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5日发(作者:)
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简称“统计源期刊”)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和中国科技信
息研究所(ISTIC)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别列出的核心
期刊表和统计源期刊表是国内作者发表论文应用最广的选刊标准,它们都是经过一定的选
刊原则筛选出的高质量的期刊目录,也是科研院所进行学术成果评价时最常利用的参考工
具。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本文以2004年版《报告》与《总览》为依据,以其中的
生物医学类期刊为例,对两者进行比较。
1、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
对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照其登载相关论文数量的减序排列时,可以分出对该
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几个区,位于核心区的期刊称为核心期刊。
广义的统计源期刊是指被各类检索系统、数据库等收录而作为其文献统计来源的期刊。
《总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子课题——
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成果,研究人员采用文献计量统计与定量评价,同时结合学科专
家对定量评价结果的定性评审形成最终研究成果[1]。《总览》所确定的核心期刊表在国内
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报告》是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的模式,结合中国期刊发
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不含港、澳、台)的1576种(2004年版)科技期刊
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
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
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人们习惯称其为
“统计源期刊”,下文所说统计源期刊即指此目录。
2、《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相同点
2.1 理论依据相同两者都以加菲尔德引文分布规律与布拉德福分布规律为理论依据,
因此可以认为都是经过严格的文献计量学标准而获得的核心期刊。
2.2 均采用多指标的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2004年版《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
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由7 个评价指标组成。2004《统计源期刊》评价计
量指标选择了期刊引用计量指标与来源期刊计量指标两部分共15项指标。
2.3 两者研究成果均不能作为金标准使用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都是一种相对统计的
概念,由于文献计量学理论的局限性、数据采集的不完整性以及统计方法的不全面性,都
会使评价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其研究结果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精密,因此两者
只能起参考工具作用,不能作为检验期刊质量的“金标准”,过分夸大其作用只会带来负面
影响。
3、《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区别
3.1 编辑出版单位不同《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
联合研制而成,属于民间性质;而《统计源期刊》由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完
成,具有一定官方性质。
3.2 学科分类原则不同两者都采用分学科统计评价指标数据的方法。学科划分对期刊
评价结果影响很大,学科划分过大,小学科学术性强的期刊会被淹没;划分过细,小学科的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1364824a189338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