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五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五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2024年2月21日发(作者:三星note9手机价格)

2021-202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五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试题数:15,总分:100

1.(填空题,5分)看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___ tiān fù ___

chū xi ___ páo zi ___

2.(填空题,4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jì diàn ___

翠色 ___ 流 ___ 飘带舞 ___ 尽脑汁

废 ___ 忘食 深情厚 ___ 雪中送 ___

3.(单选题,1.5分)下面带点字注音有错误的是哪一项?( )

A.妖娆(ráo) 机械(xiè)

..B.收敛(liǎn) 颠簸(bǒ)

..C.搀扶(cān) 水泵(bèng)

..D.噩(è)耗 气氛(fēn)

..含辛 ___ 苦

赴汤 ___ 火

4.(单选题,1.5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哪一组?( )

A.严阵以侍 语众心长

B.栩栩如生 始料不急

C.银装素裹 没精打采

D.完好无损 随心所遇

5.(单选题,1.5分)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诗句意思最接近的是下面哪个词语?( )

A.春华秋实

B.春色满园

C.春暖花开

D.春风秋雨

6.(单选题,1.5分)根据对联的对偶规律,“门迎百福”的下联是哪一项?( )

A.四海呈祥

B.五谷丰登

C.岁月更新

D.户纳千祥

7.(单选题,1.5分)下面没有语病的是哪一句?( )

A.费奥多罗夫童年的发现非常有趣极了。

B.我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和悦耳的驼铃声走来。

C.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D.我想大概肯定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8.(单选题,1.5分)下列句子运用了拟人手法的是哪一项?( )

A.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B.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C.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

D.柳枝像小姑娘的辫子。

9.(单选题,1.5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童年的发现》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费奥多罗夫,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B.《草原》是一篇散文,作者是老舍,文章先写了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再写了飞马迎客,把酒联欢和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

C.“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是因果关系;前句是原因,后句是结果。

D.《桥》一文主要赞扬了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精神的崇高精神。

10.(单选题,1.5分)李军同学在训练中,不听他人劝告一意孤行,吃了不少苦头。见此情景,你会用下列哪一句名言来劝告他?( )

A.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D.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11.(填空题,19分)按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空。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 。

(2)___ ,吾将上下而求索。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___ 。

(4)___ ,天连碧水碧连天。

(5)___ ,笛弄晚风三四声。 ___ ,___ 。

(6)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___ ,___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___ ,他总是那么直,___ ,___ ,___ 。(选自《白杨》)

(7)这种境界,既 ___ ,又 ___ ,既 ___ ,又 ___ 。(选自《草原》)

(8)《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最能表现童趣的句子是“___ ,___ 。”

12.(问答题,6分)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___ 》。

(2)“闻”在字典中的意思有:A.听见;B.听见的事情、消息;C.用鼻子嗅。在文中“闻”的解释是 ___ ,请选择另一个意思组词 ___ 。

(3)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___ 。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B.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4)用“ ”划出文中最能表现“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个句子的意思。

___

13.(问答题,8分)

捕猎高手——蜻蜓

提到蜻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不是烈日下翩翩起舞的优美身姿?看!在前方不远处,有一只蜻蜓正忽闪着四片晶莹透亮的翅膀,自如地在水面上飞行,就像一位优雅的空中舞者。

如果仔细观察蜻蜓的翅膀,你会发现每一片前端都有一小块与从不同的区域,它们被称为翅痣。翅痣较重,可以在蜻蜓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如果缺少翅痣,空气阻力就会使蜻蜓的翅膀向后弯曲,蜻蜓便会失去平衡。蜻蜓能够成为捕猎高手,这些翅痣可是功不可没的呢!

