 10 页
上天揽月、征途星辰、浩瀚无边,似乎有种冥冥之中的隐喻,折射出
在中华民族这艘巨轮坚强引领下,神舟飞船杨帆启航、刺破苍穹、直
射牛斗,象征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攀高峰、开拓创新、拼搏进取
的民族品质和精神品格。
哲人说,激荡向上的民族,有脚踏实地、埋头拉车的人,更有仰
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中国航天人正是那些征战星空、手摘星辰的
英雄,中国航天精神正是攻坚克难、创新创造、不求安逸、艰苦卓绝
的精神写照,熔铸于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价值底座,为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奏响宇宙强音。科技引
领,神舟飞行,从家国天下、到人类命运、又到民族复兴,一个个巨
大的命题,在航天事业上交织绚烂,筑起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脊梁与
民族品性。
星海映照征途,奋斗逐梦前行。星海征途同新时代长征路一样,
代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初心意愿、时代
使命和历史重担,统揽“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惧风险
挑战、不畏苦难艰辛,中国共产党的掌舵领航、中国人·民的勠力同
心、中华民族的坚挺不屈,书写了战胜一切困难、迎接一切挑战、创
造一切胜利的人间奇迹。站在“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两个五年规
划”交叠的历史关口,闯出心路、开好新局、走稳征程,以神舟出征
为象征和指引,中华民族必将能够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初心熠熠,使命昭昭。明天的神舟十二号犹如一把长剑,必将能
够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标和重大任务,在浩瀚无边的星空激扬中华民族
第 3 页
共 10 页
的梦想,扬起五星红旗的光彩夺目,彰显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生生不
息、追求远大的血脉基因。亿万仰望,承载厚望;星空璀璨,大地牢
固。跨越星空和大地的两个维度,集合初心和使命的两股动力,航天
精神同脱贫攻坚精神、疫情防控精神等汇聚起中华民族精神体系,成
为朝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价值导向、思想指
引和动力源泉,必然能够激越建功立业、接续奋斗、矢志不渝的精神
底气。
信仰,是最亮的星。为何中华民族能够从近代沉沦中,实现站起
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伟大飞跃。蕴藏其中的一条最鲜明
的逻辑和内核,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是最有信仰、最有信念、最有信心
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社
会主义和共产党主义为信念,中华民族有了曙光和指南,波澜壮阔的
党史、光彩夺目的新中国史、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史,犹如神舟出征
的征途一样,星光璀璨、熠熠生辉。历史必将见证,时代必将铭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将在不久的未来成为现实,成为彪炳史册的万
古奇迹。 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观后感篇2
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
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随后,神舟十二号载
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
明、汤洪波送入太空。15时54分,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
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
并于当日18时48分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
第 4 页
共 10 页
己的空间站。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中国在“扬
帆起航,探索九天”的道路之上,再次实现飞跃。来源:光明网-时
评频道20XX-06-18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
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脚踏的实地到浩瀚的太空,中
国的探索高度不断被刷新。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的背后,凝
结了航天工作者夜以继日、刻苦攻关的辛勤汗水,体现了航天工作者
协力攻关、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彰显了航天工作者自力更生、不甘
人后的进取精神。
20XX年至今,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
增强,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20XX年,新一代的长征七号、长征
五号运载火箭相继首飞成功,使中国火箭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中国运载火箭成功升级换代,擎起迈向航天强国的中国力量。
一组数据显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1个100次发射历时
37年,成功率93%;第二个100次发射仅历时7年,成功率98%。发
射周期从60天缩减到不到20天。这表明我国火箭设计、制造及管理
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研制模式开启信息化时代。
近五年来,从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
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到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与天舟货运飞船组
成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试运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空间实
验室阶段“成功首飞、稳定运行、健康驻留、安全返回、顺利补加、
成果丰硕”的既定任务目标,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和宝贵经验。
中国航天创建60余年来,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
第 5 页
共 10 页
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随着未来中国对重型火箭、无毒
无污染中型火箭、低成本运输火箭等关键技术的不断攻关,中国进入
空间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探索浩瀚宇宙的脚步将越发轻快。
航天事业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空间技术,也就是各种火箭、卫
星、飞行器的制造和发射技术等;二是空间应用,是让航天技术产生
实际应用,比如提供通讯和气象观测服务等;三是空间科学,即不以
技术和应用为目的,而是探索和发现新规律、新现象。
探索太空,给民族复兴增添动力。和平利用,为国际合作打开大
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是
中国航天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也是为人类和平利用
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神舟十二
号返回地球观后感篇3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
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有以下主要目的:
