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核显性能排行)
联想市场定位分析报告
10电子商务(1)班
1024129龚书华
摘要
: 中国笔记本PC市场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众多新厂商的加入,使
笔记本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当前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有以下发展趋势:一方面,技术持续升级,差异化应用推动高
端市场发展,高配笔记本电脑市场将成为厂商冲击利润的关键,而且高端产品将不只是停留
在配置上面,为了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笔记本电脑产品将从外观的改变、材质的选用、人
性化设计和差异化应用等方面寻求突破;另一方面,低端消费市场需求旺盛,厂商在笔记本
电脑产品设计方面开始实施瘦身,简版笔记本市场容量将大增,瘦身笔记本将成为主打产品;
资源主宰市场格局,品牌分布将更加集中;零售终端受追捧,厂商将加大3c卖场投入;差
异化营销将进入白热化„„目前国内电脑品牌已经不像十年前那般“万马奔腾”了,不过品
牌数量却也不少,一般用户寻常能见到的笔记本电脑品牌大致有30多个,加上一些少为人
知的地方性品牌的话,总体数量就会达到150个左右。如果算上国内一些接近于山寨厂商的
品牌的话,恐怕总数将会达到上千个。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购买笔记本不只是考虑单
纯的硬件配置,市场对电脑的外观、重量、舒适度、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作出了要求。因此,
各品牌之间在各自特点上的竞争尤为激烈。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尤其在2月受寒假的影响出现了
较为明显的市场变化。而英特尔Sandy Bridge处理器产品的大批量上市,正在一定程度上
改变着整体市场的产品格局。
报告目录:
●品牌关注比例格局分析
●产品关注比例排名
●联想市场
2012年
●
联想集团简介
●
联想品牌介绍
●
营销环境分析
●
产品分析
●
消费者分析
●
总结
一、品牌关注比例格局分析
联想、华硕、惠普领衔市场。 2011年第一季度,联想以33.4%的用户关注比例领跑中国
笔记本电脑市场,受到了最多消费者的关注。华硕和惠普获得的关注比例则较为接近。相较
于2010年,惠普逐渐从负面事件的阴影中走出,人气不断回升,并且重回品牌前三位置,
与华硕展开激烈竞争。
神舟、方正和海尔作为本土品牌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代表,跻身品牌人气前十。
前三品牌排名稳定。2011年1-3月的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中,联想、华硕和惠普一直
保持在品牌前三位置,排名稳定。其中联想的关注比例在2月出现一定下滑,3月开始回升。
而华硕和惠普的整体关注比例走势基本保持一致,3月较1月均有所上升。
二、产品关注比例排名
联想 Y460C-ITH(灰)夺得人气冠军。2011年第一季度,联想 Y460C-ITH(灰)以2.1%
的关注比例成为人气最高的笔记本电脑产品。由于搭载了主流的英特尔酷睿i3处理器,加
之独立显卡和2GB内存的配置使这款产品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日常应用,性价比颇高。惠普
G42-474TX(LG315PA)以1.6%的关注比例位居第二,季军则被联想 G460AL-ITH(N)收入
囊中。其余上榜产品吸引的用户目光均不足1.0%。
登上榜单的十五款人气笔记本电脑中,联想占据了五席,并且排名均在前六之内。惠
普紧随其后有三款产品上榜,戴尔、宏碁和苹果各占两席,华硕上榜产品相对较少仅有一款。
主流配置学生本备受关注。从上榜产品的参数来看,英特尔酷睿i系列产品更受消费者
的关注,独立显卡与2GB内存容量是人气产品的普遍配置。
三、2012年联想市场
·2012年第一季度,联想稳居人气冠军的宝座,华硕、惠普分列二、三名。三者联手
占据一半以上市场关注份额。
·联想Y470N IFI(H)成为一季度最受消费者关注的笔记本电脑单品。产品关注前十位
中联想占据五席。
·价格位于3000-6000元区间的产品市场关注份额接近八成。
·14英寸屏幕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仍是消费者关注的主流。
·全能学生本的目标消费群体最广,市场关注份额接近半数。
·采用Sandy Bridge系列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青睐。
·独立显卡笔记本电脑关注比例逐月走低,双显卡与核芯显卡产品的关注比
例有所上升。
四、联想集团简介
联想集团于1989-1993年处于创业阶段。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
