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军机坠毁时飞行员弹射瞬间以及弹射原理

全球军机坠毁时飞行员弹射瞬间以及弹射原理


2024年3月9日发(作者:神舟笔记本驱动官网)

全球军机坠毁时弹射瞬间

弹射座椅

中文名称:弹射座椅

英文名称:ejection seat

定 义:正常飞行时供乘员乘坐,应急时能利用弹射动力装置将乘员及其装备一起迅速弹离航空器的座

椅。

应用学科:航空科技(一级学科);航空安全、生命保障系统与航空医学(二级学科)

在飞机遇难时依靠座椅下的动力装置将飞行员弹射出机舱,然后张开降落伞使飞行员安全降落的座椅型救

生装置。现代作战飞机和一些小型民用飞机大多有弹射座椅。

弹射座椅的发明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开始为作战飞机的飞行员配备降落伞。随着飞机速度增大,飞行员爬出座舱跳伞

日益困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战斗机的时速已提高到600公里以上,飞行员跳伞要冒着被强风吹倒或被刮

撞到飞机尾翼上的。德国首先开始了对能把飞行员弹射出机舱的座椅的研究。在1938年德国曾试验过橡筋动

力的弹射座椅,但未达到实用要求。后来又研制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弹射座椅,尽管装备了德国的军用飞机,

但性能还不够理想。于是他们又研制以火药为动力的弹射座椅。他们用亨克尔─289和道尼─335型军用飞机

进行试验,将改装后的高射炮药装置在飞机座椅上,利用弹药爆炸的力量将飞行员和座椅一起弹射出机舱。

1940年进行了地面试验,成功地把试验人员从地面的飞机里弹射到空中。后来又经过飞行弹射试验,达到了

实用要求,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装备了空军。

弹射座椅的改进

战后,以火药为动力的弹射座椅在不断改进,到50年代,已在喷气式飞机上普遍使用。为解决低空救生

问题,美、英等国在50年代又相继研制出火箭助推的组合动力弹射座椅。60年代,为使高空高速飞行中的

飞机驾驶员跳伞时免受高速、低温、缺氧等因素的伤害,美、苏两国在弹射座椅的基础上,又首先研制成功密

闭和半密闭式的弹射救生系统。70年代初,美国试验了可飞弹射救生系统,座椅离机后变为可控飞行器,飞

行一定距离后,人椅分离,开伞降落。目前各国主要战斗机上多为敞开式的火箭弹射座椅,其救生性能一般可

满足飞机在零高度、速度为─1200公里/小时条件下的救生要求。由于飞现代战斗机的性能越来越优越,对弹

射座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真正闻名世界的,还是俄制K36型弹射座椅。它的性能是经过实战证明的。

弹射座椅不仅仅是喷气式战斗机的专利,目前俄制ka52型攻击直升机也具备弹射座椅。当飞机被击毁或

发生严重机械事故时,设置好的小型炸药可以把共轴反转的旋翼炸掉,然后两名驾驶员分别向两个方向弹射逃

生。当然,目前只有俄罗斯的ka52具备弹射座椅。

1993年7月24日下午,2架俄制Mig-29型战斗机在费尔福德国际航空节表演时,由于彼此的飞行轨

迹错位,导致僚机和长机发生猛烈碰撞。2架飞机都处于亚音速的飞行状态,所以僚机机身断裂后仅仅3秒钟,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9981938a168070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