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南肠香肠配方大全]香肠配方大全

[莱芜南肠香肠配方大全]香肠配方大全


2023年12月19日发(作者:)

[莱芜南肠香肠配方大全]香肠配方大全

篇一 : 香肠配方大全

看到好多妈妈在说装香肠的事情,我就上网小搜了一下,现把香肠配料发给大家参考一下:

麻辣香肠

麻辣香肠是我们四川特色吧?,其色、香、味、形等均与其它香肠有异。进食时香辣味重,咸中带甜,稍有麻舌感,能促进食欲,风味甚佳,颇受消费者欢迎。

原料配方 猪瘦肉35千克 肥肉15千克 红辣椒粉250克 花椒125克 陈皮50克 八角10克 桂皮10克白蔻10克 鲜姜150克 大葱150克 豆油1.5千克 精盐1~1.5千克 白糖1千克 白酒250克 味精75克 硝水75克甘草水适量

制作方法 1.原料整理:将猪瘦肉、肥肉切成小块。

2.拌料装灌:盐与硝水混合,先掺入绞好的肉内,再加入其它辅料,浸6~8小时,待配料入味后即可装灌。

3.晾晒:装灌后晾晒10天左右,待外皮稍有出油发硬,就可以移入室内挂起风干,25天后即为成品。如烘干可减少晾晒时间。

食用方法 此品因有辣味,宜单独用文火煮或蒸,凉后即可切片装盘。

保管方法短期贮存晾挂即可。如较长期贮存,可把干透的香肠装进深缸内,每放一层香肠,用喷雾器喷一次酒,直至装好,加盖封实,放在阴凉通风的库内,可保存4~6个月,风味不变,麻辣可口。

产品特点 粗细均匀,外表稍有盐霜,呈紫红带huang,手摸有硬感。

2009-12-2 23:19

抚顺小香肠

小香肠是辽宁省抚顺市特产,深受消费者喜爱。

原料配方 新鲜猪肉100千克 精盐3.5千克 亚硝50克 白糖5千克

绍兴酒10千克 香油4千克五香面500克

制作方法 1.把精肉和肥肉按比例切成小块,用绞肉机绞成肉末,加入调料,用力搅拌均匀,制成肉馅,并稍加腌制。

2.腌制好后,用漏斗把肉馅灌入整理好的肠衣中,用针扎一些孔,排除肠中的空气,用麻绳打结扎成小段,放在阳光下曝晒至半干,悬挂在竹竿上,置于通风处晾挂,20天左右,取下进行蒸制。

3.将晒干的小香肠放入蒸锅内蒸制,大约30分钟后,取出冷却即为成品。

4.贮存小香肠时要采用悬挂的形式进行,场地要干燥,温度较低,防止日晒,可贮存1年多,其质不变。

产品特点 品质鲜美,食用方便。

2009-12-2 23:19

武汉香肠

原料配方 瘦猪肉70千克 肥肉30千克 汾酒2.5千克 沙糖4~5千克 硝酸盐0.05千克白胡椒粉0.2千克 食盐3千克 味精0.3千克 生姜粉0.3千克

制作方法将瘦肉块加入食盐及食盐硝酸盐混合剂,在温度5℃下,腌制1~2天。腌好的瘦肉呈鲜红色,在30℃温水中清洗沥干,绞碎,按比例加入肥肉丁,在搅拌机内拌匀将配料用适量清水溶化倒入肉馅中,再加入汾酒搅拌均匀即可灌制。

天津粉肠

产于天津市,其形如环状,色黑红有光亮,熏香可口。

原料配料:

猪肉100千克,酱油10千克,硝200克,芝麻油3.3千克,葱末6.3千克,姜末1.8千克,淀粉37千克,花椒水80千克,精盐6.3千克,肉蔻面0.2千克。

加工方法:

