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药偏方治病妇科部分42症.

草药偏方治病妇科部分42症.


2023年12月13日发(作者:)

草药偏方治病妇科部分42症.

草药偏方治病妇科部分42症.

1.妊娠恶阻

方1

〔组成〕鲜柠檬500g,白糖250g。

〔用法〕柠檬去皮、核,切块,加白糖渍1天,放人锅内用小火熬至汁

快于时,取出拌白糖少许,随意食用。

方2

〔组成〕猕猴桃鲜果90g,生姜9g。

〔用法〕同捣烂,挤汁,早晚各饮1次。

方3

〔组成〕柚子皮20g。

〔用法〕切碎,水煎代茶饮。

方4

〔组成〕鲜芦根30~60g,竹茹10g。

〔用法〕水煎,1日1剂,分2次服。

〔附注〕此方用于妊娠呕吐有热者。

方5

〔组成〕黄皮果适量。

〔用法〕加盐腌制,随意食用。

方6

〔组成〕香花菜(鲜)2S0g,鸡蛋1个。

〔用法〕加水一碗半,煎取大半碗,加油、盐少许调服。

方7

〔组成〕番石榴叶2片。

〔用法〕洗净,嚼烂吞汁。

方8 〔组成〕葫芦茶30g。

〔用法〕水煎,分3次1日服。

方9

〔组成〕酸角(酸豆)15~3O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饮食不振、便秘和预防中暑。

方10

〔组成〕壁上禾蔸公(烧灰)、生姜、青葱、苏叶各适量。

〔用法〕共捣烂,放在碗内,用秤砣烧红淬水送服,1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胎气上逆。

2.妊娠感冒

方1

〔组成〕白龙骨3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服,连服2天。

〔附注〕此方用于好娠体虚感冒。

方2

〔组成〕兰花参30g,红糖适量。

〔用法〕先煎兰花参,去渣,加红糖内服,每日1~2剂,连服2天。

〔附注〕此方用于风寒感冒轻证。

方3

〔组成〕石防风9g,当归9g。

〔用法〕水煎服。

3.妊娠水肿

方1

〔组成〕甘蔗60g,大仙藤15g。 〔用法〕水煎服,1日3次。

方2

〔组成〕野猴柿30g,芝麻槁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服。

方3

〔组成〕大仙藤15g,陈皮10g,精肉10g。

〔用法〕加水煮熟,去药食肉和汤,l日1剂。

方4

〔组成〕天仙藤15g,茯苓10g,陈皮6g。

〔用法〕每日1剂,2次煎服。

方5

〔组成〕桂花树寄生45g,红土苓60g。

〔用法〕水煎,兑甜酒服,1日1剂,服药前后1周内忌盐。

方6

〔组成〕甘松100~300g。

〔用法〕加水适量,煮沸数分钟,去渣,待药液温度降到40℃左右时,

擦洗患处,每天1~2次,每剂可洗2~3次。

方7

〔组成〕山海棠全草3~9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月经不调、白带过多。

方8

〔组成〕钩藤根45g。

〔用法〕水煎去渣,同鸡1只炖服。

4.妊娠小便淋痛

方1

〔组成〕地肤子9g。 〔用法〕切细,水煎,饭前服,1日1剂。

方2

〔组成〕葵花根30g,车前仁2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3

〔组成〕新鲜棕叶3片,水灯芯50g,鸡蛋1~2个。

〔用法〕前2味煎汤,冲鸡蛋服,1日1剂。

5.习惯性流产

方1

〔组成〕覆盆子根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2

〔组成〕虎耳草10g,桑树根皮10g,酒适量。

〔用法〕前2味水煎兑酒内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方3

〔组成〕鲜芝麻根60g,红糖少许。

〔用法〕芝麻根加水1000g,煎至1/3,去渣配红糖少许内服,每月1

次。

6.胎动不安

方1

〔组成〕双果草1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2

〔组成〕椿白皮30g,白术1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3

〔组成〕薛荔适量,鸡蛋2个。

〔用法〕鸡蛋去壳,拌匀,取薛荔水煎,冲鸡蛋服(约饭前5分钟服)。

方4

〔组成〕苜蓿子3g,鸡蛋2个。

〔用法〕将首蓿子微捣后加水煎沸约15分钟,再将鸡蛋打入(荷包蛋),

继续煎约5分钟,待温后,吃蛋喝汤。

〔附注〕此方用于先兆流产。

方5

〔组成〕芭蕉根60~30g,猪肉适量。

〔用法〕加水煮食。

方6

〔组成〕褶叶萓草根端膨大体30~60g。

〔用法〕炖肉或鸡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月经少、贫血、老年性头晕耳鸣、营养不良性水

肿。

方7

〔组成〕棕榈皮(烧灰)30g,蚕沙(炒)30g,阿胶(炙燥)1g。

〔用法〕捣为未,每次服1.5g,温酒调下。

〔附性〕此方用于妊娠胎动、下血不止、脐腹疼痛。

方8

〔组成〕薛荔鲜枝叶(不结果的幼枝)30g,荷叶蒂7个,苎麻根3g。

〔用法〕水煎去滓,加鸡蛋2个,同煮服。单用薛荔枝叶亦可。

〔附注〕此方用于先兆流产。

方9 〔组成〕鲜苔藓(青苔)约150g。

〔用法〕洗净,捣烂,用开水1碗冲焗,去渣后加米酒适量,一次服下。

〔附注〕此方用于胎漏。

7.胎位不正

〔组成〕柞本60g,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8.胎死不下

方1

〔组成〕梧桐树皮(去粗皮)适量,红糖适量。

〔用法〕梧桐树皮用开水浸泡良久,以手捻取皮上浆诞,兑红糖服之。

方2

〔组成〕榆树皮60g,柞木枝24g,生姜、童便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3

〔组成〕萆薢15g,刺老包50g,荷叶1张,黑鸡娃15g,芡实叶12g,

糯米适量。

〔用法〕前5味水煎去渣,煮糯米稀饭服。

9.难产

方1

〔组成〕急性子10g,车前子10g。

〔用法〕水煎服。 方2

〔组成〕冬苋菜(冬葵)16g,鸡蛋2个。

〔附注〕冬苋菜水煎取浓汁,打鸡蛋2个煮熟内服。

方3

〔组成〕铁脚威灵仙根30g。

〔用法〕水煎服。

方4

〔组成〕鲜蓖麻叶适量。

〔用法〕捣烂敷于脚心,厚度约0.5cm,用纱布包扎。

〔附注〕此方用于宫口开全、宫缩无力。

方5

〔组成〕三方草全草30g。

〔用法〕水煎服。

方6

〔组成〕凤尾草(井边草)60g。

〔用法〕加水600ml,煎至300ml,服下。

方7

〔组成〕鲜桃根120g。

〔用法〕水煎,调白糖内服。

〔附注〕此方用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难产。

方8

〔组成〕凤仙花干籽4.5g。

〔用法〕研未,冲开水服。

方9

〔组成〕铁树叶3片。

〔用法〕煎水1碗服。

方10

〔组成〕紫楠鲜根30g。

〔用法〕煎水服。

〔附注〕此方用于超月未产的孕妇。 方11

〔组成〕蜀葵子6g,滑石9g。

〔用法〕研为细未,开水送服15g。

方12

〔组成〕梧桐(九层皮)根30g,桃树皮15g,小青藤15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宫缩乏力的难产。

