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围棋简史

中日韩围棋简史


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iqoo手机芯片)

中日韩围棋简史

欣闻古力七段在LG杯半决赛枪挑"李元霸"-李世石,为中国队提前包揽冠亚军,心中舒

畅无比,这可能是近日为数不多令我真正高兴的事.兴奋之余,我也冒冒然将前几日写给一亲

密友人的文章发表于此,希望能加深大家对围棋发展的了解.

围棋在我眼里是棋中之王,是阳春白雪,任何其他棋类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别的棋

都是从有到无,而围棋却是从无到有,需要人的创造性思维。围棋博大精深的底蕴更是深

深吸引着我,它包含数学,逻辑,心理,军事,礼仪等多门学科的文化,对人的世界观,

价值观,人生观有极大的影响和感染。接触过我的人大多都觉得我比同龄人要显得更为成

熟和稳重些,我想这完全是因为受了围棋的影响。对我而言,围棋犹如浩瀚汪洋,只需一

瓢水就能受益匪浅。

围棋起源中国,发展在日本,现在实力最强的却是韩国。当今世界的围棋也是这三强

鼎立的局面。

韩国的围棋其实起步很晚,基本是九十年代初才在世界棋坛上看到韩国人的身影。但

是韩国人的棋风就如他们的足球一样凶狠,力量大,有“韩国流”美誉,前几年其国内更

有令人敬畏的围棋四大天王,分别是“石佛”李昌镐,“燕子”曹熏铉,“野草”徐奉洙和

“煞星”刘昌赫。

李昌镐乃公认的当今棋坛第一人,他的棋看似平淡无奇,却总能把子力运用到最合适

的位置,棋风很稳,下棋之用功非普通棋手所能及之一二,据说他每天用在围棋上的时间

至少八小时。正因为如此,他的成绩惊人,年仅十六岁就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目前他拿的世界冠军数量也是地球上最多的,而且估计该记录也很难被后人打破,所以他

也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棋坛第一人,有五十年一遇棋才之美名。下棋之外的他,人很内向,

见了女孩子会脸红,一直没谈过女朋友,加之他下棋时认真严肃,一动也不动,始终一张

面无表情的脸,故有“石佛”的外号。(挺可爱的一个人,也是我喜欢的棋手之一)

曹熏铉对韩国围棋的贡献可以称得上”丰功伟绩”这四个字,其最大的功绩就是培养

出了李昌镐这个得意门生。当然他本身也是“三十年难遇”的人才,棋风轻灵,如燕子般

舞动,人称“曹燕子”。1989年正是一鸣惊人的他,挫败了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聂卫平

而勇夺由台湾人应昌期出巨资筹办的首届“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桂冠,从而被韩国人

视为民族英雄, 结果极大推动了围棋在韩国的发展。在如今区区几千万人口的韩国,居然

每四人里就有一个会下围棋的,普及率之高,几乎全民皆棋,由此可见曹熏铉是多么的了

不起。曹熏铉在发现了李昌镐这个棋才后,安排他住在自己家里亲自授之以道。李昌镐在 棋

坛上暂露头角后,开始在众多国内的比赛里和师父频频上演“师徒对决”精彩好戏,且经

常将师父斩于马下。以至于曹熏铉的夫人,即李昌镐师母后来有趣地回忆道,那时候两人

回来只要看看李昌镐的表情就知道是谁赢了,如果李红着脸,很不好意思和大家吃饭,那

百分百是李赢了,反之如果李回来后很高兴的样子,那绝对是他输给了师父。

“野草”徐奉洙的棋路很野,几乎每盘棋都摆出和对手决一生死的姿态,也拿过几次

世界冠军,但最惊人的成绩是在某一届中日韩三国围棋擂台赛上疾风劲草般连赢九盘,这

一成绩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中日韩三国擂台赛规则是每方出五人,抽签决定出第

一盘由哪两国先下,然后赢者继续摆擂接受挑战,输者淘汰,徐能连赢九盘简直是奇迹)。

刘昌赫是不能不说的传奇人物,他原先是业余棋手,因成绩出色,经韩国棋院破格批

准转为专业棋手。他可以说是凶狠无理的“韩国流”的典型代表。有“天下第一攻击手”