“嗡嗡——”有一只苍蝇飞入了蜻蜓的视线范围内,此时此刻,苍蝇还毫无察觉。突然,优雅的舞者化身“绝命飞行员”。只见它以每秒44次的速度扇动翅膀垂直起飞,以每秒20米的速度快速冲向猎物。与此同时,苍蝇发现敌情,然而自带雷达的“飞行员”早已锁定了它。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苍蝇打算改变航向的时候,“飞行员”伸出魔爪将其擒获。一场狩猎圆满成功,“飞行员”降落在一根草茎上,开始享用美食。它们经常在飞行过程中用餐,不过偶尔也会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停下来细细品尝。

你是不是注意到了蜻蜓漂亮的大眼睛了?蜻蜓可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它一共有3只单眼和2只复眼,而每只复眼都由2万到3万只“小眼”组成。借助复眼,蜻蜓可以上、下、左、右无死角巡视。任何猎物只要进入它的视线范围内,就会被它锁定。不仅如此,蜻蜓的复眼还是天生的测速仪,眼前有物体移动时,每只小眼都会捕捉一幅画面传给大脑,经过信息处

理,蜻蜓能准确判断出猎物的运动速度,并预测它的运动轨迹。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准确把握猎物的方向,是蜻蜓成为捕猎高手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小小的蜻蜓拥有高超的捕猎水平,几乎是天生的害虫“收割机”,它们专门吃蚊子、苍蝇以及其他的小昆虫,并且食量惊人。一只蜻蜓平均每天能捕食1000多只小昆虫,捕猎的成功率超过95%,是大白鲨的两倍,是草原之王狮子的四倍,真让人惊叹!就这方面而言,科学家称它们是地球上最致命的猎手,是自然界里最成功的捕食者。

(摘自《动物奇迹》2016年第6期,选文时有改动)

(1)蜻蜓翅膀上的翅痣,其主要作用是 ___ 。

A.能准确预测猎物的运动轨迹

B.使蜻蜓的翅膀向后弯曲,保持平衡

C.在蜻蜓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

D.准确判断出猎物的运动速度

(2)蜻蜓能成为捕猎高手的重要因素是 ___ 。

① 蜻蜓能准确把握猎物的动向 ② 蜻蜓能够快速、平稳地飞行

③ 蜻蜓每天捕食一千多只昆虫 ④ 蜻蜓能够在飞行过程中用餐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① ④

D. ② ④

(3)以下关于蜻蜓复眼的描述顺序正确的是 ___ 。

① 信息处理 ② 捕捉画面 ③ 物体移动 ④ 预测轨迹 ⑤ 判断速度

A. ③ ② ① ⑤ ④

B. ③ ④ ② ① ⑤

C. ③ ① ④ ② ⑤

D. ③ ① ② ⑤ ④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

14.(问答题,16分)

孝绳

孙道荣

偶尔看到一张获奖的新闻照片,心为之一动。

他70多岁了,是个典型的农村老汉。不过,在101岁的老母亲面前,他还是个孩子。

白天他要下地干活,还要兼打一些零工,很累。晚上回到家,倒头就能睡着,而且,总是睡得很沉。但他又不敢睡得太死,因为101岁的老母亲夜里要经常起来上厕所。老母亲的眼睛已经差不多全瞎了,夜里更是什么也看不见。这要万一摔上一跤,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他叮嘱老母亲,夜里起来上厕所时,一定一定要喊醒他。从很久以前开始,他就在老母亲的床边,又支了一张床,自己睡,方便夜里照顾老母亲。

也不知道是老母亲舍不得喊醒他,还是喊了他却因睡得太沉没听见,老母亲夜里常常自己爬起来,摸索着去厕所。这让他既自责,又担忧。

他想了个土办法。

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拴在老母亲的床头,老母亲伸手就能拉到绳子。而绳子的另一头,则系在自己的手腕上。这样,老母亲只要拉一拉绳子,就一定能把他拉醒。

晚上,安顿好老母亲就寝,把绳子的一头拴在老母亲的床头,另一头紧紧地系在自己的手腕上,然后,才熄灯睡觉。每天都是如此。

夜里,手腕上的绳子动了,他立即惊醒,开灯,起床,解开手腕上的绳子,扶起老母亲,搀到卫生间,等老母亲方便好了,再搀扶回床上休息。再把绳子系在自己的手腕上,才躺下睡觉。

一夜好几次,每一次,都是同样的程序。

他的夜,都是断断续续的,就像他的睡眠一样。哪怕老母亲最后一次上厕所时天都快亮了,只要自己还躺上床,还合上眼,眯一会儿,他就一定不忘,把绳子的另一头系在自己的手腕上。直到早晨起床后,才把手腕上的绳子松开。早晨,他的手腕上,总是会勒出一道浅浅的血痕。

每天晚上都是这样。

记者拍摄的那张照片,只是记录了某一个晚上的场景:老母亲安详地躺在床上,他弯着腰拴绳子。那根不长的红绳子,在他和老母亲之间,晃悠。村民们都知道那根红绳子的故事,他们亲切地唤那根绳子叫“孝绳”。

孝绳,那是母子之间,多牢固的一根纽带啊!

