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9日发(作者:)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国家外贸部规定凡是年销售额在5000万以下的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数据表明,中小企业已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增长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目前,我国已注册的中小企业有近1000万家,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60%左右,实现利税超过全国的40%左右,他们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信息化的水平,中小企业要想继续生存并得以发展,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中小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终选择。
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够,存在误区
尽管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开展了信息化建设,但他们并非全都对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如何实施信息化有透彻的了解。以至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拥有电脑、拥有企业网站、建一个财务管理系统就算实现信息化了。没有认识到企业信息化不仅涉及大量的投入和技术变革,而且还涉及到企业的业务与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问题。
2.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有效人力资源不足
中小企业要实施信息化, 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也要引进和留住高级IT人才。 在现阶段,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资信度差,抵押资产少,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大,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的普遍困难。另外,很多中小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投资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相对滞后。管理也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这对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是道难以逾越的门槛。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需要大量资金, 运行系统的维护由于自身条件限制, 中小企业很难找到或留住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这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3.服务有限,环境较差
中小企业管理程序变动很大,限制了企业管理软件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由于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自身的局限,目前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过于昂贵。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管理软件产品还不多或者不能很好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软件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售后服务也没有跟上。国外企业管理软件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很难为中小企业所接受。以中小企业信息化为特长的咨询机构极少,专业从事企业信息化工程的监机构太少,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项目质量无法保证。此外,電子支付、信息安全、物流配送、社会信用体系等问题使企业认为现在还不是开展信息化的最佳时机。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07439567a150740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