方13

〔组成〕茨菇草15g,卷柏15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胎位、产道正常情况下的难产。

方14

〔组成〕芭蕉芯、兰皮青、虎耳草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15

〔组成〕猫尾王(又名马连安)30g,白参9g。

〔用法〕将猫尾王研未,与白参加水1碗煮鸡蛋服。

〔附注〕此方用于滞产。

10.胎盘滞留

方1

〔组成〕向日葵壳适量,葵子房1个,牛粪赤土各适量。

〔用法〕合杵为饼,贴足底心,胎盘一下,药饼即取去。

方2

〔组成〕鸡头莲叶10张。

〔用法〕水煎服。

方3 〔组成〕马蹄叶根10g,朝天罐根10g。

〔用法〕水煎服。

方4

〔组成〕鲜柞木根皮60g。

置瓦罐内加水约,切碎,洗净,去外层粗皮〕〔用法1000ml,煎20~30ml,

去渣取汁浓缩至300~400ml,分2次温服(饭前服1次,间隔1小时再服1

次)。

方5

〔组成〕乌桕根90g。

〔用法〕加酒炖服。

方6

〔组成〕芡实叶15g,荷叶15g。

〔用法〕水煎服。

方7

〔组成〕鸡嗉子叶9g。

〔用法〕水煎服。

方8

〔组成〕雪莲15g,白酒或黄酒100m1。

〔用法〕泡7天,每次服10ml,1日2次。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妇女小腹冷痛、闭经、风湿性关节炎。

方9

〔组成〕醉浆草30g,酒少许。

〔用法〕水煎服。

方10

〔组成〕野豆子、芡实叶、煅莲房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11

〔组成〕蒟酱叶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取自然汁一小杯,让产妇服下。

方12

〔组成〕挖耳草根30g,甜酒适量。

〔用法〕挖耳草根取汁兑甜酒服。

11.产后出血

方1

〔组成〕倒生根蔸10g。

〔用法〕焙干研未,开水送服,1日1~2剂。

方2

〔组成〕薯莨50g。

〔用法〕水煎内服。

方3

〔组成〕刺儿菜根15g,益母草15g。

〔用法〕水煎,浓缩至1杯,2次分服。

方4

〔组成〕卷柏全草适量。

〔用法〕洗净晒干,每次15g,开水浸泡后1次服,1日1~2次。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出血(宫缩无力)。

方5

〔组成〕刺儿菜10g,野艾叶12g,金樱子15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流产后出血不止。

方6

〔组成〕木棉花7朵,龙眼肉30g,旧棕衣(烧灰)未6g。

〔用法〕前2味水煎,冲旧棕衣(烧灰)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血崩。

方7

〔组成〕山稗子根60g。 〔用法〕用红糖、胡椒为引,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崩漏、月经过多。

方8

〔组成〕血见愁籽。

〔用法〕用文火炒至黄脆为止,研为细未,开水送服,1日1~2次。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大出血。

12.产后腹痛

方1

〔组成〕鲜泽兰30~609。

〔用法〕水煎,加红糖适量,冲服,每日1剂。

方2

〔组成〕金不换9g,酒1汤匙。

〔用法〕金不换水煎,加酒调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方3

〔组成〕草珊瑚根9g,铁扫帚30g。

〔用法〕白糖、酒少许,水煎服。

方4

〔组成〕益母草60g,棕榈子(炒黑)15g。

〔用法〕加水煎服,1日3次。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血瘀腹痛、恶露不止。

方5

〔组成〕珍珠风茎叶60g。

〔用法〕水煎眼,一日3次。

方6

〔组成〕鹅儿肠(牛繁缕)60g。

〔用法〕水煎,以酒为引服下,1日3次。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方7

〔组成〕高粱泡60g,黄酒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8

〔组成〕卫矛30g,红花30g,当归(炒)30g。

〔用法〕共研粗未,每次9g,加黄酒、水各半,文火煎,滤过去渣,饭

前温服,每日1剂。

方9

〔组成〕鲜映山红根6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10

〔组成〕益母草30g,红枣10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血瘀腹痛,也可用于子宫下垂、月经不调。

方11

〔组成〕败酱草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方12

〔组成〕六月雪15g,鲜泽兰15g,鲜卷柏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脐腹胀痛。

方13

〔组成〕血见愁30g,苏木15g,黄酒、红糖各适量。

〔用法〕前2味水煎,对黄酒、红糖一次服下,1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方14

〔组成〕红鸡冠花1个,鸡蛋2个。

〔用法〕煎水送鸡蛋1次服完,1日1剂。

方15

〔组成〕鬼箭羽(八树)1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方16

〔组成〕贯众、酒各适量。

〔用法〕贯众饶灰存性研为未,兑酒服,1日2次。

方17

〔组成〕毛大丁草干根15g,酒适量。

〔用法〕水煎服,l日1剂。

方18

〔组成〕粗叶榕干根30g,酒适量。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方19

〔组成〕铁扫帚30g,珍珠菜30g,接骨主粟兰3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血瘀腹痛。

