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


2024年5月16日发(作者:ps教程视频)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角色游戏是3—6岁幼儿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戏。对于这一时期

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在角色游戏过程

中,他们不断模仿成人的行为,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他们的语言、动作、社会交

往、生活经验等方面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随意性,生活

经验少,且刚刚接触游戏。所以扮演角色能力差,游戏水平低下。那么如何提高小班角色

游戏水平呢?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分析小班角色游戏特征入手,提供有针对性的指

导策略。

一. 小班角色游戏特征

1. 游戏情节简单而零散。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随意性。生活经验少,且刚刚接触游戏,所以游戏中反映

出来的内容简单,情节单一、零散。如“妈妈”喂娃娃、抱娃娃、给娃娃穿衣或打电话、

扫地、拖地等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内容。或者是爸爸烧饭、妈妈烧饭、你喂娃娃、我

也娃娃。游戏情节是零散的片段,相互间缺乏联系。

2. 游戏动作重复而简单。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手肌肉发育不够完善,喜欢做重复动作。所以小班幼儿

在游戏时,多是简单的重复动作,较少的系列动作是凭兴趣操作材料。如反复地做切菜动

作、炒菜动作、反复做接水、饮水动作。但有时有感兴趣的材料也会出现一序列动作。如

幼儿会假想娃娃饿哭了,于是连忙泡奶、喂奶等动作。

3. 游戏语言交往较少。

由于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幼儿游戏中大多是平行游戏,幼儿独自操作材料。如抱

娃娃、喂娃娃往往是默默无语。一起玩时也是各说各的话,专心于自己的游戏,旁若无人,

有时也有一些简单的对话,但是是围绕模仿的材料开展的,如:锡凯拿着酸奶瓶说:“喝

酸奶吧!”锐涵接过酸奶喝了一口说:“好甜呀”,然后又进行自己的游戏。

4. 游戏时缺乏角色意识。

幼儿游戏扮演的角色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如:爸爸、妈妈、奶奶、爷爷等。但幼

儿经常满足于摆弄操作材料,未意识到扮演的角色。有时扮演的角色也会经常转移。这是

因为幼儿的角色意缺乏。游戏中的兴趣和注意力不稳定,较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

他当弟弟时,看到爸爸打电脑玩得特别高兴时,他就放下手中的扫把,也去打电脑。可当

他看见爸爸泡茶招呼客人很有趣,他就放下手中的键盘也要泡茶招呼客人。

5. 游戏时是依材料而进行的游戏。

由于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特点,小班幼儿操作使用的通常是实物或是具体形象的材料。

游戏中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更多依赖玩具进行游戏,满足于玩具的摆弄,缺乏交往的

能力。例如:奶茶店的服务员,埋头配奶茶,对来买奶茶的客人置之不理。

二小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

依据小班角色游戏特点,结合小班角色游戏目标,我对小班角色游戏进行一些尝试,

总结出如下几方面的经验。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5791229a267221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