(鲁刚摘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第19期)

(1)在文中提到的“土办法”,指的是什么办法?___

A.用绳子,一头拴在老母亲的床头,一头系在自己的手腕上。

B.用绳子,一头拴在老母亲的手上,一头系在自己的手腕上。

C.他在老母亲的床边支一张床自己睡,照顾老母亲。

D.他叮嘱老母亲,晚上起来一定要叫醒他。

(2)作者为什么要称农村老汉为“他还是个孩子”?___

A.他是个孩子

B.认为他很贪睡

C.他在母亲眼里是个孩子

D.他会把绳子系在母亲和自己的手上

(3)“这让他既自责,又担忧。”他为什么要自责、担忧?___

A.一回家倒头就睡了

B.不知道母亲有喊他

C.没有扶母亲上厕所

D.忘了给母亲拴绳子

(4)“夜里,手腕上的绳子动了,他立即惊醒,开灯,起床,解开手腕上的绳子,扶起老母亲,搀到卫生间,等老母亲方便好了,再搀扶回床上休息。再把绳子系在自己的手腕上,才躺下睡觉。”表现出了“他”什么样的情感?___

A.认真细致

B.勤俭节约

C.惊慌失措

D.不厌其烦

(5)为什么要如此详细地描写老大爷帮忙母亲起夜的这个过程?___

A.说明老大爷很可怜

B.体现老大爷很辛苦

C.说明老大爷是一个孝顺的人

D.体现老大爷是一个不厌其烦的人

(6)请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

(7)有读者质疑这位老汉不可能坚持“一夜好几次,每一次,都是同样的程序。”这样的举动,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___

15.(问答题,30分)“交作业啰!”“老师布置的周末作业真奇葩!”“今天我们没有作业啊!”……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几乎天天都要做作业。布置作业、完成作业、上交作业……围绕

着“作业”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发生。请你以“作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打开思路,选择有意义的来写,题目自拟,450字以上。

2021-202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五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试题数:15,总分:100

1.(填空题,5分)看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___ tiān fù ___

chū xi ___ páo zi ___

【正确答案】:[1]绿毯; [2]天赋; [3]祭奠; [4]出息; [5]袍子

jì diàn ___

【解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答案为:

绿毯 天赋 祭奠

出息 袍子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2.(填空题,4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翠色 ___ 流 ___ 飘带舞 ___ 尽脑汁

废 ___ 忘食 深情厚 ___ 雪中送 ___

【正确答案】:[1]欲; [2]襟; [3]绞; [4]茹; [5]寝; [6]谊; [7]炭; [8]蹈

含辛 ___ 苦

赴汤 ___ 火

【解析】:考查了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解答】:翠色欲流 襟飘带舞 绞尽脑汁 含辛茹苦

废寝忘食 深情厚谊 雪中送炭 赴汤蹈火

故答案为:

欲 襟 绞 茹

寝 谊 炭 蹈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3.(单选题,1.5分)下面带点字注音有错误的是哪一项?( )

A.妖娆(ráo) 机械(xiè)

..B.收敛(liǎn) 颠簸(bǒ)

..C.搀扶(cān) 水泵(bèng)

..D.噩(è)耗 气氛(fēn)

..【正确答案】:C

【解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B、D三项正确。

C项错误,“搀”的意思是搀扶,读音为“chān”。

故选:C。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

4.(单选题,1.5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哪一组?( )

A.严阵以侍 语众心长

B.栩栩如生 始料不急

C.银装素裹 没精打采

D.完好无损 随心所遇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严阵以待:做好充分准备,等待来犯之敌。故“严阵以侍”的“侍”错误。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故“语众心长”的“众”错误。

B.有误,始料不及:指当初没有料想到。故“始料不急”的“急”错误。

C.正确。

D.有误,随心所欲:凭着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故“随心所遇”的“遇”错误。

故选:C。

【点评】: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 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 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 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5.(单选题,1.5分)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诗句意思最接近的是下面哪个词语?( )