方20

〔组成〕血筋草根10g,血当归(酒炒)15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21

〔组成〕八角莲3g,鬼箭羽3g,阳荷根60g。

〔用法〕将八角莲与鬼箭羽研未调匀,每次3克,用阳荷根30g煎水送

服,1日1~2次。

方22 〔组成〕鲜犁头草30g,鸡蛋2个。

〔用法〕将犁头草洗净、切烂,和鸡蛋2个加热煎炒后,再用水煎服,

每天1次。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血瘀腹痛。

方23

〔组成〕莲蓬壳8~12只。

〔用法〕以清水两大碗,用文火煎至一大碗左右,睡前温服,每日1次,

严重者连服2次。

方24

〔组成〕鲜泽兰30~60g。

〔用法〕水煎,加红糖适量冲服,每日1剂。

方25

〔组成〕野山檀干果60g,黄酒30g,红糖150g。

〔用法〕同炖服。也可用六棱菊干根、土牛膝干根、茅毒干根、毛大丁

草干根、野牡丹干根、地耳草、接骨金粟兰、胡颓子于根或地胆草于全草代

替野山植干果,任选一种,用量也是60g。

方26

〔组成〕红鱼鳅串30g,红牛膝根15g,茜草12g,猪肉适量。

〔用法〕炖服,1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腹痛有块。

方27

〔组成〕铺地蜈蚣干根30g。

〔用法〕水煎服。

方28 〔组成〕菊叶三七适量。

〔用法〕洗净,捣细,泡开水加酒服。

方29

〔组成〕养麦三七根60g,红糖30g。

〔用法〕养麦三七根水煎,加红糖调服。

方30

〔组成〕岩胡豆根15g,甜酒少许。

〔用法〕岩胡豆根煎水兑甜酒,分2次服,1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方31

〔组成〕草珊瑚根9g,铁扫帚30g,白糖、米酒各少许。

〔用法〕水煎服。

方32

益母草〕〔组成30g泽兰,30g鲜血夹菜叶,120g,酒120g猪瘦肉,120g。

〔用法〕炖服。

13.产褥热

方1

〔组成〕鹿藿9~15g。

〔用法〕水煎服。

方2

〔组成〕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金银花9g,野菊花9g,天葵9g。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连服2~3剂。

方3

〔组成〕虎溪根(干)30g。

〔用法〕加水600ml煎取300ml温服。渣再煎服。

方4 〔组成〕天青地白。

〔用法〕按年龄每岁1叶,煎米汤150ml服。

方5

〔组成〕穿破石15~30g。

〔用法〕炖鸡服,配酒饮用。

方6

〔组成〕蝉臭根(蝉金花根)30g。

〔用法〕切成片,用酒炒3次,开水炖服。

方7

〔组成〕蒲公英30g,沙氏鹿茸草15g,一见喜15g,银花15g,益母草

30g。

〔用法〕水煎,加红糖适量内服,1天2次,连服3~5天。

〔附注〕此方用于有明显盆腔炎症者。

方8

〔组成〕三叉苦30g,土牛膝15g,鬼针草30g,韩信草30g,白牛胆60g。

〔用法〕水煎服,连用数天。

〔附注〕此方用于有急性炎症者。

方9

〔组成〕野菊花15g,百两金15g,贯众15g,积雪草15g,益母草30g,

三叉苦根12g。

〔用法〕水煎,调红糖适量,分2次服。

〔附注〕此方用于炎症明显,高热不退,口干且苦,子宫收缩不良。

方10

〔组成〕铺地蜈松15g,充州卷柏15g。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方11 〔组成〕青鱼胆草9g。

〔用法〕水煎,加红糖服。

方12

〔组成〕细叶十大功劳根30g,羊肉240g。

〔用法〕酌加红酒或开水炖1小时,饭后服,日2次。

方13

〔组成〕黄蜀葵茎及根30g。

〔用法〕用鸡汤煎服或水煎取汁,煮鸡蛋2只,加甜酒少许服。

〔附注〕此方用于防治产褥热。

方14

〔组成〕野鸦椿根9g,白英9g,梵天花15g,羊耳菊6g,蛇毒6g。

〔用法〕用酒、水各半煎,加红糖30g冲服。

14.恶露不下

方1

〔组成〕坤草30g,大蒜茎15g,生姜10g、大枣3枚,红糖15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2

〔组成〕马鞭草15g。

〔用法〕研成细未,分2次用开水送服,或加红糖冲服。亦可用鲜马鞭

草30~609,加水600ml煎至300ml服。

15.恶露不止

方1 〔组成〕芭茅花15g,益母草15g。

〔用法〕水煎服,1日3次。

方2

〔组成〕鲜■木根120~150g。

〔用法〕水煎,加黄酒、红糖适量服,每日1剂。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子宫脱垂。

方3

〔组成〕鲜益母草全草60g。

〔用法〕洗净,捣烂取汁,加黄酒适量,温服,每日1剂。

方4

〔组成〕六月雪30g,知母(焙)30g,当归(焙)60g,鬼箭归60g,桃

仁(去皮、尖炒)45g。

〔用法〕共捣成粗未,每次12g,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瘀血、恶露不止。

方5

〔组成〕毛茎紫金牛15~21g。

〔用法〕水煎,加食盐少许内服,1日1剂。

方6

〔组成〕独脚莲1个,酒适量。

〔用法〕前药磨酒,内服,每次3g,1日2次。

方7

〔组成〕六角仙30g,益母草10g,紫珠草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加酒适量内服,连服2~3剂。

方8

〔组成〕鲜云实茎、叶、果12g。

〔用法〕水煎,兑酒服。

16.产后子宫复旧不良 方1

〔组成〕泽兰30g。

〔用法〕水煎服,砂糖为引,每日1剂。

方2

〔组成〕鲜盐肤木根二重皮30g,老酒120g。

〔用法〕盐肤木根皮切碎,加老酒与水炖,饭前服。

方3

〔组成〕益母草30g,贯众炭10g。

〔用法〕水煎,日服2次,连服2~3日,或加桂圆肉15g同煎。

方4

〔组成〕银花15g,韩信草30g,紫珠草30g,当归10g,川芎6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炎症引起者。

方5

〔组成〕益母草60g,赤地利30g,生姜3片,党参30g。

〔用法〕水煎,连服2天。

方6

〔组成〕败酱草30g,马鞭草45g,生姜2片。

〔用法〕用开水、黄酒各半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感染引起的子宫收缩不良。

方7

〔组成〕益母草60g,真珠菊30g。

〔用法〕水煎,加红糖少许,冲服。

17后感冒

方1

〔组成〕绵毛鹿茸草30g,兖州卷柏9g。

〔用法〕加酒、水煎服。 方2

〔组成〕兰花参15g,野鸦椿果10g,长圆叶鼠刺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3

〔组成〕肖梵天花根30g,小二仙草15g,黄芪9g。

〔用法〕水煎内服。

方4

〔组成〕黄根干根30g,兰花参干全草15g。

〔用法〕煎水内服。

方5

〔组成〕大叶六月雪鲜根30g。

〔用法〕水煎内服。

方6

〔组成〕兖州卷柏金草30g,红糖15g。

〔用法〕水煎服。

方7

〔组成〕江南卷柏15g,兰花参15g,肖梵天花根15g。

〔用法〕水煎服。

方8

〔组成〕白牛胆根及全草10~20g。

〔用法〕水煎服。

方9

〔组成〕龙芽草干全草30g。

〔用法〕水炖服。

方10

〔组成〕野鸦椿干根30g(或干种子10g)。

〔用法〕水煎,饭后服,每日3次。或加鸡蛋3个、桔饼1块,共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有发热出汗者。

