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爱国者电影)
鸿海富士康企业社会与环境责任(SER)行为准则
1.
声明
作为国际商业社群及RBA的一员,鸿海富士康科技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或“富士康”)致力于推动企业社会与环
境责任(SER)。我们旨在让集团位于世界的各厂区、管理层及员工能够以本SER行为准则之宗旨去规范集团
的商业运作。本行为准则所称之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之法人、企业或任何形
态的营业组织(即「关联企业」),包括但不限于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
司、富泰宏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富泰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及富
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等,以及前述公司的子公司和关联企业。
富士康企业社会与环境责任(SER)行为准则(以下简称 “SER行为准则”)是通过整合以下三方要求而制定的。
第一,富士康所参与的行业协会及国际相关组织的要求;第二,富士康所处国家的当地法令要求;第三,富
士康作为业界领袖对自身的要求。针对每一方的要求,富士康对不同的利益关系人,包括了员工、客户、供
应商、社区、投资人与非政府组织,有相应程度的承诺。
通过评估以上三方要求的固有差异性,富士康承诺以最严格的标准自我规范。在策略方面,任何集团的决策
及活动都需符合当地的法律要求,并且需要参照所在地国家及国际上的相关条款,定期将自己的行为准则与
国际、当地、所处行业组织所颁布的标准做比较及修订。在执行方面,富士康将定期参照责任商业联盟(RBA)
的行为准则,规范集团在商业活动中的社会责任行为。富士康将谨守以上原则并与当地执法机关紧密合作,
以保证正式颁布的行为准则政策与集团的现状相符且不违反当地法律。对于任何与法律相违背的事项,集团
应主动将该事项与改善方案告知客户,以形成产业链的无间合作,并成为行业标杆及增进能力建设方案。
富士康在此承诺我们所有的事务将遵守道德、职业与法律标准。以成为遵守SER的供应链厂商为目标,并声
明富士康的全球SER政策将遵循各厂区运营所在地的行业规范、适用法律要求、人权、环境保护、产品安全
与服务,以诚信作为商业运作的基础,并要求供应商积极响应本集团的全球SER政策并以此标准约束自身的
行为。
2.
目的
全球行为准则政策对内使SER成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外向外界展现富士康在全球营运的核心价值。
集团以高标准来执行此行为准则,能够持续提高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及社会形象,并成为业界及SER领域有
力的竞争者。
3.
职责
本SER 行为准则旨在设立一套可用于指导富士康商业行为的准则。这套准则划分了各次集团的责任与各事
业单位的工作执行标准。集团全球SER委员会(FGSC)主席及各次集团最高主管为本政策的主要发起人。
1
FGSC总干事在FGSC主席的领导下,对本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各次集团SER分会负责导入政策,
监控SER政策执行的符合程度,并向FGSC回馈具体的操作情况。
同时,FGSC发展集团内部交叉稽核机制,以保证在集团全球SER政策指引下,富士康的全球运作能够体
现其一致性并持续地进步。各次集团最高主管带领熟悉当地法律法规的管理层,通过内部稽核及SER教育
训练,促使内部交叉稽核机制的完善。内部稽核严格按照RBA标准,从劳工、道德、环境、健康安全及管
理体系等方面进行,按年度或季度需求,以内部专业员工的力量,或由外部专业组织完成。
4.
范围
本SER 行为准则适用于集团位于全球范围内的每一个厂区。根据法人及商业运营的定义,富士康科技集团
包括集团名下的所有实体、厂区指的是受富士康控制或控股的所有厂区。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精密工业
股份有限公司是本行为准则政策得以推行的最大动力,本政策适用于集团所有的事业单位及公司团体。
任何违反本行为准则的行为将依违反程度而受到不同的纪律处分。为了保证全球各事业单位能够在符合集团
行为准则的前提下展开运营,各事业单位需要定时回馈集团行为准则对自身的影响及政策的落实情况。在本
政策的要求下,各事业单位需要每年向FGSC汇报其落实情况,提报相应改善方案,并与FGSC共同参与
企业社会与环境责任等公益活动。
5.
SER行为准则标准
富士康全球SER政策源于集团SER精神。本SER 行为准则共有七个部分。第一部份为商业道德规范的标准;
第二、第三与第四部份分别详述了劳工及人权、健康与安全与环境方面的标准;第五部份则详细的列出遵守
此准则所需之基本管理要素;在第六第七与第八部份则阐述富士康在冲突矿产、反贪渎与反奴隶人口政策方
面的声明。
I. 道德规范
为履行社会职责并永续成长,富士康须遵循最高标准的道德要求。
富士康道德规范准则是:
1) 诚信经营
在所有商业交往中都应秉承最高的诚信标准。应采取零容忍政策,禁止任何及所有形式的贿赂、腐败、
敲诈勒索和贪污。若发现有任何以上所述之情形,集团将立即终止服务并采取法律行动。
2) 信息公开
应根据相关法规和现行行业实践披露有关参与方的劳工、健康与安全、环境实践、业务活动、结构、
财务状况和绩效等信息。不允许伪造记录或虚报供应链中的各种实际运营情况。
2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171420a219692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