先将肥肉切成2厘米大小的肉丁,再将瘦肉用水浸泡,排出血水绞碎。然后将肥瘦肉一起加入酱油、精盐、硝、肉蔻面,搅拌15分钟后,继续浇入花椒水、淀粉,经搅拌后,再放芝麻油、葱末、姜末等,再行搅拌,即成肠馅。

将肠馅灌入猪肠衣内,两头扎紧,以100°的开水,在锅内煮制40分钟,出锅后即成半成品。灌肠与煮肠之间,时间要快,以防淀粉沉淀。

粉肠经煮后再经熏制。先将肠放在铅丝篾子上,上下两层,上面用席盖严,再盖木盖,锅底放红糖180克,用青烟闷10分钟。待青烟减退时开锅将篾子山层倒下再加红糖180克,再焖10分钟。到粉肠的外皮呈紫褐色,色泽光亮即成。

瘦猪肉香肠

产于广州市,又名卫生肠。是用净瘦肉粒灌制而成。其特点是:质略韧,味甘香,有助于消化。

原料配料:瘦猪肉100千克,白糖9.4千克,精盐2.5千克,50度白酒1.8千克,一级生抽5千克,硝150-200克。加工方法:将瘦猪肉洗净、切成小粒状,与配料一起拌匀,灌入肠衣内;再用细针扎孔,排出空气,在每20厘米处用睡麻绳扎成一节,中段以水草扎住。然后,用温水略洗肠衣外表,即挂在阳光下暴晒。晚上收回,放入火柜中用炭火烘烤,约经4天即成。

广东烧香肠

是广州市地方名产之一。其色泽金黄,甘甜鲜美,是佐餐、下酒佳品。

原料配料:猪肉10千克,食盐300克,糖800克,酒300克,酱油500克,芝麻酱200克,香料粉10克。加工方法:先将猪肉切成粒状,与配料搅拌均匀,再灌入猪肠衣内,用针均匀插孔,以冯水拖过,使肠衣硬化。然后用稀麦芽糖水淋匀,挂在铁排上,放入烤炉烧制30分钟,取出后再淋一次麦芽糖水,入炉再烧制5分钟,取出即为烧香肠。

济南南肠

是山东济南市名产之一。由济南德兴斋肉店首创,迄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因制作配料仿效我国南方一些香肠的做法,故称南肠。

原料配料:

猪肉10千克,花椒40克,丁香25克,砂仁15克,边桂15克,大茴15克,石落子40克,深色酱油1.5千克。

加工方法:

1、先将猪肉剔去筋和皮,切成2分见方的小块,用花椒、砂仁、边桂、大茴、丁香、石落子等配料,研成细末,与深色酱油一同放在肉内拌匀。

2、再将肠衣用针不规则地刺上小孔,将肉灌入肠内,然后每隔23厘米用麻绳捆好,随之挂在通风处晾晒,等晾干后即可煮制。

3、煮肠时,先在肠上用针均匀地刺上一些小孔,然后放入锅中。开始猛火烧开,随后改用微火再煮半小时,煮到用手捏肠肉见软即可。

4、食用时,还得蒸熟。

广式腊肠

是广东及南方地区流行的独特风味之一。特点是皮衣红润,条子均匀,肥而不腻,鲜美可口。腊肠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含量都低于国际标准,既保持了肉色鲜明,味美爽脆,又对人体无害。品种有特级肠、一级肠、二级肠、鸭肝肠、猪肝肠、东莞后街肠和三鲜肠。三鲜肠是用鲜猪肉、鱼肉、虾肉混合配料,入肠衣后,经蒸煮、熏烤,而后速冻。其味爽脆、鲜美,具有特殊风味。附上海

广式腊肠配方及制法。

原料配料:

每100千克猪肉,白砂糖6.3千克,60°大曲酒1.8千克,白酱油5千克,精盐2.5千克,硝酸钠100克。

加工方法:

1、将选好的猪肉分别按瘦、肥切成1厘米的小方丁,再分别用温开水洗涤,把肉丁上的浮油洗去。

2、按比例将瘦肉、肥肉与配料放在盆肉,拌均匀,片刻即可灌肠。

3、在灌肠三日前,须将肠衣洗净,用炭火烘过,将肠衣内残存的的水分烘掉。

4、将烘过的肠衣浸入温水,然后捞出,将配好的肠馅灌入肠衣底端时,即将底端扎住,肠衣全部灌满把上端亦扎住。把灌好的肠平铺在木案上,用百支针在肠上戳洞,使烘肠时便于排出水分。

5、将灌好的肠在每距28厘米处用丝草扎节,再用麻绳扎紧,挂上

竹竿,以便火烘。

6、将挂肠竹竿,置于烘间木架上,烘烤经3小时后,交换腊肠上下位置,使肠受烘均匀。未经火烘时,可置于日光下暴晒,至晚间收入室内挂好,以后还可继续日晒,直到使肠内水分泄尽,有出油现象为止。如遇到天阴或雨天,必须及时移到烘房,烘到成熟为止。

肉枣

肉枣是用肠衣灌制而放,因型像枣子,故称肉枣。

原料配方 猪肉100公斤 精盐2.5~3公斤 白糖8~10公斤 白酒2.5~3公斤 味精0.3公斤。

制作方法 1.选料及整理;选新鲜纯瘦肉,按灌制香肠的要求将瘦肉整理好。再将瘦肉割成约250克重的肉条,投入5毫米孔眼的绞肉机内绞碎。

2.制馅和灌制:将配料放入容器内混合在一起,再把已绞好的肉馅放入其内搅拌均匀,直到肉馅粘稠时为止。肉馅搅后灌入经洗净的肠衣内。用绳结扎成每个约3~厘米大小红枣样的形状,要紧密无间隙,肠内无贮积的空气。

3.风干及煮制:将肉枣成串的挂在干燥通风处风干。春秋两季风干15天左右,风干程度以指压有弹性、肠衣干燥有褶皱为宜。风干后的枣要用温水洗刷干净,然后放在锅内煮15分钟左右,水温在86~90℃之间。

产品特点 色泽红艳,宛若红枣,甜咸适口,幽香醇美,规格整齐,外形美观。篇二 : 莱芜南肠香肠配方和制作方法

莱芜南肠配方:

一、莱芜南肠香肠配方。猪肉50000克,精盐1500克,深色酱油7[)750千克,丁香面122克,砂仁面122克,大茴香面122克,企边挂面122克,时箩子122克,花椒面170克。

二、莱芜香肠南肠加工要点

1.选用符合卫生检验要求的肥猪,经宰杀,放净血,开膛去内脏,冲洗干净。再切去头、蹄、剥去猪皮,剔去骨头,再去掉两肋肉,余下的肉跺成1厘米的方块。

2.跺好的肉块加砂仁面、企边挂面、丁香面、大茴香面、时箩子、花椒面、精盐,再深色酱油,搅拌均匀。放置20分钟,即成馅料。

猪小肠用温水泡软,洗净,沥去水,再灌入馅料。每间隔20厘米卡为一节,用细绳扎好,并注意针刺排气。

3.灌好的莱芜南肠挂在竹竿上,在阳光下晒2至3天,以晒干

肠皮为准。晒好的肠体再放在阴凉通风的厂棚里晾一个月左右。

4.老汤倒入锅中,再加深色酱油,旺火烧开,放入晾好的肠体,上面压以重物,使肠体全部浸没在水中,烧开后,要把肠子整个翻个,注意起泡处,用针刺破,排出油和气,防止肠体破裂,再压以重物,烧开后,即好。

5.莱芜南肠煮制时间约30分钟。煮好的莱芜香肠出锅,沥水,放在竹竿上,晾至4小时,凉透即为成品。

篇三 : 香焗大肠

主料:大肠;姜;葱;蒜;洋葱;青红椒

辅料:

厨具:高压锅、炒锅

1、大肠洗净,加入10g盐5g胡椒粉和20g葱、5g姜煲30分钟.