方11 〔组成〕肖梵天花干根60g,地胆草干根30g,牛筋草干全草30g,鸡蛋

1个。

〔用法〕加酒水各半,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有发热咳嗽者。

方12

〔组成〕满山红干根30g,猪蹄1个。

〔用法〕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伤风、浮肿。

方13

〔组成〕干臭牡丹叶12g,葱叶、生猪油、食盐各少许。

〔用法〕共捣烂,冲开水,分3次饭后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感冒咳嗽。

方14

〔组成〕益母草全草30g,桂枝10g,当归10g,干姜10g,老酒120g。

〔用法〕水炖服。

方15

〔组成〕小酸浆(茄科)干全草30g,冰糖适量。

〔用法〕水炖,分2次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酒后伤风,或用于预防产后伤风。

方16

〔组成〕爵床干全草30g,红糖120g。

〔用法〕水煎服。

方17

〔组成〕鲜伏牛花根60g,老酒120g。

〔用法〕水炖,分2次服。

方18 〔组成〕鲜败酱全草30g,鸡蛋2个。

〔用法〕败酱草水煎,加鸡蛋同煮,日服2次。

方19

〔组成〕地胆草干全草60g。

〔用法〕水酒炖服。

方20

〔组成〕千里光干全草30g,砂糖少许。

〔用法〕水炖服。

方21

〔组成〕菝葜干根60g。

〔用法〕水炖服。

方22

〔组成〕水苦荬适量。

〔用法〕水煎,加红糖服。

方23

〔组成〕羊耳菊18g,华荆芥9g,木芙蓉12g。

〔用法〕水煎服。

方24

〔组成〕白牛胆干草30g,干绵毛鹿茸草30g。

〔用法〕水煎,调红糖服。

方25

〔组成〕沙氏鹿茸草30g,红糖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伤风发热。

方26

〔组成〕咸匏柴6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伤风发热。

18.产后浮肿 方1

〔组成〕华泽兰叶、防己各等量。

〔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g,餐前用黄酒送服。

方2

〔组成〕胡颓子根10~15g,益母草等量。

〔用法〕水煎至半碗,加些红糖温服。

方3

〔组成〕假药叶适量。

〔用法〕煮■鱼,加醋食之。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脚肿。

19.产后小便异常

方1

〔组成〕鲜益母草30g,甘草3g。

〔用法〕水煎服,l日1剂。同时用针刺足三里、阳陵泉、关元。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小便不通。

方2

〔组成〕车前草10株。

〔用法〕煎水服,每日3次。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小便不通。

方3

〔组成〕泽兰10g,菊叶三七15g,青木香6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郁血性水肿、小便不利。

方4

〔组成〕紫荆皮15g,黄酒半杯。

〔用法〕水煎温服,1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小便失禁、淋漏不断。

20.产后体虚

方1

〔组成〕地耳草干全草30~60g,老酒适量,鸡1只。

〔用法〕炖服。

方2

〔组成〕矮茎朱砂根(干品)15g,熟鸡蛋(去壳)2个,冰糖10g。

〔用法〕前2味同炖,加冰糖内服。

方3

〔组成〕地胆草鲜根60g(干品30g),未生蛋母鸡1只(去肠杂),老

酒少许。

〔用法〕加水炖服,每日1剂。

方4

〔组成〕兰花参15g,嫩母鸡1只。

〔用法〕母鸡去肠,纳入兰花参,水煮烂,眼之。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出血过多,虚损劳伤,烦热,自汗,盗汗。

方5

〔组成〕红胆15g,玉竹15g。

〔用法〕炖肉吃。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心悸、虚弱。

方6

〔组成〕青棉花藤根500g,白马骨根500g,金腰带根250g。

〔用法〕同切细炒熟,再加黄酒250g,闷一夜,分成5剂,每天1剂,

加水煎,冲红糖、黄酒,早晚饭前各服1次。

〔附注〕此方用于妇女产后潮热,腰痛脚酸,面黄肌瘦。

方7

〔组成〕黄脚鸡(剑叶假万寿竹)30g,子鸡1只。 〔用法〕炖服。

方8

〔组成〕鲜梵天花根60g。

〔用法〕合鸡同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足膝无力,不能行走。

方9

〔组成〕干甜远志(去皮、心)15g(鲜品30g)。

〔用法〕用母鸡1只,去肠,将药入内煮烂,空腹食之。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蓐痨症,发热出汗,饮食无味。

