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苹果官网技术支持)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检验类考试试题及答案6篇
检验类考试试题及答案6篇 第1篇
阻塞性黄疸时,重氮反应为A.直接反应阴性B.直接反应阳
性C.直接反应阴性,间接反应强阳性D.双相反应阴性E.双
相反应阳性
答案:B解析:结合胆红素可与重氮试剂作用迅速产生颜色
反应,称直接反应阳性。阻塞性黄疸时因结合胆红素增加,
故直接反应阳性。
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尿蛋白,错误的说法是A、高浓度尿酸可
导致假阳性B、有机碘造影剂可导致假阳性C、灵敏度高D、
结果显示快E、高浓度尿酸或尿酸盐可致假阴性
答案:E解析:尿内含尿酸或尿酸盐过多,可出现假阳性,
但反应较为缓慢,15秒后出现混浊,由弱渐强。
直接法荧光抗体技术的缺点是A:简便易行B:特异性高C:检
测抗原D:每检查一种抗原需要制备相应的荧光抗体E:非特
异荧光染色少
答案:D解析:直接法荧光抗体技术的缺点是敏感度偏低,
每检查一种抗原需要制备相应的荧光抗体。
目前预防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主要采取的措施是A.减毒活
疫苗预防接种B.加强性卫生知识等教育C.接种DNA疫苗D.
接种亚单位疫苗E.加强性卫生知识教育与血源管理,取缔娼
第 1 页 共 15 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妓及杜绝吸毒等切断传播途径的综合措施
答案:E解析:目前预防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主要采取的
措施是加强性卫生知识教育与血源管理,取缔娼妓及杜绝吸
毒等切断传播途径的综合措施。
患者男性,62岁010天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现在最有可能
还是异常的血清酶是A:ASTB:CKC:CK-IBD:ALTE:LD
答案:E解析:LD半寿期较长,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6~
10天才恢复正常。AST、CK和CK-MB在3、4天内即恢复正
常,ALT不是心肌损伤标志物。
对人和动物均致病的是A:伊氏李斯特菌B:无害李斯特菌C: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D:格氏李斯特菌E:斯氏李斯特菌
答案:C解析:本题要点是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临床意义,
李斯特菌属中只有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对人和动物致病。
可引起恶病质的细胞因子是-α-
α-18
答案:A解析:TNF-α又称恶病质素,是引起恶病质的主要
细胞因子。IL-10为负性免疫调节因子,可抑制IL-2合成。
IL-5不仅能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增殖和分化,而且对嗜酸性粒
细胞有趋化作用。IFN-α,具有抗病毒作用,目前临床常用
于HBV等病毒感染的治疗。
A.免疫层析试验B.放射免疫分析法
常用于检测排卵的是
第 2 页 共 15 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答案:A解析:检测排卵常用免疫层析试验,结核的感染可
采用ELISPOT,HIV的确认通常采用IBT。
测定血糖时,抽血后如不能立即检查,则最好将血液与何种
物质混合?( )A.氟化钠B.肝素.硫酸镁
答案:A解析:氟化钠可以通过抑制烯醇化酶而防止糖酵解,
使血糖在室温下稳定3天。
检验类考试试题及答案6篇 第2篇
下列哪项检查指标不提示纤溶亢进A.血清FDP增高B.凝血
酶原消耗不良C.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D.优球蛋白溶解
时间缩短E.凝血酶时间延长
答案:B解析:血清FDP增高,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凝血酶时间延长提示纤溶亢进。
用X表示校正前白细胞数,Y表示白细胞分类计数时100个
白细胞中的有核红细胞数。白细胞计数的校正公式为( )。
A.校正后白细胞数/L=X/(100+Y)B.校正后白细胞数/L=
X×100/YC.校正后白细胞数/L=100/X×(100+Y)D.校正
后白细胞数/L=X×100/(100+Y)E.校正后白细胞数/L=
100/(X+Y)
答案:D解析:白细胞计数的校正公式为校正后白细胞数/L
=X×100/(100+Y)。
下列哪项不符合浆细胞白血病A.各阶段浆细胞多无形态异
常,这是与多发性骨髓瘤区别的要点之一B.血片中可见大量
第 3 页 共 15 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的浆细胞(大于20%或绝对值大于2×10/L)C.外周血白细
胞总数多升高D.各种浆细胞包括原始浆细胞、幼浆细胞、小
型浆细胞和网状浆细胞均可在骨髓中出现E.骨髓增生明显
活跃,骨髓各阶段浆细胞明显增生
答案:A解析:
胶体金的光吸收峰波长是A.250~270nmB.330~
350nmC.370~390nmD.510~550nmE.570~610nm
答案:D解析:胶体金的光吸收峰波长是510~550nm。
某患者因乏力、口干、咽痛、呼吸困难就诊。其口内有金属
气味。检查发现蛋白尿,骨变形、软化,肾小管重吸收障碍,
消化道吸收不良。可能是哪种元素中毒A.钴B.镉C.锰D.铁
E.锌
答案:B解析:
A.巴斯德( Louis Pasteur)B.李斯特(Joseph Lister)C.郭
霍( Robert Koch)D.弗莱明( Fleming)E.琴纳( Edward
Jenner)证明微生物是传染病致病因子的是
答案:C解析:1.1929年Fleming发现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
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一直到1940年Florey 等将青霉素
分离提纯后,才开始应用于临床。2.德国医师郭霍证明了微
生物是传染病的致病因子,并创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和
细菌染色法等研究方法。
患者,男32岁,主诉腰背疼,肌肉酸痛,体检舌大而厚,
第 4 页 共 15 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口唇厚,语音模糊,音调低沉,实验室检查:血清GH50μg/L,
血钙2.1mmol/L,血磷1.54mmol/L,碱性磷酸酶58mmol/L。
该患者所患疾病为A.巨人症B.侏儒症C.肢端肥大症D.腺垂
体功能减退症E.呆小症
答案:C解析:1.生长激素的测定远远超出正常水平,结合
临床症状,有助于肢端肥大症的诊断。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当抗原分子量大时,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沉淀环弯向抗原一方B.沉淀环弯向抗体一方C.
