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详解

职业-详解


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acer宏碁笔记本官网)

职业-详解

职业(Profession/Occupation)

目录

• 1 什么是职业

• 2 职业的特征

• 3 职业的解析

什么是职业

职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首先要解决衣

食住行的问题,需要有人从事各种社会劳动,有的做工、有的务农、有的经商、有的从医,

还有的执教……,于是就形成了不同的职业。

从词义的角度看,“职业”一词由“职”和“业”构成,“职”是指职位、职责,

“业”是指行业、事业。“职业”一词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有工作,即有事可做,又有事可

为;二是有收入,即获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经济报酬;三是有时间上的连续性。

职业是指人们为了谋生和发展而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业务的社会劳动。

这种社会劳动是对人们的社会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思想情操等方面的综

合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职责的具体体现。

对职业的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正确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条件。职业是参与社会

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

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我们可以理解职业定义中所包含的四种关系:

其一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事了某种职业就意味着参与了社会分工。而对不同需求的

职业分工,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职业结构的关系。

其二是知识技能与创造的关系。人们利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由

此引入职业化的概念。

其三是创造财富和获得报酬的关系。只有为社会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有资格

获得报酬,而且是获得合理报酬。

其四是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人们通过工作获得合理报酬,满足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

需求。

职业的特征

职业须同时具备下列特征:

1、目的性,即职业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

2、社会性,即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

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

3、稳定性,即在一定时期长期存在,大的形式变化不是很频繁。

4、规范性,即职业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

5、群体性,即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

职业的解析

职业是对人谋生手段的分类。西方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通常指具有一定专长的社会性

工作。划分的方式很多,也没有定势,通常以所从事的产业或行业为主,并结合工作特点混

合使用。职业在英语当中对应于Profession、Occupation,作为术语概念有差异。

中文词汇“职业”作为术语,有时指工作(集合名词),其概念与时代、社会经济水平

有关。一定时期有时包含社会地位的成分。如仆人、佣人、长工在经济落后时代代表地位和

社会阶层,在中国大陆现在被家政取代,家政自1980年代开始的一种职业;职业作为一种

概念,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社会政治制度有很大关系,如词汇“农民”,1980年代以前的

计划经济时代多指个人身份,而且除非“农转非”、大学升学可以改变;在现代西方社会,

农民是一种职业,多指农场工人。

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社会分工后的产物。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新

的职业不断产生;而社会不再需求时,过时的职业就会消亡。可以说,职业随科学技术和经

济的发展而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越来越多。在知识经济条

件下,有关知识、信息、科学技术含量高的现代职业也将迅速发展,同时,现代职业对从业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1118148a186052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