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文化

粥文化


2023年12月14日发(作者:)

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创造现代科学幸福生活

文 化

食尚小米的美食定制-棒茬子红薯粥

世人个个学长年,

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将食粥致神仙。—— 陆 游

1 笑遍天下华景新城俱乐部编辑

目录:

粥的历史文化 2

粥的简介 4

粥的养生价值 5

喝粥的好处 5

粥的制作方法 6

广东人的粥文化 7

适合中老年人的八款秋季养生粥 14

一、 粥的历史文化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世界美食大国。在中国四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

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述: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便是有力例证。 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由此可见,粥与中国人的关系,正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相濡以沫;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2 如果说在古代,粥的意义和价值主要针对人们的健康,那么进入现代社会,美食的范畴已大大拓宽,餐饮的概念已日新月异,人们对粥为什么还那样依恋、那般痴迷?

请看一位作家对喝粥的描述:__我惊奇地注意到碗里的粥,米粒烂开了,成为絮状,粥与水几乎不分。我先尝了一口,奇异更甚。淡淡的清甜,初始感觉不到粥粒的存在,未等下咽,粥突然自己滑了进去,然后就一下子没了。于是连吃几口,果然不一般。我把粥里的配料翻出来看看——只见有猪肝、粉肠、猪肚、猪腰、肉丸、葱花、姜丝__光从表面看是看不出什么奇怪之处的,当我喝下去的时候,便觉得直透七窍,再细嚼几口,满嘴暗香萦绕……

如果说文人喜欢夸张,对于粥的描述免不了多一些泛美之词,那么你再读一读这首《南粤粥疗歌》,就知道平民对粥的朴实诠释了——

要想皮肤好,粥里加红枣。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莲。

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圃肉。消暑解热毒,常食绿豆粥。

乌发又补肾,粥加核桃仁。梦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

再举一例:联合国规定的长寿地区标准是每百万人口中有百岁老人75位,而在江苏如皋市的145万人口中,百岁老人已达172位,90岁以上的老人更超过4000人!专家认为,这与如皋地区“二粥一饭”的独特饮食习惯有关,如皋百岁老人中有74%的人每天早晚吃粥,因为吃粥可以减少热量的摄入,防止肥胖,有效抑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发生。

3 关于粥,还要怎样去评说呢?无须考证历史,无须查询典籍,只须看一眼中国人的饭桌就心中释然了

随着信息的流通,市场的开放,中国的粥文化已被全世界广泛接纳和认可。韩国汉城的松竹粥铺无人不晓、无人不知,店面虽旧,却总是门庭若市,蘑菇牡蛎粥一碗6000韩元,菜粥一碗5000韩元、鲍鱼粥一碗竟售价1.2万韩元,光是蛋粥所需的鸡蛋一天就要用300多个!

近年来,粥在日本也广受欢迎。过去日本人只有在生病时才喝粥,如今粥已成了他们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许多女性把粥当成理想的夜宵和早餐主食,超市还出现了十分畅销的真空包装粥。

今天,即使是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巨头,也不得不放下架子,在美式的铺子里卖起了中国的粥。

尽管如此,粥仍是中国人的最爱,粥只有立足中国才能拥有更深厚的土壤和更广阔的空间。

二、粥的简介:粥,古时称包糜、酏,俗称稀饭。是东方餐桌上的主食之一。粥有两种类型,一是单纯用米煮成的,另一种是用中药和米煮成的,这两种粥都是营养粥,后者因为加入中药,所以又叫药粥。药粥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部分。

粥:多指以五谷、豆类、干果为原料,加水小火煮炖而成的粘稠状半流质的饮食。是调节人体健康的最重要的饮食。本品有益于消化、便于吸收,为养生专家所善用。古人曰:“世间第一补益之物乃粥也。”常喝粥有养生延年之效。清朝医学家章穆所著《饮食调疾辩》一书中记载:“粥能滋养虚实百病,固己。若因病所宜,用果、菜、鱼、肉及药物之可入食料者同煮食之,是饮食即药饵也,其功更奇更速。”喝粥可以调养脾胃,增进食欲,补充身体需要的养分,如粥中之鲜花粥,更有调节神经,促进

4 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护肤养颜之功效。鲜花是植物的精英,含有各种生物碱、植物激素、酯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现今用花瓣制成的粥,已经成为四季养生的保健珍品。可常吃常用。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自拟煮粥的标准曰: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