沉淀线为靠近抗体孔的直线D.沉淀线为靠近抗原孔的直线
E.沉淀线为两孔之问的等距离直线
答案:A解析: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沉淀线靠近浓度小的一
方,弯向分子量大的一方。
同时测定下列哪种血清酶有助于鉴别ALP升高的来源
答案:E解析:
检验类考试试题及答案6篇 第3篇
A.速率免疫比浊法B.免疫固定电泳C.凝胶过滤
nBlotE.琼脂糖凝胶电泳用于分离不同分子大小的
蛋白质的方法是
答案:C解析:
检测系统不包括A.检测人员B.校准品C.消耗品D.仪器E.
质控品
第 5 页 共 15 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答案:A解析:
I型超敏反应中,IgE吸附于嗜碱性粒细胞和下列哪种细胞
表面A.嗜酸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红细胞D.单核细胞E.
肥大细胞
答案:E解析: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表面有IgE受体,
IgE吸附于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医德评价应坚持依据的辩证统一是指A.目的与动机、动机与
效果的统一B.动机与手段、目的与效果的统一C.动机与目
的、效果与手段的统一D.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E.目的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答案:D解析:
氧化-发酵试验正确的是A.开口管变黄,闭口管不变--发酵
型B.开口管变黄,闭口管变黄--发酵型C.开口管不变,闭
口管不变--发酵型D.开口管不变,闭口管变黄--氧化型E.
铜绿假单胞菌为发酵型
答案:B解析:两支培养基均无变化为产碱型或不分解糖型;
两支培养基均产酸为发酵型;若仅不加石蜡的培养基产酸为
氧化型。
巨幼细胞性贫血属于A.正常细胞不均一性贫血B.正常细胞
均一性贫血C.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D.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E.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答案:C解析:巨幼细胞性贫血由于叶酸和维生素B12或其
第 6 页 共 15 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他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而出现红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
为主。通过红细胞的三个平均数及RDW可判定该患者为正常
细胞不均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由于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
细胞偏小,大小不一,属于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A.均质型B.斑点型C.核膜型D.核仁型E.以上均不正确细胞
核均匀着染荧光,有些核仁部位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
可被染色出现荧光的是
答案:A解析:均质型为细胞核均匀着染荧光,有些核仁部
位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可被染色出现荧光。斑点型为
细胞核内出现颗粒状荧光,分裂期细胞染色体无荧光。核膜
型为荧光着色主要在细胞核周围形成荧光环。核仁型荧光着
色主要在核仁区,分裂期细胞染色体无荧光着色。
下列处理医际关系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A.彼此信任、相互
协作和监督B.彼此独立、相互支持和帮助C.彼此协作、力
争最大的经济效益D.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和发挥优势E.彼
此平等、相互尊重
答案:C解析:
A.藻红蛋白B.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C.四乙基罗丹明D.异
硫氰酸荧光素E.亮绿呈现橘红色荧光的是
答案:C解析:异硫氰酸荧光素呈明亮的黄绿色荧光;四乙
基罗丹明呈橘红色荧光;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呈橙红色荧
光;藻红蛋白呈明亮的橙色荧光。
第 7 页 共 15 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检验类考试试题及答案6篇 第4篇
与突眼性甲状腺肿相关的自身抗体是A.抗SS-DNAB.抗
DS-DNAC.抗TSH受体D.抗变性IgGE.抗血小板
答案:C解析: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均可检测到高效
价自身抗体或自身应答性T细胞。突眼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患
者体内含有抗TSH受体,与甲状腺细胞表面TSH受体结合,
刺激持续分泌甲状腺素。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血小板抗体
相关,属于Ⅱ型超敏反应。抗变性IgG与IgG结合形成免疫
复合物,沉积于关节腔,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
棒状杆菌染色不均匀,出现节段染色或异染颗粒是因为胞质
内含有较多的A.脂质B.脂多糖C.核蛋白+多偏磷酸盐
+多偏磷酸盐
答案:D解析:白喉棒状杆菌用Neisser或Alber等染色使
这些颗粒与菌体颜色不同,称为异染颗粒,主要成分是核糖
核酸和多偏磷酸盐。
A.沙眼衣原体B.斑疹伤寒立克次体C.伯氏疏螺旋体D.肺炎
衣原体E.肺炎支原体导致莱姆病的病原体是
答案:C解析:衣原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肺炎衣
原体经呼吸道传播,引起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沙眼衣原
体沙眼亚种可引起沙眼、包涵体结膜炎、非淋菌性尿道炎等;
伯氏疏螺旋体可引起莱姆病。
某8个月的婴儿到医院就诊,家长发现该患儿近日大便呈柏
第 8 页 共 15 页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5593482a2641950.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