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1日发(作者:)
—————————— 教育资源共享 步入知识海洋 ————————
特蕾莎修女
这一生做不到什么伟大的事情,我只能用伟大的爱做小事情。
——特蕾莎修女
素材整理:王伏杨金戈铁骑
2020年3月29日
—————————— 教育资源共享 步入知识海洋 ————————
特蕾莎修女——“永生的伟大的圣人”
特蕾莎修女档案
────────
特蕾莎修女(英文名:Blessed Teresa of Calcutta,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又称作德兰修女、特里莎修女、泰瑞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因其一生致力于消除贫困,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2003年10月被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单Beatification,特蕾莎修女的名称也因此变为真福特雷莎修女(Blessed
Teresa)
梦想需要不断追求
特蕾莎修女用她的一生,将爱传播给其他人,她一直都希望印度的难民能够拥有自己的家。从12岁起,特蕾莎便开始帮助印度的难民,她为难民儿童开设露天学校,亲自照顾无家可归的难民老人,为他们争取医疗条件与设备,每次他们有什么新病情,特蕾莎修女都会第一个投身于研究中······七十五年来,特蕾莎修女每天都为一件事情都出奔走呼号,为印度难民们筹得善款,创办慈善基金会,隔段时间,就会亲自到难民家中抚慰他们。因为特蕾莎修女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和修女投身于解救难民的行列中去,特蕾莎修女也因此在1979年荣获了诺贝尔和平奖。
特蕾莎修女----爱的一生
特蕾莎修女于1910年出生在塞尔维亚,本名阿格尼丝。她的家庭很富有,家中连特蕾莎共有三个孩子。她小小年纪就开始思索人生,12岁时感自己的是帮助穷人,这决定了她被称为“活”的一生。17岁时,她决定到的劳莱德修女院学习。1928年,她来到印度大吉岭工作,担任当地学校的老师,教授地理及历史。大吉岭位于喜马拉雅山与加尔各答的山脚下。1937年,特蕾莎完成了修会的训练,正式宣誓成为修女,并被到隶属加尔各答的圣玛丽亚女校中担任校长。该校是个贵族学校,学生皆来自孟加拉的上流阶层。
然而,特蕾莎并不想让自己停留在圣玛丽亚女中。当地的士绅把孩子送入这个学校,期望在学校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然而,在加尔各答圣玛丽亚女校的墙外却布满了脏乱、的贫民窟。特蕾莎看见这贫民窟与贵族学校的对比,她心中深受责备。她知道,贫民窟才是她要去的地方。她要进入最穷苦、最低贱的人群当中。
特蕾莎修女在院十年了,她知道院的生活既舒适又稳定。特蕾莎承认,离开院走入贫民窟是一个的抉择。因为对她而言,脱离院的痛苦与,更胜过她当年离开家人与朋友,进入院的决定。
特蕾莎要离开院时,修会的曾与她约谈并试图劝阻。其实,特蕾莎清楚知道,一旦脱去修会的修女袍,她就失去了修会的支持,也没有什么人来帮助她,但她依然出走这个决定。最后,修会终于点头同意。
金戈铁骑
—————————— 教育资源共享 步入知识海洋 ————————
离开修会后,特蕾莎进入最破烂的贫民窟,在那里用几卢比租下一间房子,接待贫民窟里饥寒交迫的孩童。为了他们,她自己亲身到街上乞讨食物并送药,帮助他们清洗身体。在这个屋里,没有桌子、椅子,也没有黑板。她以地板为黑板,教孩子们一些孟加拉字母。
这时她完全依赖心中的而工作,只要她觉得哪里有最大的需要,她就到那里去帮助人。有一次,她看见街上躺着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她焦急地四处求告,敲遍医院、诊所的大门,竟无一人理会。最后好不容易求到一点药品,回来时却发现那人已死去了。
