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vivo游戏中心)
拜登新政府上任后
国经济的基本走势
—
基于
经
济理论的一般性分析
—
易宪容陈颖颖于伟
内容提要
拜登新政府上任后所面对的是一个两党严重对立
、
族群严重极化
、
新冠疫情失控的局面
,
所接
手的是一
于两党政
政
的经济
。
新政上任
原因
,
二
次
经济复苏
,
制
,
美国经济复苏
,
弱化
的
定性
#
,
新
政
上任
会
经济计划
美联储极度
的货
会有新的
计划
。
这意
2021
年上半年美国经济会出现
反
年美国经济复
是
的。
美国经
复
上极度
,
于
和族群极化的影响
,
的
政策
,
会化美国经济的
的
。
,
中国
化
,
全
各种资产的
,
特别是美国
的
,
美国国内外金
的各项政策并
注
,
制动的
,
先观察新政府上任
可能产生的影响
,
在此基础上研判应对方式。
关键词
拜登新政府
美国经济
新冠疫情
无限量宽松货币政策
冃
」
_
>
I
—
1
—
前两种模型盛行于
20
世纪
70
~80
年代
,
后一种理论为当
前流行的主流观点
。
Alesina
等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周期进
一般来说
,
对美国新政府上任后经济形势的分析
,
属
于关于政治经济周期的研究
。
所谓的政治经济周期是指
总
行了
的经验论证后认为
,
尽管
观
国共和
党总统在管理经济上会比民主党要好
,
但实际上与共和
举周期引致的宏观经济
。
①
政治经济周期所要
的
,
诸如
、
失
业和通
变化
期是否
、
财
政政策等宏观经济
现的周期性
的问题是
,
这
党政
比
,
民主党政
会带来
低的失业率和更强劲的股市
。
⑤
的经济增长
、
更
通过数据观察到
,
是
政治和经济机制导
了这种周期
,
这
期
民意
和新政府将如
,
一般
等
。
对新政
理论模型为基础
。
未来经济形势的
政治经济周期的
,
20
世
纪
70
~80
年代开始兴起
,
其代
的政治经济周期
有
“
机会主义”
模型
,
认为
抱有机会主义的在位政治领导
人会为了增加连
会而推动经济
。
②
“
党派
”
政治经济周期
认为
,
政治领导人其党派在
......
块业率
,
季度
-------
GDP.
季度(同比)
-------
政党轮替
-------
(Close)
意
形
和政
的
导
观经济
的
#
③
政治
期理论认为
,
政治领导人一般会
.扩
图
1
1970
~2019
年美国部分经济数据
注:横轴年份表示历届总统变更
,
竖线区分政党轮替情况
#
张型的
财
政政策
,
以
增加连
会或以此来显示政绩
。
④
96
拜登新政府上任后美国经济的基本走势
事实上
(见图
1
)
,
从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
美国经济
衰
经济被严重摧毁的烂摊子
。
就这个意义来说
,
特朗普根
都是发生在共和党政府执政期间
。
除了
1980
~
现的经济衰退,
都是发生
是一
乏总统特质
(
如
实
、
、
的判
1982
年的“
双底衰退
”
以外
,
1970
年
"
1990
年
、
2001
年
、
、
为公共利益奉献
、
有
道德等
)
,
没有能力承担总
2008
~2009
年以及
2020
年
责任的人
。
诺
尔经济学
主
的
行为守则一
。
⑦
国
《
明
利兹
(
Joseph
刊
》
评论认为
,
在共和党执政时期
。
布
(
共和党
)
执政时期爆
发
E.
Stiglitz
)
批评特朗普对法治
、
民主和市场经济甚至人类
金融危机
(
2007
~2008
年
)
,
马
(
民主党
)
接任美国总
统时,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2009
年
,
美国
业
率超过
10%
,
经济增速直线
2017
年
,
财政
已经超过了
特
是
2020
年度
家
,
在
四年任期内的多数策
略就是要制造美国的永
。
⑧
2020
年全球新冠疫情
是
了特
政
21%
;
1.2
万亿美元
,美国
市指数更是下跌了
60%
。
但是
,
到
公共危机的无能
。
美国人口
马第二任期结束时,所有这些经济指标都
占全球人口的
4%
,
而其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却占全球的
岀现了大
幅
改善
。
共和党政府之
的是
管理经济成效不
期间超额死亡率
(
即超过正常水平的全因素死
半的
51%
;
美国
佳
,
与
政党的“
小政
市场
”
的意识形态有关,它强调
亡
率
)
新
死
亡
的人数
的改革来激发市场活力
、
减
税和增加
、
信用过度
松
近
1000
人
,
而人口
300
人;美国新
的欧盟每日死亡
人数约为
政
币政
管等
,
而宽
松
的货
危机的
松金融监管往往都是引发
,
市场
上
。
⑨
这些数
计确诊人数也是欧盟的
4
倍以
意
特
政
乏公共危机管
特朗
经济衰
。
而民主党执政者更强调
理能力
,
国人民带到了水深火热之中;也意
没有让美国
,
关注和
,
实行更为
的
群体的利益
,
要政府收
平
管
,
注重社会的公平公正和社
人没有胜任总统的能力
,
反之让美国
35
,
重的危机之中
。
1
A
-
29000
-
27000
-
25000
会经济
定等,这种理
有利于社会经济治理
。
所以
,
两党的选举
,
一定程度上就成了政治经济周期
25
15
岀现的重要
。
不过,政治经济周期
,
对多数国家
能对一些
,
目前还是
/
国家的现象做岀一定的
少政治经济周期存在的强有力的经验证据
,
美国
:
例外
。
⑥
为
,
政执政党的行为
民的行为多数是无
法被观察到的
,
经济周期的
讨
,
这
能
弋
5
QI
Q2Z*Q3
Q4
QI
Q2
Q3
Q4
QI
Q2
Q3
Q4
2017
|
2018
2019
-15
-25
-35
.......