A.春华秋实

B.春色满园

C.春暖花开

D.春风秋雨

【正确答案】:A

【解析】:考查了诗词的翻译和词语的理解与辨析。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解答】:“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意思是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

A.“春华秋实”的意思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意思与例句词语意思接近。

B.“春色满园”的意思是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意思与例句词语意思不接近。

C.“春暖花开”的意思是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意思与例句词语意思不接近。

D.“春风秋雨”的意思是春风秋雨指的是自然的变幻,一年四季与沧海桑田。意思与例句词语意思不接近。

故选:A。

【点评】:诗歌中重点字词的意思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多加积累,做题时方便搜索调取。遇到不确定的字词,也可联系诗句整体进行分析解释。

6.(单选题,1.5分)根据对联的对偶规律,“门迎百福”的下联是哪一项?( )

A.四海呈祥

B.五谷丰登

C.岁月更新

D.户纳千祥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联的积累,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句,其特点是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解答】:上联为“门迎百福”,与它相对应的下联应该是“户纳千祥”。因为根据对联“对偶”的规律,上联中的“门迎”与下联的“户纳”对仗;上联中的“百福”与下联的“千祥”对仗。

故选:D。

【点评】: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它的特点是字句灵活和对仗严格。

7.(单选题,1.5分)下面没有语病的是哪一句?( )

A.费奥多罗夫童年的发现非常有趣极了。

B.我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和悦耳的驼铃声走来。

C.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D.我想大概肯定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正确答案】:C

【解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看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解答】:A.语义重复,应把“非常”和“极了”去掉其中一个。

B.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把“走来”提到“骆驼队”之后,把“和”改为“,听见了”。

C.没有语病。

D.语义矛盾,应把“大概”或“肯定”去掉其中一个。

故选:C。

【点评】: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尽量少改。

8.(单选题,1.5分)下列句子运用了拟人手法的是哪一项?( )

A.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B.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C.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

D.柳枝像小姑娘的辫子。

【正确答案】:C

【解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A.比喻。把“白杨树”比作“卫士”。

B.比喻。把“大榆树的叶子”比作“沙滩上的贝壳”。

C.拟人。句子中“狞笑”是人的动作,把洪水人格化了,生动形象。

D.比喻。把“柳条”比作“小姑娘的辫子”。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9.(单选题,1.5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童年的发现》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费奥多罗夫,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B.《草原》是一篇散文,作者是老舍,文章先写了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再写了飞马迎客,把酒联欢和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

C.“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是因果关系;前句是原因,后句是结果。

D.《桥》一文主要赞扬了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精神的崇高精神。

【正确答案】:C

【解析】:考查了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句子的关系、课文理解,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意思是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利用伞遮风让船前进啊。前句是结果,后句是原因。

故选C。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10.(单选题,1.5分)李军同学在训练中,不听他人劝告一意孤行,吃了不少苦头。见此情景,你会用下列哪一句名言来劝告他?( )

A.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D.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解答】:A.“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意思是: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思是:中肯的劝告或评价,就如同苦口的良药,虽然听起来难受,实际上对自己的行为大有裨益。

C.“独脚难行,孤掌难鸣”的意思是:一只脚很难行走,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

D.“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的意思是:生活中多留心能学到很多的东西,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有一个人值得我学习。

故选:A。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特别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11.(填空题,19分)按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空。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 。

(2)___ ,吾将上下而求索。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___ 。

(4)___ ,天连碧水碧连天。

(5)___ ,笛弄晚风三四声。 ___ ,___ 。

(6)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___ ,___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___ ,他总是那么直,___ ,___ ,___ 。(选自《白杨》)

(7)这种境界,既 ___ ,又 ___ ,既 ___ ,又 ___ 。(选自《草原》)

(8)《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最能表现童趣的句子是“___ ,___ 。”

【正确答案】:[1]浪淘风簸自天涯; [2]路漫漫其修远兮;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地满红花红满地; [5]草铺横野六七里; [6]归来饱饭黄昏后; [7]不脱蓑衣卧月明; [8]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 [9]长出粗壮的枝干; [10]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 [11]那么坚强; [12]不软弱; [13]也不动摇; [14]使人惊叹; [15]叫人舒服; [16]愿久立四望; [17]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8]最喜小儿亡赖; [19]溪头卧剥莲蓬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和诗歌默写。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和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

