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55寸液晶屏尺寸是多少)
学术探讨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日本对华援助舆情分析
——以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为例
杨鋆君,张翼
(
烟台大学
,
山东 烟台 264005)
摘要:中日网络舆情态势是反映中日两国民意的重要途径,中日网络舆情态势向好是中日关
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基于历史因素,中日舆情在民众间处于“关注度高,好感度低”
的状态。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率先支持中国战“疫”一事引起了中国民众的高度关
注,且积极舆论占比大,中国民众对日本的好感度有所提高。因此,本文以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
方微博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关中日两国的相关博文为切入点,分析新冠
肺炎疫情下日本对华援助的舆情特征及中国民众的观点倾向,并进一步从传播的主体、客体与
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中日舆情态势好转的原因,探讨日本独特的传播技巧对中国对外传播的借鉴
意义。
关键词:网络舆情;舆情态势;新冠肺炎疫情;中日关系
中图分类号:D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9-0118-03
一、研究背景
日本言论NPO(Genron NPO,即日本言论非
营利组织)在2019年10月发布了第15次关于中日
两国的民意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2019年日本受
调查人群中对中国的印象为“好”与“一般”的
占比,与前几年相比稍有提高。在2019年的受调
查人群中,有45.9%的中国人对日本的印象是积极
[1]
的
,其中大部分是中国的年轻群体,其主要原因
是去日本旅游的人数逐年上升,很多中国民众通过
接触体验日本的风土人情,改变了以往对日本的印
象。但总体上看,中日民众之间仍处于“好感度低”
的状态。
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日本率先向中国捐赠
物资支持中国抗击疫情这一举动,使中国民众对日
本的舆论趋向积极态势,有助于提高中日民众间的
好感度,打破中日之间“民冷”局面。
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在新冠肺炎疫情
期间发布了许多来自日本官方的一手消息,大多中
国民众通过关注该微博掌握日本的疫情动态,且乐
于在该微博平台上发表与中日两国新冠肺炎疫情
相关的言论及观点,该微博疫情期间的博文评论
数、点赞数及转发量较疫情前的博文均有明显的上
升趋势。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以日本国驻华大使馆
官方微博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中国民众在疫情前后
对日本的舆情态势变化。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日本对华援助的舆情概述
2020年1月中旬,日本民间出现支持、援助中国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举动,2020年3月中旬,日本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日互帮互助共同抗疫。本文
将2020年1月12日至3月12日定为新冠肺炎疫情下
日本对华援助的关键时期,研究这两个月的舆情情
况。爬虫数据显示,在此期间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
118
方微博共发布27条有关中日两国疫情的博文,共
获得18653条评论,11.3万个点赞。微博评论中倾
向正面所占比例最高,为88%,共16447条;其次为
中性评论,占比9.7%,共1803条;负面评论占比仅
2.3%(本文数据更新情况截至2020年3月中旬,往
后相关评论及点赞数据仅有微妙变动,忽略不计)。
正面舆论主要为对日本示以友好、感激的评
论。包括“关心日本”“感谢、祝福”“中日友
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关键词。中性舆论主要
探讨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下日本的民间对华援助
举动是否仅为中国籍的日本居住者所为”“日本应
对疫情的措施”“日本签证是否可以延期”“日本
留学生问题”及“从日本发来的快递是否可以抵
达中国”等问题。只有极少数民众表达的是负面
情绪。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日本对华援助的舆情周期
及特征分析
网络舆情具有生命周期性,本文在生命周期理
论的基础上,通过直观分析统计数据,识别舆论声
量变化的关键节点,同时对照标志性事件,将新冠
肺炎疫情下日本援助中国这一舆情事件的生命周
期建构为三阶段模型,即潜伏期、爆发期与消散期。
通过爬虫软件对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下有
关日本对华援助博文的发文量、点赞数、评论数及
积极评论占比进行数据统计,得出舆论声量变化的
关键节点。将2020年1月中旬日本民间首发对华援
助、1月28日日本政府诗词外交及2月26日的中日
互助抗疫这三个新冠肺炎疫情下日本对华援助的
标志性事件综合对应舆论声量转变的关键节点可
得,自2020年1月12日至1月27日为日本援助中国
的舆情事件的潜伏期,2020年1月28日至2月25日
为爆发期,2020年2月26日之后为消散期。
第12卷第9期
2021年05月
Vol.12 No.9
May 2021
(一)日本民间对华援助,舆情潜伏(2020年
使得舆情热度持续高涨。日本是最早向中国捐赠
