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7日发(作者:oppor11上市时间)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任务期间将完成中国载人空间站(天宫空间站)的建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天体系统中,与中国空间站绕地球运行级别相同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可能会对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与地面之间的通信传输产生干扰的是(
)
A.磁暴现象 B.黑子爆发 C.流星现象 D.天气变化
3.金星在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金星在夜空中亮度大的原因是(
)
A.体积和质量小
根据最新的观测资料显示,新一轮为期11年的太阳活动周期已经开始,而随着太阳黑子活动的逐渐加剧,太阳风暴将在未来数年逐年增加,届时全球的电力系统,军用、民用航空通信,卫星、全球定位系统信号等都可能受到干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色球层上 ②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是11年 ③太阳活动增强与否,对地球无大的影响 ④耀斑爆发时间短,释放的能量巨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自身能够发光 C.距离地球较近 D.有明亮的光环
5.当太阳活动到达高峰期时,下列叙述的现象正确的是( )
A.黑子活动减少,耀斑活动增强
B.黑子活动增强,耀斑活动减弱
C.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通信
D.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地质年代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C.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
7.人类出现于(
)
A.太古宙
云南省的太阳能资源仅次于西藏、青海等省区,是我国较丰富的省份。下图为四川省宾川县气象站逐月日照时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B.三叶虫—鱼类—恐龙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8.云南省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有(
)
①纬度低 ②日照时数长 ③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④阴雨天气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宾川县春季太阳日照时数多于夏季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2019年1月20日22时28分在西藏日喀则市(30.1°N,87.8°E)发生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日喀则市区约141千米,市区有明显篪感。下图示意青岛一日喀则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地势 C.昼长 D.天气
10.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厚度与距海远近成正比
C.横波经过莫霍面时突然消失
B.地形起伏与①圈层厚度大致呈负相关
D.岩浆主要发源于②圈层上部
11.关于本次地震,叙述正确的(
)
A.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为震源
C.日喀则市与拉萨市震级不同
B.日喀则高楼层比低楼层居民震感明显
D.日喀则市与拉萨市遭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相同
地表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坡度不同而不同,导致其在时空分布上呈现较大的差异性。下图为横断山区同一高度不同季节测得的太阳辐射与坡向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同心圆各圈的太阳辐射量(单位:w/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乙表示的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3.东南坡和西北坡冬季太阳辐射量差异最大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多少
晴朗的天空,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身后会出现一条或数条“白烟”。这是飞机发动机排放出来的高温高湿废气与周围空气混合后,在-41℃~-60℃条件下,水汽凝结形成的特殊云系被称为飞机尾迹。飞机尾迹出现的频率和高度有一定的季节差异。大连1月和7月的平均气温分别为一4℃和23.5℃。下左图为拍摄的某飞机尾迹,下右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B.昼夜长短 C.反射作用 D.遮蔽时间
14.7月,大连上空飞机尾迹出现频率最高的海拔高度大约为(
)
A.7~9千米 B.11~13千米 C.15~17千米 D.19~21千米
15.飞机尾迹出现的海拔最低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川航3U8633:“我现在有点故障,我申请下高度,我要返航,我现在风挡裂了…”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6.飞机下降返航后位于(
)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17.该层大气有云雨的原因是(
)
A.大气能见度高
C.水汽与固体杂质多
合理应用大棚种植技术,可以提高蔬菜供应的品种和产量。下图为近年来聊城不同季节常见的两种大棚景观。A大棚覆盖白色塑料薄膜,B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平流运动为主
D.上热下冷
D.散逸层
18.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C.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B.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19.图中塑料大棚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
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20.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
A.春季晚上
2021年9月25日,慈溪某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庐山上傍晚的晚霞(下左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夏季午后 C.秋季早晨 D.冬季傍晚
21.该学生拍摄的庐山晚霞,这种现象出现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
22.晚霞的形成与右图中相关的环节是(
)
A.①大气反射
科研观测表明,夏季我国西北地区范围较大的绿洲农田、湖泊上,不同高度层的气温昼夜均比周边沙漠戈壁地区显著偏低,甚至可低30°C左右,蒸发量约小50%,湿度比周边沙漠戈壁地区大。这是由于绿洲、湖泊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B.②大气吸收 C.③大气散射 D.④大气逆辐射
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特殊的气象效应被称为绿洲的“冷岛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夏季我国西北绿洲及周边沙漠地区“冷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有(
)
①绿洲热容量大,升温慢 ②绿洲地表植物蒸腾量大
③沙漠热容量小,升温快 ④沙漠上空大气削弱作用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4.白天“冷岛效应”的形成有利于(
)
A.抑制绿洲地表水分蒸发
C.增加沙漠地区白天降水
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的生长,但春季易受霜冻天气影响。为此,当地茶园引进了“防霜冻风扇”(如图甲)。当夜晚温度降到4℃时,风扇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图乙示意茶园春季夜晚某时气温垂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迅速降低沙漠地表温度
D.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快
25.“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
)
A.9~10m B.7~8m C.6~7m D.4m以下
26.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正确的是(
)
①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
②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
③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空气对流运动程度
④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阻止上层冷空气向下流动
A.①③
图为某时刻澳大利亚及周边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7.该时刻,图中四个城市气压值最高的是(
)
A.达尔文 B.珀斯 C.墨尔本 D.黑德兰港
28.该时刻,德黑兰港的风向是(
)
A.偏东风
某同学在研究“小区宜居环境”问题了解到:门、 窗都敞开一般会有“穿堂风”流经房屋内。 “穿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下图中“穿堂风”现象最显著的是(
)
A.
B.
C.
D.
B.偏北风 C.偏西风 D.偏南风
30.人为制造”穿堂风”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大气污染 B.增加生活用能 C.降低室内温度 D.提高室内湿度
31.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4日4时45分在土耳其(38.6°N,43.2°E,图中A处)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结合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两个不连续面,经过乙处时地震波的波速变化情况是:B____,A____。
(2)士耳其地展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个内部圈层?____,它与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顶部组成____。
(3)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展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
32.
温室大棚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的设计原理和生产原理与大气的受热过程基本相同。对于____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可以大部分进入温室。但对于____(填“长”或“短”)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却是不“透明”的。
(2)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试说明其有助于保温的原理。
(3)大棚温室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产的蔬菜,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岛强度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单位为摄氏度(℃)。兰州市区位于黄河河谷之中,周围群山环抱,其城市建设速度和扩展速度迅猛,1978年城市化水平为45.6%,2010年时已经达到62.7%,热岛效应逐渐增强。下图为兰州市某日热岛强度变化统计图。
(1)描述兰州该日热岛强度的变化规律。
(2)分析形成兰州该日正午前后热岛强度状况的原因。
(3)推测兰州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9799191a1659363.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