三、粥的养生价值:药粥调补是一种养生长寿的方法。白粥本身就很有营养价值,古人往往制成药粥,既可保健养生,又有治病之功。各种粥品具有不同的防病保健的功能。例如:粳米粥能补脾益气,养胃生津,黄米粥能和中健脾,补气养血,红豆粥可健脾益胃,补血养心,莲子粥可补心宁神,益气固精。不同体质以及不同生理状态的人,都适宜长期食粥调补,古人把粥看成是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补益妙品,并称之为《世间第一补之物》。粥不仅富含水分,易于消化吸收,而且品种多样,功效不同,更适宜于女性更年期服用,比如:女性的月经期,孕产期都需要服食补血益气粥,女性更年期服食养心安神粥,欲美容者,可选用美颜润肤粥,欲减肥者可选用减肥消脂粥等,对于老年人来讲,就能起到补益抗老,益寿延年的功效。

四、喝粥的好处:

1、容易消化

白米熬煮温度超过60摄氏度就会产生糊化作用,熬煮软熟的稀饭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很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

2、增强食欲,补充体力

生病时食欲不振,清粥搭配一些色泽鲜艳又开胃的事物,例如:梅干、甜姜、小菜等,既能促进食欲,又为虚弱的病人补充体力。

3、防止便秘

现代人饮食精致又缺乏运动,多有便秘症状。稀饭含有大量的水分,平日多喝粥,除能果腹止饥之外,还能为身体补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秘。

4、预防感冒

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受寒感冒。

5 5、防止喉咙干涩

对于喉咙不适、发言疼痛的人,温热的粥汁能滋润喉咙,有效缓解不适感。

6、调养肠胃

肠胃功能较弱或溃疡患者,平日应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很适合喝稀饭调养肠胃。

7、延年益寿

喝粥可以延年益寿,五谷杂粮熬煮成粥,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素与膳食纤维,对于年长、牙齿松动的人或病人,多喝粥可防小病,更是保健养生的最佳良方。

五、粥的制作方法:

1、加水配料 水料体积之比约为2:1,难煮熟之物可事先洗净后用适量的水浸泡数小时,入锅时可同水一并放进 ,料配齐后锅中至少要保留三分之一以上的容积,便于煮制,以防粥在煮沸之时溢锅。

2、不时搅拌 为了避免粳米粘锅烧糊,要注意搅动,尤其是米烂之后,搅动可增加粥稠度,能增加粥中之物饱满、酥松度。粥料下锅即搅动数下防粘锅,盖上锅盖用文火煮,至粥略显粘稠,并时时搅动至粥呈酥稠状出锅为止。

3、放入花瓣 若为花瓣粥,一般待粥能拉丝,料水互融,稀稠适中,用碗盛装后,在粥的表面再洒上一层漂亮洁净的花瓣,更可相映成趣,诱人食欲,即为花瓣粥。食前搅拌。

4、防止粥粘糊锅底,有三法 一是用复合底不锈钢锅或用搪瓷锅;二是在煮制过程中,可放一个轻的小调羹在锅底与粥同煮,水在沸腾过程中,小调羹也被带动,可以防止粘底烧糊;三可时时搅拌。

5、对花粉有过敏症状的人士应谨慎食用。

健脑增智的七珍智慧粥:

七珍健脑智慧粥,党参板栗核桃凑,

6 小黑米枣赤小豆,迟钝健忘不用愁。

原料:党参10克,板栗20克,核桃仁15克,小米50克,黑米20克,红枣20克,赤小豆25克。

六、广东人的食“粥”文化

粥,在广东人的饮食中占着重要的地位,且一直以品种繁多著称,从富贵到贫贱,从清雅到俚俗,一应俱全。

早餐:最传统的粥

一直以来广东粥的烹煮方法都十分讲究。最好用瓦罐煲,武火煲滚,文火煲透,用料更是各施各法。总而言之,和广东人的老火靓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皮蛋瘦肉粥

位于流花湖公园旁边的流花粥城,是吃广东粥的一大好去处。顾名思义,粥城当然是以粥为招牌,其首创的“自助粥窝”,用香绵软滑的靓粥打底,食家可以发挥自

7 己的创意,添加鱼、虾、蟹、螺肉等各种新鲜的生料,为讨厌一成不变的你创造出全新的DIY粥文化。还有名师巧制的家乡精美小炒和地方风味小吃。

据这里的负责人介绍,目前流花粥城除了专心做粥外,还花费极大的精力来保持店内的清洁卫生,让客人品尝靓粥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清洁的店内环境。

晚餐:最鲜甜的粥 --烧吞拿鱼头粥

说起粥虽然是广东人的至爱,但却不是广东人的专利,一些外来的粥也各俱特色,如日本的海鲜粥。提起日本的粥,我们就不得不去一家号称是广州最大的日本料理店——中森名菜,他们最近在力推的烧吞拿鱼头粥和金粟松叶蟹粥,可以说是日本粥的代表品。

