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实施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及改进建议

谈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实施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及改进建议


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

环境与发展

JIANCEYUFENXI

谈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实施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及改进建议

陆卫国

( 上海市崇明区环境监测站,上海 202150 )

摘要:

资质认定是检验检测机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9月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

据质量的意见》

[1]

,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18年6月编制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

要求(征求意见稿)》

[2]

。环境监测的质量引起大家的重视,环境监测机构作为检验检测机构中的一员,在生态环境部加强环境标准管理、

环境监测方法不断更新的今天,如何解决环境监测站在资质认定实施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笔者的建议。

关键词:

环境监测;资质认定;审批制;考核备案制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47/15-1369/X.2018.09.099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9-0170-02

Suggestions for the common problems during the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rganizations

Lu Weiguo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Chongming District, Shanghai 202150

,

China)

Abstract: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and important work for th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Opinions on deepening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reform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printed by the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the PRC compiled the consultation paper Supplementary requirements of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June 2018 with 

the CNCA, which attract the attentions to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e author suggests ways to solve the common problems during the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as one of the members of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izations, under the trend of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for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and updating method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Key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Examination- approval system; Examination-record system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

质量的意见》,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

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环境监测机构应当依法取得检

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建立覆盖布点、采样、现场测试、样品制备、

分析测试、数据传输、评价和综合分析报告编制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

[3]

法》第三条,规定了检验检测机构从事下列活动,应当取得资质认定:

无论是首次申请、复申请还是扩项申请、变更申请等都需要通过网

上申报-受理-审核-现场评审-整改-取得证书,这是检验检测机构

也是环境监测机构取得资质证书的唯一途径。一般从程序上需要经历资

料准备到网上受理的环节,用以审核上报资料的完整性;如资料完整则

进入资质管理部门的审核,审核通过后还要由审核部门委托具有评审资

质的人员组成专家组进行现场评审;评审专家需要准备考核所需的标准

物质,与申请单位约定评审日期,上门进行现场评审;评审专家通过现

场查看、资料的检查、技能和标准物质的考核结果,出具专家组评审意见,

一般评审通常有几个不符合项需要整改。完成以上程序一般需要2个月

以上的时间。

1.3 环境监测标准变化快、公布到实施时间短

“十二五”期间,环保标准主管部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完善环

保标准体系,其中监测方法标准的制修订项目数量也飞跃增长,在水质、

环境空气和废气、土壤和沉积物、固体废物、生物、生态、微生物、噪

声振动等主要环境要素、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监测技术规范等

领域提出了 480 个方法标准的中长期制订项目和42 个方法标准修订项

目,重点开展了各种有机污染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的研究制

定工作,对污染问题突出、毒性较大的环境污染物,基本建立了相应的

监测方法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在数量上和类别上都有了很大扩展,

体系得到快速的补充和完善

[4]

;据国家环境保护局网站标准发布公告,

2017年12月份公布的就有53项环境保护标准正式发布。

标准从公布到实施一般为3个月,有些标准还是将原有的标准进行

替代或废止,检验检测机构便丧失了原有取得的监测资质,能力受到限

制,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

1.4 资质认定审批制的局限性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的有效期为6年,期间如有持证人员因工作的需

要,有的换岗、有的新增,只要通过上岗证的考核就可以,不必重新申

请资质认定;关键的仪器设备因报废、因新增等原因需要添置,只要按

(一)为从事司法机关作出的裁决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

(二)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决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

(三)为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决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

(四)为社会经济、公益活动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五)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资质认定的。

环境监测机构作为检验检测机构的一员,理应按照上述规定执行,

无论是首次申请、复申请还是扩项申请、变更申请等。需要指出的是资

质认定通常从准备-网上申报-受理-审核-现场评审-整改-取得证书,

存在程序多、时间长的缺陷,现场评审存在缺乏全过程监督、标准样品

代替实际样品考核的风险,环境监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不利于监测工

作的顺利开展,也不适应环境监测发展。

1 环境监测机构在资质认定实施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1 环保部门所属环境监测站添置仪器时间长

环境监测资质认定一般以首次申请准备时间最长,复审次之,扩项

最为简便。对于环保部门所属环境监测站来说,其中需要添置仪器设备

的资质认定申请最为复杂,首先是添置仪器设备的资金申请,需要经过

年度预算或专项财政申请、批复同意后,才能进入采购环节,进口设备

还需要经过专家的论证,经历网上的政府采购、专家评标、供应商供货、

仪器鉴定、人员操作培训、上岗证考核等等,时间短的需要几个月,长

的有时超过1年。

1.2 目前资质认定的程序多,审批时间长

170

HUANJINGYUFAZHAN

监测与分析

照《质量手册》的要求,进行检定合格,也不需要重新申请资质认定;

标准物质批次或试剂的继续采购使用不同批次等,只要符合实验的质量

控制的需求,通过一系列的验收使用程序,也不用重新申请资质认定;

