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智能化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建设方案

医院智能化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建设方案

2023年7月8日发(作者:)

医院智能化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建设方案

1.1系统概述

由于各类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日益加重,加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报警系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防盗系统也越来越先进,一个电子防盗系统可以包括双鉴探测器、双束光电探测器、周界探测器、震动检测器以及紧急按钮等各种探测方式,从多种角度确保公共财产、个人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防盗报警系统主要由重要区域的红外/微波双鉴报警及特殊房间的紧急求助几部分组成。根据各自不同的功能实现不同的防范目的,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报警体系。

1.2设计原则

可靠性原则

联网报警系统是一个长期运行的系统,保证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是首先要考虑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后备以及灾难恢复系统,使系统在部分故障时仍然能够提供对用户的服务,并且能够很快的排除故障恢复正常运行。

扩展性原则

用户需求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相应的负荷也是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按最经济的原则,规划成一个扩展性很强且在扩容升级时浪费最少的系统。遵循开放性原则,能够支持多种硬设备和网络系统,软件支持二次开发。数据库系统和信息通讯枢纽采用标准数据接口,具有与其它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的能力;计算机网络系统适应将来的广域扩展。

安全性原则

数据的安全性在任何系统予以高度重视,网络系统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黑客的入侵。对于物业管理人员以及调度也安排足够的权限控制,避免能够操作到不属于自己的数据。提供系统总体死循环检测及网管方案,实现对整个网络的自检、实时监控和自动故障报警检测以及一定程度的自恢复。

标准性和先进性原则

系统实现时尽量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技术,保证技术实现的质量,以便于日常维护和系统的扩展。

系统采用成熟的高新科技,以目前较为先进的方法实现需要的功能,既反应当今科技的先进水平,又具有发展潜力,保证系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被淘汰。

1.3系统组成

联网报警系统由用户端、传输网络和接警中心组成,其中用户端包括各类探测传感器、控制主机;传输网络是TCP/IP网络;接警中心(消防控制室)则由报警主机、接警管理计算机、联动模块以及相应软件等组成。

整体系统的拓扑分布如下: 1.4系统设计

1.4.1前端报警设计

前端报警探测器的点位分布直接影响着医院内部的安全,不同于视频监控设备,报警产品在医院安防系统中起着前期防范的作用,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以便在第一时间使相关的人员获知意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达到安全防范的作用。

本次医院报警探测器点位的具体分布原则如下表所示:

报警点位

收费处

诊室

保安室、门卫

报警需求

防范未授权的人进入,紧急报警,配置红外探测器、报警按钮。

紧急报警,配置报警按钮。

紧急报警,配置紧急按钮。 护士台

药房

系统点表:

楼层

室外

地下室

主楼1F

主楼2F

主楼3F

主楼4F

主楼5F

主楼6F

主楼7F

主楼8F

主楼9F

主楼10F

主楼11F

主楼12F

顶层

后勤楼

小计

紧急报警,配置紧急按钮。

防范未授权人进入,配置红外探测器

报警按钮

1

1

34

47

30

2

1

1

1

1

1

1

1

1

10

131

红外探测器

9

10

10

1

1

10

29 1.4.2传输网络设计

在报警系统中,报警信号的传输是整个系统非常重要的一环,这部分的造价虽小,但确关系到整个报警系统的稳定性和报警信息上传的及时性,因此要选择经济、合理的传输方式。在本次中西医结合报警系统解决方案中,报警系统的拓扑采用TCP/IP网络形式,可与监控无缝联动。

1.4.3管理中心设计

接警中心是整个医院联网报警系统的信息控制和管理中心,担负接收网络内所有控制通信主机的各类状态报告和警情报告;对前端设备遥控编程;监测本系统和通信线路工作状况。接警中心的设备功能、组织形式、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因此常把它比作整个写字楼联网报警的大脑和心脏。接警中心设备通常有:专用接警机、计算机、接警管理软件和其他打印、传真辅助设备组成。

前端用户报警发生后,综合管理平台按照视频复核系统的应用设置,视频会自动弹出,通过报警和视频系统的有机结合,通过视频来监控现场情况,这样接警人员就可以迅速准确的确定是否是真实警情,并第一时间对所发生的警情进行处理,从而减少处警资源。还能为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及用户提供可靠的视频物证也有着重要意义。平时无报警联动时,中心平台也可主动预览、回放前端用户现场图像。

1.5系统功能

综合管理系统接收前端用户传送来的各类报警信息,并可通过视频复核系统进行图像显示和报警复核。综合管理系统结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针对报警和监控系统功能集成设计需求,充分利用网络通讯技术,充分发挥本系统的功能特性,在报警信息发生时,系统自动调出报警发生区域的现场图像。

