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


2024年5月6日发(作者:u盘安装系统详细步骤图解)

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

什么是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概念。

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充分就业并不等于

全部就业或者完全就业,而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业。但所有的失业均属于摩擦性的和季节

性的,而且失业的间隔期很短。通常把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的就业水平称为充分就业。

凯恩斯提出的达到充分就业的经济主张: 刺激私人投资,为扩大个人消费创造条件;

促进国家投资,通过公共工程、救济金、教育费用、军事费用等公共投资,抵补私人投资

的不足;政府通过实行累进税来提高社会消费倾向。

人力资源在任何社会都是第一资源,任何社会发展都首先取决于人力资源配置效率高

低。人力资源配置效率高低的根本标志就是就业或失业程度,就业与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正

相关,失业与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负相关,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和政治学家们把

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视为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当人力资源充分就业时,其它一切非人力资源也同时得到最有效

率的利用,整个国民经济的实际产出接近或等于潜在产出,经济产出状态处在生产可能性

曲线(production-possibility curve PPC)的最大边缘,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处在经济周

期的繁荣阶段。由于充分就业状态以及由此表征的整体经济运行状态处在人们期望的最优

状态,实现充分就业就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政府就有责任有义务在充分就业领

域大有作为,充分就业就成为政府职能结构中最重要的构成要件,也是任何国家政府宏观

调控的首选目标。

[编辑]

充分就业的理解

1、充分就业是凡是愿意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得到了一个较为满意的就业岗位,与之相

对应,失业是指愿意并有能力工作的人没有得到就业岗位,失业是想得到就业岗位而被动

地失去了就业机会,那些有工作能力而又不愿意工作的人不被视为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失

业,因而通常叫做自愿失业,那些处在法定劳动年龄段两端(如18岁——60岁)之外的

人口也不认为是失业人口。

2、充分就业者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做到有效率的工作,人力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也

就是通常说的几个人的工作几个人干,如果两个人的工作三个人干,也被认为是有一个人

失业,这就是经济学家通常说的“隐形失业人口”或“潜在过剩人口”。

3、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就业岗位,在充分就业状态下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结构性

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即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劳动年龄和需求偏好变化而引起的职业转

换过程中的暂时性失业,这种失业具有一定的自然合理性,属于劳动力人口的正常流动,

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动态调整过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充分就业被认为是

人力资源有效率配置的优化状态。

4、充分就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事实上都被认为是存在自然失业率的就业状态,自

然失业率是长期均衡的失业率或充分就业的失业率,这时的经济运行周期处在高涨或繁荣

阶段,失业补助、社会救济、福利开支、社会保障、生活水平、心理状况、人口规模、运

行质态、社会认同等等,都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状态。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5000619a255060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