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发(作者:)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关于我国高校的学术论文评价标准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高校为了增强学校的科研综合实力,
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的评价标准。本文就该类评价标准
的现状加以阐述,并对其今后改革的方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术论文;评价
科研是各类教育形态必须开展的重要活动。学术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内涵,既体现科研
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也反映高等学校的教学力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重
要指标。为激励广大教职工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增强学校的科研综合实力,提高学校的
学术地位,促进学校科技事业的发展,国内各高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学校教职员工发表
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以此对其进行奖励,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不同学科的自身特
点,造成发表论文的难易程度不同,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认识甚至是
误区,因而如何把该评价标准做到公平、公正,对于学校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是个至关重要
的问题。本文就国内盛行的学术论文评价标准的现状加以阐述,同时也对其今后改革的方向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学术论文评价标准的现状
目前,我国学术评价体系仍是采用量化(等级化)考评制度,主要看所发表
论文的数量及发表刊物的等级,却忽视了对论文本身质量的评价。这种制度既是
自动认可学术垃圾和的制度,也是自动缓慢地降低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和鉴别力的
制度,必然会导致许多科研工
作者为了达到评职称、完成科研任务等目的,而尽量多做
达到最低要求水平的研究和多发表达到学术刊物最低要求水平的论文。例如在评价标准中突
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出“SCI论文”目的是鼓励中国学者到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加强与外国同行的交流,其初
衷不可谓不好。但是一旦把发表SCI论文的数量做为获得学位、评职称、评院士、申请科研
基金、评价学校学术成绩等的一项重要指标,甚至因为发表一篇SCI论文而获得数千、上万
元的物质鼓励,这种过于简单化的评价方法使得国内一大部分高校盲目追求上述论文的数
量。许多中国科研人员挖空心思地增加自己的SCI论文数,或一稿多发,或专门找一些被
SCI收录、但是发表门槛很低的期刊投稿。某高校一位教授将一些没有技术含量只有简单试
验结果的文章发表在影响力低,来稿不拒的“垃圾”期刊,无非就是论文数量的堆积,以达
到名利双收的目的。这种现象并不罕见,甚至有些科研人员为了增加论文数量,把一篇本来
可以发在高级别期刊的论文拆分为多篇,发在低档次的期刊。这些行为必然会导致“垃圾”
论文众多,水平普遍低下,其结果将影响我国在国际学术界上的声誉和地位,使我国学者在
国际上的形象受损。在以王绶官等35位院士联合署名发表的文章“正确评价基础研究成果”
一文中也明确提出“对研究论文或着作的评价有质和量两方面的问题。总体说来,首先应考
虑的是质,其次才是量”[1]。(有关学术腐败的其他观点请参阅:《》)
同时,国内对论文评价还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论文评价就是期刊评价,只要发表在高水
平期刊上的论文质量就高;相反,在低级刊物中的论文就一无是处,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想
法。我们不能简单的把论文评价等同于期刊评价,虽然二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按照科学
的方法和指标评选出的学术质量高的期刊对发表的论文具有一定的评价功能,但并不能完全
代替对论文本身的评价[2]。
学术论文评价标准的研究是保证论文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措施,但是论文评价中存在的不
确定性使得评价工作不可能是精确无误差的,关键问题是要寻求一种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有权
威性的评价途径,一个可量化又不僵化的评价准则,在这方面还有很多课题等待着人们去研
究和尝试。因而建立一种合理的科研论文评价标准势在必行。
2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080129a2377103.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