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日发(作者:性价比高的办公笔记本)
那只“会说话的汤姆猫”你还记得吗?
作者:触乐网
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2020年第11期
2008年7月,苹果推出了App Store,这个依托于iPhone、iPod Touch和iPad的平台给人
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一年后,一对斯洛文尼亚情侣决定在App Store上闯出一番名堂。
靠着在IT公司工作时攒下的25万美元,Samo Login、Iza Login拉上6个朋友,在斯洛文
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名为Outfit 7。
后来,Outfit 7推出了一款新游戏《会说话的汤姆猫》。游戏以一只灰色虎斑花纹、大眼
睛的卡通猫“汤姆”为主角,玩家可以抚摸汤姆,给它喂食,汤姆也会像真正的猫那样发出叫声
或呼噜声。更重要的是,一旦玩家通过手机麦克风对汤姆说话,汤姆会用夸张的声音重复玩家
的话。
《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个简单的电子宠物类游戏。Samo Login希望它能受孩子们欢迎,
为此还面向儿童群体做了不少宣传。不过事实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十几岁的青少年和成年人
对《会说话的汤姆猫》更感兴趣,他们在社交平台上的分享让这只造型和声音都透露着蠢萌的
猫迅速走红。
在“汤姆猫与它的朋友”续作中,比较重要的角色是安吉拉(Angela)。她是汤姆的女朋
友,设计者给她安排了鲜明的性格—时髦爱漂亮,喜欢唱歌、跳舞、旅游和时尚,还有点儿小
脾气。
从安吉拉开始,“汤姆猫”系列的小动物们开始有了更加具体的“人设”,角色之间的互动也
更富故事性。比如2012年的《汤姆的情书》和《汤姆爱安吉拉》,玩家在游戏里需要做的是
让汤姆和安吉拉谈恋爱。
这样的设计无疑让小动物们的形象更显亲切,尽管《汤姆的情书》《汤姆爱安吉拉》等游
戏的玩法仍然十分简单,在核心玩家心目中可能都算不上游戏,但角色之间的互动仍然给人带
来了一些新乐趣。
更重要的是,像其他火爆的游戏IP一样,“汤姆猫与它的朋友”开始推出改编作品。当
然,作为一个以互动APP起家的系列,“汤姆猫与它的朋友”最为人熟知的,仍然是游戏。
自2010年《会说话的汤姆猫》开始,“汤姆猫与它的朋友”系列先后推出了22款游戏。其
中大部分仍是沿袭初代设定的虚拟宠物类游戏,也有不少“追随流行”的作品。
从2011年到2020年,“汤姆猫”家族成员增加了不少。如果说早期一些小动物还能明显看
出是为了凑数,那么随着人气上升、玩家人数增加和动画播出,一些角色逐渐成了“汤姆猫与
它的朋友”中的固定班底—巴黎女孩安吉拉、小猫金杰、棕色狗本和斑点狗汉克。
这些角色都拥有独立的“说话”游戏,并且尽量通过性格差异来设计不同玩法。除了都能与
玩家对话之外,安吉拉更侧重音乐、流行、时尚元素;金杰则是一只更需要照顾的小猫;本是
一只“科学怪狗”,喜欢在实验室工作,被玩家冷落还会变得暴躁;汉克先是在动画《会说话的
汤姆猫与它的朋友》中登场,随后才推出游戏,而它的爱好是摄影和看情景喜剧。
2015年,“汤姆猫”系列中第一个非虚拟宠物类游戏《会说话的汤姆猫:水上摩托》上线。
游戏是典型的休闲竞速类玩法,难度也不高。很难说它是不是受了另一款热门游戏《神庙逃
亡》的影响,毕竟“神庙逃亡”系列在2013年之后热度就有所下降。但不论如何,《会说话的
汤姆猫:水上摩托》是Outfit 7的一次试水,“汤姆猫”从此开始涉及其他类型休闲游戏。
同年,Outfit7还推出了《会说话的汤姆猫:泡泡射击》,这个游戏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汤姆猫”主题的“泡泡龙”。
2017年,游戏《会说话的汤姆猫:战营》上线,这是一个综合了策略、放置和塔防元素