投资二十万元成立。1988年在香港成立“香港联想科技有限公司”并实现了1.2
亿港元的营业额。1989年正式命名为“联想集团公司”拥有北京联想和香港联
想。6月份在深圳成立深圳联想公司,建成低成本的生产基地。从此开始批量生
产和出口主板。1990年分别在美国洛杉矶和法国德斯多夫设立分公司,开始跨
国经营。1992年初在美国硅谷设立实验室,以便及时获取电脑最新技术情况与
信息。1993年国际PC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大批国内电脑生产厂商处境艰难。
联想集团于1994-2003年处于PC阶段。1994年2月联想在香港挂牌上市。
标志着公司已经正式成为一个集研究、生产和销售于一身的大型企业。开始以市
场为导向,改变管理体制,精简人员,该直销为分销,一举扭转了联想的劣势。
1997年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合并为中国联想,柳传志为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
同年以10%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市场首位。2000年联想集团分为“联想电脑”
和“神州数码”由联想集团控股公司作为母公司。2001年杨元庆出任联想总裁
兼CEO。
2004年联想集团开始全球化阶段。2004年,联想公司正式从“legend”更
名为“Lenovo”,并与国际奥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宣布成为第六期国际奥委会全
球合作伙伴。2005年联想正式宣布并购IBM全球PC业务,标志着联想集团国
际化战略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
五、品牌介绍
联想从一成立开始其产品就以“联想”为标志,至力于电脑及其主板的研发
销售,从期初的台式微机到后来的便携式个人计算机PC等。联想一直以其质量
稳定,技术优越稳定于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其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得信赖和喜
爱。如今的联想已经跻身国际知名品牌,其市场份额位列同行三强。增长速度位
列同行第一
六、营销环境分析
(一)联想SWOT分析
1,联想电脑优势分析:
联想集团拥有三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北京的上地,上海的浦东,广东的惠
阳,年产规模为500万台电脑,实现大规模生产,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可以对抗
价格战。
严格按照高标准和技术参数进行常温测试、高温测试等测试程序,确保每一
台出厂电脑产品质量和优秀品质。
庞大的研发体系,确保每款电脑款式新颖,功能齐全。
本土化企业使联想更加了解消费者需求,顺利适应市场变化。
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对终端控制进一步加强。
凭借业界领先的高科技、信息化手段,为其提供函盖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全程的专业化的IT产品服务品牌。给客户带去阳光般温暖、贴心、无所不在、
无微不至的服务关怀。
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2,联想电脑劣势分析:
没有核心技术,紧跟INTER潮流。
公司员工众多,全体员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资金与渠道和国外竞争对手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
营销手段过于单一,难以在国际市场前进。
联想裁员,虽然联想总部给出的说法是“正常调整”,但在业内人士看来,
“利润太低”才是根本原因。
虽然并购了IBM的个人PC业务,但没有进行充分的整合,对联想整体的发
展并无太大的促进。
3,联想电脑机会分析:
国内电脑市场发展迅速,购买电脑消费者越来越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品牌电脑将成为消费时尚,逐步取代组装机。
竞争加剧,一些运营能力不足的厂家将被淘汰。
AMD系列CPU的应用,将给电脑市场住入新的养料。
数码科技技术的大量应用,将更加刺激消费者更换电脑和购买电脑
4,联想电脑威胁分析
国外著名电脑厂商在华建立基地,竞争将更加激烈。
国内厂商自相残杀价格战频繁导致电脑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市场价格体系
混乱;国外大厂商目前也纷纷加入降价的行列,已经接近国内厂商的报价,市场
竞争进一步加剧。
大量新型品牌电脑厂商产生造成市场混乱。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逐步开放,国外公司更容易进入我国市场。
PC机以外的产品没有竞争能力。
(二)联想外部宏观环境:(PEST)
1,政治环境