失业率
------
[
:
恼
/
Q2
;
Q3
Q4
-
23000
-
21000
ly
2?20
/
法全
化在经济指
的视野
。对政治
深入的探
-
19000
,
要有
在规律性
。
特
是拜登
(
Joseph
R.
留下的
。
新
V
GDP,
季度
(
同比
)
--------
DJIA
(Close)
-
17000
-
15000
Biden
)
新政府上任时所面对的是百年一遇的新
:
毒疫
一任总统特
长
图
2
特朗普任期内经济表现
期化的影响
是
供应
链
断裂
、
,
济
20
世纪
30
年代
来
为
重的一场衰
,
国经
发生
特朗普上任后
,
2017
~2019
年无论是
GDP
增长率还
了企业的经
了
化
。
特
、
居民的行为方式
,
让经济
是失业率都是一条平缓曲线
(
2
)
。
这三年的平均
GDP
增速
为
2.5%
,
与
马第二任期中后期
(
约
2.3%
)
相近
。
但是奥巴马接任时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
完全脱离美国共和党国家治理的
都归结于利益交易和算计,
,
制
国家之间
、
党派之间及族
传统理念,把社会经济的
而且在其执政期间美国经济逐渐摆脱衰退并实现了持续
8
年的经济扩张
。
而
2020
年新
破坏市场信用和
群之间的严重
爆
发后
,
特
政
。
这是拜登新政
的现实背景
乏有效的危机管理能力
,
没有遵循科学的
国经济推向了自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
,
重的
临的
础上的
,
,
美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是建立在这
:
,
这些问题的深
与
,
也是前
衰退
,
成了超过
36
万人死
亡
(
2021
年
1
月
6
政治经济周期分析的一种重要方式
。
日
)
。
2020
年第二季度美国
GDP
增速为
-31.4%
,
月失
拜登新政府上任后所面临的最
大
难题
特朗普
2017
年以“
让美国再次伟大
”
的口号上任总
统时
,
的是
业率最高上升到
14.
7%
,
均为
20
世纪
30
年代
来
的
纪录
。
美国经济要走岀这种衰退绝
事
。
奥巴
马政
时期
国
市
现强
,
道
指数
2009
年的
6000
多点逐渐上升到离任时的
20000
多点
,
上涨幅度达
3
马政府持
年的经济繁荣
。
而
2021
年特
政权转移时
,
留给拜登新政府的却是一个
#
管特
就职总一
联储放松货
97
刁匚進學干
3
2021.
1
币政策
,
也出现了道琼斯指数一直走高
,
但股市是在巨大
的震荡中前行的
,
其间最大跌幅达
40%以上
。
不过
,
这些
数字只是反映了一些表象
,
特朗普的经济政策以及个人
行事方式
,
更是暴露出其四年任期存在许多严重问题
。
首先
,
特朗普上任后推出的减税政策
,
表面上是要降低企
业的运营成本
、
刺激企业增加投资
,
并以此让更多的人受
益,但实际上这些减税政策并没有让绝大多数人受益
,
而
是流入了美国大公司及最富有的一群人手上
#
这部分群
体每年收入增加了
50
万美元
,
并从大公司抽走了约
1.
35
万亿美元的税收利益
#
2018
年
,
美国大公司缴纳的有效
税
率为
23%
,
而劳工阶层的所得
税
率为
24.2%
,
税
收的收
入再分配机制完全颠倒
,这是特朗普减税政策所制造出
的美国历史上的奇观
。
其次
,
特朗普减税政策将利益输
送给大公司
,
但这些大公司既没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
也没有增加大多数人的工资
,反而让美国中产阶级财富
持有比重相对下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
美国的基尼
系数由2017
年的
48.
2
上升至
2018
年的
48.
5,
创历史新
高
。
再次
,
特朗普上任之后,全面挑起与各国的贸易战
,
希望通过极限施压的方式来掠夺他国的利益
。
但是美国
增加进口关
税
的成本完全转移到美国百姓身上
#
据
2019
年国会预算办公室报告
,
增加进口关税令美国家庭年平
均实际总收入下降了
1277
美元
。
同时
,
美国出口商也是
这种贸易战的大输家
。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1
月
,
美
国对中国逆差比
2018
年同期减少了
600
亿美元
,
其中
,
美
国对中国进口少了
700
亿美元
,
并且对中国出口也少了
300
亿
美元
。
这就使得美国不少依赖中国进口的企业纷
纷裁员或破产
。
⑩可见
,
特朗普的经济政策仅仅使少数经
济权贵受益,而受害的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中下层
民众
。
然而问题是
,
特朗普把国家治理当作
“
表演
”
或
“作
秀
”
,
将实际上为少数经济权贵利益服务的政策
,
装扮成
为经济落后地区中低收入民众服务的政策
,
以此来争取
选票
。
截至
2020
年
11月
24
日
,
据无党派的
“库克报告
”
(
Cook
Report
)
统计
,
在
2020
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
,
拜登
(
8007
万
4660
票
)
和特朗普
(
7389
万
4130
票
)
双双打破
2008
年奥巴马近
7000
万票的历史最高得票记录
。
⑪
这些
数据反映了当前美国社会族群极化已严重到无以复加的
地步
。
2020
年
10
月
,
美国
《
科学
》杂志一篇论文将美国这
种前所未有的新型两极分化称为
“
政治宗派主义
”
,
认为
特朗普就是要制造社会族群之间的政治憎恨,
让对立阵
营都认定对方在政治道德上已经破产,
毫无妥协的空间
,
使美国社会严重极化
。
⑫
那么
,
为何美国有
48%
的人接受特朗普,而且有
40%
是他的
“
铁粉
”
呢?
