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千年的科学遗产

红曲——千年的科学遗产


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swarm)

红曲——千年的科学遗产

红曲最早发现于中国,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红曲古代称丹曲,既是中药,又是

食品,是用红曲霉属真菌接种于大米或青稞上经发酵制备而成的。在元·忽思慧《饮膳正

要》中就有“红曲味甘、平,无毒,健脾、益气、温中。腌鱼”的记载;在明代李时珍

《本草纲目》中载明:“甘 、温 、无 毒 ,消食活血 、健脾燥胃”的功效,并赞扬是“夺

天工 之精 妙者”。在许多古代中药典集中均载红曲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功效。经

过千年来的应用,证明它是安全的,中华药典也把它定性为药食同源的食品。

红曲在中国的食品中有其妙用。因为它的颜色、香味、良好的防腐效果,被看作是一

个难得的宝藏。古代未发明酱油专用酱色(焦糖)之前,红曲是红烧肉和其他红色食品的

主要食用色素,如无锡排骨、苹果鱼肚、红烧肉、玫瑰卤鸭、寿桃馒头、马蹄糕等食品中

都有红曲;红曲也用于鱼、肉、豆类等食物的抗菌防腐,还可用于酿造黄酒、食酯、食品

色素等等;添加红曲的食品,外观呈深红色,令人胃口大开。红曲的问世,给中国和世界

食品微生物发酵史写下了一页光辉篇章。

到了现代,红曲的研究得到了世界的关注,最主要是体现在其药用价值方面。生物学

家从红曲菌的代谢产物中发现了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天然他汀, 把功能性红曲在医学上

的应用推向了高潮。

功能性红曲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酶和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不仅含有天然他汀类物质,

具有非常强大的降低总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动脉

粥样硬化指数、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显著综合疗效,对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综合征、

脂肪肝等有很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且服用安全性高、副作用小,被认为是当前最有前途

的降脂物质。另外,红曲中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麦角固醇、黄酮类、γ-氨基丁酸、氨基

酸、红曲色素等物质,因而还具有降低血压、保护肝脏、抗疲劳、抗癌等作用。红曲,古

为今用,已经赋予了它新的生机与活力。老药换新颜,它将为人类的健康升腾新的希望。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0480789a176413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