称号的他,令每个对手都对他敬畏三分。正处围棋事业辉煌期的刘昌赫遇到了她的美丽妻

子,韩国电视台的漂亮女主持,两人共坠爱河,喜结连理,绝对是众人眼里金童玉女般的

幸福一对。然而,老天有的时候真是残酷,在两人度过了短短几年的幸福生活后,刘的妻

子突然身患重病辞世,令人唏嘘不已,刘更是痛不欲生,整个人垮了,成绩一落千丈,渐

渐没有了消息。前段时间听说他复出了棋坛,整个人看上去憔悴不堪,消廋的脸上犹见泪

痕湿,唉,昔日英豪如今竟成悲情人物,世事难预料。(所以说三十年太久,只争朝夕)

韩国再这四人后又出了新“四小天王”,“李昌镐第二”等等,其中就有目前如日中天的

李世石。我虽然不是什么哈韩族,但是向来对韩国围棋人的坚韧精神甚为敬佩,其实喜欢

韩国电影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也有相同的感受.

出于强烈的民族感情,我很不喜欢日本,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到现在还没有真正深刻地反省那段历史,一个不敢面对历史的民族,是

不会受人尊敬的,更不要说喜欢了。不过就围棋而言,我也不能抹杀它所作的贡献。毕竟

围棋在日本发展了多年,对世界围棋来说日本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时的日本围 棋届有如

武侠小说里江湖,分帮立派,门户众多。一旦有新的棋型和定式,都会被该门派的掌门人

如密笈般小心谨慎地记录下来,积少成多,最终形成一本厚厚的“葵花宝典”,非本门弟子

决不外传。各个围棋道场还经常组织相互间的比赛,以此来证明自家的实力。古时下棋的

时限很长,一盘棋短的一两天,长的可以两三个月,每步棋都可称得上 是呕心沥血之作。

所以那个时期的日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名局佳作。其中尤以保彻吐血之局最为著名.据说当

棋局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秀策棋圣(秀策是日本历史上公认的第一高手)下出了一步绝世

妙手,引得保彻当场气急攻心,脸红耳赤,当日封盘回去后在家中吐血身亡。你看了可能

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输赢已不仅仅是个人成绩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门

派的荣辱存亡。经过岁月的洗礼,日本的棋风渐渐形成了学院派的风格,大多中规中矩,

基本功扎实,但欠缺创新精神,固守陈规。虽然在80年代至九十年代,日本在世界舞台

上还是最强者,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围棋的地位日落西山,日本棋手在国际大赛上

鲜有佳绩。

最后来说说我们中国的围棋,中国的围棋历史源远流长,但是也和它的国家一样经历

过许多风风雨雨。古时中国的围棋也留下了许多旷世奇作,如《官子谱》,《当湖十局》等

等,其中象黄龙士,范西屏等人的棋就是拿到现在来看水平也是相当高的。不过最令国人

骄傲自豪的,就是被世人誉为百年难遇之才---吴清源大师。(听说田壮壮导演已开拍电影<

<吴清源>>,甚是期待)都说乱世出奇才,这句话用在吴大师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吴清

源出生于动荡的军阀战乱年间。他年幼时仅看街坊下了几盘棋,就学会了围棋.因天赋极

高,被北洋军阀头子段祺瑞看中,招入府内下棋。后来更是在段的资助下(这也是段做的

为数不多的好事),东渡扶桑学棋。要知道那个年月,一个中国人想在日本立足是多么的困

难,能活下去就很不错了,下围棋简直是奢望。可是吴大师做到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

在围棋上的天赋,创立了全新围棋布局理念,在日本围棋届创立了自己的新天地。吴大师

的出名引发了日本当局的不满,他们觉得必须要将吴大师的发展势头打压下去。于是处心

积虑得找来了当时日本围棋届水平最高的几名棋手,安排他们每人和吴大师下十盘棋,试

图用车轮战方式打垮吴大师。谁知吴大师在对这几人的十盘升降级比赛中全部获胜,为当

时受日本侵略的中国出了口恶气。然而日本人终究是阴险无比,技不如人就使用盘外招。

一场“意外”的车祸将如日中天吴大师撞离了颠峰……

解放后,百废待兴,围棋也正开始慢慢恢复。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十年浩劫的到来,

围棋作为“四旧”之一也被彻底打入了冷宫。然而我们的民族英雄聂卫平却正是利用这十

年的知青岁月,如饥似渴地在围棋天地中独自修炼。文革结束了,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