特别是环境监测中现场环境的变化、实验室房间的调整等等,与当初申

请资质认定时均有变化,超出了审批制的控制范围,造成制度的局限性。

资质认定现场评审的局限性。申请资质认定需要经过质量技术监督

部门委托的评审员组成的评审组进行现场评审,一般评审组通过标准样

品的考核、现场检查、理论考核等手段进行综合评审,出具现场评审组

的评审意见,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最终批准。由于现场评审通常安

排2天左右的时间,这样评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有效或全程监督

申请项目的所有工作,从任务的发出、监测方案的制订、现场的样品监

测、保存和运输、交接及实验室分析、结果的审核与上报等等,这些过

程不能缺少质量控制措施或超过质量控制相关规定,尤其如环境条件、

各环节中时间的掌握等等。一旦取得认定资质后,在实际工作中的风险

很大,尤其是当人员、设备等变更或变化,对质量的控制显得十分重要。

现场实际样品与标准样品考核的局限性。资质认定现场评审组在样

品考核时通常使用标准样品代替实际样品,以标准样品的检测结果来判

别结果的准确与否,而在实际工作中,检验检测的对象通常是实际样品,

实际样品与标准样品之间存在背景的差异,一旦实验条件发生变化,标

准物质的实验室分析可以得出较为满意结果,但实际样品分析的结果往

往有干扰不能被准确检测,如环境空气中非甲烷的检测,标准样品在气

相色谱上的实验条件控制与实际样品的实验条件控制差异较大。

定期间及复审和扩项的一种有效举措。

资质认定考核备案制,凡是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在人员、

设备、标准方法的变更等等,主动委托具有资质的评审员(组)进行现

场评审,要求评审人员参与申请项目的全过程,特别是要用实际样品代

替标准物质,加强对其的全过程考核。通过评审员(组)考核,就可以

上报资质认定机构进行备案。

加强监测项目的考核,改变方式方法,环境监测评审中以现场实际

考核代替标准物质,通过申请项目的全过程监督下的运行,促使环境监

测的各项工作达到操作规范化、监测装备完整,数据和报告的标准化,

监测结果的准确与可比,随着《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

通知》(国办发〔2015〕56 号)

[6]

、《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

的指导意见》(环发〔2015〕20 号)

[7]

的实施,特别是环保机构监测

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在各地的实施,环境监测第三方的介入,发挥环

境监测数据库或大平台的优势,从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分析、审

核等各个环节实现在网上同步,体现监测工作公开、公正,消除各方怀疑。

3 结语

环境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机构的生命线,随着环境管理要求的不断

提高,新仪器、新方法的不断更新出台,环境监测站在标准制订的早期

做好资质认定准备工作,使得环境监测标准方法实施更加顺利;环境监

测机构主动委托具有资质的评审员(组)代替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委托评

审员(组)评审,可以节省时间,评审员(组)采取实际样品的全过程

考核代替标准物质进行考核,可使环境监测的质量更加可靠可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

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2017-09-21.

[2]生态环境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

求(征求意见稿),.2018-6-6.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

法》.(总局令第163号),2015-8-1.

[4]吴文晖,于勇,雷晶,张利飞,张朔.我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

系现状分析及建设思路.中国环境监测,2016(32),01.

[5]国家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2018-5-31

[6]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

56 号),2015-7-26.

[7]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环发〔2015〕20

号),2015-2-5.

收稿日期:2018-08-08

作者简介:陆卫国(1963-),男,大学学历,环境监测工程师。

2 资质认定的改进

2.1 环境监测新方法公开通知制

每当出台一个环境监测方法,无论是国家标准方法还是行业标准,

均有准备期和标准制定和征求意见等环节,到标准方法的制定完成和执

行也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建议在标准的准备期,就应该建立在环境监

测系统进行公开通知的制度,在网站上有专门的网页进行公布,增加如

准备发布的标准和使用仪器的技术要求等,可以要求执行标准的各个单

位及时做好人员、仪器设备、实验场地等准备工作,缩短新方法实施到

环境监测机构取得资质认定之间的时间。

2.2 环境监测资质认定考核备案制

2018年6月,国家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

于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5]

,凡向社会出具具

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均应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

构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征

求意见稿)》中依法实施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建立生态环

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数据库,加强评审员队伍建设,发挥生态环

境行业评审组作用,规范资质认定评审行为。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目的是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资质认定考核备案制是代替资质认

(上接第167页)

(6)厦门2014-2016年PM

2.5

和PM

10

日平均浓度达标率在90%以上,

且PM

10

好于PM

2.5

,PM

10

达到了99.4%,比PM

2.5

高出5.2个百分点;达

到一级标准的天数都占到50%以上。

参考文献

[1]WeiF.,Teng E.,W u al Ambient concen tration and elmental

composition of PM

10

and PM

2.5

in fou r Chinese cities [J] .Environ. Sc.i

Techno,l 1999, 33(23):4188-4193.

[2] 张仁健,王明星,胡非等.采暖期前和采暖期北京大气颗粒物的

污染成分研究[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9(1):75-81.

[3] 赵越,潘钧,张远红等.北京地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现

状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4,17(1):67-6.

[4] 王宏,林长城等. 福州天气形势分型与大气污染物相关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08(12):7-11.

收稿日期:2018-08-08

作者简介:巫凌寒,女,汉族 ,研究方向为应用气象 。

HUANJINGYUFAZHAN

171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281015a2416372.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