报警中心的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内看到现场视频信息进行核实,就可准确判断警情是真警或误报,并继续监控事件发展进程,及时调配相应处警力量,就可有效减少误警事件发生的处理成本,提高实警的处理进度及效果;有效减少值守人员的工作强度,充分发挥安防系统的集成设计效能,这也正是报警系统与监控系统集成设计逐渐被大家认同,并成为安防系统工程设计标准要求的主要原因。

设备管理:

设备统一编码:按照统一的编码规则对设备进行统一编码。远程设置和批量配置:能够对前端DVR设备、快球摄像机、电子抓拍控制器等前端设备的参数进行远程配置,对同一型号和同样参数的设备进行批量设置,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维护效率;

视频联动:

报警系统收到前端用户的报警信息,视频系统按照预先的联动关系设置, 自动弹出报警发生所在区域的现场图像,方便中心值班人员处理报警,并通过现场图像来进行核实。视频复核最迫切的目的并不是通过高像素摄像机来确认入侵者的身份,而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确认是否有入侵者的存在,从而实现响应时间的最小化。

用户资料管理:

用户资料管理功能强大,可对用户所有信息进行详细的备案,对用户记录进行关键字段逻辑组合查询。

操作员权限管理:

严格灵活,安全性高,每个操作员可以按照功能权限自定义分级,并实时记录操作员动作,方便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和责任调查。

强大的报表统计功能

可根据信息记录进行报表统计,进行数据分析综合条件查询和打印需要的数据报表,如用户资料、事件报告、系统日志、处警单等。 事件查询功能

可对用户布撤防报告和状态报告、主机测试、故障信息等事件进行查询。

资料导出功能

用户资料、报警事件记录等能转换为文本、WORD、EXCEL文件,利于资料的多样化存档。

来电显示功能

可以记录上报信息的电话号码,有利于查询电话线路问题处理用户故障,查获恶意阻塞中心线路的行为。

防区地图功能

可针对每个用户绘制平面防区图,报警后地图上所标热点会烁,操作人员可打开地图,将该用户具体报警位置通知出警人员,便于出警人员现场处理。

计划任务

对用户布/撤防的状态进行监控,如果没有在指定的时间内上报信息,平台会自动产生提示信息

日志管理

本平台提供完善的日志记录和查询机制,可以对配置日志、操作日志、报警日志、系统日志、事件日志。 1.6设备介绍

1.1.1网络报警主机

产品简介:

网络报警主机,是一款集开关量报警输入输出于一体的多功能网络报警主机。当前控制主机含有8个独立子系统,总线扩展防区的最大防区数量可以达到256个,以实现对大型单位的保护。本主机主要应用于智能楼宇,可以配合软件系统与视频等平台对接以实现整个报警及监控设备的整合。

产品特性:

支持本地8路开关量输入,4路触发器输出;

支持总线扩展248路开关量输入,64路触发器输出,扩展总线总长度达2.4km(1.5mm2);

支持8个独立子系统,1个公共子系统;

支持报警联动输出,事件触发输出/关闭;

支持1路受控警号(DC12V)输出;

两种模式传输报警数据:网络传输、电话线传输;

支持6个独立中心组,可灵活配置报警数据上传策略、冗余备份策略;

支持2组独立的以太网接警中心、2组独立的电话接警中心;

支持Contact ID protocol(CID),支持话机复用;

支持32个LCD键盘包括1个全局键盘和31个子系统键盘,键盘总线总长度不得大于1.2km(1.5mm2);

支持1个安装员用户、1个主用户、199个操作用户;

支持16个远程管理用户,6个远程数据信道;

支持250条CID报告缓存;

支持4000条报警事件记录,400条操作事件,100条用户管理,事件带日期功能;

支持远程搜索事件;

支持外置辅助电源--标准蓄电池,自动充电控制,电压实时监测,掉电保护;

支持AC 220V主电源接口,主辅电源可自动切换;

支持1路12V/1A辅电输出;

支持硬件复位;

支持配置参数导入/导出。

1.1.2防区模块

产品简介:

八防区扩展模块可以连接常开(NO)或常闭(NC)触点的受监测输入防区,使用8.2K终端(EOL)电阻监测触点。八防区扩展模块可与兼容的多路复用扩展模块配合使用,并且占用系统上的八个扩展防区。

技术参数:

电流

模块最大2.7mA

工作温度范围 -10℃--+55℃

10%--90% 参数 相对湿度

线缆最大阻抗 额定值29.04欧姆,+20℃

传输距离:2400米 横截线缆传输距离线缆和对应的线缆面积:1.5mm²

传输距离:1600米 横截参数 标称横截面积 面积:1.0mm²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688822169a17334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