围棋和乒乓外交一样,成为中日邦交的一个重要活动。但是那时中国围棋的总体水平还是

非常落后,一个普普通通的日本女棋手到中国都能将中国男爷们杀得片甲不留。这简直是

和平年代的莫大耻辱。年轻的陈祖德(前中国棋院院长)和聂卫平发誓要振兴中国围棋事

业。有句话说得好,这世上只有不想做的事,而没有做不到的事。他们终于创造出了新的

布局---中国流,作为秘密武器亮相于某届中日邦交比赛上,最终使中国第一次在总获胜盘

数上超越日本。进入80年代,日本NEC想到了以擂台赛的形式搞一个中日比赛。客观的

说,那时中国的围棋水平离日本的差距还是很大,所以NEC初步设想是只搞一两届,一是

做广告,二是趁机羞辱一下中国。首届比赛是中日每队出八人, 结果没想到中国队第二个

出场的江铸久上来就是一个五连胜,给了日本人当头一记闷棍。不过日本当时的实力毕竟

是强,小林光一登场后马上还以六连胜,一下把中国队主将聂卫平请了出来。在小林光一

身后还有当时日本棋坛的巨匠加藤正夫和藤泽秀行,两人都是一顶一的高手,可以说形式

非常不乐观。然而重压之下方显男儿本色,聂卫平硬是勇闯三关,为祖国赢下了首届擂台

赛。之后聂卫平更是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刮起了令人闻风丧胆的“聂旋风”,在出场的四届

比赛里创下了十一连胜的记录,被中国棋院授于”棋圣”称号,更是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

全民学棋的热潮。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只想搞一两届擂台赛的日本NEC看到日本的溃败,

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搞下去,这一搞就是十几届,这是后话了。

[应氏杯]

1、简介:

应氏杯由应昌期先生创意并由应氏集团赞助举办。1988年举行首届比赛,每四年举行

一届。恰好与奥运同步,因此被成为围棋界的奥林匹克赛。应氏杯的冠军奖金40万美元,

亚军奖金10万美元,是目前为止奖金额最高的围棋赛事。比赛采用黑贴8点的应氏规则,

赛制首先为单败淘汰,至半决赛为三番棋,决赛则为五番棋。

2、历届冠军及夺冠历程:

第一届:曹薰铉(王铭琬、小林光一、林海峰、聂卫平)

第二届:徐奉洙(郑明煌、藤泽秀行、武宫正树、赵治勋、大竹英雄)

第三届:刘昌赫(王立诚、大竹英雄、李昌镐、林海峰、依田纪基)

第四届:李昌镐(王立诚、依田纪基、俞斌、常昊)

第五届:常 昊**(刘昌赫、孔杰、宋泰坤、崔哲瀚)

★[富士通杯]

1、简介:

富士通杯由日本《读卖新闻》、日本棋院和关西棋院共同主办,日本富士通公司赞助。

是首个世界围棋大赛,于1988年诞生,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了19届。比赛采用单

败淘汰制,直至决出最后的冠军。富士通杯的冠军奖金原为2000万日元,从2003年起,

减为1500万日元。

2、历届冠军及夺冠历程:

第一届:武宫正树(曹大元、马晓春、小林光一、林海峰)

第二届:武宫正树(钱宇平、刘小光、曹薰铉、林海峰)

第三届:林海峰(梁宰豪、王立诚、小林光一、聂卫平)

第四届:赵治勋(刘昌赫、马晓春、王立诚、钱宇平)

第五届:大竹英雄(阿基鲁尔、迈克雷蒙、聂卫平、马晓春、王立诚)

第六届:刘昌赫(石田芳夫、王立诚、大竹英雄、淡路修三、曹薰铉)

第七届:曹薰铉(石田芳夫、加藤正夫、林海峰、刘昌赫)

第八届:马晓春**(石井邦生、加藤正夫、林海峰、赵治勋、小林光一)

第九届:李昌镐(陈永安、聂卫平、王铭琬、小林光一、马晓春)

第十届:小林光一(徐奉洙、常昊、周鹤洋、王立诚)

第十一届:李昌镐(卡塔琳、石田芳夫、俞斌、彦坂直人、常昊)

第十二届:刘昌赫(后藤俊午、石田芳夫、赵治勋、马晓春)

