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三星手机s22最新消息)
为什么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新生代农民工仍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力
量?
一、历史因素。
汉朝司马迁在写《史记—货殖列传》时引用了管仲的另一段话:“仓廪实而
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
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因为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的亚
热带季风气候,黄河、长江流域充沛的水源,农业毫无疑问被历代统治者推崇
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农业为中国传统的经济绘出了最辉煌的篇章。近代帝国
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农业日益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
国家,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的废除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
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农业才结束了停滞的历史,进入了发展较快的新
时期。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显著改善,产量水平迅速提高。1978年十
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中国经济改革序幕之后,农业生产的这种停滞状况才得
到根本性改变。1982年11月,全国实行承包制,农村经济新的格局全面建
立。尽管近3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也有过挫折,日见减退,中国以仅仅相
当于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几乎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说明还是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教育与科技事业也蓬勃发展,、极大地
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据中国农科院估算,我国农业总产量中科
技进步的贡献率由1972—1980年的27%提升到1981—1985年的30%~
40%。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人们的就业方向不
再仅限于农业的发展,然而中国的历史决定了现今中国的一种社会状况:
农民占总人口很大比例,而农民在各个工作领域中分布甚广。
二、社会因素。
城市基础发展靠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具有时代特色,也掌握了科学。
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最早发源于社会学。它为
有两层含义:一是年龄在25岁以下,于上世纪90年代外出务工经商的农
村流动人口,他们与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社会阅历上有着明显差别;另
一层含义就是他们不是第二代农村流动人口,因为他们毕竟不是第一代农
村流动人口在外出过程中出生和长大起来的,而是介于第一代与第二代之
间过渡性的农村流动人口。
首先,在数量上,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目前已经达到将近一万,在未来的
近几十年,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还会继续增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
这个名词将会被其他的新的社会名词所代替,但是这种与新生代农民工性
质相同的一批人还会前赴后继站在时代的前沿。
其次,目前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不少生存上的困境,他们会抓住每一个就
业机会。城乡的二元结构体制目前还是比较稳固的,虽然说新生代农民在
耐力上不比他们的父辈,但是他们多少遗传了他们父辈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很多企业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劳动者为了增加收入只有通过
大量超时加班,他们成了企业最低成本消耗最大利润获得的最佳人选。
再次,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不断提高,不管是在哪个行业,推陈出
新的人已经屡见不鲜了,凭着他们的社会经验和犀利的眼光,他们总会在
各个行业出类拔萃,成为公司的有力支柱,因此他们将会对社会发展起着
更重要的作用。
三、政治因素。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在经济转型和更新上有着漫长的道路。在
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
设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新一代的农民工除了原户籍与城市人有区
别外,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对科学有着一定的认识,懂得用科学技术来
武装自己,并且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他们不断地充实自己,以争取
更好福利,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促
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切
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指明了方向。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要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国家发
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
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高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改
造传统产业,努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全面提高产业技术
水平。新一代的农民工具有科技创新的探索思想和实践能力,他们在政治
经济转变下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模式,从中受益。其二,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要坚持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市
还是农村,无论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
展。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发
展相对滞后。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因此,要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就需要坚持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
坚持不懈地实施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在继续推进城市化的
过程中,扎扎实实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在鼓励东部地区率先现代化的
同时,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批实业的
复苏和兴起将会带来新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需要符合时代要求,并且有
着文化素养和科技兴国的想法的新一代完成,而农民工在新一代里占了绝
大部分。这些艰巨而具有时代风范的使命将会在新一代的农民工身上得到
体现。
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赋予了这一代人特有的创新精神,他们了
解改革开放,经历过经济危机,他们有着在这个暗潮涌动的时代崛起的毅
力,他们更加懂得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在国家鼓励创业的情况下他们
积极创业,在国家要求艰苦奋斗的时候,他们站在时代的风头浪尖,迎难
而上,因而,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他们仍然会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
力量。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2078705a2001663.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