方10

〔组成〕玉蜀黍茎芯(不拘多少)。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虚汗。

21产后头痛

方1

〔组成〕中华常春藤9g,红枣10枚,黄酒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2

〔组成〕臭牡丹干根30g,苋菜干籽6g,鸡蛋2个。

〔用法〕水炖,调酒50g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头风痛。

22.产后血晕

方1

〔组成〕旱莲草30g。

〔用法〕加醋、水各半,煎汤。服前先用鼻嗅其药气。1口3次。

方2 〔组成〕扯根菜根30g,川芎9g,牛膝9g。

〔用法〕水煎服,1日3次。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血气攻心。

方3

〔组成〕生苍耳草30g,酒适量。

〔用法〕取嫩心阴干研末,每次3g,酒冲服。

方4

〔组成〕泽兰叶10g,炒薪艾6g,红糖30g。

〔用法〕加开水煎取浓汁,一次服下。

方5

〔组成〕鲜夏枯草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绞取汁液,服一小杯。

方6

〔组成〕老杉皮(久经风雨者)二层皮90~1209。

〔用法〕煎水,调砂糖内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流产后血晕。

方7

〔组成〕荆芥9g。

〔用法〕微焙,研末调酒服。

方8

〔组成〕红兰花909(新者佳),无灰清酒、童便各适量。

〔用法〕煮取一大盏,去渣,候稍冷服之。

方9

〔组成〕马鞭草6g,川芎4.5g。

〔用法〕开水炖服。

方10

〔组成〕瑞香茎叶12g,虎耳草30g。

〔用法〕水煎眼。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胎动流血。

23.产后腰痛

方1

〔组成〕鲜山莓根30g,猪脚1只,米酒半杯。

〔用法〕山莓根(焙干)与猪脚同炖,加米酒,饭后服,每日1次。

方2

〔组成〕黄花远志根30g,野花生根15g。

〔用法〕水煎.调红糖服。

方3

〔组成〕地菍30g,枫荷梨30g,穿破石30g,五指毛桃30g,牛大力30g,

山鸡血藤30g。

〔用法〕水煎,分2次服。

方4

〔组成〕还阳参适量。

〔用法〕煎水洗浴。

24.产后关节痛

方1

〔组成〕木防己30g,福建胡颓子根15g。

〔用法〕加酒、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风湿关节痛。

方2

〔组成〕白背叶、艾叶各适量。

〔用法〕加酒、水煎服。

方3

〔组成〕瓜子金6g,酒适量。

〔用法〕瓜子金研成细未,泡酒温服。 方4

〔组成〕樗叶花椒根皮9~15g,五加皮、杞李参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5

〔组成〕土牛膝9g,阿利藤60g,杜鹃根60g,猪瘦肉60g,金针菜根

60g。

〔用法〕水煎,取药液炖肉,每日1剂,2次分服。

方6

〔组成〕杨梅干根15g。

〔用法〕加水浓煎,配白糖少许,代茶频饮。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周身作痛。

方7

〔组成〕老鼠刺干根60g,鸡蛋2个。

〔用法〕老鼠刺水煎去渣,加鸡蛋(去壳),同煮至蛋熟,取汤和蛋服。

方8

〔组成〕凤仙花白花或全草9~15g。

〔用法〕水炖,配砂糖服。

方9

〔组成〕肖梵天花干根60g,瘦猪肉适量。

〔用法〕加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神疲乏力、筋骨酸痛,也可用于预防。

方10

〔组成〕地耳草全草30~60g,冰糖30g,老酒少许。

〔用法〕加水炖服,每日1剂。

方11

〔组成〕楤木干根60g,黄鳝藤干根60g。

〔用法〕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风痛。 方12

〔组成〕大青(马鞭草科)于根60g,老酒120g,猪脚1个(或鸡蛋2

个)。

〔用法〕共炒,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风痛。

方13

〔组成〕益母草干全草(红花的)30g,老酒120g。

〔用法〕水煎服。产后7天开始每隔2日1剂,至满月为止。

方14

〔组成〕蔓性千斤拔根30g,茜草9g,威灵仙9g。

〔用法〕水煎服。

方15

〔组成〕楤木根60g,勾儿茶根60g。

〔用法〕水煎服。

方16

〔组成〕毛茎紫金牛30g,黄花远志30g。

〔用法〕炖鸡服。

方17

〔组成〕辣椒根30~60g,鸡肉适量。

〔用法〕加水炖,食肉饮汤。

方18

〔组成〕轮叶沙参60g,酒炒蚕豆45g,红糖酌量。

〔用法〕炖服。

方19

〔组成〕山甘草鲜根适量。〔用法〕洗净,酒炒,加水浓煎服。

方20

〔组成〕千斤拔21~30g,猪蹄1只。 〔用法〕以酒、水各半炖烂,去渣,食肉及汤。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风湿筋骨痛。

方21

〔组成〕尖尾枫鲜叶(捣汁)半杯,黄酒半杯,姜汁3~5滴。

〔用法〕调匀炖温服。

方22

〔组成〕鲜走马风、鲜大风艾各适量。

〔用法〕共捣烂,用酒炒热后,敷患处,或用水煲,洗患处。

方23

〔组成〕老茅草叶、石菖蒲、陈艾各适量。

〔用法〕水煎外洗。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风湿痛。

方24

〔组成〕鲜截叶铁扫帚120g,猪蹄240g,酒120g。

〔用法〕酌加水煎服。

25.产后缺乳

方1

〔组成〕三叶木通(去外皮)15g,天门冬9g,猪条肉250g,黄酒适量。

〔用法〕水炖服。

方2

〔组成〕鲜土党参30~60g,猪蹄1只。

〔用法〕水炖服。

方3

〔组成〕鲜白粉藤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取汁和米煮粥食。

方4

〔组成〕羊乳根30~60g,猪脚爪1只(或猪瘦肉适量)。 〔用法〕酒、水炖服。

方5

〔组成〕野牡丹根30g,白通草10g,猪蹄1只。

〔用法〕同炖服。

方6

〔组成〕薜荔果3个,通草6g,穿山甲3g,猪肉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7

〔组成〕鲜泽漆30g,酒适量。

〔用法〕同炖服。

方8

〔组成〕变叶榕30g,猪舌头适量。

〔用法〕水炖服。

方9

〔组成〕土羊乳15g,通草根15g,猪蹄1对。

〔用法〕加水同炖,一次服下。

方10

〔组成〕通花根15g,土羊乳15g,肉100g。

〔用法〕加水炖,一次服下。

方11

〔组成〕奶浆藤根(萝藦根)30g,猪肉适量。

〔用法〕加水炖服。

方12

〔组成〕草棉根30g。

〔用法〕水煎服,1日3次。

方13

〔组成〕薜荔果2只,猪蹄1只。

〔用法〕加黄酒、水各半,同炖熟,服汤食肉。

方14

〔组成〕斑地锦(地锦草)15g,猪蹄1只。 〔用法〕加水同炖,服汤吃肉,每日1剂,连服3日。

方15

〔组成〕陆地棉种子9g,黄芪9g,猪蹄1只。

〔用法〕炖熟,服汤食肉。

方16

〔组成〕连翘15~30g,羊乳15~30g,猪瘦肉250g。

〔用法〕共炖熟,服汤食肉,每日1剂。

方17

〔组成〕地肤子60g,鲜虾60g。

〔用法〕牛煎地肤子约40分钟,去渣,再入鲜虾煮20分钟,食虾、喝

汤,每日2剂。

方18

〔组成〕羊奶参60g,猪蹄2个。

〔用法〕炖服,1日1剂。

方19

〔组成〕阳雀花根15g,天花粉30g,猪蹄2个。

〔用法〕炖服,1日1剂。

方20

〔组成〕象耳朵根(大力子)15g,阳雀花根30g,猪蹄2个。

〔用法〕炖服,1日1剂。

方21

〔组成〕旱莲草10g,穿山甲10g。

〔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1日1剂。

方22

〔组成〕鲜锦鸡儿根皮30g,猪蹄1个。

〔用法〕水煮烂,不加盐,食肉饮汤,1日1剂。

方23 〔组成〕蒲公英30g,鱼腥草30g,薜荔果30g。

〔用法〕水煎服。

方24

〔组成〕田皂角全草30g,鳢肠全草30g,斑地锦全草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25