可见在当前美国社会,政治理念的冲
98
突
、
价值观的对撞
、
贫富之间的对立等极化现象是十分严
重的
。
美国新政府上任后就要面对这些严峻的问题
。
最
近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一项研究显示
,
拜登占票数优势的
郡只有
477个
,
但多为人口达数百万的都会大郡
,
其
GDP
总和占全国
70%
以上;而特朗普得票在超过
2497个郡领
先
,
但这些地方
GDP总和只占全国
29%
,
一些乡村小郡只
有数百人口
。
⑬
也就是说
,
民主党的票源主要来自城市及
经济发达地区
,
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口为主
;
而共和党
的票源主要来自乡村和小城镇及经济落后地区
,
以受教
育程度低的白人为主
。
这说明当前美国的城乡
、
贫富
、
白
人与其他族裔之间存在严重的对立与冲突
#
对于这种极化现象如何解释
,
其根源又在哪里
?
它
对美国新政府经济治理会有哪些重大影响
?哥伦比亚大
学历史学教授霍夫士达特认为
,
美国早期的族群极化现
象与美国的传统福音教派意识形态有关,这个教派具有
反智的传统
,
宣扬对抗现代化以争取拯救更多的灵魂的
思想
。
⑭
Robinson
和
Moskowitz
提出
,
传统的极化已经被
“
政党情感极化
”
所取代
。
⑮
因为
,
美国人对
“
敌对”
政党越
来越不喜欢及不信任的原因来自他们对特定团体的态度
与评价
。
比如,支持自由主义
、
工会权益
、
妇女平权者通常
更喜欢民主党而讨厌共和党
,
而反对非法移民
、
支持传统
福音教派者则与之相反
。
康涅狄格州大学教授
Peter
Turchin
认为
,
美国目前贫富悬殊加剧
、
收入差距扩大
,
问
题就在于全球
“
精英过剩
”
。
⑯
这里的
“
精英
”不仅指政治
领袖
,
还包括企业管理层
、
大学及大型社会服务机构高
层,甚至包括处在
“
经济食物链
”
最顶端的群体
。
当精英
职位增长追赶不上精英数目增长时
,
部分竞争不到职位
的精英感到失望
,
则可能转变为对抗主流的
“
反精英
”
。
这些人试图通过与社会下层的人结盟来改变社会
,
并由
此制造社会群体的对立
。
这些观点尽管触及了族群极化
的一些现象,但没有触及经济利益的核心
,
解释力不够
强
。
美籍华人学者薛涌认为
,
美国社会族群的极化现象
是第二次全球化所造成的危机
。
因为第二次全球化形成
了一
低
到
完
的
链
体系
,
处
值链顶部的精英依靠全球化的优势越来越富
。
但处于价
值链底端或中段的劳动阶层
,
则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生存
危机
,
并由此形成
愤怒
。这
种愤怒
有时会以一种强烈排
外的种族情绪
爆
发出来
。
这是美国衰败的开始
,
并将是
一个漫长的过程
。
⑮
这种观点虽然触及经济利益问题
,
但
同样解释力较弱
。
因为
,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为更多国家
所接受
,
以及科学技术进步更为广泛和交通运输快速发
展,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全球的价值链分工同样
是不可
逆
转的
。
所以
,讨论美国社会和族群极化问题的
根源应该从市场经济失灵及政府补救政策缺失入手
,
从
经济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失灵入手
,
这样才能把握问题
的核心所在
。
可以看到
,
近几十年来
,
市场经济体制之所以为更多
的国家所认可,
是因为市场经济能比其他经济体制更有
效地配置资源
。
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
个体的资源
禀
赋差异及激烈的市场竞争
,
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方式可
能导致强者越来越强
、弱者越来越弱
,
个体之间收入分配
和持有财富的差距极化
。
所以
,
一个好的市场经济就需
要政府通过税收制度建立一套有效的收入再分配机制以
及对弱者的救济和补偿机制
。
目前美国的族群极化很大
程度上与其收入再分配机制和弱者救济补偿机制存在严
重缺陷有关
。所以新政府上任之后
,
对美国这些制度要
进行反思和重大改革
。
此外
,
近三十年来美国的族群极
化还与美国金融政策或者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上歧路
有关
。
美联
储
过度
宽
松的货币政策是导致一次又一次金
融危机的根源
#
特别是每当金融危机出现时
,
美联储过
分依赖货币政策再宽松来刺激短期的经济增长
。
这不仅
导致了美国经济过度金融化
,
企业
、
家庭乃至政府债务快
速增长
,
潜在的金融风险全面上升
,
而且导致整个社会财
富流入少数人手中
,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公
。
美国城乡和贫富之间的极化很大程度上与美国经济的过
度金融化有关
。
对此如何着手改革也是新政府上任之后
要面对的大难题
。
遏制疫情和经济复苏是拜登新政府的首要任务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仍在持续
,
这是百年一遇的大
灾难
,
不仅引发了全球经济大衰退,也引发了人类社会生
活的巨大变化
。
而美国疫情尤为严重,
美国新政府上任
之后首要任务就是控制疫情蔓延
,这是实现美国经济复
苏的前提
。
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的追踪数据显示
,
截至
2021
年
1
月
6
日
,
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达
8713
万
以上
,
累计死亡人数达
188
万以上
,
其中美国累计确诊的
人数达2157
万以上
,
累计死亡人数达36.