首先花4-5小时将粥底煲好,这些粥底是选用俗称“肥仔米”日本大米精心炮制而成,再将新鲜吞拿鱼头烧至透身,用清水洗干净后一起烹调。 吞拿鱼全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与一般鱼类和肉类相比,具有低脂肪、低热量和高蛋白的特点。为什么只用鱼头来煲粥呢?据中森名菜的厨师说,就因为吞拿鱼最珍贵的就是鱼头,而这里的烧吞拿鱼头粥用近两斤鱼头来煲,现在做推广仅售88元一锅,绝对“抵食”。

8 金粟松叶蟹粥

因为是由一整只日本进口松叶蟹制成,价钱168元一锅,但是绝对值回票价。而且这款粥的鲜味十足,加上玉米的鲜甜令整锅粥的口感更上一层楼。

夜宵:最养颜的粥 --燕窝粥

燕窝一向被人们视为矜贵之物,过去王谢堂前燕,今日却飞入寻常百姓家。大班燕窝粥就是一个让燕窝平民化的“粥工场”。

9 大班燕窝粥开业至今已经超过5年,招待过的食客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一直以来都很手石刻欢迎。据大厨介绍,秘诀就是坚持“燕窝平民化”的宗旨和保证出产质量。在这里,即使是一碗普通的面食或粥品,你可尽享“豪门”的尊贵与服务,而价格却令你感觉很实在。

大班现在最受女士欢迎的是花胶瑶柱燕窝粥,因为它可以美容美颜。严格来说,这款粥属于干货生滚粥,所谓的生滚是指先用优质的大米,精心将粥底煲好,客人点粥的时候,再将其它食材小用锅煲好调味就上碗。将花胶及燕窝泡开,先把花胶混入粥底中煲好,最后在客人的面前将燕窝倒入粥里,绝对滋润。

粥家荘:煲出潮汕粥文化

饮食文化是广州文化的重要一环。而陈小舟的潮汕砂锅粥,又在异彩纷呈的广州饮食中添上了独特一笔。

海鲜砂锅粥

走在广州的大街上,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粥家荘”,老板陈小舟正是潮汕人,也是引导广州潮汕粥文化的先行者,健谈开朗的陈小舟在粗犷中带有几分儒雅气息,也许正是这几分儒雅气息,让这位年轻人开拓了与以往不相干的行业,他以

10 粥为主题极力宣传家乡文化 致力打造正宗的潮汕粥,从此在广州舞起了潮汕砂锅粥的龙头。

一锅粥承载地方文化

两年前,陈小舟发现,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紧张,正面临着严重的饮食失衡状态,大量的垃圾食品充斥市场。高血压、肥胖症、心脏病、 糖尿病等各种“时髦病”正在严重威胁现代人的健康。什么是大众消费得起,营养又丰富,并且易于吸收,老少都咸宜的食品呢?粥!身为潮汕人,陈小舟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粥!

香菇玉米粥

食粥可养胃气、生津液;既能充饥解渴,又能养生益胃。人体需要的蛋白质、 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及淀粉等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人们日常所吃的各类食物。这些食物经过分解后,变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食物越细软,就越容易被机体消化吸收,食物的营养价值就越高。而粥正可以有利于减少对蛋白质、脂肪的分解破坏,减少一些维生素的流失,并使一些矿物质能够融入粥汤中,更具有营养价值。既然自己是潮汕人,从小喜爱潮汕粥,而潮汕粥又在粥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自己又拥有一套健康好味的祖传秘方,为何不趁此机会将潮汕州粥这一特色在广州发扬光大呢?况且,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陈小舟发现,当时广州市的粥铺并不多,

11 除了旧城区的流花湖粥城、响当当的“伍湛记及第粥”、及曾获中国名小吃金奖的“荔湾艇仔粥”等老字号外,当时广州的粥铺也不过二十间,粥铺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更是趁此打出名堂的好机会。

说干就干,经过细心比较后,陈小舟发现,过去潮汕粥是在老百姓米粮不够吃的情况下,把粥作为主食,而产生出来的,再配以潮州三宝“花生”、“咸菜”、“萝卜干”下粥。农村还常以地瓜或蔬菜切碎和米同煮,称为番薯粥或菜粥,这样可以节省米。但是这种潮汕粥的做法已经明显不适应当今经济发达的市场需求了,于是陈小舟在天河林和西横路以每月1万多元的租金,租起了一间九十平米的铺子,命名为“粥家荘”开始了首家饮食事业,决心以此为试验田,改良潮汕粥,创造健康、营养、美味的饮食新文化。作为第一次投入饮食业,陈小舟开始是抱着初试牛刀的心态,进行小本投入,初期启动资金只动用了十几万元,配以健康为主的宣传广告牌,一家具有潮汕特色的小店就开张了。