〔组成〕变叶榕干根30g,猪舌头适量。

〔用法〕加水炖服。

方26

〔组成〕大苦麻菜15g,黄豆30g,铺地锦15g。

〔用法〕同煮,吃豆喝汤,l日1剂。

方27

〔组成〕白粉藤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取汁,和米煮粥服。

方28

〔组成〕羊乳根30g,斑地锦(全草)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方29

〔组成〕薜荔根60g,田螺15个,猪脯肉120g。

〔用法〕加水煮服,吃肉饮汤,1日1剂。

方30

〔组成〕女蒌15g,通草6g,沙参9g。

〔用法〕炖猪脚服。

方31

〔组成〕土党参、黄芪、党参、当归各适量。

〔用法〕炖鸡服。

方32

〔组成〕女蒌菜15g,黄芪15g,当归9g。 〔用法〕水煎服。

方33

〔组成〕小连翘、山甲珠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34

〔组成〕鲜肺筋草9g。

〔用法〕水煎服。

方35

〔组成〕天冬60g。

〔用法〕炖肉服。

方36

〔组成〕薜荔果2个,猪前蹄1只。

〔用法〕煮食并饮汁。

方37

〔组成〕木馒头(薜荔花序托)1个,穿山甲3g,通草6g。

〔用法〕3味共研为末,入猪蹄汤内煮烂吃,再不至,加急性子15g。

〔附注〕此方用于妇女胆虚不足乳不至。

26.乳汁淤积(回乳)

方1

〔组成〕王瓜根10g,王不留行15g。

〔用法〕水煎服。

方2

〔组成〕蒲公英60g,建曲6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同时趁热将药渣用于净纱布

包好,放在乳房上熨贴。

方3 〔组成〕牡荆子12g。

〔用法〕研末,用温开水加酒少许调服。

〔附注〕此方用于停乳奶胀。

27.不孕症

方1

〔组成〕土续断(肥大者)3棵,母鸡1只。

〔用法〕土续断洗净切片,将母鸡去肠杂,不落水,剖腹后将药纳入肚

内,隔锅蒸熟吃。每于月经前2日服食,每月服1~2次。

方2

〔组成〕白胡豆花30g,皂角刺30g,鱼鳅串30g,茄子花30g,酒糟适

量。

〔用法〕煎服,隔日1剂,分2次服。

方3

〔组成〕茶树根15g,小茴香根15g,凌霄花根45g。

〔用法〕月经来时将前二药同适量米酒炖水,加红糖兑服;经净第2天

再将后一味药炖白毛母鸡,加少许米酒、食盐服。1日1次,连服3月。

〔附注〕此方用于不孕症有痛经者。

方4

〔组成〕叶上果(叶上珠)根、叶各9g。

〔用法〕煎水服。

〔附注〕此方用于妇女不育。

方5

〔组成〕草苁蓉60g,白酒500g。〔用法〕浸泡后服用。

〔附注〕此方兼有强心功效。 方6

〔组成〕锈钉子(毛杭子梢的根)适量。

〔用法〕和鸡或猪肉煨吃,或配太子参煨水兑红糖服。

〔附注〕此方用于妇女体虚不孕。

方7

对叶草〕〔组成90g枣子根,90g月月开花,30g月月开根,45g;酒1000g,

益母草90g。

〔用法〕以酒泡药,日服药酒2次,每次服一小杯。

28.外阴瘙痒症

方1

〔组成〕梧桐杓500g。

〔用法〕煎水外洗,1日1次。

方2

〔组成〕狼牙草60g,蛇床子90g。

〔用法〕水煎热洗,1日1剂。

方3

〔组成〕无名精果实60g。

〔用法〕煎水熏洗外阴部,每天2~3次。

方4

〔组成〕乌柏叶90g,枯矾30g。

〔用法〕乌桕叶水煎,加入枯矾熏洗外阴,每日1次。单用乌桕叶亦可。

〔附注〕此方孕妇忌用。

方5

〔组成〕千里光适量。

〔用法〕水煎,洗外阴,1日1次。

方6 〔组成〕蛇莓、麻油各适量。

〔用法〕蛇莓煎水,加入麻油,洗阴部,l日1次。

方7

〔组成〕野菊花30g,蛇床子30g,猫爪刺20g,苦参20g。

〔用法〕水煎,浸泡外阴部。

方8

〔组成〕白鲜皮20g,金银花30g,龙胆草20g,荆芥20g。

〔用法〕煎水熏洗外阴部。

方9

〔组成〕马鞭草30g,土槿皮10g,艾叶20g,川椒6g。

〔用法〕水煎,外洗患部。

方10

〔组成〕土茯苓12g,马齿苋20g,石榴皮20g,地龙30g。

〔用法〕水煎服,或熏洗外阴部。

方11

〔组成〕鲜桃叶5009。

〔用法〕加水煎汤熏洗患部,日洗2次,或用洋桃叶适量捣烂,用纱布

包好塞入阴道内,日换2次,连用1周。

方12

〔组成〕鲜一枝黄花全草500g(干品减半)。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日洗2次,连用1周。

方13

〔组成〕鲜杠板归全草500g,鲜桃叶250g。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日洗2次,连用1周。