5
万以上
。
⑱
而
且近期美国新冠疫情还在恶化
。
对此,
美国疾控中心
(CDC)
主任雷德菲尔德
(
Robert
Redfield
)
认为
,
最坏的情
况恐怕还没有结束
。
⑲
华盛顿大学根据新冠病毒疫情趋
势模型推算
,
到
2021
年
4
月
1
日
,
美国新冠肺炎累计死亡
人数将接近
54
万。
⑫
所以
,
面对严重大型传染病流行蔓延
的突发性
、
未知性
、
易变性
、
紧迫性及不确定性
,
新政府上
任后的首要任务就是以科学果断的方式控制疫情
,
这是
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提
,而新冠病毒疫苗的开发成功则是
疫情得以控制的医学基础
。
关于这场新冠病毒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的严重
伤
害
,IMF
的首席经济学家高萍娜
(
Gita
GopinatZ
)
发表了题
拜登新政府上任后美国经济的基本走势
为
“
大封锁: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
的世界经济
展望报告
。
报告指出
,
这场新冠疫情大流行已经导致了
整个世界经济颠覆性的翻转
。
疫情让整个全球经济陷入
了
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
全球经济可
能陷入大萧条的危机
。
报告预测
,
2020
年全球经济增长
率为
-4.4%
,
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为
-5.8%
#
这场疫情
所造成的
2020
-2021
年全球GDP
的累计损失可能达到
近
9
万亿美元#
⑫
而美国的情况尤为严重,根据美国商务
部公布的数据
,
2020
年二季度
GDP
环比折年率为
31.
4%
(
略好于一季度的
-31.7%
)
,这是自
1947
年美国编制
GDP
数据以来最大减幅
,
比之前最差数据
(
1950
年一季度
的
-10%
)
高出了三倍以上#同时最近美联储预测
,
2020
年美国GDP增速为
-3.7%
,
是上个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
重的经济衰退
。
从失业情况来看
,
美国
2020
年
9
月的失
业率为
9.7%
,
接近大萧条的水平#也就是说
,
在新冠疫
情持续并恶化的情况下
,
缺乏危机管理能力以及拒绝采
取科学防疫措施
,
将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自我强化的衰退
,
给经济带来更严重的破坏#美国在疫情爆发初期就得到
了国际上关于疫情的信息,
也有深厚的科学和医学专业
人才积累及雄厚的医疗设备资源
,
然而特朗普及其政府既
没有采取科学
、
专业的危机管理措施,也没有帮助各级政府
机构做好防疫准备,而是把问题推给他人
,
使得美国疫情发
展混乱失控
,
从而让美国经济陷入自我强化的衰退
#
所以拜登总统就职当天就宣布了百日防疫措施
,
如
推行
“
百日口罩令
”
以减缓病毒的传播;发放
1
亿支疫苗
让更多的美国人接种
;
重新开放绝大多数学校让学生及
老
师安全回到学校等#与此同时
,
国际上新冠疫苗开发
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美国辉瑞
(
Pfizer
)
与德国
BioNTech
联合研发的疫苗已经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管管理局
(
FDA
)
申请紧急使用授权
,
并于
2020
年
11
月
27
日开始付运分
发到美国各地给民众接种#中国也宣布科兴生物
、
国药
集团
、
国药中生
、
智飞生物
、
康希诺
5
款疫苗进入
3
期实
验#根据国际制药协会总干事
Thomas
Cueni
预计
,
2021
年年中将有
10
款新冠病毒疫苗可通过监管机构批准并陆
续供应市场#
㉒
也就是说
,
尽管未来新冠疫苗在研发以及
生产
、
流通
、
分配
、
接种等环节仍然可能存在诸多问题
,
但
新冠疫苗开发初步成功使全球疫情控制已经露出了一缕
曙光#可以预计
,
到
2021
年年中
,
主要发达国家包括美
国
,
将有很大比
例
的民众可能完成接种新冠疫苗#这将
推动全球经济开始复苏
,
美国经济也将强劲反弹
#
特别
是美国在这次新冠疫苗研制开发
、
制造生产
、
核准使用
、
卫生公共政策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少重大
技
术创新和制度
创新#例如,美国医药公司采用的
RNA
疫苗技术与传统
方法相比,大幅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
,
并可能减少因疫
99
刁匚進學干
3
2021.
1
苗而感染病毒的副作用;在疫苗研发
、
生产和储存等环节
运用人工智能
、
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技术创新
;
“
紧急状态
使用
"
(
e
mergency
use
)
的疫苗核准机制和"曲速行动
&
(
Operation
Warp
Speed)
计划等疫苗采购制度都是医药卫
生制度上的创新
。
这些在医疗
、
医药技术和制度等方面
的创新将提升美国应对和处理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能
力
。可以预见
,
2021
年年中新冠疫情将大概率在美国得
到基本控制
,
由此预测
2021
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可能出现
强劲复苏
。
但拜登新政府仍然面临两大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新冠疫情已经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人的行为
方式
,
并对旅游
、
航空等行业造成了难以恢复的严重伤
害
。
因此
,通过什么机制促进这些行业转型是新政府上
任后的重点
#
二是当前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
,如果疫情
仅仅在部分国家得到控制而在其他国家继续蔓延的话
,
另一波疫情将可能再次反扑这些国家
。
因此
,
拜登新政
府如何采取惠及世界各国的政策并让疫情在全球得以控
制
,
同样是一个大的挑战
。
美联储无限量宽松的货币政策
有利于经济复苏与增长
2020
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向
,
它将对
美国及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
也在一定意义上决
定了新政府上任后经济形势的基本走向。
2020
年
8
月
27
日
,
美联
储
主席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作了题为
“
新经
