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0日发(作者:5000迷你币免费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
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高
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与生俱来就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传播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者的主阵地,高校有责任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
繁荣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一所大学也要有一所大学自己的精神文化。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存发
展的精神动力,是奠定优良校风学风的重要基础,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保证。经过五十多年的积淀发
展,西安科技大学形成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励
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涌现出一批像徐精彩教授一样的具有爱党爱国、知识报国、服务人
民价值追求和奉献、创新、奋斗精神的优秀教师,培养出一批像大学生采煤班班长董刚校友一样的具有坚
韧不拔、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服务人民、报效祖国优秀品质的优秀大学生。学校近年来采取
多项措施,大力推进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通过校史馆、地质博物馆、徐精彩
先进事迹展览馆等文化场馆建设以及开展广泛深入的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提高了
学校文化品位,取得了一批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当前,我们要深刻认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学习好、贯彻好、落
实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我们要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学校文化改革发展思路,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措施。我们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广大师生的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大学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我们要紧扣
时代脉搏,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让一个个时代典型成为一面面高扬的旗帜,感染、激励、熏陶广大师
生,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我们要结合学校开展的党建年活动实际,全面推
进文化内涵、校园环境、人文氛围建设,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凝练和培育大学精神,构筑推动
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共同思想基础,推进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用更多标志性
的大学文化建设成果来推动大学文化建设,为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
标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西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刘德安)
从11月2日开始,京剧艺术节在武汉拉开帷幕,一些来自湖北高校的80、90后大学生们不仅当观众,
还参与到舞台表演,唱、念、做、打,颇有专业京剧演员的风采。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有专门的大学生京剧社团,而且有十多所高校
都开设了京剧课程,并拥有京剧票房。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然而,短短的几十年间,我国损失了传统剧种134种,占戏剧品种总量的35%。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
承引起社会的关注。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决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
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传承和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文物、典籍等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
产,也有口头文学、传统艺术、节庆礼仪、民俗活动、民间工艺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决定》指出,“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
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提
高文物保护水平,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科学规划,保障投入,切实保
护好中华民族的瑰宝。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制度和代表性传承
人认定制度,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年老体弱的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保护,对具有一定市场前
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实施整体性保护。加强中华古籍保护
与出版,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继续实施文化典籍编撰出版重大工程,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
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发挥教育在传承中的基础性作用
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
《决定》指出,要“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
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要结合中小学、幼儿教学特点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从增强爱国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5336269a260248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