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彦《父亲的玳瑁》读后感范文

王鲁彦《父亲的玳瑁》读后感范文


2024年4月29日发(作者:)

王鲁彦《父亲的玳瑁》读后感范文

王鲁彦《父亲的玳瑁》读后感范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

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王鲁彦《父亲的玳瑁》读后感范文,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鲁彦《父亲的玳瑁》读后感1

“墙角跟刷然溜过的那黑猫的影,又触动了我对父亲的玳瑁的怀念。”一句很美、意

味深长的话,开通了全篇文章。“净洁的白毛中间,夹杂着些淡黄的云霞似的柔毛,恰如

透明的妇人的玳瑁按首饰的那种猫儿,是被称为“玳瑁猫”的。本文讲述的是一个与作者

的父亲的灵魂永久同在这的猫,因为身上的花纹像玳瑁的,所以得名“玳瑁”。

他只听从于父亲的话,他也像一个小孩子,完全像这个家庭中的一员。父亲很爱它,

这一人一兽仿佛各自知道对方的心情,动作,思维,完全像亲人。他们相处融洽,像是一

对知心朋友。

玳瑁又好象父亲的追随者,连睡觉也不愿分开,只要父亲咳嗽一声,他就不知从什么

地方溜出来,绕着父亲的脚,玳瑁还像父亲的听从者,两次玳瑁去邻家游走,忘了吃饭,

大家叫都没有反应,父亲拿着他的碗,用筷子瞧着,只喊了两声,玳瑁就远远地走来了。

自从父亲去世后,玳瑁便不再走进父亲有关的东西,连老鼠也不捕捉了。可以说是悲伤到

了极点。即使这样,他也不离开这个家。正如母亲说得那样,它是以只有灵性的猫,他不

走是因为它想陪伴父亲的`灵魂。

这是我所读过的最感人的,是我最喜欢的文章。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发展到了这个地

步,那是何等的珍贵。这有一个悲剧性地结尾。作者被玳瑁感动了,最后的一句“我希望

能在见到和父亲的灵魂永久同在着的玳瑁”结束了此文章,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在读这篇文章时,我嗅到了一个与父亲的灵魂铜在的玳瑁。

王鲁彦《父亲的玳瑁》读后感2

今天我看了一本小说,叫《父亲的故事》,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小说主要是讲了两个父亲的遭遇。第一个是说在一个中学的班级,经常有一个民工模

样的男人趴在窗户上往里看,好多同学都感到很害怕,其实这个男人就在学校附近的工地

上打工,而教室里面就坐着他的女儿。可女儿生怕别人耻笑她有个如此腌?的父亲,从没

有当着人的面认过他。可这个男人抑制不住对女儿的思念,所以就经常趁空闲的时候来看

看女儿,他也知道女儿嫌他,所以一看到有人注意他时,就跑开了。

这一天,工地上改善生活,每一个民工都发俩肉包子,这个做父亲的不舍得吃,他首

先就想起来在附近上学的女儿。于是他又来到学校,当他怯生生地喊住正好放学的女儿时,

谁知道女儿一把把那两个热腾腾的包子打落在地,还厉声地大喊:“谁是你的女儿?”然

后就跑开了,做父亲地恼怒地扬起了巴掌,谁都以为他要打女儿,可他却狠狠地扇在了自

己的脸上,他蹲在地上,对天一声悲凉的长啸:“我生了一个什么呀的孩子啊!”在场的

人无不动容。

第二个故事是发生在某一高等大学开学的头一天,来送孩子的高级轿车在校门口排起

了长龙。一个保安发现了一个拾荒者在人群里捡些饮料瓶子。保安冲过去,像拎小鸡一样

一把把那个拾荒者拎了起来大声斥骂:“你也不看看今天什么时候?”这时候从人群里从

出来一个来报到的女大学生,上去狠狠地推开保安,大声喊:“放开我的父亲!”刚才还

畏畏缩缩的父亲高傲地扬起了头,挽着女儿的胳膊走开了。

原来他们父女生活在一个很贫穷的山村,筹够了学费,却没有来上学的路费,他们为

了不迟到,提前一个月就从家里出发了,今天刚好来到学校,父亲拾些破烂就是想尽可能

换点路费,因为他整整走了一个月,实在是太累了。

合上书本,我真正感到了什么是震撼,我为第一个父亲悲哀和不平,为第二个父亲感

到骄傲。正像小说结尾说的那样,儿女对父亲的伤害是最沉重的,也最彻底,它可以让人

们眼中一个大山般坚强的男人霎然倒地。同样的道理,儿女的爱和尊重,也能让一个被视

为草芥的父亲像山一般挺立!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334313a242682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