方14

〔组成〕荔枝草90~120g。

〔用法〕水煎,加枯矾3g溶化,先熏后洗。 方15

〔组成〕狼毒10g,威灵仙15g,龙胆草10g,白鲜皮15g,鱼腥草15g。

〔用法〕煎汤熏洗患部,每日1~2次。

方16

〔组成〕青葙茎叶90~120g。

〔用法〕加水煎汁,熏洗患处。

方17

〔组成〕酒药花、15~30g,棉花子9g。

〔用法〕捣烂,制成栓剂,用布包好塞阴道内。

29.外阴白斑

方1

〔组成〕紫草很15g,黄连素15g,紫珠草9g,枯矾30g,煅硼砂30g,

冰片1.5g。

〔用法〕共研成粉(黄连素、冰片除外),过100目筛,然后加入冰片、

黄连素共研匀,密盖备用。先将局部洗净,把散在棉花片上的粉末敷上,每

日2次。若在会阴部,每次小便后应换药1次。

方2

〔组成〕鹿含草30g,仙灵脾30g,蝉蜕15g。

〔用法〕上药水煎,熏洗患处,每日2次。

30.阴道炎

方1

〔组成〕鲜芸香草100g。 〔用法〕煎汤外洗。

〔附注〕此方用于外阴瘙痒。

方2

〔组成〕鲜毛稔(别名红爆牙郎)叶150g,鲜秽草(别名假藿虫、防风

草)60g。

〔用法〕加水2000ml,煎沸10分钟后,用干净的布滤去药渣,将药液

放在干净的盆内,熏洗阴道和坐浴,最好同时用棉签蘸盆中药液,轻轻地擦

洗阴道壁,每天1次,每次熏洗10~15分钟,连续3~4天。

〔附注〕此方用于滴虫性阴道炎。

方3

〔用法〕马鞭草30g。

〔用法〕煎后去渣,待温坐浴10分钟,并用消毒纱布清洗,每天1次,

5次为1疗程。

〔附注〕此方用于霉菌性阴道炎。

方4

〔组成〕火炭母30g。

〔用法〕水煎坐浴,或火炭母粉于冲洗后局部喷撒,两者交叉使用,3~

5次为1疗程。

〔附注〕此方用于霉菌性阴道炎。

方5

〔组成〕古山龙30~90g,百部30~60g。

〔用法〕水煎,坐浴,每日1次。

〔附注〕此方用于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瘙痒。

方6

〔组成〕蛇足石松适量。 〔用法〕水煎洗。

〔附注〕此方用于滴虫性阴道炎。

方7

〔组成〕苦参30g,甘草15g,蛇床子15g,明矾6g。

〔用法〕水煎坐浴。

〔附注〕此方用于滴虫性阴道炎。

方8

〔组成〕苦参0.5g(研粉),葡萄糖0.5g,硼酸粉0.5g,枯矾粉0.5g。

〔用法〕混合均匀,撒入阴道,每日1剂,连续3次为1疗程。

〔附注〕此方用于滴虫性阴道炎。

方9

〔组成〕苦楝根皮30g。

〔用法〕水煎取汤坐浴。

〔附注〕此方用于滴虫性阴道炎。

方10

〔组成〕铁苋菜30g,千里光15g。

〔用法〕水煎取汤约半面盆,坐浴半小时,每日1~2次。

方11

〔组成〕乌柏叶适量。

〔用法〕水煎取浓汁,洗患处,每日1~2次,洗后用棉线缚住棉球,蘸

满药液塞进阴道,有棉线的一端露在阴道外面,每日换1次。无法灌洗者可

坐浴半小时。连续治疗7~10天为1疗程。

〔附注〕此方用于霉菌性阴道炎。

方12

〔组成〕华荠苧适量。 〔用法〕用水浸泡4小时后,煮沸10分钟即取出,放置片刻,冲洗阴道

并坐浴半小时以上,每日1~3次。

〔附注〕此方用于霉菌性阴道炎、外阴瘙痒。

方13

〔组成〕白英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子宫颈糜烂。

方14

〔组成〕水杨梅全草适量。

〔用法〕水煎浓汁,冲洗阴道,每日l~2次。

〔附注〕此方可用于滴虫性阴道炎。

方15

〔组成〕千里光适量。

〔用法〕水煎,用水煎液外洗,另用棉花、纱布蘸吸药液,政在阴道内,

每隔24小时换1次。

方16

〔组成〕迎春柳叶30g。

〔用法〕取鲜品捣烂,纱布包裹,每晚放入阴道,第2天清晨取出,1

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滴虫性阴道炎。

方17

〔组成〕葫芦茶全草适量。

〔用法〕水煎成浓汁,冲洗阴道,每天1~2次,或晒干研为细末,开水

调成糊状,按妇科常规放入阴道内。

〔附注〕此方用于滴虫性阴道炎。

方18 〔组成〕密陀僧15g,蛇床子15g,大枫子10g,枯矾10g。

〔用法〕煎水洗涤,每日1次。

〔附注〕此方用于滴虫性阴道炎。

方19

〔组成〕鲜一枝黄花250g,食醋60g。

〔用法〕水煎去渣,加醋灌洗阴道,或坐浴,每日1剂,连用7天。

〔附注〕此方用于霉菌性阴道炎。

方20

〔组成〕土槿皮10g,土蛇床6g,石榴根皮6g,雄黄3g。

〔用法〕共研细末,再用棉花做成桐子大的圆球,以约15cm长的棉线扎

好,然后以棉球涂蘸药末,用消毒纱布包裹,外涂甘油,塞入阴道,每日换

药1次。棉球上的线头留在阴道口外,以便更换。

〔附注〕此方用于滴虫性阴道炎。

方21

〔组成〕十大功劳根250g。

〔用法〕水煎,冲洗阴道和外阴,每天1次,7天为1疗程。

〔附注〕此方用于滴虫性阴道炎。

方22

〔组成〕鲜桃叶适量。

〔用法〕捣烂后炒热,用消毒纱布包好,冷热适宜,塞入阴道,1~3小

时后取出,每日1次,连用数天。

〔附注〕此方用于滴虫性阴道炎。

方23

〔组成〕一枝黄花60g,土黄柏1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待温坐浴或冲洗阴道,连洗数天。

