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寒假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寒假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2024年4月11日发(作者:昂达vi30豪华版参数)

八年级语文寒假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1—5题。

闻令而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逆行出征,血肉之躯筑起抗疫堤坝;枕戈待旦,坚守点

亮希望之光……在这场战役中,无数人以担当之勇、奋斗之志,书写下一曲曲( )的

乐章,在挑战中挺起不屈的jǐ liáng。

山河无恙,英雄归来。援鄂医疗队撤离时,武汉市民在窗口挥手高呼:谢谢你们,为我

们拼过命。而各地也以最高礼遇,致敬最美身影。贵州援鄂医疗队车队所经之处,市民自发

鸣笛迎接;深圳全城亮灯,迎接援鄂医疗队回家;济南机场用“水门礼”,迎接山东医疗队

员的航班……就在疫情刚刚发生时,听闻战斗号角吹响,同样是这群身影,有的父母年事已

高,有的孩子嗷嗷待哺,还有的新婚燕尔,却依然( )冲向疫情防治最前沿。人们感

谢的,是一种舍己为人;人们致敬的,是一种悬壶济世。

正是各行各业、千千万万个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奋斗者,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聚涓滴之

力,护山河无恙。在这场战疫中,不仅医护人员还有民警辅警,不论是社区工作者、基层干

部还是志愿者,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最辛苦的岗位,党员必须先

上”,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身影;“我不能哭,护目镜花了就没办法工作了”,是一位护

士面对采访镜头时的坚强;“万家灯火,就是战疫路上最大的动力”,是社区工作者不惧风

雨的独白……疫情当前,有人远征前线,也有人守护家园;有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的英雄,

也有默默无闻、点滴奉献的身边好人。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担一份责,献一份力,

筑起了阻击病毒的tóng qiáng tiě bì,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摘选自《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tí

B.tí

C.dī

D.dī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脊粱

B.脊梁

C.脊粱

D.脊梁

铜墙铁璧

铜墙铁壁

铜墙铁壁

铜墙铁璧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荡气回肠

B.荡气回肠

C.如泣如诉

D.如泣如诉

义无反顾

义不容辞

义无反顾

义不容辞

4.

文中画波浪线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们致敬的,是一种舍己为人;人们感谢的,是一种悬壶济世。

B.人们感谢的,是一种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人们致敬的,是一种悬壶济世的责任担当。

C.人们感谢的,是一种悬壶济世的责任担当;人们致敬的,是一种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

D.人们致敬的,是一种悬壶济世;人们感谢的,是一种舍己为人。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排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是 ( )(2分)

①在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②用辛劳书写着奉献 ③用行动诠释着担当 ④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6.综合性学习(4分)

古代先贤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言论,为了弘扬诚信,学校拟开展以“感受古代先贤之诚信”

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活动一:引经据典话诚信】

《论语·为政》对诚实守信有过精辟的论述,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班级准备出一期小报,要求每人从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中搜集

有关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请写一句你搜集到的名言。(1分)

(2)【活动二:融合互动谈养成】

古人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信的好品行,学校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与人交

往中做到明礼诚信,请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做到的。(1分)

(3)【活动三:各抒己见议诚信】

五个矿工在一次事故中,被困于井下,只有一个人戴着手表,他们约定每半小时报时一

次。这个报时的人最初半小时报时一次,渐渐变成了四十分钟、五十分钟、一小时……他们

终于等来了地面救援。这是否与诚信相悖?请说出你的探究。(2分)

7.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一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3)朱敦儒在《相见欢》中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充满无限悲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4)晏殊在《浣溪沙》中抒发繁华易尽,旧识重来,将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

透露出某种生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的《赤壁》用“_________,_________”假想战争结局,以小见大,形象而又颇

见风致。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

舍,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

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

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

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每调

军食,必蹙额

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

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①舍:驻扎休息。②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③徇:示众。④统制:武官名。⑤蹙

额:皱眉,表示忧虑。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B.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C.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D.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①②③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岳飞认为,国家文臣清廉无私、武将英勇报国之时,就是天下太平实现之日。

B.岳飞从严治军,军纪严明。士兵即便夺取老百姓的一根麻绳来绑草料,也会被立刻斩首。

C.岳飞怜爱士卒,不仅亲自为生病的士兵调药,还养育死于战事士兵的子女。

D.因为东南的百姓竭尽全力筹集的军粮仍然不够军队需要,所以岳飞为士兵的粮食供给不

足而十分担忧。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

(2)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二)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11—12题。(5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1.

对这首词理解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把读者带到仙境中去,

饱览丰富多姿的云涛;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向三山的美景,使人为

之神往。

B.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作者是宋代豪放派女词人李清照。

C.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逍遥游》、庄子《离骚》以至神话传说谱入

宫商,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充分显示了

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D.“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

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我只有学诗写出惊人的句子,才有用。

12.

“九万里风鹏正举”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请结合此句内

容简要分析?(3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0分)

中国画

①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荟萃,在世界美术领域

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②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求做到以形

写神,形神兼备。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有“书画同源”之说。中国画的颜料由天然的

植物或矿物制成。画作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因常用来红色和青色,所以又称为“丹青”。

③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④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从传世的人物画作中,后人可以一窥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

面容,还能看到仕女图表现的宫廷生活和风俗画中展现的市井百态等。这些画作人物形象惟妙惟

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例如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画作中人物画得不大,线

条流畅遒劲,形象栩栩如生;背景则大幅留白,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时配以书法题字,更彰显了

人物的精神气度。

⑤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的画作。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山水蕴含着天地宇宙

间无穷的奥妙,由此形成了独到的山水观。中国的山水画常常运用散点透视法,利用远近、高低

的对比,营造出江山万里、山谷深邃的立体效果,极具空间感。 例如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千

里江山图》,这是一幅恢宏壮丽、色彩斑斓的巨幅山水作品,画卷长11.915米、高0.515米,

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此画以略带俯视的角度横向展开全景式的大山大水,

星现出一派万象皆容的场景。画卷采用散点透视法,远近距离分明,空间层次清晰。在色彩表现

上,该画以色调浓重的矿物颜料绘成,较同时期流传下来的其他青绿山水画作都要鲜艳。全画除

青绿主色外,还以赭石来渲染山脚、天色,并以笔墨线条皴染山石,使山峰的立体感和明暗效果

格外鲜明生动。元代书法家、鉴赏家溥光和尚在此画题跋中称其“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也”。

⑥花鸟画主要以花草树木、禽鸟鱼虫为题材。花鸟画表现的是边、角、点的小景,注重笔情

墨趣。中国花鸟画并不只是纯粹的写生,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的关系,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

所以,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例如南宋赵孟坚的《春兰图》,

描绘了两株生于杂草丛间的幽兰,摇曳多姿,舒展飘逸。兰叶、花瓣均以淡墨一笔绘出,笔法潇

洒灵动、柔中带刚,画面旷淡清幽、意蕴无穷。画中左方题诗一首,以兰喻人。全图诗、书、画、

印完美结合,表现了画家洁身自好、清高脱俗的追求。

⑦中国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风貌,山水画表现的

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状态。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人对人生和

宇宙的整体认识。画家们在创作时会自觉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中国人对哲学思考的艺

术表现,也体现了艺术的真谛。

⑧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将诗、书、印等元素与画结合,这些元素丰富了画面的内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2783880a212122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