2、将姜、葱、蒜、洋葱10、青红椒切粒备用。

3、等待大肠煲至用筷子能轻易刺穿大肠即可取出。

4、倒出大肠过凉水。

5、滤干水分切小段。

6、先炒香大肠。

7、再和料头一起爆香。

8、最后加入15g清水,和糖1g、鸡粉3g、耗油3g、料酒3g、生抽5g、老抽2g,即可了。

9、大功告成~~

小窍门:

大肠为什么要先煲制呢?

答:因为我们先煲制是为了使它吃起来更软,更有口感。篇四 : 大肠:大肠-中医认识,大肠-功能

大肠,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是对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进行吸收,而食物残渣自身形成粪便并有度排出的脏器。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化道的下段,成人大肠全长约1.5m,起自回肠,包括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5部分。全程形似方框,围绕在空肠、回肠的周围。大肠在外形上与小肠有明显的不同,一般大肠口径较粗,肠壁较薄,盲肠和结肠还具有三种特征性结构:1在肠表面,沿着肠的综轴有结肠带,由肠壁纵行肌增厚形成;2由肠壁上的横沟隔成囊状的结肠袋;3在结肠带附近由于浆

膜下脂肪聚集,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脂肪突起称肠脂垂。

大肠_大肠 -中医认识

解剖学位置

大肠居于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连接肛门。大肠的上端称为“回肠”,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回肠和结肠的上段;下段称为“广肠”,包括乙状结肠和直肠。大肠亦是1个官腔性器官,呈回环迭积之状,主要有传化糟粕与主津的生理机能。

生理机能

1.主传化糟粕 :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大肠之气的运动,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过肛门有节制的排出体外,故大肠有“传道之官”之称。

2.大肠主津 : 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含有大量水液的食物残渣,将其中的水液吸收,使之形成粪便,即是所谓的燥化作用。大肠吸收水液,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

机能失常

大肠传导糟粕机能失常,则出现排便异常,常见的有大便秘结或者泄泻。若有湿热郁结大肠,大肠传导机能失常,还会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病症。

大肠主津机能失常,则大肠中的水液不得吸收,水与糟粕俱下,可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病症,若是大肠实热,消烁津液,或者大肠津亏,肠道失润,又会导致大便秘结不通。

大肠_大肠 -功能

能保护黏膜和润滑粪便,使粪便易于下行,保护肠壁防止机械损伤,免遭细菌侵蚀。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结构功能

盲肠

盲肠 为大肠起始的膨大盲端,长约6~8cm,位于右髂窝内,向上通升结肠,向左连回肠。回、盲肠的连通口称为回盲口。口处的粘膜折成上、下2个半月形的皱襞,称为回盲瓣,此瓣具有括约肌的作用,可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入小肠。在回盲瓣的下方约2cm处,有阑尾的开口。

阑尾

大肠 阑尾 形如蚯蚓,又称蚓突。上端连通盲肠的后内壁

,下端游离,一般长约2~20cm,直径约0.5厘米。阑尾全长都附有阑尾系膜,其活动性较大。

阑尾根部在体表的投影位置,通常以脐和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外、中1/3交界处作标志,临床上称麦克勃尼点;或以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右1/3交界处作为标志,临床上称兰氏点,急性阑尾炎时该处可有压痛。

结肠

大肠 结肠为介于盲肠和直肠之间的部分,按其所在位置和形态,

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

升结肠 长约15cm,是盲肠向上延续部分,自右髂窝沿腹后壁的右侧上升,至肝下方向左弯形成结肠右曲,移行于横结肠。升结肠后面借结缔组织附贴于腹后壁,故活动性较小。

横结肠 长约50cm,起自结肠右曲,向左横行至脾处再向下弯成结肠左曲 ,移行于降结肠。横结肠全部被腹膜包被,并借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其中部下垂,活动性较大。