第十三届:曹薰铉(周俊勋、赵治勋、周鹤洋、睦镇硕、常昊)

第十四届:曹薰铉(孔杰、小林光一、林海峰、崔明勋)

第十五届:李世石(王森峰、林海峰、周俊勋、李昌镐、刘昌赫)

第十六届:李世石(羽根直树、小林觉、依田纪基、宋泰坤)

第十七届:朴永训(结诚聪、山下敬吾、张栩、刘昌赫、依田纪基)

第十八届:李世石(中小野田智己、依田纪基、俞斌、刘昌赫、崔哲瀚)

第十九届:朴正祥(江鸣久、羽根直树、常昊、崔哲瀚、周鹤洋)

★[东洋证券杯](已停办)

1、简介:

东洋证券杯由韩国棋院主办、东洋证券公司赞助。它原本是韩国的一项国内棋战,从

第三届开始,改为国际棋战,从而成为继富士通杯、应氏杯后的第三个世界慢棋个人围棋

大赛。诞生于1990年(国际棋战,即第三届),而终止于1998年5月13日。东洋证券

杯比赛采用韩国围棋规则,黑方出5目半,每方用时3小时5分钟读秒延时制。赛制是24

人单败淘汰制,决赛为五局三胜制。

2、历届冠军及夺冠历程:

第三届:李昌镐(尹奇铉、钱宇平、曹薰铉、林海峰)

第四届:李昌镐(金哲中、刘昌赫、曹薰铉、赵治勋)

第五届:曹薰铉(山城宏、迈克雷蒙、聂卫平、依田纪基)

第六届:马晓春**(尹炫晳、王立诚、曹薰铉、聂卫平)

第七届:李昌镐(郭娟、山城宏、刘小光、赵治勋、马晓春)

第八届:曹薰铉(王立诚、王磊、金荣桓、小林觉)

第九届:李昌镐(片冈聪、林海峰、俞斌、刘昌赫)

★[LG杯]

1、简介:

LG杯世界棋王战创立于1996年,由韩国《朝鲜日报》社主办,韩国LG公司赞助。

LG杯冠军奖金为2亿5千万韩元,赛制为单败淘汰赛,直至产生最后的决赛棋手,决赛采

用5番棋。从第10届比赛开始,仿三星杯改为公开赛,32名棋手参加,其中16名是种

子棋手,直接进入本赛,另外16名棋手,则要经过预选赛才能进入本赛。

2、历届冠军及夺冠历程:

第一届:李昌镐(周俊勋、聂卫平、小林觉、马晓春、刘昌赫)

第二届:王立诚(李贤旭、芮乃伟、曹薰铉、崔明勋、刘昌赫)

第三届:李昌镐(常昊、周俊勋、邵炜刚、马晓春)

第四届:俞斌**(白大铉、王立诚、曹薰铉、刘昌赫)

第五届:李昌镐(彦坂直人、马晓春、王立诚、李世石)

第六届:刘昌赫(柳时熏、王立诚、周鹤洋、李世石、曹薰铉)

第七届:李世石(李相勋、朴永训、赵汉乘、李昌镐)

第八届:李昌镐(赵治勋、金主镐、元晟溱、睦镇硕)

第九届:张栩(崔原踊、睦镇硕、刘昌赫、赵汉乘、俞斌)

第十届:古力**(尹炫皙、小林光一、周鹤洋,李世石、陈耀烨)

★[三星杯]

1、简介:

三星杯创办于1996年,由韩国中央日报社和KBS社共同主办,韩国三星火灾海上保

险株式会社提供赞助。冠军奖金为2亿韩元,亚军奖金为5000万韩元。世界各地选手通

过预选赛获得16名的本赛权,另外16名则是免选的种子棋手,直接进入本赛。现在,决

赛为三番棋。

2、历届冠军及夺冠历程:

第一届:依田纪基(金秀壮、曹薰铉、金成龙、梁宰豪、刘昌赫)

第二届:李昌镐(林海峰、俞斌、彦坂直人、马晓春、小林觉)

第三届:李昌镐(赵善津、工藤纪夫、小林觉、赵治勋、马晓春)

第四届:李昌镐(俞斌、王立诚、常昊、山田规三生、赵善津)