另有一回她遇见一个人身上都是脓包、伤口,脓包上竟是蠕动的蛆和虱子。她沉痛地感叹:“狗与猫都过得比这人更好,人为何如此卑贱地死亡呢?”之后,她到局请求他们拨一处地方,使她可以接待那些无家可归者,能够帮他们清洗身体、洗净流脓的伤口再加以包扎,好让孤苦无依者有个安静面对死亡之所。她觉得这么做,至少能使他们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也可以感受到被需要、被爱与被照顾。就这样,特蕾莎创办了死者之家——Nirmalahriday,意思是的心之地。她借用加尔各答一家香火鼎盛的庙旁招待香客的一间禅房,开始来的游民。同样,特蕾莎又创办了弃婴之家,专门被丢弃在上、局门口、垃圾桶里和儿童之口的婴孩。有一日在倾盆大雨中,在及膝的水里,一个贫穷的妇人手上抱着高烧不退的孩子。因为她付不出房租,屋主拆毁了屋顶,妇人、孩子无助地立在雨中,无处避雨。特蕾莎伤痛地说:“想想看,只是因为缴不出8卢比的房租,一个孩子竟要死在大雨之中。”
除此之外,特蕾莎又创办了麻风病之家。当时,特蕾莎听说一个修女会所支助的麻风病院将拆除。她立即前往孟加拉市为他们向市长求情。后来市长将一块位于市郊的土地拨给特蕾莎作为麻风病人之家,这就是麻风病之家的由来。在其中的麻风病人得以受到妥善照顾。
1979年,特蕾莎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同年也获得印度颁发的全国最高荣誉。全世界许多的大学争相颁授荣誉学位予特蕾莎,各地也纷纷邀请她去。一夕之间,特蕾莎修女竟成为拥有众多头衔的名人。但是,她从未被这些,她穿著朴素,单纯地接受这些由人而来的赞美与光荣。她代表穷人发表简单的感言,词句里充满了爱与感谢。她这样说道:“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今天,我来接受这项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所以,把这笔巨额金全部用来为穷人和的人们办事,这对她来说是最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1997年9月特蕾莎逝世,葬于加尔各答。特蕾莎去世的传来,引起了全世界更大的震动:在印度,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冒着倾盆大雨街头,悼念他们的“特蕾莎嬷嬷”,宣布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总统为此宣布取消活动,总理亲往加尔各答花圈、发表吊唁;从新加坡到英国,从到美国,元首和首脑纷纷发表讲话,为这位“”的逝世感到悲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发表声明向她致敬,罗马教廷专门举行弥撒为她追思;菲律宾红衣主教梅辛称她为“代表和平、代表、代表欢乐”的象征,甚至印度最大的清真寺的伊斯兰教长布哈里也说,她是一位“的伟大的”!
特蕾莎的爱
特蕾莎居住的修道院的高墙把加尔各答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高墙内,安全舒适;高墙外,是混乱和贫病。修道院的生活越是舒适,特蕾莎内心的不安就越强烈。
特蕾莎从外面带回24个女孩,试图教她们读书。但这些在街头流浪惯了的孩子,根本不习惯修道院安静整洁的生活,竟然集体逃跑了。这件事给特蕾莎极大的震动,她意识到:如果要为穷人服务,金戈铁骑
—————————— 教育资源共享 步入知识海洋 ————————
就必须走出这道高墙,把自己变成一个穷人,否则,这种服务就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
1948年,特蕾莎脱下穿了17年的罗雷多修道院深色会服,换上了这件印度传统的莎丽服,他盼望与穷人在一起。特蕾莎在印度时,衣食住行都极其简单。即使外出需要,她只穿鞋,不穿袜子,甚至是在寒冷的冬天;她只食用简单的食物,即使生病时,也只是吃盐和米饭。
特蕾莎后来出国参加会议时,常常把随身携带的东西放在一个纸包里,再用一根绳子捆一下,这就算是行李了。在印度,这种纸包通常是穷人才用的包裹。一次,特蕾莎提着一个草筐前往美国参加底特律分会的落成典礼,前来迎接她的同工看到她提着这样的行李走出飞机场时,不禁落下泪来。
不仅是自己,特蕾莎还让其他修女,在衣食住行上都努力保持清贫:夏天没有电扇,冬天没有暖气,没有冰箱、洗衣机,甚至连肥皂和刷子都没有。特蕾莎说:“除非你过贫苦者的生活,否则你如何了解他们?”