〔附注〕此方用于老年性阴道炎。

方24

〔组成〕蛇床子30g,地骨皮30g。

〔用法〕水煎,蘸洗或冲洗阴道。

〔附注〕此方用于滴虫性阴道炎。

方25

〔组成〕马鞭草30g。

〔用法〕煎后去渣,待温坐浴10分钟,并用消毒纱布清洗,每日1次,

5次为1疗程。

〔附注〕此方用于霉菌性阴道炎。

方26

〔组成〕黑面神3.2kg,苦参3.2kg,大飞扬3.2kg,细叶香薷3.2kg,

地肤子1.6kg,蛇床子1.6kg。

〔用法〕加水煎3次,每次煮沸半小时以上,将3次所得煎出液浓缩成

10000ml,再加入0.5%石碳酸50ml备用。先取上述药液100ml加水至

1000ml,调温至37℃左右(夏季温度尚可低些)。令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

少量稀释液冲洗外阴。然后用阴道内窥器暴露阴道与宫颈,将稀释液灌满阴

道,用棉签反复清洗3次,最后在阴道内穹窿部周围上冰硼散约1药匙,每

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

〔附注〕此方用于霉菌性阴道炎。

方27

〔组成〕龙芽草,乌柏叶各适量。 〔用法〕将以上二药制成100%浓缩液,先以此药液涂洗阴道后,再用

棉球浸泡药液塞入阴道内,4小时后取出,每日1次(早、中、晚均可),

连续7~10天。

方28

〔组成〕毛大丁草30g,金银花30g。

〔用法〕水煎,先熏后洗患部,每次月经干净后熏洗3天。连用3个月。

〔附注〕此方用于滴虫性阴道炎。

方29

〔组成〕阔叶十大功劳、白头翁各等量。

〔用法〕炒焦研粉,先将阴道冲洗后,撒上药粉。

31.宫颈炎

方1

〔组成〕鲜大叶按叶50kg。

〔用法〕加水浸没按叶,煎沸后用文火煎2小时,过滤,再用文火熬至

糊状,取出,待稍冷后再加防腐剂和淀粉3~3.5kg,拌匀制成宽1~2.5cm

的椭圆形药丸3000枚,阴干备用。用时,令患者仰卧,取截石位,于临睡前

将本药丸用温开水湿润后放入阴道近宫颈处。每次1丸,隔日1次,4次为1

疗程。

方2 〔组成〕红花地桃花5份,土黄连5份,黄花田3份,穿心莲3份,稀

莶草2份。

〔用法〕共研成末,混匀后装入胶囊中,每晚临睡前将1粒胶囊放入阴

道后穹窿处。轻者连续放3~5次,重者连续放10~20次。

方3

〔组成〕鲜地榆根适量。

〔用法〕上药去外皮,切片,烤干,粉碎,过120目筛,放于净瓶中备

用。用时取麻油2份,过滤,加热煮沸,待冷,政入1份地榆粉调匀即得。

用前将宫颈糜烂面分泌物擦掉,取地榆粉撒在糜烂面上,然后用一带线棉球

蘸地榆油膏置入宫颈糜烂处。24小时后取出。隔日上药一次,一般3~5次

见效,8~10次痊愈。

方4

〔组成〕马齿苋3.5kg,甘草500g。

〔用法〕上药共煎煮,去渣,药液浓缩至300ml后,加淀粉2kg,制成

颗粒,口服,每次2g,每日2次。

方5

〔组成〕鲜毛射香(雾水草、蓝花草)150g。

〔用法〕将上药用清水洗净,加水700ml,煎至500ml,冲洗阴道,隔3

天一次。

〔附注〕本方亦适用于外阴瘙痒症。

方6

〔组成〕白英全草30g,一枝黄花全草30g,白花蛇舌草全草30g,贯众

15g。

〔用法〕水煎服,l日1剂。

方7

〔组成〕白英60g,垂盆草6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附注〕此方用于宫颈炎宫颈糜烂。

方8

〔组成〕重楼根适量,甘油少许。

〔用法〕重楼根研成细末,调甘油外涂局部,每日2~3次。

〔附注〕此方用于宫颈炎宫颈糜烂。

方9

〔组成〕蒲公英或艾叶95g。

〔用法〕将竹管一节(长7~10cm,口径2~,一端开口,一端闭塞),3cm

浸于上药液中,待煮沸后倒掉管内液体,拔吸在宫颈糜烂处。每日1次,7

日为1疗程(后3次可隔日1次),休息1周后复查,如未愈,再行第2疗

程。

方10

〔组成〕马齿苋3.5kg,甘草0.5kg。

〔用法〕上药共煎煮,去渣,药液浓缩至300ml后加淀粉2000g制成颗

粒。口服,每次2g,每日2次。

方11

〔组成〕龙葵适量。

〔用法〕将龙葵洗中切成段,放在锅内加水煮,直到熬成糊状,即成龙

葵膏,装入消毒瓶内备用。先将宫颈糜烂面分泌物擦净,取带线的棉球一个,

蘸上龙葵膏,对准宫颈糜烂处塞入(棉球的线尖要露在阴道外),24小时后

自行取出。每周上药1~2次,8次为1疗程。

〔附注〕此方用于宫颈糜烂。

方12

〔组成〕桎木、老虎刺、小叶冬青、岗梅各等量。

〔用法〕加水煎煮,浓缩成10%~20%溶液,装瓶消毒备用。最好经过

脱色处理。每次用带线棉球蘸上药液塞入阴道内,保留4~6小时后嘱自己取

出。每日1次,7~12天为1疗程。

〔附注〕此方用于慢性宫颈炎。

方13

〔组成〕五月霜9g,麦麸草6g,羊膻七6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宫颈炎,也可用于滴虫性阴道炎。

方14

〔组成〕山莴苣30g,猪膀胱1个。

〔用法〕水煎,分3次服。

方15

〔组成〕野芝麻15g。

〔用法〕水煎,日服2次。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小便不利、月经不调。

方16

〔组成〕鲜排风藤(白英)60~120g。

〔用法〕水煎服,连服3~7天。

〔附注〕此方用于官颈糜烂,亦可用于阴道炎。

32.盆腔炎

方1

〔组成〕兖州卷柏全草(干)30~60g。

〔用法〕水煎服,l日1剂。

方2

〔组成〕白花蛇舌草60g,入地金牛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3

〔组成〕椿根皮15g,赤地利15g.杠板归15g,金樱子30g,白鸡冠花

15g。

〔用法〕每日1剂,2次煎服,连服数剂。经后开始服药为佳。

〔附注〕此方用于急性盆腔炎。

方4

〔组成〕十大功劳30g,土牛膝30g,韩信草30g,赤地利15g,蒲公英

15g。

〔用法〕水煎服,l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急性盆腔炎。

方5

〔组成〕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鸭跖草30g。

〔用法〕每日1剂,2次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慢性盆腔炎。

方6

〔组成〕青蒿适量,白酒少许。

〔用法〕青蒿阴干火炒,拌白酒,呈糊状,将药装入布袋敷局部,外加

热水袋,每日3次,每次30分钟。 〔附注〕此方用于附件炎。

方7

〔组成〕毛芹菜根6g,萱草根15g,小母鸡1只。

〔用法〕母鸡破腹去内脏后,不用水洗,将上药塞入鸡腹中,放锅中蒸

至骨肉分离为度,于夜间服用汤肉。

〔附注〕此方用于子宫内膜炎。

方8

〔组成〕映山红30g,乌蔹莓15g,白石榴根30g,黄柏12g。

〔用法〕水煎加冰糖适量,每日1剂2次分服。

〔附注〕此方用于慢性附件炎。

方9

〔组成〕鲜车前草60g,鲜珍珠菊60g,鲜赤地利60g。

〔用法〕每日1剂,2次煎服,连服数剂。

方10

〔组成〕白花蛇舌草60g,穿破石15g,入地金牛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11

〔组成〕败酱草30g,蒲公英30g,红藤30g,赤芍12g。

〔用法〕加水煎成100~200ml,趁温作保留灌肠,每日1次,10次为1

疗程。

〔附注〕此方用于慢性盆腔炎。

方12

〔组成〕沙氏鹿茸草30g,鲜车前草30g,红藤30g,蒲公英30g,爵床

15g。

〔用法〕水煎,每日1剂,渣再煎服。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02465290a122199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