物资的国家,前后共捐赠5批物资。日本政府宣布
1月12日—1月27日)
,政府承担境内被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民众对疫情的无知与无
将新冠肺炎列入“指定感染病”
力感必然会带来焦虑与恐慌,从而促使民众产生过
感染民众的医疗费用。日本执政党自民党成员每
激反应,其表现为不断搜寻各种有利的信息,这便
人从月工资收入中捐出5000日元帮助中国抗击疫
为往后的舆情爆发埋下了伏笔。2020年1月12日
情。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
至1月27日期间,媒体和受众更多关注的是新冠肺
间当面致谢日本茂木外相,
炎疫情的新增病例态势、防疫信息及疫情谣言,日
人华春莹在网上记者会期间亲自录制了大段感谢
本对华援助舆情在这个阶段暂未集聚形成爆发力。
音频向日本政府及社会各界给予中国的支持表示
在此期间日本政府尚未向中国运输物资,而日本民
间的一些行为引起了民众的关注,比如日本部分商
店调低口罩价格并且旁边摆着“中国加油,武汉加
油”的汉字字样,日本街头小女孩为中国进行募捐
的视频走红网络。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大
多是转发此类信息,并未大范围发声,民众对此的
关注度不高,该期间为日本对华援助抗疫舆情的
潜伏期。
潜伏期相关舆论以积极态度为主,占比约为
60%,大多中国民众对来自日本的善意举动表达了
感激之情;中性舆论占比约为38%,民众观点主要
集中于调低价格的商店店主与在街头募捐的小女
孩是否是中国籍,所有善举是否仅为在日本的中国
人发起。
此外,该时期舆论观点相对分散,当时处于新
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普通民众恐慌情绪急剧升
温,国内舆论主要聚焦于各种网络谣言及疫情防控
知识与对策。疫情的突发性冲击着民众的心理防
线,民众情绪波动剧烈,使得民众的舆论观点呈现
出多样化。
(二)日本官方诗词外交,舆情爆发(2020年
1月28日—2月25日)
舆情爆发即在某些诱发点的作用下,原本处于
散播状态的舆情信息发生集聚现象,并在短期内捕
获广大网民的注意力,产生大规模的网络舆情及舆
论影响力
[2]
。日本对华援助事件的引爆点是1月
28日日本捐赠给武汉的物资包装上写着“山川异
域,风月同天”这一事件;2月18日媒体发文表示日
本政府第五趟包机为武汉人民运来了日本各界捐
赠的一批支援物资,将舆论引入最高峰;2月26日
之后舆情逐步消散。由此可得,1月28日至2月25日
是日本对华援助抗疫舆情的爆发期。日本国驻华
大使馆官方微博开始频繁跟进报道日本对华援助
一事,加上民众的转发与讨论,事件热度升至峰值。
日本捐赠给中国的每一箱物资上均印有“加油!
中国!”的汉字,为武汉捐赠的物资包装上还印有
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青
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诗词。日本通
过引经据典的传播技巧显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历
史纵深,引起了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使中国民众
为之触动。同时,中日两国官方话语的积极助推
衷心感谢。此外,据日本疫情累计确诊趋势数据统
计,在2月6日左右钻石公主号邮轮开始出现确诊病
例,到2月18日邮轮确诊病例激增,与此同时日本
本土确诊病例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
府依然坚持为中国捐赠物资,这一举动提高了更多
中国民众对日本的好感度。
舆情爆发期阶段热度持续高涨,讨论人数激
增,传播范围扩大。1月28日到2月25日之间,日本
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共发布了16条有关疫情的
博文,相关博文共有评论15673条、点赞10.4万,其
中积极评论为15434条,占比98.5%。民众纷纷为
风月同天”“患难见真情”的精神叫
好,感激日方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的支持
和帮助。从整体情感走向看,中国民众对日本的态
度有所好转。
(三)中日互助共同抗疫,舆情消散(2020年
2月26日以后)
若没有新的诱发因素介入,相关舆情的信息
量、影响力及扩散能力将不断降低,民众的关注点
将逐渐转向新议题。舆情的消散期出现在2月26日
以后,日本对华援助事件暂无新的进展,日本国驻
华大使馆官方微博转移议程设置。这段时期中国
境内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态势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控
制,确诊数量呈下降趋势,处于疫情的消退期。然
而钻石公主号邮轮确诊病例却在不断增多,日本本
土确诊病例数也呈上升趋势,此时的日本正值新冠
肺炎疫情的暴发期,中国秉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
报”的原则,开始向日本捐赠物资,援助日本抗疫。
2月26日晚,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与中国外交部
部长王毅就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对策进行了
讨论,并对两国间的互帮互助行为表示感谢。在此
期间,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发布的博文多是
关于日本疫情防控知识、对策以及对中国各界人士
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而关于日本对中国援助的
发文量减少。舆情焦点也从日本对华援助转向中
国民众对日本疫情的关心、支持与帮助。
在舆情消散期,舆论表达数量减少,但善意的、
积极性的反馈依旧持续。随着日本本土以及钻石
公主号邮轮上的确诊病例增多,口罩等防护物资在
日本逐渐断货。不少在日华侨华人自发走上街头,
将筹集到的口罩分发给日本民众,尽可能帮助日本
119
“山川异域,
“山川异域,
学术探讨
抗击疫情。此外,中国政府也以最快的速度向日