1953年,特蕾莎创办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正式设于加尔各答,服务于最贫穷的人,“照料伤残孤苦之人,并且教育流浪儿童,探望乞丐及其子女,安置被遗弃被驱逐未蒙爱之人”。
临终关怀医院成立于1954年,是特蕾莎创建的专供垂死者和贫病者的安息之地。每天,修女们从街道旁、阴沟里,有时甚至是从火葬场和坟坑里救起那些穷病伤残者,或濒死者。他们有的浑身溃烂……他们中的大多数,大概一生都没有洗过一次澡,而修女们却温柔地为他们清洗,包扎,不抱怨,不嫌弃。
特蕾莎的行为曾遭到一些传教士的反对,他们认为她损害了教会的形象和尊严;一些印度“爱国者”抗议,说她让加尔各答这座城市和贫困划上了等号,在全世界起到了负面宣传的作用;更不用说,她一直面临教派矛盾和种族冲突,随时都可能有人冲过来对她高喊“滚出去”。但是特蕾莎没有退缩,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帮助穷人。
特蕾莎修女金句
————-————
团结
1. 贫穷不是由上帝创造的。是我们通过我们的自我主义造就了它,你和我。
2. 我们不是被称为成功,而是忠诚。
3. 最大的错误就是认为你太强大而不能陷入诱惑之中。将手指放入火中,它会燃烧。所以我们必须经历火灾。
4. 如果我们谦虚,没有什么会改变我们,既不会赞美也不会沮丧。
爱和生活
1. 我们不需要枪支和炸弹来带来和平,我们需要爱和同情。
2. 如果你想改变世界,回家,爱你的家人。
3. 这不是我们给了多少,而是给予了多少爱。
金戈铁骑
—————————— 教育资源共享 步入知识海洋 ————————
4. 生命就是一首歌,唱出来。生活是一场斗争,接受它。
5. 决定一个孩子必须死,以便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这是一种贫困。
6. 生命是一个机会,从中受益。生活就是美,欣赏它。生活是一个梦想,实现它。
7. 没有爱的工作就是奴役。
8. 在你的生命中传播上帝的爱,但必要时只用言语。
9. 耶稣彼此相爱。他没有说爱全世界。
10. 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中,并不是单单只为追自身的幸福,而应为他人做些贡献。
11. 倘若你付出爱时有所保留和计较,你便不在爱里。
态度
1.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2.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4.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5. 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6.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他人评价
————
特蕾莎修女——尘世间仁慈的天使
特蕾莎修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穷的人,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特蕾莎修女,没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诚恳、服务而有行动的爱,来医治人类最严重的病源:自私、贪婪、享受、冷漠、残暴、剥削等恶行;也为通往社会正义和世界和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她不曾像摩西那样叫红海分开,两边立起如垒,让以色列人从干地上走过去。
她不曾用食物喂饱五干人,叫许多人跟在她后头拥护她。
她不曾搞过叫天地变色的社会革命,她不是个翻天覆地的伟人。她所做的,是每一个有手有脚的平凡人都有能力做到的事:照顾垂死的病人,为他们洗脚、抹身,当他们被不幸的命运践踏如泥的时候,还给他们一个人的尊严,如此而已。
她就是特蕾莎修女,她的一生都在追寻着这样一个真理:我们都不是最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特蕾莎修女一生的使命既简单又直接,就是服侍穷人中的穷人。她认为人的贫穷不是物质上的缺乏,乃是不被需要与没有人爱,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感觉自己没有人要,是人类所经验到最糟糕的一种疾病。”因为别的病有药可医,惟独“不被需要”,除了一双愿意服侍的手与一颗充满爱的心肠外,再没有一帖药可医治。
特蕾莎的一生,都在带领仁爱修女会一起服侍世人。她并没有达官显要在背后作为支持,修女会也没有获得社会名流的积极赞助,她只是单纯地依靠她那份几乎是无限的,但却是坚韧的爱。