【解答】:(1)出自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

(2)出自屈原的《离骚》。

(3)选自荀子的《劝学》。

(4)出自贾岛的《碧海》。

(5)出自吕岩的《牧童》。

(6)选自《白杨》。

(7)选自《草原》。

(8)出自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最能表现童趣的句子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故答案为:

(1)浪淘风簸自天涯;

(2)路漫漫其修远兮;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地满红花红满地;

(5)草铺横野六七里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6)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 那么坚强 不软弱 也不动摇;

(7)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8)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点评】:此类题目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12.(问答题,6分)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___ 》。

(2)“闻”在字典中的意思有:A.听见;B.听见的事情、消息;C.用鼻子嗅。在文中“闻”的解释是 ___ ,请选择另一个意思组词 ___ 。

(3)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___ 。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B.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4)用“ ”划出文中最能表现“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写出这

个句子的意思。

___

【正确答案】:B; A; 听闻; A; 末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解析】:参考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解答】:(1)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积累。阅读文章可知,《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

(2)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再理解字义。“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意思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闻”的意思是听说。用另一个意思组词:听闻。

(3)考查语句的停顿。“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的意思是: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故可断句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故选A。

(4)考查了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文中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末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末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故答案为:

(1)世说新语•言语;

(2)A 听闻;

(3)A;

(4)末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3.(问答题,8分)

捕猎高手——蜻蜓

提到蜻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不是烈日下翩翩起舞的优美身姿?看!在前方不远处,有一只蜻蜓正忽闪着四片晶莹透亮的翅膀,自如地在水面上飞行,就像一位优雅的空中舞者。

如果仔细观察蜻蜓的翅膀,你会发现每一片前端都有一小块与从不同的区域,它们被称为翅痣。翅痣较重,可以在蜻蜓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如果缺少翅痣,空气阻力就会使蜻蜓的翅膀向后弯曲,蜻蜓便会失去平衡。蜻蜓能够成为捕猎高手,这些翅痣可是功不可没的呢!

“嗡嗡——”有一只苍蝇飞入了蜻蜓的视线范围内,此时此刻,苍蝇还毫无察觉。突然,优雅的舞者化身“绝命飞行员”。只见它以每秒44次的速度扇动翅膀垂直起飞,以每秒20米的速度快速冲向猎物。与此同时,苍蝇发现敌情,然而自带雷达的“飞行员”早已锁定了它。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苍蝇打算改变航向的时候,“飞行员”伸出魔爪将其擒获。一场狩猎圆满成功,“飞行员”降落在一根草茎上,开始享用美食。它们经常在飞行过程中用餐,不过偶尔也会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停下来细细品尝。

你是不是注意到了蜻蜓漂亮的大眼睛了?蜻蜓可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它一共有3只单眼和2只复眼,而每只复眼都由2万到3万只“小眼”组成。借助复眼,蜻蜓可以上、下、左、右无死角巡视。任何猎物只要进入它的视线范围内,就会被它锁定。不仅如此,蜻蜓的复眼还是天生的测速仪,眼前有物体移动时,每只小眼都会捕捉一幅画面传给大脑,经过信息处理,蜻蜓能准确判断出猎物的运动速度,并预测它的运动轨迹。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准确把握猎物的方向,是蜻蜓成为捕猎高手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小小的蜻蜓拥有高超的捕猎水平,几乎是天生的害虫“收割机”,它们专门吃蚊子、苍蝇以及其他的小昆虫,并且食量惊人。一只蜻蜓平均每天能捕食1000多只小昆虫,捕猎的成功率超过95%,是大白鲨的两倍,是草原之王狮子的四倍,真让人惊叹!就这方面而言,科学家称它们是地球上最致命的猎手,是自然界里最成功的捕食者。

(摘自《动物奇迹》2016年第6期,选文时有改动)