在轨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
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首次检验东风着陆
场的航天员搜索救援能力;开展多领域的空间应用及实(试)验;综
合评估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和性能,进一步考核各
系统间的匹配性和协调性,为后续任务积累经验。 按计划,神舟
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
心舱的前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
天员进驻核心舱,执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工作生活,驻留约3个
第 6 页
共 10 页
月后,搭乘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
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组合体状态稳定,各项设备工作正
常,具备交会对接与航天员进驻条件。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的各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前各项准
备已基本就绪。 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观后感篇4
“24年间,3次飞天,平均相隔约8年。我的每一小步,都幸运
地走在中国航天的一大步里。这份荣耀,一生自豪!”这是神舟十二
号乘组指令长聂海胜的心声。 2005年10月12日到16日,费俊
龙、聂海胜驾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出色完成了各项操作。此时,距
他加入航天员大队,过了近8年。
1998年1月,聂海胜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凭借精湛的业务能
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聂海胜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那
一次,杨利伟首飞成功。不久之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提上
日程。聂海胜以优异成绩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乘组。
20XX年6月,聂海胜作为指令长带领乘组航天员张晓光、王亚
平一道驾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在轨飞行15天,圆满
完成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医学试验等任务。距
上次执行任务,又过了近8年。
航天员队伍里最年长的聂海胜,为了增强身体素质,各项操作技
能训练和体质锻炼从未间断。他在航天生理功能的骨骼代谢、心肺和
心血管功能等方面始终在优良等级。
今年6月,聂海胜再次作为指令长和刘伯明、汤洪波一起执行神
第 7 页
共 10 页
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这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距上次
执行任务,恰好又过了8年。
聂海胜一直跟其他航天员一样,训练,训练,再训练。飞天之路
不是浪漫的散文诗,每一步都倾注着航天员的心血。
对于空间站,聂海胜充满期待:“一定要把载人航天‘第三步’
完成好,把空间站建好。” 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观后感篇5
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
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3秒后,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
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
圆满成功。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航天也正式开启发
展新征程。4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颗航天器—
—天和核心舱升空,让中国人在太空有了一个“家”。此次神舟十二
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将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
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布置好这个“太
空家园”。
“神十二”成功飞天,但空间站任务充满风险,任务出舱时间大
幅增加,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不可小觑。压力就是动力,航天员们“向
下扎根”,进行了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已然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
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定能“向上生长”,承载党、国家和人·民的
厚重期望,胜任飞天任务。中国在频次逐年加密的航天实践中,越来
越趋于务实,越来越表现出轻松和自信,这背后是中国在太空技术方
第 8 页
共 10 页
面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载人航天领域的佼佼者。
载人航天工程从1992年9月21日立项,历经十年卧薪尝胆,2003
年神舟五号飞船一朝飞天,胜利实现了“成功发射、精确测控、正常
运行、安全返回”的任务目标。千年飞天梦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
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接续奋斗,载人航天一步一脚印。至今,12艘神舟飞船、天宫
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空间站
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自力更生、攻
坚克难,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
留到中期驻留,先后突破掌握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关
键技术,扎实向前迈进,攻克了各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众多探索创举,
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随着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攻克,中国正式开启新的空间站时代。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不再是神舟飞船的“独角戏”,而是开始了载人飞
船、空间站“双人舞”和“太空之家”新筑造。与以往国际空间站“强
国俱乐部”模式不同,中国空间站“开放合作”,将为更多国家提供
研究和利用太空的机会,携手造福人类社会。这不仅彰显了中国航天
的自信和担当,也是对个人与共同体、个人事业与人类命运关系的一
次生动回答。
“神十二”领命出征,开跑了空间站飞天“第一棒”,我国载人
航天事业站上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新起点。而迈入空间站时代,我国载
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仍在有条不紊地实施,今明两年我国将
第 9 页
共 10 页
完成11次发射任务和空间站建造,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势必以更加锲
而不舍的探索和持之以恒的研究,为人类走向梦想和希望的星辰大海
留下浓墨重彩。
第 10 页
共 10 页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233449a220872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