金戈铁骑
3.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
—————————— 教育资源共享 步入知识海洋 ————————
在特蕾莎修女朴素的装束下,隐藏着一个高贵的灵魂。她确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特殊的人物,也是最令人景仰的女性中的一个。她靠着无限的爱去服务穷人中的穷人,以她的一生,实际影是伟大的爱。
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她个人成功地你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
最美丽的手
张丽钧
看特蕾莎修女传记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到了插图中特蕾莎修女的那双手,那是一双皱纹堆叠、布满黑斑、粗糙难看的手。照片中的那双手,除了给穷人喂水、喂饭、擦身、洗脚、包扎伤口,就是向穷人传递爱的信息--爱怜地捧住乞讨孩子的脸,动情地抚摩临终者的头发,悲伤地托住饥饿者的下颏,将一个悲苦无助的流浪者紧紧搂在怀里,毅然拉住麻风病人可怕的残肢……
就是这双手,从豺狗的嘴里夺下过生命,还曾把生满蛆虫、爬满蚂蚁的濒死者抱到“临终关怀院”,为他擦洗,让他获得尊严,让他“死得像个天使”。
要知道,在古老的印度,贵族们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称做“不可触摸者”。“不可触摸者”被认为是极其肮脏的。他们没有权利喝干净的泉水,只能喝污水;如果他们的影子投到了一种食品上,这食品便只能扔掉,连贵族家的狗都不准许吃。
面对那些被剥夺了尊严的人,特蕾莎修女从来不吝啬把自己的手伸向他们。这个不懂得留恋“美丽舒适的大房子”的欧洲女人,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一头扎进了加尔各答的贫民窟中,让自己变成了穷人中的一员。她用被上帝深情吻过的双手去触摸那些渴望被触摸的人。她没有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甚至连可怜、同情这样的情感都被她轻轻地剔除,她只站在一个与他们平齐的位置上,触摸他们,给予他们爱与尊严。
有一回,特蕾莎修女乘火车去一个医院请求支持。当火车经过一棵大树时,她看见一个流浪汉靠着树坐着,看样子快要死了。特蕾莎修女万分焦急,她多希望火车即刻就能停下来,以便她去到他身边安慰他啊!但是火车不能停,特蕾莎修女只好等火车在最近的一个车站停下后匆忙下车。--她真正的目的地还没有到,她是特意为这个流浪汉下车的呀!但是,当她气喘吁吁跑到那棵大树下,却遗憾地发现那个流浪者已经死了。特蕾莎修女独自在那里站了很久。她想,如果她早一步赶到,握一握他的手,摸一摸他的头发,他也不至于走得这么凄凉……
特蕾莎修女坚持认为,“孤独也是饥饿”,而“遭遗弃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所以,她说:“垂死的人必须受触摸、被拥抱,即使是在生命的尽头,也必须让他们感到仍然有人在爱他们。”
哥布拉麻风病收容中心成立那天,特蕾莎修女带着关爱与尊重,逐一触摸那些羞于被人触摸的麻风病人溃烂的身体。她说她不害怕被传染,她害怕的是人们心里长了麻风--冷漠。
人世的苦难是那样真切地雕刻在了特蕾莎修女那双饱经沧桑的手上。那双本可以养尊处优的手,却偏偏选择了与穷人为伍。上帝把这双手送到人间,让它通过温暖的触摸去消除屈辱、歧视、偏见、孤苦、痛楚、羞惭……
那是一双最美丽的手。
金戈铁骑
—————————— 教育资源共享 步入知识海洋 ————————
虽然那双手已经谢幕,但它决然伸向穷人的姿态以及它无与伦比的伟大触摸都将成为人类精神最珍贵的遗存。
素材运用
————
特蕾莎修女经常会给人们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建议和忠告。有一次,一群美国人来到加尔各答拜访她,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是人事教育工作的。在访问的过程中,他们请她就如何与自己的家人相处提一些建议。
“对你的妻子微笑,”她对他们说,“对你的丈夫微笑。”听了特蕾莎修女的回答,这群美国人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一直困扰看他们的难题,竟会被他们眼前的这位一直独身的修女用两句话就化解了。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们中有一个人忍不住问道:“特蕾莎修女,请问您结婚了吗?” “哦,是的。”她答道。闻听此言,在场的美国人顿时大吃一惊。看着他们惊讶的神色,特蕾莎修女微笑着继续说道:“但是有时候,我发现对耶稣微笑实在是太困难了,因为,他的要求实在是太苛刻了。”