本捐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消散期舆情走
向总体呈正面、积极的状态,大多是中国民众对日
本表示关心与祝福的积极评论,还有少部分关于
日本留学生的开学情况及日签延期等问题的中性
评论。
四、基于中日舆情态势好转的思考
从上述新冠肺炎疫情下日本对华援助舆情特
征及中国民众观点态度分析可以看出,日本对华援
助一事呈现高热度且正面舆论占比大的态势。本
文从传播的主体、客体与方式三个方面归结中日舆
情态势好转的原因。
(一)日本官方与民间社会共同响应
从传播的主体来看,官方传播者与非官方传播
者是对外传播实践中最重要的两个主体部分。官
方传播者是“主旋律”,是表达国家立场和观点的
主力军,非官方传播者则是围绕在“主旋律”周
围的“多声部”
[3]
,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
分。以日本政府为代表的慰问和捐赠是表达国家
立场与观点的官方主体“主旋律”,而日本民间对
于中国的鼓励和支持则是非官方传播,修饰完善
。相比日本政府表达的官方政治态度,中
国民众更想看到日本民间对于中国疫情的看法,因
为民众的声音才能真正体现出某一国家的真实态
度,这也是未来研究中日关系前景的重要一环。日
本民间商店调低口罩价格、小女孩自发在街头为战
的不仅仅是日本支持、援助中国抗疫的事实,也体
现了日本民众从心境上对中国的态度向积极方向
发展。
(二)两国民众对于中日关系友好的愿景
从传播的受众角度看,日本言论NPO调查数
据显示,中日两国大部分民众都认同中日双方建
立和平稳定的新型友好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9年,有72.7%的日本民众和67%的中国民众
认为中日友好关系十分重要,并且有52.5%的日本
民众和62.2%的中国民众认为中日双方有建立一
个和平稳定的新型友好关系的必要
[1]
,可以看出
两国民众对中日关系友好的向往以及现实环境下
两国关系改善的迫切性。中日建交以来,两国互帮
互助,关系已不断向好发展。例如,在“5·12”汶
川大地震中,日本率先派救援人员抵达中国提供援
助;“3·11”东日本大地震中,中国及时向日本捐
款及捐赠大量汽油、柴油、帐篷和毛毯等救援物资。
中日关系的改善是众多民众喜闻乐见的结果,在此
愿景下,中国民众也会更加关注日本捐赠物资的
新闻。
(三)日本独特的传播技巧
从传播方式看,相比其他援助国,日本的传播
技巧十分突出。中国向来有诗词外交的传统,而日
120
本在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将诗词外交的功能
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中最受关注的“山川异域,风
月同天”是1000多年前日本长屋王给唐朝众僧造
的千件袈裟上所绣的诗句,鉴真高僧被此诗深深触
动,随即6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推动了中日文化交
流,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极具重要性的实践之
一。这文案的背后凸显了中日两国的深厚情谊,
有力地显现了中日两国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
决心和赤诚。巧妙的文本符号信息是中日友好的
符号象征,受众在解码上述文本时易对符号意义
和价值产生情感共鸣。因此,中国传统诗句化的
表达及其文案背后美好的故事引起了中国民众的
关注。
同时,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发布每一条
关于援助中国的博文时都会带有“山川异域,风月
同天”的话题,以期得到更多中国民众的关注和讨
论。截至2020年3月中旬,在微博上共有约6万网民
在该话题上发表言论,约7890.3万网民阅读了该话
题。在取得很好的响应后,无印良品为中国捐赠的
物资上也出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诗句化
表达,强化了话题的传播效果。日本在这次对外传
播的过程中运用了“对症下药”的传播技巧,满足
了受众在符号互动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和动机,根据
中国民族特点及传统文化抓住了中国民众的心理,
运用诗句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使用感情
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诉诸感性进行软传播
以达到共情的效果。
五、结语
日本官方与非官方主体的共同响应以及“对
症下药”的传播技巧引发了中国民众对新冠肺炎
疫情下日本率先支持、援助中国抗疫一事的激烈讨
论,舆论态势向积极方向发展。中国在对外传播的
过程中可以借鉴日本的传播技巧,不仅要运用好官
方的言论输出信息,还要传播好民众的声音,同时
准确把握舆论规律,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制定不同
的传播策略,以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2019年第15次中日联合民意调查分析报告[R].
日本言论NPO,2019-10-25.
武超群.融媒体时代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传播模
型研究[J].现代视听,2016(03):43-47.
冯若谷,吴嘉莉.议题与话语的弹性边界:对外传
播中官方与非官方主体的联动策略[J].对外传
播,2019(08):7-9.
作者简介:杨鋆君(1997—),女,广东韶关人,硕士在
读,研究方向:媒介运营。
张翼(1997—),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在读,研究
方向:媒介运营。
“主旋律”
“疫”募捐等事例使不少中国民众动容。这代表
[1]
[2]
[3]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1507819a191752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