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0日发(作者:)
维普资讯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0fAnhuiASh.Sci.2OO6。34(15):3648—3649。3659 责任编辑庆珞责任校对庆珞 李茶混交模式效益研究 汪德玉(安徽省合肥市林业局,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李茶间作茶园内定位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小气候条件及土壤条件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在林分结构 上,表现为李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呈垂直方向上的成层性、水平方向上的交错和镶嵌性,较纯茶园复杂完善;在时间结构上,表现为李 茶生长在时间上具有部分重叠和互补协调性;在茶树的生理特性上,间作茶园中的茶树净光合速率与纯茶园中的茶树净光合速率差别 不大。而茶树的呼吸速率、蒸腾强度均较纯茶园低。因此,间作茶园较纯茶园对环境资源利用充分,且茶叶产量和品质具备了优于纯茶 园的生理学基础。可见,李茶间作模式具有较好的生态学基础。 关键词李茶混交;纯茶园;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l1(2006)15—3648—02 Ettidmcy fi'om the Intercro ̄kJg Pattern ofPhma and lba WANG De-yu(Forestry Bureau ofHefeiMunicipal,Hefei,Anhui 230001) Abf;b麓ct Position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showedthatthemicroclimate and soil greatly affectedthetea yield and qualityinthetea gardenintercmpped with plum.The structure offorest stand was nlol ̄,appropriate than that of pure tea garden.Aerial and subterranean parts of Cum and tea tlL ̄¥had the character of tiers vertically,the feature of crossing and ̄aying horizontally.In terms of time structure,there were 0aai ̄Uy overlappiI and mutual con— plementariness for plum and tea S ̄wth.In addition,c0mpaIed with the pure tea gal ̄en,the net photosynthesis speed oftea was almost the in the intercropped ̄q:len.However,the bl 岫speed andthetranspiringintensitywerelowerthanthose ofteatlL ̄8inthe puretea garden.Therefore,envi— ronmentai 搭ouIce was htlly exploited andthe yield and qu ̄ity oftea had a physiologicalfoundation.In short,therewas a better ecological basisforthis kind of intercmppiI pattern. Key words Interewpped tea garden;Pure tea garden;Efifciency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Kuntze)在长期的生长和系统发育 1.2.2茶树生理测定。在测定小气候因子的同时,分别对 过程中,形成了耐阴喜温,喜空气湿度高、散射光的生态习 茶树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进行测定,光合作用 性 2 J。然而。不少茶园,往往光照过强、空气湿度过低,导致 和呼吸作用采用GH.Ⅲ型光合仪;蒸腾作用采用快速称重法。 茶叶产量低、品质劣。在这些地区,要建立高产优质茶园,除 1.2.3根系测定。采用小土柱法 4 J,土柱规格为20 cmx 20 尽可能利用小地形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外,比较行之有效的 cmx20 crn,分层挖取,直至无吸收根系止。按机械随机法设 方法是茶园与其他树种混交 l J,一方面利用乔木树种的遮阴 点,李和茶树分别收集、洗净、烘干、称重,分层统计。 作用产生散射光多、大气湿度高的小气候条件,另一方面能 1.2.4土壤调查测定。在试验地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挖 更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一举多得。在生产和科研上,林茶间 土壤剖面,分层测定土壤容重(环刀法)和土壤含水量(酒精 种模式的报道较多,然而,其中也有效益不理想的例子,主要 燃烧法),分层取土样带回实验室测其养分含量。有机质采 是由于乔木与茶树在生态因子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和矛 用重铬酸钾法,全N量采用重铬酸钾一硫酸消化法,全P量 盾,林分结构不合理,生态学基础脆弱。笔者对李(Prun ̄ 采用氢氧化钠碱熔一钼锑抗比色法,水解N采用碱解蒸馏 salicina)茶树间作立体经营模式的生态学基础进行了试验研 法 5 J。速效P采用碳酸氢钠法。速效K采用火焰光度法。 究,旨在揭示林茶间作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生态、经济效益,为 2结果与分析 推广该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系统中种群之间的关系协调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 1材料与方法 定各种群在系统中的空间位置、时间位置和功能方面的 1.1试验概况试验地设在安徽省潜山县常春生态林场, 特征。 北纬30 ̄53 ,东经117。21 ,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 2.1种群空间结构在纯茶园中,地上和地下部分空间结 温16.5℃左右,年降水量1 300mm左右,主要集中于春夏季 构简单,均为单层结构。在间作茶园中,从地上部分看,李树 节,秋季少雨易旱。试验地坡度10 ̄ 15。,土壤属中厚层砂壤 较高大且喜光,茶树矮小耐阴,形成了水平上镶嵌、垂直上分 土,pH值6.5。李树密度为450株/ ,茶树采用条植,条宽 层合理的空间结构;地下部分从垂直角度看,茶树的吸收根 0.5m,条间距1.5m。 系主要集中在20cm以上的土壤中,约占总根量的60%,而李 1.2研究方法 主要集中在20 60 cm的土壤中,约占总根量的75% 80%; 1.2.1茶园小气候因子测定。测定因子主要有光强、气温、 从水平上看,茶树的吸收根系主要分布在60—65啪幅度内, 地温、空气湿度。所用仪器是ZDS-10型数字自动显示照度 李则主要分布在130cm的水平范围内(表1)。与地上部分类 计(测光强)、曲管温度计(测地温)。在间作茶园内随机机械 似,间作茶园内地下空间亦呈分层和镶嵌的合理结构。由此 固定10个测定点,纯茶园内设1个,同时分别测定光强、大气 可知,间作茶园种群空间位置分布合理,对光照、土壤等资源 湿度、气温和地温。以上各因子分别在1.2 m的高度和不同 利用充分。 的土壤深度测定,选择晴朗天气,连续3 d,每天6 18 h,每隔 2.2种群时间结构就李和茶树看,它们在时间位置上部 2 h测定1次,分析材料为3年春、夏2季测定结果平均值。 分重叠。李树为落叶乔木,春末展叶,深秋落叶,而茶树属常 作者简介汪德 ̄(1953一),女,上海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研究。 绿灌木,一年四季几乎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种时间上的位 收稿日期2006-04-04 置,对茶树的春季生长几乎没有多大影响,而在夏季由于李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690722361a407800.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