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典印相——树胶印法(gum print)与其在水彩画中的部分应用

浅析古典印相——树胶印法(gum print)与其在水彩画中的部分应用


2024年6月6日发(作者:)

30

艺术家

The artists

浅析古典印相—树胶印法(gum print)与

其在水彩画中的部分应用

□彭 冲 广西艺术学院

摘 要:作为一种古典印相技法,树胶印法在国内鲜有提及,但其独特的画面效果十分值得关注。同时,作为在国内逐渐

兴起的画种,水彩画与树胶印法相融性极佳,将树胶印法与水彩相结合可以创作出更独特的效果。因此,研究树胶印法在水彩

画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树胶印法;水彩画;古典印相

一、树胶印法的历史与改进

树胶印法是一种古老的照片印法,关于此印法的属性,

国内尚无定义。树胶印法具有版画这个画种的基本要求,以

印为创作手段并且具有可复制性,部分学校称其为胶印,同

时它又作为一种古老的相片制作技法而存在。树胶印法没有

确切的诞生时间,大体出现于18世纪末期,是由法国化学家

路易斯(Louis

-

Nicolas Vauquelin,1763—1829)发现的,

之后被其他众多的艺术家加以运用,他们都拥有自己的一套

制作方法。常规的树胶印法制作出来的作品,其特征有:制

作基本材料为水彩纸、上色采用水彩颜料并溶于水、最终成

像灰阶丰富并可通过套版制作出多种色彩

[1]

树胶印法诞生时主要应用于照片的制作方面,具体用于负

片的反相。在18到19世纪,摄影师使用的多为大型技术相机,

并且会使用玻璃作为相机内图像的承载物(湿板摄影,干版摄

影),但是因为当时的工艺水平限制,只可制作负片,此时就

需要运用翻印将负片转换为正片,这便是树胶印法出现的原因。

树胶印法可以将负片反向,进而使图像转换为正相曝光于纸上,

以便于观赏,优点是其材料价格低廉,可以复制,但缺点是作

为曝光的媒介剂具有毒性,操作时需要一定的保护措施。

树胶印法发展至今,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照片印制技术,

其也作为版画技法被应用于艺术创作中。现如今,人们在制

作照片时很少会使用古老的玻璃板,技术相机因其各方面原

注释:

(1)齐凤阁:《超越与裂变——20世纪中国版画论评》

24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2)布鲁诺·恩斯特:《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3)公元185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Mobius,

1790—1868)发现:把一个扭转180°后再两头粘接起来的纸

条,具有魔术般的性质。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

我们把这种由莫比乌斯发现的神奇的单面纸带,称为“莫比

乌斯带”。

[参考文献]

[1] 布鲁诺

·

恩斯特.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M].上海:上海科技教

育出版社,2002.

[2] 齐凤阁.超越与裂变:20世纪中国版画论评[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

社,2006.

作者简介:张其田(1977),男,山东临沂人,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版画与数字图像应用研究。