济挑战与美联储货币政策回顾
”的报告(以下简称
《
报
告
》
)
,
全面阐述了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的基本内容及
其实质
。
㉑
《
报告
》
中的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不仅可为
美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提供动力
,
同时也可能成为下一
轮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
。
在鲍威尔上任初期
,他希望美
联
储
的货币政策能够建立在以现实数据为基础的理论模
型上,并使持续了十年的过度信用扩张的货币政策正常
化
。
但是在市场及政治的双重压力下
,
即使
2019
年美国
经济正处于强劲扩张期
,
美联储还是启动了十年来的第
一次降息
,
并且连续降息三次
。
美联储将这些操作称为
“
预防性降息
”
。
同年
,
美联储也启动了量化宽松的债券
购买操作
。
也就是说,鲍威尔在双重压力下
,
没有坚持其
基本理念,而是又让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回到了过度信用
扩张的轨道上
#
这既是鲍威尔对双重压力的一种妥协
,
使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遭到削弱
,
也是美国货币政
策重大转向的前奏
#
2020
年
3
月
,
新冠疫情在美国爆发
并快速蔓延
,
使美国经济活动出现停顿
。
对此
,美联储立
即把联邦基准利率降到零水平
,
同时实施了无限量的量
化宽松货币政策,大规模购买市场债券
(
国债甚至企业债
等)
,
以此来保市场主体及防范债券市场所面临的巨大风
100
险,从而把美联储的信用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推到了极致
。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新框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
容:一是就业优先及就业最大化
。
一般来说
,
货币政策的
目标是保证币值稳定及充分就业
。
前者是通过通货膨胀
目标制稳定币值,后者是通过货币政策降低失业率
。
按
照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与失业有一种交替关系
。
㉔
也
就是说
,
如果失业率长期保持低位
,
企业家为了获得稀缺
劳动力将会提高工资水平,而人工成本上升又会推高消
费物价水平
,
导致通货膨胀水平上升
,
通货膨胀水平上升
又可减少就业;反之亦然
。
所以对于货币政策目标
,
美联
储更关注通货膨胀。
但近十年来,
菲利普斯曲线已经平
坦化
,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不是那样明显
。
所以
这次货币政策新框架的第一要务就是把就业放在优先位
置
,
强调就业最大化
,
并从根本上转变对就业评估的理
念
。
《
报告
》
指出
:
“
我们的政策决定将以’对就业与其充
分水平之间差距的评估
’
为依据
,
而不是像以前的声明那
样
,
以
’
与充分就业水平的偏离
’
为依据。
”
其强调的是
“
一
个强劲的就业市场是可持续的
,
而不会引起通货膨胀的
爆发
”
,
即就业目标的表述由最大就业的双向
“
偏离
”
改为
单向
“
缺口
”
。以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决策主要看目前就
业水平与最高就业水平的偏离
,
如果目前就业已经高于
估计的最高就业水平则倾向加息和货币政策收紧;反之,
则减息和货币政策宽松
。
例如
,
2015
年
12
月以来美联储
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就是因为尽管当时通货膨胀远低于
目标水平
2%
,
但是就业率已经达到了充分就业水平
。
而
在
政 新
,
联
储
强调就业
化
,
希望
促进劳动力市场更高的参与率
,
以便通过货币政策工具
来支持经济增长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
而不是如以往
的
政
那
就业水平
回
,
要
观察到差不多充分就业时马上收紧货币政策
。
美联储货
币政策新框架把就业放在优先地位
,
追求就业最大化
,
这
是现代货币政策的一个全新理念
#
这赋予了充分就业更
丰富的内涵
,
即认为充分就业率是一个广泛包容的概念,
更多受非货币因素影响
,
而不仅是一组具体数字
#充分
就业率不但是一个宏观和整体的概念
,
也是一个微
观和
具体的概念
,
它涉及不同年龄
、
性别
、
种族的居民的福利
水平
。
所以
,
货币政策并不会因为失业率下降收紧
,
反之
货币政策追求的是就业最大化
,
失业率越低越好
#
这自
然可为货币政策持续宽松提供政策上的依据
。
二是通货膨胀目标制由单一目标制调整为平均通胀
目标制
。
通胀目标制由新西兰央行于
1992
年首次推行,
其货币政策策略特点是:公布通胀目标数值
,
给企业及居
民一
定的通
期
,
政
公开
明
。
㉑
目前这种制度在国际上占主流
。
单一目标制通常
是设定一个目标上限
,
通胀率一旦达到或接近这个目标
,
央行就要准备让货币政策收缩
#
2012
年美联储也把其货
币政策目标设定为
2%
的单一通胀目标制
。
从
《
报告
》
来
看,尽管美联储的通胀目标基准仍然是
2%
,
但这已不是
旧框架下单一的通胀率上限
,
而是
“
一段时期内的平均通
胀目标
”
,
也就是将通胀率视为一个长期性概念
。
假设通
胀率一直未能达到2%
的目标
,
将会在长期内产生
“
通货
膨胀缺口
”
,
因此未来通货膨胀率上升
,
需要先弥补之前
的缺
口
,
再考虑货币政策调整或升息
;
反之,
如果以前通
货膨胀率偏高,
将在长期内形成
“
通货膨胀累压
”
,
即使未
来通货膨胀率下降
,
央行也不会急于降息
。但是至于平
均通胀目标是追溯多长时间以及将在多长时间内追补
,
《报告》
并没有具体说明
,
只是强调不会基于任何固定的
公式,而是会采用一种更加灵活的方式盯住平均通胀目
标
。
如果按照美国经济研究局
(NBER
)
的指标计算
⑫
,
目
前美国的
10
年平均通胀率仅为
1.
6%
,
这意味着通胀率
需要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
2%
以上
,
才能实现平均通胀目
标
。
面对如此巨大的通胀缺口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
,
美
联
储
的货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宽
松才能达到
2%
的
通胀目标
。
假设将
2012
年设定为通胀目标的起算点
,
到
目前为止美国每年的通胀缺口为
0.4
个百分点;要弥补这
一缺口
,
未来八年美国的平均通胀率至少需要达到
2.
