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发(作者:魅蓝m3参数)
2022年七年级上册期中素养综合测试地理含答案
第一
单元至第三单元
(满分120分,限时10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分歧(qí)
.
侍弄(shì)
.
B.应和(hè)
.
截然(jié)
.
C.绽放(zhàn)
.
淡雅(yǎ)
.
D.黄晕(yùn)
.
高邈(miǎo)
.
粗犷(kuànɡ)
.
憔悴(qiáo)
.
收敛(liǎn)
.
惭愧(kuì)
.
贮蓄(chù)
.
惨淡(cǎn)
.
倜傥(dǎnɡ)
.
娇媚(mèi)
.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掩饰
B.沐浴
C.急燥
D.诀别
披蓑戴笠
喜出望外
美不胜收
呼朋引伴
淅淅沥沥翻来复去
小心冀冀煞有介事
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混为一谈疲倦不堪
3.(2022独家原创)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电影《长津湖》已打破此前由《战狼2》保持的国产影片
票房最高纪录,其中的情节咄咄逼人。
....
B.天刚蒙蒙亮,新娘子便起床梳洗妆饰,打扮得花枝招展,绣带蹁跹。
....
C.在迎接建党百年华诞的日子里,全国两会如期召开,让人不禁心生感慨,豪迈之
情油然而生。
....
D.端午节早晨醒来时,爷爷已经把菖蒲、艾草挂在了院门、屋楣之上,奶奶则把裹
有朱砂、雄黄和香料的香囊戴在了我们小孩子的胸前,我们喜出望外。
....
4.(2022独家原创)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2022年1月31日晚,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面具,亮相央视春晚舞台。
B.2022年北京冬奥会包含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庞大到场馆建设,精细至奖
牌设计,其间每一环节无不融入中华文化意蕴。
C.当下,劳动教育正在中小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我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
间只有12分钟的现状正在逐渐改变。
D.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强调,疫情防控要精准划定管控范
围,避免不再“一刀切”。
5.(2022四川资阳安岳九韶初中月考)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绿是生命的颜色。
②春雨过后,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
③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
④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
⑤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
⑥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
,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A.①③②⑤④⑥
C.⑤⑥④③①②
B.①③④⑥⑤②
D.②⑥④①③⑤
6.(2022河南郑州期中)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8
分)
主题古诗文名句
大唐清明的政治造就了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安史之乱”却把人们抛
渴望
和平
入战乱的深渊。杜甫的“,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
李龟年》)勾起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岑参的“遥怜故园
菊,
之乱”的渴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寄托了对早日平定“安史
关心王昌龄被贬龙标,李白借“,”(《闻
好友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寄托了对远方老友的关切和挂念。
思乡是萦绕在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仰望茫茫苍穹,轻吟
思念
家乡
“,”(《天净沙·秋思》),那一刻,西下
的残阳更映衬出游子的孤独;站在小舟之上,高唱
“
递乡思的信使。
?”(《次北固山下》),那一刻,鸿雁成了传
7.(2021江苏南京秦淮期中)小萌和你围绕“鲁迅和他的朋友圈”,展开了以下探
究活动。(7分)
(1)小萌认为“阿长”这个微信名过于普通,请你结合《朝花夕拾》中的内容为她
重新取一个微信名。(“长妈妈”除外)(2分)
答:
(2)你根据书中内容判断出了以下两位留言人的真实姓名。(2分)
①留言:老迅,什么时候回绍兴我们继续喝酒去。
②留言:读书须读正经书,做学问才是头等大事。
答:
(3)小萌公布了鲁迅的好友名单,你认为有一个人不应出现在名单上,并结合《朝
花夕拾》中的内容简要说明了理由。(3分)
(好友名单:阿长、远房叔祖、寿镜吾、藤野先生、范爱农、陈莲河)
答: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2020四川甘孜中考B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4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8.“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答:
9.诗人连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
分)
答:
(二)(2022湖北黄冈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4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
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王戎
①
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
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②
。
[注]①王戎:魏晋时期人,做过官,是历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②
信然:的确如此。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期日中(
.
(3)尝与诸小儿游(
.
)
)
(2)方入门不顾(
.
(4)唯戎不动(
.
)
)
)
11.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树在道边而多子
.
A.学而时习之
.
C.博学而笃志
.
B.相委而去
.
D.学而不思则罔
.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译
文:
(2)诸儿竞走取之。
译
文:
14.简要概括[甲][乙]两文中元方、王戎的性格特点。(4分)
答:
(三)(2022江苏盐城第一初中月考节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10分)
柿树,故乡的一颗美人痣
刘福田
①秋风拂去落在往事的灰土,一树红灯笼般的柿子,让已经远去的记忆逐渐
清晰起来……
②老家的秋,灿烂如火,在地头田畔三三两两生长的柿子树,渐黄还绿的叶子
在风中摇曳飞舞,枝叶间若隐若现的是一盏盏橘红色的灯笼,调皮地烘托着秋日
的温暖与丰收。光影流动间,那一个个红红的柿子,挑开了记忆中的层层帷幕,脑
海里闪现的,全是老家后院里的那棵老柿子树……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2513124a207300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