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0日发(作者:)
中国医学装备2020年4月第17卷第4期 China Medical Equipment 2020 April Vol.17 No.4
学术论著
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放射医学工作人员辐射剂量中的应用研究
刘振颖
①
张永寿
①
孙文波
①
张洪斌
①
宋天一
①*
[文章编号] 1672-8270(2020)04-0143-05 [中图分类号] R142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目的:
基于品管圈(QCC)的放射防护管理,减少放射医学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降低人均辐射剂量。
方法:
成立QCC管理
小组,采用问卷与统计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医院放射科、放疗科、核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和介入中心5个科室的285名放射医
学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和人均辐射剂量进行调查,确定“降低放射从业人员职业暴露和辐射剂量”为QCC管理的主题,通过真
因分析,拟定并实施科学配置放射工作人员、增加放射防护培训、提高放射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落实计量质量控制工作等
有效措施,对辐射防护进行科学管理,运用柏拉图分析等方法评估改善前后辐射剂量原因。
结果:
将QCC管理方法运用于医疗
放射防护管理中,放射医学工作人员2018年3-8月执业期间的人均暴露率从13.7%降为4.3%,最高辐射剂量由5.34
mSv/a降为
1.41
mSv/a,人均辐射剂量由2.105 mSv/a降为0.893 mSv/a。
结论:
QCC放射防护管理的实施,可降低放射性暴露率与人均
辐射剂量,调动QCC管理小组成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凝聚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安全健康的医疗工作环境。
[
关键词
] 放射防护;品管圈;辐射剂量;职业暴露;辐射安全
DOI: 10.3969/.1672-8270.2020.04.035
Study on QCC in reducing per capita radiation dosage of radiologic workers/LIU Zheng-ying, ZHANG Yong-
shou, SUN Wen-bo, et al//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20,17(4):143-147.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duce occupational exposure of radiologic workers and decrease the per capita radiation
dosage on the basis of the radiation protection managemen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Methods:
A QCC activity
group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combined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and statistical investigation method was adopted
to implement investigation for occupational exposure and per capita radiation dose of 285 radiation workers in 5
departments (radiology department, radiotherapy department, nuclear medicine department,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department and intervention center) of hospital. And the “reducing occupational exposure and radiation of radiation
workers” was determined as the topical subject of QCC. And through analyze true reason,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included scientific allocation of radiation personnel, the increase of training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 the enhancement
of professional technique level of radiation personnel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of metering were
protocolled and implemented for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Results:
After the QCC was applied in
medical radiation protection management, the per capita exposure rate of radiation personnel during operation period
between March 2018 and August 2018 decreased from 13.7% to 4.3%, and the highest radiation dosage decreased from
5.34 mSv/a to 1.41 mSv/a, and the per capita radiation dose decreased from 2.105 mSv/a to 0.893 mSv/a.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QCC radiation protection management can reduce the radiation exposure rate and per capita
radiation dose, and mobiliz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QCC members, and improve the team cohesion and the ability of
solving problems, and create and construct medical working environment with safety and health.
[Key words]
Radiation protect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Radiation dose; Occupational exposure; Radiation safety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Medical Engineering, The 960
th
Hospital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Joint
Service Support Force, Jinan 250031, China.