联想的政治背景雄厚,国家支持。联想集团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投资创办的,而香港联想公司是由中国科学院联想集团与香港企业合资创办的。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拥有1 800 多名各类计算机专业人才,技术实力雄厚,在计
算机技术研究领域代表国家最高水平,被称为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源地”
2,经济环境
经济大环境良好。经济环境由影响消费者购买能力和支出模式的各种因素构
成,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金融危机导致整个经济环境缩紧,但电脑连锁行业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进入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和电脑行业本身均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同
时地震、水灾等一系列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令发展平稳的电脑连锁行业出现了
一丝波折,投资者对电脑连锁的增长潜力判断和估值也出现了一些分歧。国家经
济宏观调控、物价上涨、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对电脑行业的增长确实有一定的
影响。但宏观经济环境的短期震荡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电脑市场,电脑市场整体
增长趋势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
3,社会环境
社会有产品需求,中国乃至全球仍有很大的购买力。一旦企业进入轨道,企
业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4,技术环境
联想集团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创办的,而香港联想公司是由
中国科学院联想集团与香港企业合资创办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拥有1 800多名
各类计算机专业人才,技术实力雄厚,在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代表国家最高水平,
被称为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源地”。
(三)联想外部微观环境:
1,行业潜在新加入者的威胁
新的竞争者进入某个细分市场,会增加新的生产能力和大量资源,并争夺市
场占有率。关键的问题在于新的竞争者能否轻易地进入这个细分市场。这方面主
要受到规模经济、渠道建设、预期的报复等因素的影响。
可能的进入者:
首先应是国外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数码巨头,随着中国市场的诱惑力渐大,
也会踏上中国市场。
其次是现在做上下游产品的供应商和零售商。比如欧洲许多手机都是由服务
供应商提供。
再次就是自主创业进入中国PC市场。
进入者的进入方式:
新产品的出现,建立一个新的品牌。
PC行业有比较高的进入壁垒,进入这个市场还是有些难度。可能的进入者
少。
潜在进入者的进入障碍:
①,规模经济
PC市场的规模效应很明显,因为有庞大的费用待摊,这也有效遏制了潜在
的进入者。
②,产品差异壁垒
PC市场需求几乎都已满足,论个性,有苹果,论实用,有IBM,论便宜,有
神州。进入者难以通过改变偏好来占有市场。
③,资金需求壁垒
PC行业对资金的需求大,其进入障碍高。R&D研发所需资金;广告和促销的
大量投资
④,顾客转换成本
中国市场不同细分市场有固定的偏好,让进入者难以短期回收资金。
⑤,专利和专有技术:
这是所有高科技产业的壁垒,PC行业也不例外。这个壁垒限制了绝大多数
的进入者。
2,行业内竞争
决定现有企业竞争激烈程度的因素:
行业集中度高,增长速度快,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并没有过多变化。
各产品有着明确的定位,用户转变通常基于对于现有品牌的失望。
行业内生产能力提高。
电脑行业应是高利润高风险。
3,替代品
根据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受到市场限制”的潜在含义,大市场有足够的需
求支持专业化,这使得PC专业化销售市场从综合性市场中分析出来,并以其产
品特色朝着规模化、特色化和发展。但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外综合市场提高
者的参与将提高替代品对现有专业商业企业的威胁。如果现有企业能发展相似的
竞争优势的话,其替代效应将是比较小的。因此从目前总体上来讲,替代品的威
胁是中等的。
4,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PC是复杂精密的仪器,CPU的主要供应商只有两家,AMD&INTEL,PC硬盘厂
