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5日发(作者:惠普电脑自带重装系统)
“薛定谔的猫”揭示了一个细思恐极的真相:意识决定物质
“如果人类有了更强的观测手段,薛定谔的猫的模态并非不能观
测……”朋友在饭桌上的一席话差点呛到我,我想对他说,你太在意那
只猫的生死了,完全没有理解这只与芝诺乌龟,拉普拉斯兽、麦克斯
韦妖齐名的物理学界四大神兽对于整个人类科学的意义何在。
自1088年欧洲第一所大学诞生“自然魔法”的教学标志着以实验
为基础的当代自然科学登上历史舞台,到之后文艺复兴奠定了人本主
义,所有现当代科学最坚实的根基就是这个宇宙、这个世界是物质的,
而意识不过是附着于人类这个物种上产生的东西,除了脑科学,意识
这个概念甚至都不在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之中。
然而薛定谔的猫这个隐喻却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人类细思恐
极的发现这将通往《三体》中要了叶文洁女儿杨冬半条命的那个结论:
物理学并不存在,而这与三体人的智子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一切都是由薛定谔意识中产生的这只该死的猫引起的。
当我们不观察时,月亮是不存在的
作为量子理论的先驱并戏剧性的变成其死敌的薛定谔,很多人并
不知道这只已经逐渐成为量子理论图腾的猫其实是他为了嘲笑哥本哈
根学派,用来反对量子论而设定的一个思想实验。
他在1935年为了响应爱因斯坦对于量子理论的攻击也发表了一篇
论文,题为《量子力学的现状》(Die gegenwartige Situation in
der Quantenmechanik),文章极尽讽刺刻薄,一副与哥本哈根学派
誓不两立的样子。
在论文的第5节,薛定谔描述了那个常被物理学界视为噩梦的实
验。哥本哈根学派不是说,在没有测量之前,一个粒子的状态模糊不
清,处于各种可能性的混合叠加。比如一个放射性原子,它何时衰变
是完全概率性的。只要没有观察,它便处于衰变/不衰变的叠加状态中,
只有确实进行了测量,它才能随机选择一种状态出现吗?
很好,那么让我们把这个原子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薛定谔想
象了一种结构巧妙的精密装置)中让它保持这种叠加状态。,每当原
子衰变而放出一个中子,它就激发一连串连锁反应,最终结果是打破
箱子里的一个毒气瓶,而同时在箱子里的还有一只可怜的猫。事情很
明显:如果原子衰变了,那么毒气瓶就被打破,猫就被毒死。要是原
子没有衰变,那么猫就好好地活着。
但这样一来,显然就会有以下的自然推论:当一切都被锁在箱子
里时,因为我们没有观察,所以那个原子处在衰变/不衰变的叠加状态。
因为原子的状态不确定,所以它是否打碎了毒气瓶也不确定。而毒气
瓶的状态不确定,必然导致猫的状态也不确定。只有当我们打开箱子
察看,事情才最终定论:要么猫死掉了,要么它活蹦乱跳。但问题来
了:当我们没有打开箱子之前,这只猫处在什么状态?似乎唯一的可
能就是,它和我们的原子一样处在叠加态,也就是说,这只猫当时陷
入一种又死又活的混合状态。
奇哉怪哉。现在就不光是原子是否是幽灵的问题了,现在猫也变
成了幽灵。一只猫同时又是死的又是活的?它处在不死不活的叠加态?
这未免和常识太过冲突。
薛定谔的实验把量子效应放大到了我们的日常世界,现在量子的
奇特性质牵涉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了,牵涉到我们心爱的宠物猫究竟是
死还是活的问题。这个实验虽然简单,却比之前爱因斯坦的攻击要辛
辣许多,甚至连哥本哈根学派都不得不承认:是的,当我们没有观察
的时候,那只猫的确是又死又活的。
但这个推论如果成立,那么不仅仅是猫,一切的一切,当我们不
去观察的时候,都是处在不确定的叠加状态的,因为世间万物也都是
由服从不确定性原理的原子构成的。
因此,在物理学派内部一直有一个非常极端的论调:“当我们不
观察时,月亮是不存在的。”因为月亮也是由不确定的粒子组成的,
所以如果我们转过头不去看月亮,那一大堆粒子就开始按照波函数弥
散开去。于是乎,月亮的边缘开始显得模糊而不确定,它逐渐“融
化”,变成概率波扩散到周围的空间里去。当然这么大一个月亮完全
“融化”成空间中的概率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的,不过问题的实质是:
要是不观察月亮,它就从确定的状态变成无数不确定的叠加。不观察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5776543a266997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