放射技术是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
分,放射诊疗设备也越来越多地引入到医疗领域的各
个部门。放射诊疗设备的大量应用在满足医疗需求的
同时,也增加了放射工作者接触各种电离辐射的风
险,放射防护隐患日益突出。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明
确指出,辐射诱发癌症已成为主要的躯体照射效应,
而这种效应无剂量阈值,微小的剂量即可引发随机性
效应
[1]
。由于放射工作人员大量接触电离辐射,长时
间处于辐射环境,放射损伤与致癌效应也愈发明显。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
措施,减少放射性暴露和人均辐射量,保障放射工作
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管理方法可
称为质量管理小组,由同一部门或工作性质相近或者
互补的数名人员,根据选取的活动主题,采用科学的
统计工具(如鱼骨图、柏拉图、查检表、直方图、质量
控制图等)与管理手法,通过发散思维,群策群力,深
入调查并分析问题症结,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建立
完善的管理体系
[2-3]
。
目前,关于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的研究多为定
性分析,缺乏数据调查与效果量化,对放射性职业暴
露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报道较少
[4-5]
。基于此,本研究结
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
○
医院放射防护现状,
针对放射诊疗设备相对集中的普通放射科、放疗科、
核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和介入中心,由医院组织相关
人员开展QCC管理方法,对5个科室的285名放射工作
①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医院医学工程科 山东 济南 250031
*通信作者:********************
作者简介:刘振颖,女,(1986- ),硕士,工程师,从事医疗设备管理及质量控制等工作。
ZHONGGUOYIXUEZHUANGBEI 143
学术论著
中国医学装备2020年4月第17卷第4期 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放射医学工作人员辐射剂量中的应用研究-刘振颖 等
人员受辐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完善的防护措施
与管理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建立QCC质量管理小组
QCC质量管理小组由8人组成,其中,医学工程
科放射防护负责人1名,影像科副主任技师、主管技师
各1名,核医学科、放疗科主管技师、护士长各1名,
心血管内科和介入治疗中心主管技师各1名。鉴于放
射防护负责人熟知各项医疗放射防护管理条例,并掌
握相关科室辐射剂量信息,由其担任品管圈辅导员;
圈长由影像科业务能力强,熟知管理流程的副主任技
师担任;小组成员根据戴明(plan do check action,
PDCA)循环原则,分析原因,统计数据,研究解决方
案,检查并制定标准,完成对所选主题的优化
[6]
。
1.2 选定主题
QCC质量管理小组根据医院普通放射科、放疗
科、核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和介入中心5个科室放射
诊疗设备使用情况,将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医
疗辐射水平作为管理项目,以个人剂量监测为依据,
按照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可行性和周期性
[7]
等5方
面进行打分评价,最终确定“降低放射从业人员职业
暴露和辐射剂量”为QCC质量管理主题。
1.3 制定计划
根据选定的主题,利用甘特图拟定具体规划。
QCC质量管理时间为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具体时
间分配为:①计划(Plan)占30%,从选定主题到调查
数据并绘制柏拉图分析要因;②执行(Do)占40%,绘
制鱼骨图,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③检查(Check)占
20%,跟踪对策实施并反馈结果;④处理(Action)占
10%,对结果讨论分析处理。
1.4 现状调查
小组成员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自行设计放射
性职业暴露调查表,对5个科室的285名放射工作人员
2018年3-8月执业期间的暴露类型、员工工龄及员工
职称进行统计,计算得到放射工作人员人均暴露率为
13.7%,见表1。
参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
范》(GBZ128-2016)
[8]
要求,外照射量应<5 mSv/a,限
值<20 mSv/a,调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5个科室的
285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档案,其中4人
外照射量>5 mSv/a,最高照射量为5.34 mSv/a,超出
放射工作人员国家标准剂量值。对全部放射工作人员
144 ZHONGGUOYIXUEZHUANGBEI
表1 285名放射工作人员
2018年3-8月职业暴露情况调查
调查内容
放射从发生暴暴露年人均暴暴露发
业人数露人数次数露次数生率(%)
DSA类介入操作594180.066.78
暴露
放射治疗49390.036.12
类型
ECT、PETCT操作415120.0412.2
CT、普通摄片
*
11629430.1525
床边、手术放射操作
*
3312310.1136.36
≤5134581861.3943.28
工龄
5~104917370.7634.69
(年)
10~15545160.39.26
≥1548220.044.17
未取得职称21131537.2961.9
职称
初级6491241.9414.06
中级15210250.166.58
高级48120.042.08
注:①表中*为放射工作人员交叉从事的2种放射操作
情况;②表中DSA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ECT为发射型
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成像,CT为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年均辐射量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绘制应用QCC质
