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bscans原理

hdbscans原理


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

hdbscans原理

HDBScan原理

HDBScan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能够自动识别数据中的离群点,并

生成不同密度区域的聚类结果。该算法在2000年由Campello等人提出,并在之后

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HDBScan的原理基于DBScan算法,但进行了一些改进。DBScan是一种基于

密度的聚类算法,它定义了两个重要参数:邻域半径ε和最小密度阈值MinPts。

算法从起始点开始,寻找在距离ε内的其他点,并将它们标记为核心点。然后,算

法通过核心点之间的连接来扩展聚类,形成密度可达的点的集合。

HDBScan相比于DBScan的改进在于两个方面。首先,HDBScan引入了最小

簇数参数MinClusterSize。该参数表示聚类结果中的最小簇大小。这样做的目的是

为了保证只生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簇。其次,HDBScan还引入了密度可达图的概念。

通过构建密度可达图,该算法可以自动将不同密度的点划分到不同的聚类中。

具体的HDBScan算法步骤如下:

1. 初始化参数:设定邻域半径ε、最小密度阈值MinPts和最小簇数

MinClusterSize。

2. 构建k维密度可达图:从数据集中选择一个未访问过的核心点作为起始点,

找到其ε邻域内的所有点,并将其添加到该核心点的k维密度可达图中。然后,对

于其中的每个点,重复该过程,递归构建k维密度可达图。

3. 标记离群点:将未访问过的点标记为离群点。

4. 生成聚类结果:对于每个未访问过的核心点,找到其密度相连点的集合,并

将其作为一个聚类生成。如果该聚类的大小不小于最小簇数MinClusterSize,则将

其保留在结果中。

5. 分配离群点:将未标记为离群点的点分配到最近的聚类中。

HDBScan算法通过将单个参数进行调整,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数据集,

并且能够处理含有离群点的数据。它在密度聚类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并且取得了良

好的聚类效果。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0464921a1761351.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