的游戏。为了更适合未成年玩家,游戏里所有的战斗都是用水枪进行的。同年还有消除类游戏
《会说话的汤姆猫:水上乐园》上架,采用了“流行”的消除类玩法。
2018年,Outfit 7一口气推出了《会说话的汤姆猫:糖果狂奔》《会说话的汤姆猫:蛋糕
跳跃》和《会说话的汤姆猫:跳起来》等几个游戏。顾名思义,这几个游戏都与“跳跃”有关,
玩法也都是玩家相当熟悉的。
2019年,Outfit 7制作了《会说话的汤姆猫:Hero Dash》,一个超级英雄主题的跑酷游
戏。此外还有《会说话的汤姆猫:卡丁车》—但这个游戏似乎只有中文版本,这或许与2017
年Outfit 7被一家中国公司高价收购有关。
时至今日,“会说话的汤姆猫”已经从虚拟宠物类游戏逐渐变成了“综合休闲游戏”。尽管以
玩家的角度看,这个系列里的不少游戏都有“换皮”的嫌疑,但对于“汤姆猫”爱好者而言,当他
们想玩游戏的时候,总有一类“汤姆猫”能够满足需求,这或许就足够了。
“汤姆猫”问世时,Outfit 7寄希望于它能得到孩子们的欢迎。等到“汤姆猫”火爆全球,的确
有许多家长把这一系列的游戏当做给孩子打发时间的好东西—不论国内还是国外,你总能找到
一些用智能手机来哄孩子的家长,大多数时候,也正是这些家长在事后哭诉自己的孩子“沉迷
手机”—这看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也有不少人借此发挥,创作出一些都市传说。
《会说话的安吉拉》上线不久,社交媒体上开始流传一则消息:“安吉拉”是一款被黑客控
制的APP,安吉拉会问未成年人一些涉及年龄、家庭住址、所在学校、个人爱好等的隐私问
题,APP甚至会“黑进”他们的照片和好友名单,并把这些信息收集起来,发送给“恋童癖”者。
这个“恋童癖”流言在短时间内受到了家长广泛关注,一时间出现了许多以“Talking Angela
Dangerous”为关键词的文章。Outfit 7在第一时间出面辟谣,称安吉拉与玩家的对话只是预先编
写好的脚本,她询问玩家的名字、年龄、学校、个人爱好仅是为了“规范谈话内容”,反而是在
利用算法为儿童屏蔽掉不合适的消息。开发者在收集对话时,会预先删除其中的个人隐私信
息。
Outfit 7的解释算是有理有据,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在这之后,虽然人们对“安吉
拉”的质疑有所减少,但在小众领域,它的故事被继续添油加醋,最终成了一个真正的都市传
说。
不过,尽管“恋童癖安吉拉”被证明是谣言,但“汤姆猫与它的朋友”系列游戏也遭遇了许多
与儿童用户相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其他同类游戏中也同样存在—作为一款免费下载、含广
告和内购的游戏,“汤姆猫”自身内容足够“健康”仍然是不够的,许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在
玩“汤姆猫”游戏时看到了大量成人广告,以至于他们必须把APP卸载,而这本来是Outfit 7在
接受广告时就应该避免的。
与此同时,“汤姆猫与它的朋友”还有一些内容受到了家长批评,其中较重要的一点是对待
动物的态度。一些“汤姆猫”游戏中,玩家(尤其是孩子)可以与汤姆互动,但即使他们用力打
汤姆,或作出一些不好的举动,汤姆也只会表现出搞笑的反应,并不会批评孩子的行为。一些
家长因此认为,游戏纵容了孩子们虐待动物,而他们不应该让孩子觉得“招猫打狗”是一件有意
思的事。
虽然有些观点听起来吹毛求疵,但是,或许正如Samo Login在澄清“恋童癖安吉拉”谣言
的声明中所说,面对儿童时,人们必须永远保持谨慎。
在智能手机兴起的年代,显得有些“憨傻”的汤姆猫带给了许多人以慰藉,而《会说话的汤
姆猫》也成为和《愤怒的小鸟》一样颇有历史感的游戏。如今,《会说话的汤姆猫》来到“暮
年”,不免让人感叹时光匆匆。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4526770a2463443.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