商有三星,爱国等主要业务为PC的厂商,便削弱了生产厂商的仪价能力。
总体而言,多数PC中的硬件都是由供应商提供,而不是由生产厂商生产。
PC生产厂商议价能力强。但供应商多在国外,对于中国PC市场,本地品牌有着
明显优势。
5,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①、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
对于低价品,顾客讨价还价能力越强,就如中国国产电脑,薄利多销,以价
格作为竞争优势。对于高价品,顾客讨价还价能力弱,多为价格的接受者,但会
在性能满意度等其他方面进行改进。
②、顾客的购买行为和特性分析
主流PC市场顾客多为商务人士,IBM的成功是因为耐用的商务机。
三星PC时尚,索尼娱乐,戴尔大众,而惠普质量最好,返修率低。
而在中国,商务机多为联想。因为中国庞大的市场,使联想成为强大竞争力
的厂商。
七、产品分析
1,产品系列
3000 G系列(通用消费类产品)
上网本系列(时尚消费品)
Ideapad Y系列(时尚娱乐类)
昭阳系列(高端商务类产品)
IBM Thinkpad系列
2,产品特征
联想产品以质量稳定,适用耐用为主要特征,在并购了IBM后,技术参数也有了
很大的优越。
3,产品生命周期
目前,PC业更新比较快,一个新系列可能就持续几个月的时间马上就有更新的
系列来替换。
4,产品品牌形象分析
品牌意识: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联想就是耐用质量好技术优越,在PC市场处
于领先地位。
品牌核心:联想一直以创新作为品牌核心,联想给人新的体验,新的感受,新的
动力。
八、消费者分析
1,电脑购买群体
现在的电脑拥有者大都是一些文化层次相对较高,且经济条件较好者。随着
3G时代的到来,电脑的潜在消费者是一个很庞大的消费群体。尤其是大学在校
学生和一些中层阶级,学习、工作的需要往往使他们成为最主要的产品消费者。
抓住这类消费者,即抓住了市场。 具体人群是:中高层次收入者,而且这些消
费者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企事业单位管理层员工,它们都是一些对新科技
产品有较强需求和适应能力的人;计算机专业人员,包括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计
算机专业学生;对新事物有好奇心且经济能力较好的一些人士。
2,联想目标消费群
联想的目标消费群体以年轻、时尚的数码消费一族, 是相对成熟有一定资
源和物质积累的消费群体。消费者大多是一些文化水平层次较高且经济条件较好
的消费者,而且经济相对宽裕,且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中的独生子女,
他们的身份以学生为主。由于学习的需要,家长较支持其消费这类实用性较强的
消费品。
3,潜在消费者分析
①,两个发展性战略,决定了今后的主消费群体:一个是,联想的全球化战
略;一个是, 重回自己的主营业务:个人电脑;
②,笔记本电脑市场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把眼光投
向了这种可以实现移动办公的多媒体娱乐终端设备。这个PC发展趋势,也是导
致第二次购机的潜在消费者的因素。
③,“家电下乡”政策,农村PC市场潜力无限。
4,消费者最为关注产品的质量、售后服务和价格差异;性能和技术参数次之。
九、总结
对于联想关键就是保持好自己的优势,勇于创新面对新的挑战,寻找缺点积
极克服,善于吸取别人好的东西,差异化竞争。
联想的优势,劣势,威胁,机会上文已做过叙述。PC业是联想的核心,应
该保持并积极探索,在不断强化的同时以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特别是外来PC
巨头的挑战。联想缺乏核心技术,应该加大研发投资和创新,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加强员工培训学习提高整体员工素质。在进军国际市场的同时,应该改善扩充自
己的营销手段。联想应与并购的IBM PC业务进行充分整合发挥其最大效用。
在做好技术创新和质量的同时也要注重服务,服务营销是关键。
做好市场细分,做好产品定位,在满足现有顾客的情况下,发展新顾客,特
别是那些潜在消费群体。
联想应以自己的核新优势带动其它领域的发展,走多元化渠道,增加发展空
间,这是一种趋势。
联想还要做到以自己的各种优式让新进入者没有发展空间,限制老的竞争对
手,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确保自己能很好的发展。
在各方面做到领先和差异化,做到“人有我优,人无我有”。差异化营销也
是发展的关键。
在尝到并购IBM PC的甜头后,应该继续整合发挥其优势,给自己注入更新
的力量,同时也要处理好合作关系。
总的就是做好自己,勇于创新。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759245a102355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