【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揭晓,特蕾莎修女成为获奖者。颁奖词说:“她的事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单个人的尊重……最孤独的人、最悲惨的人、濒临死亡的人,都从她的手中接受到了不含施舍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之上的同情。”
你对上述的材料有何体会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让尊重之花开满世间
有一种品格,历经五千多年的冲刷侵蚀照旧光彩夺目;有一种修养,跨越二十个世纪的血雨腥风仍旧熠熠生辉;有一种美德,贯穿无数个日夜的浮沉更替依旧璀璨耀眼!它,就是尊重。
中国,一个礼仪之邦,人们相处讲究以礼相待,其核心就是尊重他人。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说的就是尊重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重他的道理。翻开历史的一页页,我们看到信陵君尊重侯生虚左亲迎而救赵成功,李广尊重部下同甘共苦而名垂青史,刘备尊重孔明三顾茅庐而三分天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无不为我们阐释了尊重他人的重要,中国文明的大厦正是在尊重的基石上巍然屹立。尊重别人,不仅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更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体现。我国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一次在戏院演出时,一曲下来,观众热情鼓掌大声叫好,却有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摇着头,连说:“不好,不好!”他想:“老人说不好肯定是有原因的。”于是他卸下戏装,走下台来,恭恭敬敬地把老人请上后台,敬上一杯热茶,细声寻问缘由。正是他这种谦虚好问、尊重别人的道德修养,才成就了这位艺术大师的辉煌事业。
尊重他人,其实并不难,有时一个友好的眼神,一个善意的笑容,一句真诚的祝愿,都会在他人心中产生美好的印象,改变他人对你的看法,让你收获意想不到的喜悦。尊重他人犹如送人玫瑰,而金戈铁骑
—————————— 教育资源共享 步入知识海洋 ————————
自己手上也沾满了余香。
山自重,不失其威峻;海自重,不失其雄浑;人自重,才不失为一个真正的人。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是可敬可佩的。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今有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他们维护自尊,小则捍卫了自己的名誉,大则捍卫了整个国家的尊严。而缺乏自尊的人则是可耻可悲的,正如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所说,人假使没有自尊心,那就会一文不值。的确,试看历史上那些奸诈小人,哪一个不是把自尊丢到一边,再肆意践踏,最后遗臭万年?因此,先有自尊,才能拥有他人的尊重,才能立足于当今,才能无愧于天地,我们每个人都要在心中播种自尊的种子,收获来自他人的尊重的芬芳。
自尊的力量,足以使人们忘却低小与卑微,站在另一个高度,以全新的目光审视自己,从而发掘自己,走向辉煌。当财大气粗的罗切斯特以庄园主人的身份向做家庭教师其貌不扬的简?爱大呼“我有权蔑视你”时,坚强的简爱打出了自尊的旗帜:“你以为我低微、矮小、平凡、不美,难道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在经过坟墓到达上帝面前时我们都是平等的!”于是简爱获得了罗切斯特由衷的敬佩与爱慕,难道这不是自尊的力量吗?
人与人之间,因为尊重而交往,国之国之间,因为尊重而合作。凡事以尊为先,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这优良的传统在一代又一代人手上交接,让尊重之花开满世间,让礼仪之风吹遍华夏,让我们永远铭记——尊己尊人。
金戈铁骑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05789453a1422587.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