4%
以上
。
所以
2020年美联储的几次议息会议都认为当前联
邦基准利率零水平将至少保持到
2023
年底
。
再加上未来
美联储将容忍更低的失业率或者说强调就业最大化
,
可
能更加强化其维持长期
零
利率的政策倾向
#
三是确立通货膨胀预期引导的新框架
。央行货币政
策的本质就是管理预期
,
即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来引导市
场预期进而对经济产生影响
。
⑫
因为居民及企业对未来
一两年的通胀预期会影响其当前的定价决策及未来若干
季度的通货膨胀
。
而通胀目标制就是要把企业和居民的
通胀预期锚定在某个数值上
,
以此来稳定实际通胀率
。
当居民和企业的通胀预期与通胀目标接近时
,通胀目标
制就有良好的
“
可信度
”
。
美联储
的通胀目标就是
希
望把
居民和企业的通胀预期锚定在
2%
的水平上
,一旦
超
过
2%
的通胀率上限
,
美联
储
就会及时做出反应
,
如货币政
策紧缩或加息等
。
而采取平均通胀目标制不仅意味着美
联
储
将长期
持低利率
零
利率
,
意
通
期
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上移到
2.4%
以上的水平
。
而这
种上移将使美国低利率的环境保持更长的时间
,
也意味
着市场的通胀预期上升。
而通胀预期上升自然会推高实
际通胀率
。
这时商业银行将更愿意放
松信贷
,
居民将增
加消费意愿
,
企业将更愿意增加投资
,
从而为经济提供动
力推动经济复苏
。
不过
,
市场预期是难以捉摸的
,
只能引
拜登新政府上任后美国经济的基本走势
导却无法过多人为干预
#
就此而言
,
货币政策新框架的
效果还要由时间来检验
。
可见
,
美联储货币政策重大转向的核心就是如何让
过度信用扩张的货币政策持续更长时间
。
2020
年下半年
联储
会
都认为
前的
零
利率水平将
少
持到
2023
年
,
如
平均通
率来
,
这
零
利率水平保持的时间将会更长
。
这将是新政府上任后
未来几年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之一
。
特别是如果新
冠疫情得到控制之后
,
财政上的纾困救助将会逐渐退出
市场
,
这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是大有用武之地
。
而
且当前市场的情况与十年前金融危机爆发时有很大不
同
。
2008
-2009
年金融危机后
,
企业及家庭需要通过集
资或去杠杆化来修复资产负债表
,
因此无法利用低利率
进行信贷扩张及增加支出
。
当时的信用扩张更多的是美
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快速扩大
。
而现在的情况则不同
,
企业及家庭普遍没有去杠杆的问题
,
反之企业及居民手
中还持有不少流动性
。
再加上央行或货币当局正在采取
许多非常规的手段鼓励企业及家庭借贷,反而资金可能
更多从银行体系流出
。
当前美国货币及信贷都出现了持
续强劲增长
,
房地产市场迅速反弹
,
而且这种情况还会继
续
。
此外,
美国股市指数也快速上涨并连续创下历史新
高
。
也就是说
,
在美国实体经济复苏之前
,
无论是股市还
是楼市
,
投资者均已经蠢蠢欲动
。
所以拜登新政府上任
之后,如何在通过信贷扩张促进经济增长和防范金融风
险之
间
实现平衡肯定是一个难题
。
同
时
,
美联
储
货币政
策新框架将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
,
比如
,
未来美联
储
将如
何衡量自然失业率
,
将在什么时候决定通货膨胀缺口
,这
一政策的重大转变将对美国及全球会产生何种影响等这
些问题还要靠时间才能得到答案
。
更为重要的是
,
尽管
这个货币政策新框架将对未来全球经济金融产生巨大影
响与冲击
,
但更多的是技术性调整
,
并没有对低利率
、
低
通胀
、
低增长的
“
三低
”
新常态的原因进行深入检讨与反
思
,
比如
GDP
和
CPI
指数
测
算体系设计问题等
。
这些都
能影响拜
新政
的经济政
国经济未
来走势
。
拜登新政府上任后的经济政策及
未来经
济走势
拜登属于民主党
温
和的主流派
。
民主党的主流意识
形态
,
如强调扶助弱者
、
收入分配公平公正
、
保护绝大多
数人的利益等
,
将是其经济政策的基点
,
与特朗普的执政
理念和方式会有很大不同
。
在拜登竞选网站的
“
政权交
接
”
专页中
,
列出了四个优先事项:新冠防疫
、
经济复苏
、
种族平等和气候变迁
。
这反映了拜登未来的经济政策重
点及优先顺位
,
也是拜登新政府优先要考虑的问题
。
可
101
刁匚進學干
3
2021.
1
以认为
,
拜登就职后的经济政策重点将会以美国国内为
主线
,
重点处理以上亟须解决的问题
。
美国新政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以科学为基础
,
以多种方式控制新冠疫情扩散与传播。
拜登提出了防疫
百日方案
,
期望疫情会得到控制并使美国经济在
2021
年
上半年快速复苏
。
所以
,
对于疫情控制
,
不仅在于控制当
下的疫情
,
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从当下疫情到
“
后危机
经济
”
的桥梁
。
因为新冠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冲击不仅在
于如餐饮
、
旅游和教育等行业难以恢复
,
而且对绝大多数
中低收入民众及中小企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
如何
让他们存活下来
,
出台新纾困方案最为重要
。
二次纾困
方案在两党的缠斗之中完成
,
但规模太小。
不过
,
目前美
国在对新冠疫情控制上也露出了曙光
,
这不仅在于疫苗
成功开发
,
更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疫后战略物资产业
链重组将为控制及防范美国传染病大流行提供重要的物
质保证;二是美国政府在疫苗采购方式等方面的制度创
新将为美国打造一个以疫苗为主导的新医药产业
。
美国
政府公布的
“
曲速行动
”
计划
,
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地缩短
疫苗开发
、
核准及接种的时间
。
美国政府在疫苗尚未开
发成功之前就先核定预算提出采购计划,再加上美国有
大量相关科技人才及成熟的资本市场
,
这个计划可以大
幅提升企业开发疫苗的意愿
,使得许多医药和生物科技
公司都投身疫苗开发
。
这可能刺激美国形成一个实力非
常雄厚的先进的医药产业,
对此中国应当密切关注
。
然
而
,
疫苗面市之后,
疫情对经济的困扰是否就能迎刃而
解
?