从潮汕粥到潮汕砂锅粥

海鲜粥和清蒸蟹

12 潮人煮潮汕粥是很讲究的,水米比例按要求下锅,以砂锅或鉎锅旺火煮熟。当米煮熟开始爆腰时将锅拿起,隔十多分钟后,便成又粘又香的稀饭———即潮州粥,然后配以各种潮州著名小吃。由于是第一次接触饮食业,这种传统的做法让在广州开业的陈小舟在开张初期就尝到苦头,在广州这个原本就深有粥文化底蕴的城市里,传统的潮汕粥做法并不能吸引广州人的口味,让潮汕粥独树一帜,所以“粥家荘”开业初期领略到什么叫赔本的生意。善于思考的陈小舟决心要改良潮州粥,在保留潮州特色的原有基础上,又不断改良和提高粥的品味,经过反复的试验,陈小舟发现,要做出比传统潮州粥有特色的砂锅粥就不能把粥水煮得太清,由于传统煲潮汕粥的时间都不需要太长,一般煲出来的粥水都比较清淡,要在粥水中煮出稻香味就不能吝啬大米,经过反复挑选,发现用东北大米煲煮出来的潮汕粥最好味,并且,要保证粥的质量,一锅粥就必须要用上很多的大米,然后用大火煲最少半个小时,目的就是要煲把粥水煲成米浆,既煲出了稻米香味,也带来了口感新体验,这种煲成米浆的粥,由于受条件的限制,需要米量大,火力猛才能煲出来,一般人自己在家里是很难煲成的,所以到今天,大家都流传一句话,“要品尝真正的砂锅粥,唯有粥家荘”。

除了在粥水上下功夫外,陈小舟决心发扬潮汕特色,引入海鲜野味,走差异化路线,打造与广州传统的艇仔粥、皮蛋瘦肉粥不同的潮汕粥。记者当即就尝试了“粥家荘”的鲜虾膏蟹粥,盛起一碗,小心地品尝,感觉确实是将花蟹的滋味与鲜虾的甜美一点点都煮进了粥里,米和虾蟹的香味各自散开来,虾蟹与粥浆滋味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如清代袁牧《随国食单》中语“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如此方是粥的最高境界。此粥滑入喉咙的时,那种粘稠适中,柔腻如一的温热美味,立刻变得亲切温暖,让人百食不厌。膏蟹含有大量荷尔蒙,有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而且还有很不错的美容功效,再配上这里的秘制豆板酱,潮州三宝———花生、咸菜、萝卜干,以及特色的潮汕家乡小炒———潮州牛肉丸、香煎蚝仔烙、潮式拌海蜇、百花酿青瓜、焖鱼头……更是回味无穷,是常来客人必点的小吃。

13 当然,“粥家荘”最令客人回头的除了粥浆的吸引,主料的特别之外,还有健康的调味,据这里的 厨师介绍,“粥家荘”的粥是从来都不下味精做调料的,味道香浓完全是靠陈老板的家传秘方,所以吃完“粥家荘”的粥,并不会有口渴的感觉,真正让人吃得放心,吃得有益、健康。凭着这点点滴滴的改进与积累,如今“粥家荘”已是每天高朋满座,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即使要排上半个小时以上的队,他们也愿意。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陈小舟已经在越秀区开起了“粥家荘”的第一家分店,铺面是第一家的两倍,陈小舟还打算把粥家荘连锁式铺开,企业化管理,让别人一提起真正的潮汕砂锅粥,粥家荘是唯一选择。

什锦海鲜粥

六、适合中老年人的八款秋季养生粥

杏仁粥:原料:甜杏仁10克,粳米50克。制法:将甜杏仁研成泥状,将大米淘洗干净,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煮开,再用慢火煮烂即可食用。功效:祛咳止痰,平喘润肠。可用于正常人滋补保健;也可用于咳嗽、痰多、气喘及习惯性便秘等病症。

海参肉皮粥:原料:海参1个,猪肉皮50克,粳米100克。制法:先将海参发制好,切

14 片,肉皮切成小丁,同米一起入锅,加水适量煮烂,放少许盐和味精调味。功效:补肾益精,养血润燥。适用于正常人滋补保健;老年人秋冬季皮肤瘙痒、体质虚弱、性机能减退、遗精、夜间小便频数等症选用亦相宜。