(1)蜻蜓翅膀上的翅痣,其主要作用是 ___ 。

A.能准确预测猎物的运动轨迹

B.使蜻蜓的翅膀向后弯曲,保持平衡

C.在蜻蜓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

D.准确判断出猎物的运动速度

(2)蜻蜓能成为捕猎高手的重要因素是 ___ 。

① 蜻蜓能准确把握猎物的动向 ② 蜻蜓能够快速、平稳地飞行

③ 蜻蜓每天捕食一千多只昆虫 ④ 蜻蜓能够在飞行过程中用餐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① ④

D. ② ④

(3)以下关于蜻蜓复眼的描述顺序正确的是 ___ 。

① 信息处理 ② 捕捉画面 ③ 物体移动 ④ 预测轨迹 ⑤ 判断速度

A. ③ ② ① ⑤ ④

B. ③ ④ ② ① ⑤

C. ③ ① ④ ② ⑤

D. ③ ① ② ⑤ ④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

【正确答案】:C; A; A; 运用了列数据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数据的好处是为了便于从数量上准确地、科学地说明蜻蜓平均每天捕食小昆虫多的特征。把蜻蜓和大白鲨以及狮子捉昆虫的数目作比较,更能突出蜻蜓捉昆虫多的特点。

【解析】:本文是一篇简单的说明文,文中用简练的语言,从蜻蜓的翅膀、飞行速度、眼睛、捕食等方面介绍了蜻蜓。认真阅读、仔细揣摩文中词句,然后回答问题。

【解答】:(1)考查了学生阅读短文,从短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翅痣较重,可以在蜻蜓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完成。

(2)考查了学生把握文章整体,阅读理解能力结合句子“翅痣较重,可以在蜻蜓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如果缺少翅痣,空气阻力就会使蜻蜓的翅膀向后弯曲,蜻蜓便会失去平衡。蜻蜓能够成为捕猎手,这些翅痣可是功不可没的呢!”和句子“能准确把握猎物的动向,是蜻蜓成为捕猎高手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来完成。

(3)考查了学生阅读短文,根据文章内容排序的能力,结合“不仅如此,蜻蜓的复眼还是天生的测速仪,眼睛有物体移动时,每只小眼都会捕捉一幅画面传给大脑,经过信息处理,蜻蜓能准确判断出猎物的运动速度,并预测它的运动轨迹。”来完成。

(4)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一只蜻蜓平均每天能捕食1000多只小昆虫,捕猎的成功率超过95%,是大白鲨的两倍,是草原之王狮子的四倍,真让人惊叹!”运用了列数据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数据的好处是为了便于从数量上准确地、科学地说明蜻蜓平均每天捕食小昆虫多的特征。把蜻蜓和大白鲨以及狮子捉昆虫的数目作比较,更能突出蜻蜓捉昆虫多的特点。

故答案为:

(1)C;

(2)A;

(3)A;

(4)运用了列数据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数据的好处是为了便于从数量上准确地、科学地说明蜻蜓平均每天捕食小昆虫多的特征。把蜻蜓和大白鲨以及狮子捉昆虫的数目作比较,更能突出蜻蜓捉昆虫多的特点。

【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4.(问答题,16分)

孝绳

孙道荣

偶尔看到一张获奖的新闻照片,心为之一动。

他70多岁了,是个典型的农村老汉。不过,在101岁的老母亲面前,他还是个孩子。

白天他要下地干活,还要兼打一些零工,很累。晚上回到家,倒头就能睡着,而且,总是睡得很沉。但他又不敢睡得太死,因为101岁的老母亲夜里要经常起来上厕所。老母亲的眼睛已经差不多全瞎了,夜里更是什么也看不见。这要万一摔上一跤,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他叮嘱老母亲,夜里起来上厕所时,一定一定要喊醒他。从很久以前开始,他就在老母亲的床边,又支了一张床,自己睡,方便夜里照顾老母亲。

也不知道是老母亲舍不得喊醒他,还是喊了他却因睡得太沉没听见,老母亲夜里常常自己爬起来,摸索着去厕所。这让他既自责,又担忧。

他想了个土办法。

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拴在老母亲的床头,老母亲伸手就能拉到绳子。而绳子的另一头,则系在自己的手腕上。这样,老母亲只要拉一拉绳子,就一定能把他拉醒。