量管理改善前的辐射剂量原因分析柏拉图。基于“二八
法则”(即帕累托法则,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因子的只
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
次要的),确定QCC质量管理改善重点为:单次或多次
累积长时间暴露、薄弱的防护意识和生疏粗浅的操作技
术。QCC改善前辐射剂量原因分析柏拉图见图1。
图1 QCC质量管理改善前辐射剂量原因分析柏拉图
1.5 目标衡量与定义
个人辐射剂量仪监测的数据不仅可直观反映放射
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和辐射危害的情况,且可以准确、客
观地评定防护设备和突发放射事故下的剂量估算。根据
小组成员实际调查285名放射工作人员人均辐射剂量为
2.105
mSv/a这一结果,将放射工作人员人均辐射剂量
作为小组质量管理的量化目标,考量小组成员综合能力
68%和改善重点81.7%,根据目标值计算公式:目标值=
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现状值×圈能力×改善重点,
计算得出本次小组质量管理的目标值为0.936 mSv/a。
中国医学装备2020年4月第17卷第4期 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放射医学工作人员辐射剂量中的应用研究-刘振颖 等
学术论著
2 QCC质量管理计划与实施
2.1 真因分析
质量管理小组成员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利用头脑
风暴法,从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现状、防护意识、专业技
术、固有防护、防护培训、放射设备的计量质量控制和
监督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并绘制鱼骨图分析导
致放射工作人员高辐射剂量的真正原因,见图2。
图2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辐射剂量原因分析鱼骨图
2.2 对策拟定与实施
根据调查结果以及真因分析与重点改善环节,小
组成员利用头脑风暴法,综合考虑措施的可行性和时效
性,拟定降低放射工作人员人均辐射剂量的相应对策
[9]
。
(1)科学配置放射工作人员,制定合理的排班轮休
计划。由表1和图1数据得知,长期置于放射操作环境
或一次性长时间受照的工作人员,暴露发生率和辐射
剂量均占据很大比例。①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对放射工
作人员的技术资质和专业资格进行评价,根据《电离
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10]
和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5
号)
[11]
规定,参照以往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与轮休班
次,在科主任协助下调整人员排班组合,保证每班次
均有不同的职称与工龄放射工作人员在位,利用最优
人员组合,缩短暴露时间,发挥最佳工作效率;②加
强技能培训,增加特殊岗位放射技师,由圈长联系分
管科主任,根据自愿原则,对在岗技师转岗培训,缓
解特殊岗位人才稀缺造成的高强度工作压力;③确定
合理休班制度,根据工作强度,提高工作人员轮休频
率并适当延长休假时间,将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
检查作为科室安全质量考核内容之一。
(2)增加放射防护培训,提高放射工作人员个人
防护意识。放射工作人员由于职称和工作经验的差异
导致其对辐射防护重视程度参差不齐,防护意识相对
薄弱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次数和辐射剂量相对较
高。①质量管理小组辅导员联系5个科室主任及时普
及放射防护新法规、新知识,重点对低职称和工作年
限短的工作人员加强辐射原理与防护相关知识学习,
端正其工作态度,变被动防护为主动防护;②每月进
行辐射基本知识和防护技能培训与考核,将防护理论
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相挂钩;③
小组成员不定期巡检,检查内容包括计量笔佩戴、防
护衣物的穿戴以及技师操作规范性等,将检查内容与
工作量及剂量监测数据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统
计结果纳入科室绩效管理。
(3)提高放射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放射性暴露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低职称和工作年限短
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或专业技术薄弱,导致
其平均暴露占比>50%,辐射剂量累计>35%,放射
医(技)师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影像质量,更
关乎到个体受辐射剂量的多少
[12]
。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对放射工作人员资质进行审查,定岗定位,对通过放
射技术等级考核并持有相应医疗设备上岗证的执业技
师,评定较高等级的薪级;对新招聘或无职业资格证
书的技师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跟师学习制度,避免其
单独操作放射设备;对特殊或复杂的检查申请,由经
验丰富者指导在岗技师跟机操作。通过上述多种办法,
最终达到减少无效曝光次数,合理缩短曝光时间的目
的,确保在满足临床诊断或治疗的前提下选择最优检查
方式与合理曝光参数,减少暴露几率和辐射剂量。
(4)落实计量质量控制工作。主要是针对CT、数
字X射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以及移动式
X射线设备的旧机型和老设备。①对X射线的线性、
线质、均匀性、照射野的一致性、剂量指数及分辨率
等参数进行周检或不定期检测并校准,确保X射线输
出的稳定性与精确度,将辐射剂量控制在标准范围
内;②短时低能的辐射常被忽略,也是电离辐射累计
的重要因素,病房与手术室增加移动式铅屏风,加强
床边与术中防护;③严格密封屏蔽并单独处置放射
源,增加患者留观病房,做到物理师与患者及其排泄
物的绝对隔离;④低密度及含铅量少的防护用具为放
射工作人员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存放标准提高了要
求,质量管理小组成员每月对防护用具进行检测,为
每件防护用具按照科室-购买年份-检测日期进行归