羊肾粥:原料:羊肾1对,草果6克,砂仁6克,陈皮6克,粳米50克,盐、葱等调料适量。制法:羊肾去油膜、臊腺,切块,放入沙锅内,再把草果、陈皮、砂仁用干净纱布包扎同入锅,放入适量水,煮50分钟后取出纱包,放入米及调料,煮至米烂食用。功效:补肾强腰,健脾去寒。正常人滋补保健;对因脾肾阳虚引起的腰酸冷痛、体虚乏力、腹泻等症亦有良好的效果。

阿胶粥:原料:阿胶15克,糯米100克。制法:将阿胶捣碎;先将糯米煮粥至熟,入阿胶,稍煮,搅令烊化即成。吃时可放少许白糖或蜂蜜调味。功效:养血止血,滋阴润肺。可用于正常人滋补保健;对贫血、记忆力减退、眩晕、心悸、便血、痔疮等病症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山药粥:原料:山药50克,糯米100克。制法:山药洗净去皮切片,同糯米一起入锅煮至米烂即可。吃时可加糖调味。功效:健脾养胃,润肺补肾益精。正常人滋补保健;可用于食欲低下、脾虚腹泻、肾虚遗精、腰膝酸软、口舌干燥、慢性咳嗽、气血不足所致的大便秘结等。

栗子龙眼粥:原料:栗子10个,龙眼肉10克,粳米100克。制法:栗子去壳切片;同粳米、龙眼肉及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熬熟。功效:补心肾,益腰膝。用于心肾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腰膝酸软、腿脚无力等。

芹菜粥:原料:芹菜50克,粳米100克。制法:芹菜洗净,切成2厘米的段,同米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熬至米烂成粥。起锅前放入少许盐及味精调味。功效:清肝热,降血压、血脂、血糖。可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及肥胖病人的食疗保健。

百合粥:原料:百合3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制法:百合与糯米同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煮至米烂汤稠,加冰糖调味。功效:润肺止咳,宁心安神。正常人滋补保健;也可用于肺燥咳嗽、干咳、失眠、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的患者。

【小知识】我国饮食史上的四大发明是:豆酱、豆浆、豆芽、豆腐。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用酶酸大豆的方法生产富含氨基酸的美味食品———豆酱及酱油的国家;是第一个制作出营养丰富的大豆饮品———豆浆、

15 豆汁的国家;是第一个生产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豆芽的国家;是第一个用凝固豆汁的方法生产酪状食品———豆腐、豆腐干、腐皮的国家。

按季节喝粥。春天喝“菊花粥”。养肝解毒;夏天喝“绿豆粥”,清热祛暑;秋天喝“银耳粥”,滋阴润燥;冬天适合喝“八宝粥”,温胃健脾。以养生健身目的喝粥,失眠者可喝“百合莲子粥”,安神补心;腰膝酸软者喝“枸杞桑葚粥”,补肾壮骨;产妇可以喝“小米红糖粥”,养血健脾;水肿者可以喝“红豆荷叶粥”,清热利湿;大便溏泻者可以喝“大枣糯米粥”,健脾益气;小便不利者可以喝“苡仁玉米粥”,利水渗湿;便秘者可以喝“山药蕃薯粥”,益气通便,如此等等。用鲜花做原料煮粥,清纯怡神,鲜美爽口,如“百合花粳米粥”可以清心安神、止咳润肺;“桂花粳米粥”可以提神醒脾、化瘀散瘀;“金银花粳米粥”可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红肿;“凌霄花苡仁粥”可活血化瘀。养肝健脾,适合肝肿物的患者。以花煮粥,应先煮米,粥好再下花。花煮适度即可。

老年人脾胃功能较弱,消化能力下降,加之牙齿松动、咀嚼无力、口腔唾液淀粉酶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粥易消化,而且多具有健脾养胃。生津润燥的效果,故老人常喝粥可益寿延年。

专家提示: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吃粥后的血糖比吃等量干饭的血糖明显升高。这是因为大米中的淀粉并不溶于水,加热才能促进其溶解,加热时间越长,越易溶解。进食后越能广泛与消化液接触而易吸收。另外,稀饭呈半流质状态,进食后胃的排空时间比较短,这些都可能是稀饭比干饭对血糖影响大的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吃粥要控制总量。

食粥养生由来久,神仙皇帝也嗜粥,

慢煮锅中米和水,五谷杂粮求长寿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粥羹忘不了;

生平日日品黍糜,延年益寿身不老。

16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02530132a122916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