降结肠 长约20cm,从结肠左曲开始,沿腹后壁的左侧下降,至左髂嵴处移行于乙状结肠。降结肠后面借结缔组织附贴于腹后壁,所以活动性也小。

乙状结肠 长约40-45cm,平左髂嵴处接续降结肠,呈“乙”字形弯曲,至第3骶椎前面移行为于直肠。空虚时,其前面常被小肠 遮盖,当充盈扩张时,在左髂窝可触及。乙状结肠全部被腹膜包被,并借乙状结肠系膜连于左髂窝和小骨盆后壁,其活动性也大。

直肠

直肠的位置及毗邻 直肠为大肠的末段,长约15-16cm,位于小骨盆内。上端平第3骶椎处接续乙状结肠,沿骶骨和尾骨的前面下行,穿过盆膈,下端以肛门而终。直肠与小骨0盆腔脏器的毗邻关系男女不同,男性直肠的前面有膀胱、前列腺和精囊腺;女性则有子宫和阴道。因此,临床指诊时,经肛门可触查前列腺和精囊腺或子宫和阴道等。

直肠的形态 直肠在盆膈以上的部分称为直肠盆部,盆部的下

段肠腔膨大,称为直肠壶腹。盆膈以下的部分缩窄称为肛管或直肠肛门部。直肠有2个弯曲:上段凸向后,与骶骨前面的曲度一致,形成骶曲;下段向后下绕过尾骨尖,形成凸向前的会阴曲。临床上当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应顺着直肠2个弯曲的方向将镜插入,以免损伤肠壁。

大肠 直肠的构造 直肠壶腹内面的黏膜,形成2~3条半月

状的直肠横襞,其中位于前右侧壁的一条,大而恒定,距肛门约7cm,相当于腹膜返折的水平。在通过乙状肠镜检查确定直肠肿瘤与腹膜腔的位置关系时,常以此横襞作为标志。这些横襞有支持粪便的作用。

肛管上段的粘膜形成6~10条纵行的黏膜皱襞,叫肛柱。各柱的下端有半月形的小皱襞相连,称为肛瓣。在肛瓣与相邻二柱下端之间有小凹陷,称为肛窦。各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形线,称为齿状线,为皮肤和黏膜相互移行的分界线。齿状线以下光滑而略有光泽的环形区域,称为肛梳或痔环。痔环和肛柱的深面有丰富的静脉丛,此丛如淤血扩张则易形成痔,在齿状线以上者称为内痔,以下者称为外痔。

直肠周围有内、外括约肌围绕。肛门内括约肌由直肠壁环行平滑肌增厚而成,收缩时能协助排便。肛门外括约肌是位于肛门内括约肌周围的环行肌束,为骨骼肌,可随意括约肛门。

大肠_大肠 -运动形式

1.混合运动——袋状往返运动;2.推进运动——蠕动和集团运动

大肠_大肠 -大肠液与细菌

大肠液分泌

大肠粘膜的上皮和大肠腺均含有许多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因此,大肠的分泌富含粘液,粘液能保护肠粘膜和润滑粪便。结肠还分泌碳酸氢盐,故大肠液呈碱性。

大肠液的分泌主要是由食物残渣刺激肠壁引起,可能通过局部反射完成。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则使正在进行着的分泌减少。

细菌的活动

大肠内有许多细菌,这些细菌主要来自食物和大肠内的繁殖。大肠内的酸碱度和温度对一般细菌的繁殖极为适宜,故细菌在此大量繁殖。细菌中含有能分解食物残渣的酶,对食物残渣中的糖类和脂肪的分解称发酵作用,其分解产物有单糖、醋酸、乳酸、二氧化碳、沼气、氢气等。如这类产物很多,就会刺激大肠而引起腹泻。对蛋白质的分解称为腐败作用,其分解产物,除肽、氨基酸、氨等外,还有多种具有毒性的物质,如吲哚、酚等,这类物质产生后,一部分被吸收入血到肝脏解毒,另一部分则随粪排除。

大肠细菌能利用大肠的内容物合成人体必需的某些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及叶酸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经细菌分解作用后的食物残渣及其分解产物、肠粘膜的分泌

