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8日发(作者:免费下载计算机)
硬盘SATA模式
大多数朋友的观点应该和我一样,既然BIOS中提供硬盘的SATA模式的支持,必定有它的优胜之处,说不
定对系统的性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在我重装系统后,执着地将BIOS中的SATA模式打开,却引来不能进
入系统的麻烦.几经周折,终于把驱动装上,滿以为可以提高系统性能,然而结果却另我大失所望. 我分别将
SATA模式开启和关闭,然后对系统的启动时间,应用程序开启时间,硬盘的存取速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测试,结
果是没有明显的区别,也就是说,不管你开启或关闭这个SATA模式,使用起来还是一样的.
既然如此,这个SATA不就是多余的?带着这个疑问,我搜索了网上有关的知识.现将部分内容摘录下来,好
让大家分享:
SATA 是Serial ATA的缩写,即串行ATA。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
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得名。S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
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ec,这比目前最块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
133MB/sec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目前SATA II的数据传输率则已经高达300MB/sec。
SATA II 的关键技术就是3Gbps的外部传输率和NCQ技术。NCQ技术可以对硬盘的指令执行顺序进
行优化,避免像传统硬盘那样机械地按照接收指令的先后顺序移动磁头读写硬盘的不同位置,与此相反,它
会在接收命令后对其进行排序,排序后的磁头将以高效率的顺序进行寻址,从而避免磁头反复移动带来的损
耗,延长硬盘寿命。另外并非所有的SATA硬盘都可以使用NCQ技术,除了硬盘本身要支持 NCQ之外,
也要求主板芯片组的SATA控制器支持NCQ。此外,NCQ技术不支持FAT文件系统,只支持NTFS文件
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SATA还是SATA II,其实对硬盘性能的影响都不大。因为目前硬盘性能的瓶颈
集中在由硬盘内部机械机构和硬盘存储技术、磁盘转速所决定的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上面,就算是目前最顶
级的15000转SCSI硬盘其内部数据传输率也不过才80MB/sec左右,更何况普通的7200转桌面级硬盘
了。除非硬盘的数据记录技术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例如垂直记录技术等等,目前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也难
以得到飞跃性的提高。说得不好听的话,目前的硬盘采用ATA 100都已经完全够用了,之所以采用更先进
的接口技术,是可以获得更高的突发传输率、支持更多的特性、更加方便易用以及更具有发展潜力罢了。
SATA 模式之IDE/RAID/AHCI
IDE模式是将SATA硬盘映射成IDE模式,这样你用SATA硬盘装系统的时候就不需要装SATA硬盘驱动
了
AHCI模式则与SATA模式相反,装系统时需要安装SATA驱动,而且貌似只有这个模式才能打开NCQ功
能
RAID模式是要有两块硬盘才能实现的,具体情况可以参照一下网上组建RAID的文章,如果你只有一块硬
盘就可以忽略它了
补充:NCQ是一种新的硬盘技术,简单来说开启它之后从一个程序跳到另一个程序时速度会更快,要实现
它首先就要在BIOS里选择AHCI模式,然后在装系统时安装相应的驱动(一般在主板驱动盘里有),安装
好系统之后基本上就可以实现了(其实也快不到哪里去,我的硬盘已经打开NCQ了,但是也感觉不出多快)
================================================================================
AHCI的全称为“Serial ATA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即“SATA高级主控接口”,是在英
特尔的指导下,由多家公司联合研发的接口标准,其研发小组成员主要包括英特尔、AMD、戴尔、Marvell、
迈拓、微软、Red Hat、希捷和StorageGear等著名企业。AHCI描述了一种PCI类设备,主要是在系统
内存和SATA设备之间扮演一种接口的角色,而且它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中是通用的。AHCI通过一个
PCI BAR(基址寄存器)来实现原生SATA功能。由于AHCI统一接口的研发成功,使得支持SATA产品
的开发工作大为简化,操作系统和设备制造商省去了单独开发接口的工作,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在统一接口上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6002910a2704917.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