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佳能打印机驱动安装步骤图解)
1、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
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 毛泽东是较早地通过调查研究觉察到运
动中出现严重问题并努力加以纠正的主要领导人。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召开,
毛泽东提出并要求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的错误,强调要区别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
划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发展阶段,批评了废除货币、取消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主张。
12月,在武汉召开的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一方面对人民
公社仍给予极高评价,另一方面通过阐述几个重大政策和理论问题,批评了那种急于向全
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和企图过早地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错误思想倾向。这以
后,各地普遍整顿人民公社,遏制住了急急忙忙向全民所有制和共产主义过渡的势头。为
了解决人民公社内部的平均主义和过分集中的倾向,1959年二三月间,中央政治局召开第
二次郑州会议,从人民公社内部所有制分级的问题入手,进一步纠正“共产”风。在贯彻
会议精神的过程中,确定生产队是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的所有制还是人民公
社的主要基础,清算人民公社成立以来的账目,退赔平调的资金物资。1959年4月初在
上海举行八届七中全会,除肯定关于人民公社的整顿工作外,还对基本建设投资作了调整。
这期间,毛泽东直接给省以下直至生产队的各级干部连续多次写党内通信,谈了农业方面
的许多问题,号召讲真话。他强调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在为庐山会议作准备
的过程中,毛泽东同一些领导干部谈话,进一步指出:大跃进以来的基本经验是综合平衡,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生产高指标问题,要搞一点马鞍形,明年切记不可定高。其他思想还
包括:提出了不可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还从哲学角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有它自身
的规律,必须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才能实现在认识上的
飞跃;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等等,为以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供了相对丰富的理
性思考。所以AB是正确的。
2月,在武汉召开的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一方面对人
民公社仍给予极高评价,另一方面通过阐述几个重大政策和理论问题,批评了那种急于向
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和企图过早地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错误思想倾向。这
以后,各地普遍整顿人民公社,遏制住了急急忙忙向全民所有制和共产主义过渡的势头。
为了解决人民公社内部的平均主义和过分集中的倾向,1959年二三月间,中央政治局召开
第二次郑州会议,从人民公社内部所有制分级的问题入手,进一步纠正“共产”风。在贯
彻会议精神的过程中,确定生产队是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的所有制还是人民
公社的主要基础,清算人民公社成立以来的账目,退赔平调的资金物资。1959年4月初
在上海举行八届七中全会,除肯定关于人民公社的整顿工作外,还对基本建设投资作了调
整。这期间,毛泽东直接给省以下直至生产队的各级干部连续多次写党内通信,谈了农业
方面的许多问题,号召讲真话。他强调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在为庐山会议作
准备的过程中,毛泽东同一些领导干部谈话,进一步指出:大跃进以来的基本经验是综合
平衡,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生产高指标问题,要搞一点马鞍形,明年切记不可定高。其他
思想还包括:提出了不可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还从哲学角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有
它自身的规律,必须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才能实现在认
识上的飞跃;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等等,为以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供了相对丰
富的理性思考。所以AB是正确的。
2、按照经济的办法来管理经济是 刘少奇1960年提出来的。
3、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在报告中指出,经
过“思想改造”后的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份”,是国家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
力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
(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
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2)把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
和长处,两者都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
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4)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国的作用。
什么是资源配置?
劳动力、生产资料、技术、信息这些要素被称为资源,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会对
这些资源的使用作出安排,这个过程被称为资源配置
优化资源配置就是合理安排资源是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举例说明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区别
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公有制是就所有制的性质
而言,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指公有财产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二者是内容和形
式的辨证关系。能否找到好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关系到公有制优越性的发挥及其在市场竞
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公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国家经营和集
体所有、集体统一的经营的形式,并且把集体所有制当作公有制的低级形式、过渡形式,
包括就业,都觉得国有单位比集体单位要好、地位要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农村推
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企业进行租赁、承包、联合、兼并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
试点,常常遇到一些思想障碍,甚至认为这些探索是搞私有化,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其中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到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也
可以有同样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是指所有制,而实现形式是指经营方式。比如,中移动,虽是国家控股企业,
但是股份制企业,股东很多。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0622675a1788253.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