疫苗在大规模接种时,
其效能是否与临床试验结果
一致,以及能否短时间内为大量人口接种进而有效控制
疫情传播
,
这些都面临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
尤其是在
疫苗生产
、
储存和分发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进
一步延迟经济复苏的步伐。
所以,
组成一个强大的专业
危机管理团队将是美国新政府的重要任务
#
其次是把
“
工人就业和收入公平
”
的议题放在经济政
策的核心和优先位置
。
无论是经济政策
,
还是社会福利
、
全民医保
、
贸易谈判
、
能源转型等都将围绕这个核心来出
台具体政策
#
比如
,
拜登一直在强调将对美国劳工和教
育进行重大投资
,
甚至签署或调整贸易协定都必须以确
保美国劳工与中产家庭的福利为前提
#
还有拜登提名的
财政部长人选耶伦
(
前任美联储主席
)也强调
,
政府的任
务就是打造强健的企业组织
,
企业从每天清早开始
,
就必
须把工人的工作
、
薪资
、
希望与尊严放在首位
。
可以说,
这样一种定位不仅与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的就业优先
相契合
,
也是化解当前美国族群极化问题的关键
。
所以
就工人就业而言
,
新政府上任后的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一是美国新冠疫情仍然严重,尽管疫苗开发较为顺
102
利
,
但许多工人的失业救济可能太少
,
中小企业破产倒
闭
可能快速增加
。
新政府再度启动新的家庭及企业纾困计
划,既是保证工人就业的第一步
,
也是防止经济陷入二次
衰退
、
增加未来几年经济复苏动能的关键
。美国新政府
上任后
,
新的纾困计划还会陆续出台
,
以确保企业得以复
、
业的
人
重新就业
,
这是化
新政
任后的政治危机的关键
。
二是对特朗普四年执政期以来
挑起的贸易争端
,
特别是对中国加征的惩罚性关税
,
新政
府上任后将既不会采取立即行动,也不会立即单方面改
变目前的关税
。
优先的工作是对这些政策进行全面评
估
,
评
估
这种惩罚性关税是否有利于让工作机会向美国
回流
,
是否能够增加绝大多数美国人的福利
,
以及是否可
以与盟国达成共识
。
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重新启动与中
国的
贸易谈判
,
采取具体政策让制造业回流美国
。
三是
“
重建美好
”
政策
#
拜登提出以
2050
年为目标
,
将在循环
经济
、
全球可持续发展
、
翻新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政府投
资力度
,
将美国带向
“
零净排放”
的新经济架构
,
将创造数
以百万计的与能源转型相关产业的工作机会
。
四是加大
对医保和教育的投入
,
促进中低收入民众的就业转型等
。
就收入分配公平而言,
拜登新政府要做的有以下几
个方面:一是采取与特朗普政府不同的税收政策
#
特朗
普的税收政策主要是把税收利益转移给
“
经济权贵
”
,
而
拜登更关注的是中低收入者
。
拜登提出的政策包括对高
收入家庭和大企业增加税负
,例如,
对年收入超过
100
万
美元的人
,
长期资本所得税的税率由目前的
23.
8%几乎
倍增到43.
4%
;
对中产以下家庭
、
劳动阶层
、
小企业提供
许多税额抵扣政策
#
这将有助于改善美国居民收入分配
差距问题
。
二是对弱势群体采取多方面的减税补救政
策
。
比如,对中低收入家庭提高收入所得税抵扣额度,
提
高幼儿及抚养亲属照顾的税收抵扣额度,恢复首次购买
住房者的税收抵扣等
。
但是这些税收政策的效果如何还
要经受时间考验
。
比如
,
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是否真的缩小
?
南方各州贫穷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
是否能够使人人拥有逐渐向上流动的公平机会
?
这些都
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
美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个
重要原因是经济过度金融化
。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
,
美国
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还会继续扩大而不是缩小
。
因此
,
拜登
上任后的前两年收入公平将不会成为关注重点
,
反之新政
府还需要极度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
#
再次,重建市场信用及国际规则
。
如逐步修正特朗
普政府不合正轨的做法,设法化解国内外矛盾
,
让撕裂的
美国社会减少对立,在疏离的国际盟友间重新确定美国
的领导地位等
。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
拜登新政府上任
将使美国及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减弱,
这为全球经济复
苏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
也是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的关键
。
可以预见
,
新政府上任之后不可能使已经千疮百孔
的美国经济发生翻天覆
地的变化
,
而只能是逐渐修复
。
美国经济的逐渐修复将是新政府上任后的重心
。
由于二
次纾困刺激经济计划规模太小
,
新政府上任后正在推出
一系列新的纾困计划
,
再加上新冠疫情开始得到控制
,
2021
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是大概率事件
。
但受
疫情及族群极化问题的影响
,
美国经济复苏仍然是一个
缓慢
的过程
。
由于美联储极度
宽
松的货币政策还会持续
更长的时间
,
这将进一步强化美国经济的金融化
,将全面
推高各种资产的价格
,
特别是推高美国股市的价格
,
也会
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
。
因此
,
中国要密切关注
,
采取
以静制动的策略
,
先观察美国新政府上任后所推出的各
项政策并评估可能产生的影响
,
在此基础上研判应对方
式
,
而不是先发制人
。
①⑥
⑮⑫
S.