第五届:刘昌赫(柳时熏、金主镐、姜至省、梁宰豪、山田规三生)

第六届:曹薰铉(柳时薰、潘善琪、安达勋、马晓春、常昊)

第七届:曹薰铉(王檄、彭荃、罗洗河、王煜辉、王磊)

第八届:赵治勋(金主镐、元晟溱、曹薰铉、胡耀宇、朴永训)

第九届:李世石(曹大元、胡耀宇、王磊、古力、王檄)

第十届:罗洗河**(赵汉乘、宋泰坤、李世石、崔哲瀚、李昌镐)

★[春兰杯]

1、简介:

春兰杯诞生于1999年,是由中国围棋协会主办,中国春兰公司赞助的一项世界大赛。

总奖金40万美元,其中冠军奖金15万美元。比赛采用单败淘汰制,决赛是三番棋。开始

时定位每年一届,但从第4届起,改为两年一届。

2、历届冠军及夺冠历程:

第一届:曹薰铉(邵炜刚、周鹤洋、常昊、李昌镐)

第二届:王立诚(周俊勋、常昊、孔杰、马晓春)

第三届:刘昌赫(刘小光、常昊、孔杰、王磊、王立诚)

第四届:李昌镐(林海峰、王立诚、周鹤洋、常昊、羽根直树)

第五届:李昌镐(俞斌、常昊、胡耀宇、周鹤洋)

★[丰田杯]

1、简介:

始于2002年的丰田杯是继富士通杯、应氏杯、三星杯、LG杯、春兰杯之后,国际棋

坛的又一超级赛事。该赛事由日本丰田公司赞助,由日本棋院、日本经济新闻社主办,冠

军奖金3000万日元,同时奖励一辆价值1000万日元的新款丰田轿车。比赛采用日本规

则,黑贴6目半,比赛时间为每方保留时间3小时,保留10分钟读秒。比赛共有32个参

赛名额,比赛采用单淘汰赛制,决赛从第二届起改为三番棋。每两年进行一次,上届前四

名直接参加下届本赛。

2、历届冠军及夺冠历程:

第一届:李昌镐(柳时熏、山下敬吾、阿基鲁尔、俞斌、常昊)

第二届:李世石(周俊勋、俞斌、周鹤洋、孔杰、常昊)

★[亚洲杯]

1、简介:

亚洲杯电视快棋赛的前身是中日电视快棋赛,1989年创办,每年举办一届。冠军奖金

250万日元,参赛棋手是中国CCTV杯(后冠名招商银行杯)、日本NHK杯、韩国KBS杯

冠、亚军和上届冠军共7人,比赛轮流在中日韩三国举行。比赛规程:每方30秒一步棋。

全局共有10次可超过30秒的机会,但不能超过1分钟。

2、历届冠军及夺冠历程:

第一届:武宫正树(金熙中、小林觉)

第二届:武宫正树(金秀壮、李昌镐)

第三届:武宫正树(依田纪基、曹大元)

第四届:武宫正树(马晓春、曹薰铉)

第五届:依田纪基(李昌镐、聂卫平、徐奉洙)

第六届:大竹英雄(马晓春、加藤正夫、钱宇平)

第七届:李昌镐(小林觉、马晓春、曹薰铉)

第八届:李昌镐(小林觉、刘昌赫)

第九届:俞斌**(小林光一、李昌镐、王立诚)

第十届:依田纪基(李昌镐、俞斌、马晓春)

第十一届:依田纪基(常昊、李昌镐)

第十二届:曹薰铉(柳时薰、丁伟、李昌镐)

第十三届:曹薰铉(马晓春、睦镇硕)

第十四届:李昌镐(羽根直树、李世石、曹薰铉)

第十五届:周鹤洋**(江铸久、王立诚、三村智保)

第十六届:俞斌**(朴炳奎、赵治勋、宋泰坤)

第十七届:张栩(李昌镐、俞斌、赵汉乘)

第十八届:王檄**

★[中环杯]

1、简介:

创办于2004年,由台湾棋院和奥林匹亚体育文教基金会主办。前两届中国大陆未派

棋手参加。

2、历届冠军及夺冠历程:

第一届:朴永训(周俊勋、王铭琬、山下敬吾、王立诚)

第二届:崔哲瀚(赵治勋、山下敬吾、依田纪基、李世石)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1577275a1927061.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