王珅(1986),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学位,讲师,研

图3  《瀑布(Waterfall)》

究方向为版画。

因逐渐被淘汰,人们大多使用数字底片,而且随着电脑技术

的进步,人们可以通过软件对数字底片做出修改与创作。

二、树胶印法的制作工艺及制作流程

树胶印法需要使用的物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耗材,有

水彩纸、水彩颜料、曝光剂、阿拉伯树胶与水胶带;第二类

为工具,有排刷、大尺寸托盘、曝光机;第三类为中间底。

耗材中颜料需要选择研磨颗粒比较细腻的品牌,沉淀不宜

太重;水彩纸要选择细纹并且厚度达到300g及以上的,切记

不可以使用脱矾的水彩纸;曝光剂需购买重铬酸盐饱和液;阿

拉伯树胶可购买水彩用阿拉伯树胶调和液;水胶带用普通水胶

带即可。工具当中,排刷应该选择较软的尼龙材质或柔软的羊

毛材料;托盘应该选择玻璃或陶瓷材料,当然塑料也可以;曝

光机使用丝网版画的曝光机即可。中间底常用的有两种,一种

是打印在硫酸纸上,优点是价格低廉,打印大画幅简单,材料

容易获取,缺点是透明度低,光线散射严重,容易使成像模糊,

材料不防水,并且容易皱,会导致套板时精度降低;另一种则

是打印于菲林片上,菲林片优点是打印成像细腻,材料透光度

极高,平整且不易变形,套板比较方便,缺点是价格昂贵,且

属于特种材料,获取难度高,打印要求也高,并且也不防水。

树胶印法的制作流程如下:(1)将准备好的水彩纸泡入

水中,充分湿润后裱在平整的画板上;(2)等其完全干透以后,

将颜料、阿拉伯树胶、曝光剂、水按照2∶1∶1∶1混合,

用尼龙毛刷均匀涂抹于纸上;(3)将涂好的画纸放置于没有

光线的地方阴干,并且一定要干透;(4)将准备好的中间底

固定于画纸上,在曝光机上曝光400~500秒;(5)将曝光

完成的画纸整个浸泡于水中,五分钟换第一次水,随后一小

时换第二次水,之后在水中抖动画纸,直到画面呈现出完整

的灰度;(6)将画纸取出,用羊毛刷对画面的黑白关系进行

调整;(7)将画纸烘干即可取出作品。

三、树胶印法与水彩画之间的融合

树胶印法具有特殊的肌理效果,在肉眼下呈现出类似于

素描的笔触,因此,树胶印法不再拘泥于普通的画面再现,

它可以和众多的画种相融合。

树胶印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透明性和可修改性上。首先,

树胶印法可以用清水洗下来,同时其为透明颜料,不会完全

覆盖底层的颜料,和透明水彩画法的结合非常自然,不会因

为突兀影响整体观感。而且树胶印法操作较为简单,学习难

度不大,非常适合推广学习。其次,树胶印法印完之后也可

以进行修改,从而使画面更加完善。水彩材料具有独特的水

韵特征,颜色为半透明,通过对水分的控制会产生各式随机

的水痕和晕染效果,而树胶印法颜色均匀且容易控制,在不

易掌控的画面处,可以采用树胶印法。

树胶印法在水彩画中的应用,首先可以塑造水彩创作的画

面底部肌理效果。水彩材料本身不善于表现较为复杂的肌理效

果,而树胶印法可与其形成互补,如制作树皮的纹理或纸张的

褶皱等肌理效果时,能做出近似拼贴的效果。它既能表现了肌

美术视点

The art viewpoint

31

理,又不会影响纸张的实际效果,并且可继续用水彩颜料进行

覆盖修改。树胶印法也可用于加强水彩画的造型刻画,在一

些画面较为复杂的创作题材中,创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树胶印

法来增加画面中的细节信息。例如,水彩可以创作出朦胧梦

幻的晕染效果,这类技法统称为湿画法。湿画法虽美,但是

创作难度高、随机性大,需要创作者有丰富的经验。通常如

要获得优秀的晕染效果,纸张就须达到足够的湿度,但湿度

高容易使画面失控。这时,创作者可选择在绘画前先用树胶

印法印制,控制好造型,待树胶印相固定后,再使用水彩颜

料进行渲染。树胶印法在完全固定后,其性质会趋于稳定,

创作者可以随意打湿纸张用水彩进行绘制。以树胶印相为基

础的画面造型稳定,绘制过程中也不易走形。

树胶印法创立之初是用来呈现照片底片的,但现在人们

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用软件直接将底片处理得更具绘画感,

从而为后续的创作打好基础;在制作中间底所需的图片时,

可以使用电脑软件对图片进行主观操作,将图片脱离原始照

片,使图片向数字绘画的方向靠近,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使

用优秀的中间底印制后,画面会基本定型,之后创作者再进

行合理的绘制即可获得更佳的画面效果。

四、树胶印法的前景

树胶印法在国内资料较少,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将其作

为摄影技法而非版画技法进行使用。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印

法,树胶印法操作简单、样式丰富。例如近些年,蓝晒技法

在国内使用的人数逐渐增加,很多非美术专业的人也在使用

其制作自己的作品。作为一种古典印法的复兴,蓝晒技法的

意义非凡,但是其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即颜色的单一不可控,

人们无法用其制作彩色的作品。而树胶印法作为一种更加丰

富、多变的印法,可以通过套板来解决色彩问题。因此,笔

者相信其一定也会和蓝晒技法一样逐渐被大众所认识与接受。

树胶印法作为版画技法也非常优秀,在国外人们称之为

胶版版画,其既可以直接印制在画纸上,也可以印在石板上,

在工艺严谨的情况下,其成像非常优秀,并且可操作性强,

非常利于创作者的表现。同时通过与其他画种相结合,树胶

印法也可以发挥其自身的特性,使作品更加优秀与完整。

结 语

综上所述,树胶印法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其在水彩画中

的应用效果显著。通过对树胶印法的研究,笔者认为其制作

方向众多,无论单独使用还是配合其他画种使用都很优秀,

值得学习使用。

[参考文献]

[1] 肖品东,刘跃进.树脂型胶印油墨用透明胶质钙的研制[J].无机盐工

业,2002(03):5-7.

作者简介:彭冲(1995),男,湖北武汉人,研究生在读,

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综合绘画。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7653345a274157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