物、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和大量的细菌一起组成粪便。

作用

大肠 人体大肠内细菌构成1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内环境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大肠内细菌产生乳酸、乙酸、二氧化碳和甲烷等,还可使脂肪分解成脂肪酸、甘油和胆碱等。有些细菌能使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肽、氨、硫化氢、组织胺和吲哚等,使粪便有臭味。结肠中的细菌,还能合成微量的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B族复合物和维生素K,对人体代谢和维持某些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长期的或不适当的使用抗生素,使维生素的合成和吸收不良,易引起维生素缺乏或其他疾病。大肠内的菌群组成在正常情况下是稳定的,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调节结肠固有菌群的重要因素。肠道菌群还能产生各种物质抑制其他菌种生长,甚至以此作为自身调节的方式,控制自身生长,如大肠菌素和短链脂肪酸等,都具有抑制细菌繁殖的作用。

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化道的下段,成人大肠全长约1.5m,起自回肠,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六部分。全程形似方框,围绕在空肠、回肠的周围。大肠的主要功能是进1步吸收粪便中的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同时大肠还有一定的分泌功能,如杯状细胞分泌黏液中的黏液蛋白,能保护黏膜和润滑粪便,使粪便易于下行,保护肠壁防止机械损伤,免遭细菌侵蚀。

大肠_大肠 -保护大肠

建议女性朋友们科学减肥和美容,便秘患者除了定量吃一些医生开出的通便药物之外,可以多食用粗纤维食物,通过改善饮食习惯达到通便的效果,另外,最近风行世界的大肠水疗对治疗便秘、清洁肠子有着良好的疗效。大肠水疗配合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着原因:

1.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作用,可使症状迅速改善,修复损伤黏膜。

2.加大了给药深度和药物与肠道接触范围,可使药物直达病变部位,并在肠道形成保护膜,促进水肿、炎症、溃疡消失。

3.通过水疗可有效清洗肠道,有助于清除肠腔及肠黏膜上的有害微生物及产生的有毒物质等损伤黏膜的刺激因子,使药物更易被吸收并在局部发挥作用。

大肠_大肠 -运动和排便

结肠运动

结肠具有类似小肠的分节运动和蠕动,但其频率较慢,这与大肠主要是吸收水份和暂时贮存粪便的功能相适应。

结肠的另一运动形式称集团运动,这是1种进行很快且移行很远的强烈蠕动。这种运动每日约发生3~4次。通常发生于饭后。可能是胃内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由十二指肠-结肠反射所引起。集团运动常自横结肠开始,可将一部分大肠内容物一直推送到结肠下端,甚至推入直肠,引起便意。

大肠 排便反射

排便是1种反射活动。粪便入直肠时,刺激直肠壁内的感受器,冲动沿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中的传入纤维传至脊髓腰骶部的初级排便中枢。同时传入冲动还上传至大脑皮层,引起便意。如条件许可,冲动通过盆神经的传出纤维传出,引起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舒张,与此同时,阴部神经的传出冲动减少,肛门外括约肌舒张,粪便则排出体外。此外,支配腹肌和膈肌的神经兴奋,腹肌和膈肌收缩,腹内压增加,促进排便。如条件不许可,大脑皮层发出冲动,下行抑制脊髓腰骶部初级中枢的活动,抑制冲动沿腹下神经传出纤维传出,使肛门括约肌紧张性增加,乙状结肠舒张,排便反射则被抑制。

大肠 如果排便反射经常被抑制,就逐渐使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失去正常的敏感性。粪便在大肠中停留过久,会因过多的水份被吸收而变得干硬,结果不易排出,这是产生便秘的最普通的原因之一。排便的另1种异常现象是,当直肠粘膜由于炎症而敏感性增高时,肠内只有少量粪便、粘液即可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在排便后总有未尽的感觉,临床上称这种现象为”里急后重”,常见于痢疾或肠炎时。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02936788a1263993.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