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京商老字号的奇闻轶事
作者:吕天骄
来源:《公关世界》2018年第03期
“香飘百年”的王致和臭豆腐
清康熙八年(1669年)京城举行会试,全国各地的优秀考生闻讯而至,会试后总会有不少人落榜,落榜者中仍有不少佼佼者,王致和就是其中之一。王致和决定暂时留在京城,找一份差事做着,等待下一次科举。
因为王致和忠厚老实,短短时间便和房东相处得十分投缘。房东是个小买卖人,平时经营一些蔬菜生意,便教王致和学习制作豆腐,做豆腐生意。迫于生计,王致和只好答应了,一边学做豆腐维持生活,一边忙中抽闲刻苦攻读。
转眼间,大半年过去了,到了盛夏季节,豆腐生意进入淡季。王致和做的豆腐一时卖不完,就从集市上买来一些坛子,把剩下来的豆腐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放进坛子里暂且腌着。于是王致和开始歇伏停磨继续备战会试,渐渐地他忘记了坛子里腌制的几坛豆腐。
当王致和再打开坛子的时候,一股臭味扑鼻而来,豆腐全变成了青灰色,而且上面和坛子边缘都泛着长长的绿毛。尽管豆腐坏了,一贯勤俭的王致和大着胆子尝了一尝,忽然发现别具风味。接下来,王致和反复品尝了几次,发现自己身体并无异样,就将其分送给左邻右舍品尝,邻居们发现这豆腐入口竟有一股浓郁的酱香味在舌尖缠绕。品尝者无不啧啧称奇,认为这是天下少有的美味。很快,王致和的臭豆腐一下子传播开了,“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一时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奇谈。
由于误打误撞,王致和制作出了人间美味“臭豆腐”。北京的包容性让臭豆腐很快成为流行,王致和一时名声大噪,成了当时京城妇孺皆知的名人。王致和的豆腐生意日渐火爆,财源滚滚而来。
王致和作为第一个在京城卖臭豆腐的人,他的名字本身就具有品牌效应,给人专业、正宗的印象。臭豆腐历经300多年,早已走进寻常百姓家中。即便时至今日,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王致和臭豆腐仍作为一道小菜,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从“下水棚子”到“砂锅居”
自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满清王公贵族陆续入关进驻北京城。入关后的旗人,仍然保存着以前祭祀的风俗,可是,按照规矩祭祀的东西不允许出王府的门,主家便把剩余的猪肉赏给下人们吃。当时,清高宗乾隆第一子王府内的管家叫松七,每每祭祀后,把那些祭祀剩余的猪肉食品偷偷带出来给家人,还有一部分送给缸瓦市打更的好友刘三朋。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03567438a1303253.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