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策略与技巧(推荐)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策略与技巧(推荐)


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策略与技巧

(

名师剖析解题思路与技巧

+WORD

版本真题实战训练,对高考

实战具有重大参考价值,建议下载打印练习

)

高考题型和解题技巧

一、 主旨大意题(几乎每年高考都有,1~3题)

这类题在设题时常会用到title, subject, main idea,

topic, theme等词。

1. 归纳标题题

特点:短小精悍,一般多为一个短语;涵盖性强,一般能覆盖

全文意思;精确性强,表达范围要恰当,不能随意改变语意程

度或色彩。常见命题形式有: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 _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2. 概括大意题

包括寻找段落大意(topic)和文章中心思想(main idea),

常见命题形式有:

What is the general/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expresses the main idea?

What is 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text?

The writer of the story wants to tell us that_____.

The passage/ text is mainly about_____.

What’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 ?

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文章多是议论文和说明文,这两种文体的结构可归纳为:

提出问题——论述问题——得出结论或者阐明观点。对于这类文章,

抓主题句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 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文章

1

的开头或结尾。主题句具有简洁性、概括性的特点。主题句在文章中

的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位于段首:一般而言,以演绎法撰写的文章,主题句往往在文章的开头,

即先点出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作具体的陈述。判断第一句是否为

主题句,可具体分析段落的首句与第二,三句的关系;如果从第二句

就开始对第一句进行说明,论述或描述,那第一句就是主题句。有些

段落,在主题句后面有明显引出细节的信号词,如for example, an example of;

first, second, next, last, finally; to begin with, also, besides; one, the other;

some, others等。在阅读中应尽量利用上述信号词来确定主题句的位置。

位于段尾:有些文章会在开头列举事实, 然后通过论证阐述

作者的核心论点。因此,如果第一句话不是概括性的或综合性的话,

最好快速读一读段落的最后一个句子,看看它是否具备主题句的特征。

如果它具备主題句的特征,段落的主题思想就很容易确定了。

一般说来,当一种观点不易向人解释清楚或不易被人接受时,主题句

便会到段落的末尾才出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引出结论的信号词。

如so,therefore,thus,consequently;in conclusion,in short;

in a word, to sum up等来确定主题句的位置在段尾。当无明显的此类

信号时,学生可在段落的最后一句话前面添加一个引出结论的信号词,

以确定其是否是主题句。

位于段中:有时段落是先介绍背景和细节,接着用一句综合或概括性

的话概括前面所说的内容或事例,然后再围绕主题展开对有关问题的

深入讨论。这种文章的主题句往往会在段落中间出现。归纳起来主要

有两种情况:先提出问题,然后给予回答(主题句),最后给予解释;

或者,先提出问题,然后点出主题思想(主题句),最后给予解释。

首尾呼应:主题句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两个位置上先后出现,形成前呼

后应的格局。这两个主题句叙说的是同一个内容,但用词不尽相同,

这样不但强调了主题思想,而且显得灵活多变。这两个句子并非简单

重复,后一个主题句或对该主题作最后的评述,或对要点作一概括,或

使之引申留给读者去思考。

2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1781665a195356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