N.
杜尔劳夫
、
L.
E.
布卢姆编
:
《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
大辞典
》
(
第二版)第六卷
,
樊纲等译,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6
年版
,
第
419
、
415
、
287
、
287
页
。
②
Nodhauo
,
W.
,
“
The
Political
Busine
o
Cycle
"
,
Review
%
Eco
nomical
Studies
,
1975
,
42
,
pp.
169
-
190.
③
Hibbs,D.
,
“
Politicai
Parties
and
Macroeconomic
Policy"
,
Ameri
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
1977
,
71
,
pp.
1467
-
1487.
④
Rogof
f
,
K.
,
“
Equilibrium
Politicai
BudgeZ
Cycles"
,
American
E-
conom-c
Review
,
1990
,
80
,
pp.
21
〜
36.
⑤
Alesina,
A.
,
Roubini
N.
,
Cohen
G.
D.
,
Political
Cycles
and
the
Macroecooomy
,
Cambridge
:
The
MIT
Pres
s
,
1997
,
p.
108.
⑦
Stiglite
J.
E.
,
"
WhaZ
Yellen
Musi
Do
",
Projecl
Syndicah
,
2020
-12
-2.
⑧
Cole
B.
,
“Donald
Trump
Labelled
-
Loser
of
the
Year
'
by
Eu
rope
.
s
Biggesi
News
Magazine
"
,
NewsweeC
,
2020
-
12
-
10.
⑨
DeLong
J.
B.,
“
The
Limits
of
American
Recovery
"
,
Projecl
Syn
dicate
,
2020
-
10
-
1.
⑩
数
据
来自
Congressionai
Budget
Office
,
“
The
Budget
and
Eco-
nomia
Outlook:
2020
to
2030
&
和
US
Census
Bureau
o
⑪
数
据来自
Cook
Politicai
Repot#
⑫
Finkel
E.J.
,
C.
A
.
Bail
,
M
.
Cikaro
,
P.
H
.
Ditto
,
S
.
Iyengar,
S
.
Klar
,
L.
Mason
,
M
.
C.
McGrath
,
B.
Nyhan
,
D
.
G.
Rand
,
L.
J
.
Skitka
,
J
.
A
.
Tucker
,
J
.
J
.
Van
Bavei
,
C.
S
.
Wang
and
J
.
N
.
Druckman
,
“
Politicai
Sectarianism
i
Ametca",
Science
,
2020
,
370
(
6516
)
,
pp
.533
〜
536.
拜登新政府上任后美国经济的基本走势
⑬
Muro
M
.
,
Duke
E
.
B.
,
You
Y
.
,
Maxim
R
.
,
“
Biden
-
voVng
counties
equal
70%
of
AmeCca
'
s
Economy
,
What
Does
This
Mean
for
the
Nation
'
s
Politicai
-
economic
Divide?"
Brookings
Institute
,
2020
-11
-
9.
⑭
霍夫士达特:
《
美国的反智传统:宗教
、
民主
、
商业与教育如何
形塑美国人对知识的态度?
》
,
陈思贤译,旗文化出版社
2018年版
,
第
161
页
#
⑮
Robison
J
.
,
Moskowite
R
.
L
.
,
“
The
Group
Basis
of
Partisan
Af
fective
Polarization
"
,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2019
,
81
(
3
)
,
pp
.
1075
-1079
⑮
Wood
G
.
,
“
The
Next
Decade
Could
Be
Even
W
occ
"
,
The
AAan-
cc
,
2020
-11
-12
⑰
薛涌
:《
美国正在
衰
落
,
拜登胜选
,
根绝不了特朗普主义
》
,
载
冰川思想库2020
年11
月+日
#
⑱
数
据来自
John
Hopkins
Coronavirus
Resourcc
Centet
o
⑲
Kaplan
,
S
.
,
“
Redfield
Warns
this
Winter
May
Be
-
the
Mosi
Dif-
ficuit
Tirne
in
the
Public
Health
Historo'
of
the
U.S",
Nee
Yori
Tcmes
,
2020
-12
-2*
⑳Nexbuycr
E.
,
“
Covid
-
19
Deaths
Could
Neariy
Doubie
in
U.
S.
by
A
pc
I
Despite
Rollout
of
Vaccines
,
Report
Warns
"
,
CNBC
,
2020
-12
-5.
㉑
Gite
Gopinath
,
“
The
Great
Lockdown
:
The
World
Economy
Wil
i
Experience
the
Worst
Recession
since
Great
Depression
"
,
IMF
,
2020 -4
-13.
㉒
Nebehay
S.
,"
Ten
COVIT
一
19
Vaccines
Seen
by
Mid
一
yeat
,
Head
of
Globai
Pharma
Group
Says
"
,
Reutero
,
2020
-11
-
27.
⑫
Powell
J.
H.
,
“
New
Economic
Challenges
and
the
Fed
'
s
Mone-
tare
Policy
Review"
,
a
speech
at
Navigating
the
Deccde
Ahead
:
Implications for
Monetaro
Policc
,
August
27
,
2020.
㉔
Phillips
A.
W.
The
Rela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ieofChangecn
MoneyWageRaiecn
iheUncied
Kcngdom
1861
-
1975
"
,
Economicc
,
1958
,
25
,
pp.
283
〜
299.
⑯
指标
数
据来自
NBER(
Nationai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
作者简介
:
易宪容
,
1958
年生
,
经济学博士
,
青
岛大学财富管理研究院院长
、
教授
、
博士生导
师
;
陈颖颖(通讯作者
)
,
1983
年生
,
金融学博士
,
青岛大学财富管理研究院讲师
;
于伟
,
1963
年生
,
青岛大学财富管理研究院副教授
#
〔
责任编辑
:
战焰磊
〕
103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5569298a263812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