档,对超期服役的防护用具作报废处理;⑤医院相关
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联系卫生放射防护监管部门,指
导科室科学合理地储藏、运输放射性核素及放射性医
疗垃圾,杜绝工作外时间的辐射概率,逐步建立三级
防护屏障,完善院级监督-职能科室协助-科室自查
制度
[13]
。
ZHONGGUOYIXUEZHUANGBEI 145
学术论著
中国医学装备2020年4月第17卷第4期 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放射医学工作人员辐射剂量中的应用研究-刘振颖 等
3 QCC质量管理效果
3.1 有形成果
通过6个多月的放射防护QCC质量管理,放射工作
人员平均暴露率由13.7%降为4.3%,外照射剂量最高累
计剂量为1.41
mSv/a,人均辐射剂量为0.893 mSv/a,
目标达成率为118%。
QCC质量管理改善后的辐射剂量原因分析柏拉图
见图3。
图3 QCC质量管理改善后辐射剂量原因分析柏拉图
3.2 无形成果
通过开展QCC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在品管圈技巧、
工作积极性、工作态度、专业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
力等
[14]
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见图4。
图4 QCC质量管理无形成果
4 讨论
目前,QCC质量管理已广泛应用于卫生领域的
质量管理
[15-16]
。不同于传统的经验性、粗放性管理理
念,QCC质量管理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实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QCC质量管理
重视现状调查,数据收集与整理,提出明确的目标
值,并对成果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在效果确认后将
措施标准化。QCC质量管理的实施强化了各部门的
责任担当,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本研究将QCC质量管理应用于放射工作人员的
辐射剂量管理,通过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对
放射性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详细的数据调查与分析,针
对导致较高辐射剂量的真因制定措施:①健全防护管
146 ZHONGGUOYIXUEZHUANGBEI
理,加强科室内部、科室之间人才学习,合理制定轮
休排班计划,落实职业健康检查;②加大放射防护宣
传力度,做好辐射防护培训工作,严格佩戴有效的防
护用品,正确使用辐射剂量仪,从制度和思想上实现
自我约束,逐步实现主动防护;③强化专业学习,提
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减
少重拍率;④完善固有防护,针对特殊检查,加强距
离和屏蔽防护;⑤定期检测校准放射设备质量控制参
数,确保放射设备辐射输出的精确度。
5 结论
QCC质量管理的实施可有效减少放射工作人员暴
露次数与辐射剂量,实现放射防护管理的上下统筹,
点面结合,兼顾统一
[17-18]
。通过QCC质量管理,可调
动小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凝聚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放射工作人员人均放射暴露率从13.7%降为
4.3%,人均辐射量从2.105 mSv/a降为0.893 mSv/a。
QCC质量管理应用于放射防护管理中,可完善医院放
射防护管理体系,有效减少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和
人均辐射剂量,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
质量,营造安全健康的医疗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柳渊,董硕,白玫,等.加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
放射防护教学课程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7,
14(4):133-137.
[2]
成学慧,曹晓萌,李波,等.品管圈在提高医院医疗
设备维修外包服务满意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
备,2018,15(10):124-127.
[3]
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15-217.
[4]
李小莉,周芸竹,于德娥.2010—2013年我国医疗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现状分析[J].职业与健
康,2016,32(16):2193-2196.
[5]
张芳.医院放射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6):170-172.
[6]
张永,陈宏文,崔飞易,等.应用PDCA方法提升医疗设备
维修管理水平[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8):131-133.
[7]
林智胜,邓婕,王娜琴,等.应用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
降低X射线影像重照率[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9):
36-39.
[8]
国家卫生计生委.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
范:GBZ128-2002[S].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06-28.
[9]
肖翔.品管圈活动实际应用于提升医学装备管理质
量的难点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8(1):62-63.
[10]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
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S].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2002-10-08.
[11]
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卫生部令
第55号[S].卫生部,2007-06-03.