晚上,安顿好老母亲就寝,把绳子的一头拴在老母亲的床头,另一头紧紧地系在自己的手腕上,然后,才熄灯睡觉。每天都是如此。

夜里,手腕上的绳子动了,他立即惊醒,开灯,起床,解开手腕上的绳子,扶起老母亲,搀到卫生间,等老母亲方便好了,再搀扶回床上休息。再把绳子系在自己的手腕上,才躺下睡觉。

一夜好几次,每一次,都是同样的程序。

他的夜,都是断断续续的,就像他的睡眠一样。哪怕老母亲最后一次上厕所时天都快亮了,只要自己还躺上床,还合上眼,眯一会儿,他就一定不忘,把绳子的另一头系在自己的手腕上。直到早晨起床后,才把手腕上的绳子松开。早晨,他的手腕上,总是会勒出一道浅浅的血痕。

每天晚上都是这样。

记者拍摄的那张照片,只是记录了某一个晚上的场景:老母亲安详地躺在床上,他弯着腰拴绳子。那根不长的红绳子,在他和老母亲之间,晃悠。村民们都知道那根红绳子的故事,他们亲切地唤那根绳子叫“孝绳”。

孝绳,那是母子之间,多牢固的一根纽带啊!

(鲁刚摘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第19期)

(1)在文中提到的“土办法”,指的是什么办法?___

A.用绳子,一头拴在老母亲的床头,一头系在自己的手腕上。

B.用绳子,一头拴在老母亲的手上,一头系在自己的手腕上。

C.他在老母亲的床边支一张床自己睡,照顾老母亲。

D.他叮嘱老母亲,晚上起来一定要叫醒他。

(2)作者为什么要称农村老汉为“他还是个孩子”?___

A.他是个孩子

B.认为他很贪睡

C.他在母亲眼里是个孩子

D.他会把绳子系在母亲和自己的手上

(3)“这让他既自责,又担忧。”他为什么要自责、担忧?___

A.一回家倒头就睡了

B.不知道母亲有喊他

C.没有扶母亲上厕所

D.忘了给母亲拴绳子

(4)“夜里,手腕上的绳子动了,他立即惊醒,开灯,起床,解开手腕上的绳子,扶起老母亲,搀到卫生间,等老母亲方便好了,再搀扶回床上休息。再把绳子系在自己的手腕上,才躺下睡觉。”表现出了“他”什么样的情感?___

A.认真细致

B.勤俭节约

C.惊慌失措

D.不厌其烦

(5)为什么要如此详细地描写老大爷帮忙母亲起夜的这个过程?___

A.说明老大爷很可怜

B.体现老大爷很辛苦

C.说明老大爷是一个孝顺的人

D.体现老大爷是一个不厌其烦的人

(6)请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

(7)有读者质疑这位老汉不可能坚持“一夜好几次,每一次,都是同样的程序。”这样的举动,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___

【正确答案】:A; C; C; D; C; 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儿子为了方便照顾母亲夜间将一根绳子一端拴在床头,一端拴在自己手上的故事,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孝心。; 不同意。 ① 因为白天他要下地干活,还要兼打一些零工,很累。晚上回到家,倒头就能睡着,而且,总是睡得很沉。

② 老母亲夜里常常自己爬起来,摸索着去厕所,母亲的疼爱也不会让儿子天天这样做。

【解析】: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儿子为了方便照顾母亲夜间将一根绳子一端拴在床头,一端拴在自己手上的故事,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孝心。

【解答】:(1)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仔细读文,从文中第六自然段“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拴在老母亲的床头,老母亲伸手就能拉到绳子。而绳子的另一头,则系在自己的手腕上。这样,老母亲只要拉一拉绳子,就一定能把他拉醒”读出正确答案是A。

(2)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从文中句子“他70多岁了,是个典型的农村老汉。不过,在101岁的老母亲面前,他还是个孩子”可知,作者之所以要称农村老汉为“他还是个孩子”,是因为他在母亲眼里是个孩子。故选C。

(3)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从文章第四自然段“也不知道是老母亲舍不得喊醒他,还是喊了他却因睡得太沉没听见,老母亲夜里常常自己爬起来,摸索着去厕所。这让他既自责,又担忧。”可知答案选C。

(4)考查对人物情感的把握。认真体会,从句子“夜里,手腕上的绳子动了,他立即惊醒,开灯,起床,解开手腕上的绳子,扶起老母亲,搀到卫生间,等老母亲方便好了,再搀扶回床上休息。再把绳子系在自己的手腕上,才躺下睡觉”表现出了“他”为照顾母亲不厌其烦的情感,故选D。

(5)考查对人物特点的把握。纵观全文可知,文章之所以要如此详细地描写老大爷帮忙母亲起夜的这个过程,充分说明老大爷是一个孝顺的人,故选C。

(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活动,概括出“儿子”与“母亲”之间发生的事件即可。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儿子为了方便照顾母亲夜间将一根绳子一端拴在

床头,一端拴在自己手上的故事,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孝心。

(7)考查对问题的分析理解。有读者质疑这位老汉不可能坚持“一夜好几次,每一次,都是同样的程序。”这样的举动,我不同意,因为 ① 白天他要下地干活,还要兼打一些零工,很累。晚上回到家,倒头就能睡着,而且,总是睡得很沉。 ② 老母亲夜里常常自己爬起来,摸索着去厕所,母亲的疼爱也不会让儿子天天这样做。

故答案为:

(1)A;

(2)C;

(3)C;

(4)D;

(5)C;

(6)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儿子为了方便照顾母亲夜间将一根绳子一端拴在床头,一端拴在自己手上的故事,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孝心。

(7)不同意。 ① 因为白天他要下地干活,还要兼打一些零工,很累。晚上回到家,倒头就能睡着,而且,总是睡得很沉。 ② 老母亲夜里常常自己爬起来,摸索着去厕所,母亲的疼爱也不会让儿子天天这样做。

【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5.(问答题,30分)“交作业啰!”“老师布置的周末作业真奇葩!”“今天我们没有作业啊!”……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几乎天天都要做作业。布置作业、完成作业、上交作业……围绕着“作业”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发生。请你以“作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打开思路,选择有意义的来写,题目自拟,450字以上。

【正确答案】:

【解析】: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以“作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我们是小学生,写作业是同学们天天必做的事。围绕着“作业”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发生。所以本次习作的选材应该是我们熟悉的。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活,想想有关作业的哪些事让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选择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无论写什么事,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表现中心,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

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写完后还要多读多修改。

【解答】:范文:

做作业

有人说:“做作业是一件无味的事,作业就像如来的五指山压得我,连气也不过来,做作业何乐之有?”寒假到了,老师的作业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人说:“学生是为老师打工,那么老师就是我们的上司,父母就是我们的米饭班主,供我们薪水。我们做学生的,只有工作,再工作!一切都是命!”听了这个人说,我也有同感,确实,好不容易放假了,还不能痛痛快快地玩,每天有写不完的作用,让人很恼火。每天坐在家里不是写字,就是算数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

但今年的《寒假作业》与往年相比实在是大不一样。内容更丰富了,画面也显得充满了童真童趣,而且也多了一个版面,那就是写字版面,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寒假作业》其实是在寒假中对同学们功课的复习,以及对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说,我们不要把《寒假作业》当作一个负担,要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它。在《寒假作业》中,我最喜欢的是猜谜和阅读这两个版面。每当遇到这种题目时,我总会使劲地想,把问题弄懂。记得有一次,我把《寒假作业》的一道数学题目拿给弟弟,让他做,他怎么想也想不出来。最后还是我把那道题目做完,他看了以后连连点头,我简直高兴得不得了。

在阅读篇,它给我讲了很多的故事,有的惊险万分,有的充满雅趣,有的遍布着浓浓的思乡情,让人感慨万分。这好比一个故事大会,有讲不完的故事,既好听,又不乏味,让你在这个故事的海洋里,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其中的美妙。

今年《寒假作业》的新版面也让我十分喜欢,这个版面是专门为那些写字有点差的同学们打造的。别看它单调,但是每篇练字都会有一句名人名言,而且有书法欣赏。让你可以和那些名人写的书法相比较,学习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不管怎么说,今年的《寒假作业》与往年相比,不管是版面,还是内容,都有很大的改进,这些进步体会最深的还是我们小学生。这就是我做《寒假作业》的乐趣。

【点评】:习作就自己做《寒假作业》的过程,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8519890a1571643.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