[12]
柳渊,董硕,白玫,等.加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
放射防护教学课程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7,
中国医学装备2020年4月第17卷第4期 China Medical Equipment 2020 April Vol.17 No.4
学术论著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改善病房呼叫铃使用效率
顾 静
①
李 婷
①
杨 清
①*
张 娜
①
[文章编号] 1672-8270(2020)04-0147-05 [中图分类号] R197.323.2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目的:
应用品管圈(QCC)管理模式改善病房呼叫铃的使用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方法:
根据QCC管理
的十大步骤,统计病房呼叫铃的使用情况,回顾性收集改善措施实施前的2018年6-7月实际呼叫铃使用率及按铃原因,运
用鱼骨图、柏拉图等方法分析导致病房呼叫铃使用率高的主要真因;收集导入改善措施后2018年11-12月的实际呼叫铃使
用率及按铃原因变化情况,分析对应的改进措施,评价措施的有效性。设计呼叫铃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患者出院时,由责
任护士指导患者及家属通过微信扫码完成问卷回答。
结果:
应用QCC管理模式后病房呼叫铃的使用率由活动前的91.9%降
至活动后的34.1%,改善幅度为62.9%。QCC管理成员们的沟通与协调、责任心、积极性、团队精神、QCC管理方法、解
决问题能力、活动信心以及脑力开发等无形成果均得到了提高。
结论:
QCC管理模式能降低病房呼叫铃的使用率,改善护
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
关键词
] 品管圈(QCC);管理模式;呼叫铃;使用率
DOI: 10.3969/.1672-8270.2020.04.036
Application of QCC management mode in reducing usage rate of call bell in ward/GU Jing, LI Ting, YANG
Qing, et al//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20,17(4):147-15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ly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management mode to reduce the usage rate of call
bells in ward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Methods:
According to 10 main steps of
QCC management to calculate the used situation of call bell in ward as statistic method, and to retrospectively collect
the actual usage rate of call bell and the reasons of using call bell pre implementing improvement measure during June
2018 and July 2018, and to analyze the main reasons that led to high usage rate of call bell in ward, and to collect the
actual usage rate of call bell and the changed situation of the reasons of using call bell post implementing improvement
measure during November 2018 and December 2018, and to analyz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measures. After the questionnaire of usage situation of call bell was designed, the
primary nurse would guid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to complete answers of questionnaire by sweeping
WeChat code when patients left hospital.
Results:
After the QCC management mode was applied, the usage rate of call
bell in ward decreased from 91.9% pre activity to 34.1% post activity, and the improvement extent was 62.9%. And the
abilities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responsibility, enthusiasm, team spirit, QCC skill, the ability of solving
problems, confidence for this activity, brain exploitation and other intangible results of QCC members were enhanced.
Conclusion:
The QCC management mode can reduces the usagee rate of call bell in sward,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care services, and enhanc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Management mode; Call bell; Usage rate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First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y,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China.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s,QCC)概念来源
于美国,并在日本得到发展,现已在100多个国家得
到推广
[1]
。品管圈管理模式是全方位质量管理的一项
关键举措,由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
们自动自发组成以多个人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
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或用品管
手法,解决工作现场、管理等方面问题
[2]
。由于QCC
管理模式具有高效、便捷、节约成本和优化工作流程
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医院将QCC管理模式引入到医
疗、护理、装备器械、感染控制、费用管理以及影像
①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微创妇科 辽宁 沈阳 110004
*通信作者:*********************
作者简介:顾静,女,(1973- ),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从事妇科与产科护理研究工作。
14(4):133-137.
[13]
陈秀梅,张容,赖敏华,等.三级医院介入放射防护能力
及个人防护现状调查[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7,26(2):
176-179.
[14]
陈宏文,廖伟光,王婷婷,等.品管圈在降低消化内
镜漏水故障发生率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
志,2018,42(5):384-387.
[15]
张利琼,李娜,谭蕾.应用品管圈提高呼吸机管理与使
用质量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1):
1655-1657.
[16]崔飞易,王兆源,陈宏文,等.关于利用“品管圈”活
动提高监护仪调配管理规范率的研究[J].中国医疗
设备,2017,32(1):144-147.
[17]
杨艺.品管圈活动对患者辐射安全宣教与防护的作
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19):177,181.
[18]
业海燕,孙华志.追踪管理和品管圈法在放射安全防
护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6,17(6):18-20.
收稿日期:2019-06-21
ZHONGGUOYIXUEZHUANGBEI 147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2734607a2112809.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