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散热口的笔记本电脑

一种无散热口的笔记本电脑


2024年4月29日发(作者:win10自定义快捷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21)申请号 CN2.X

(22)申请日 2012.01.17

(71)申请人 上海本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1111 上海市闵行区元江路5500号第1幢B853室

(72)发明人 谢国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何新平

(51)

G06F1/16

G06F1/20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0764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7.17

权利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 幅图

(54)发明名称

一种无散热口的笔记本电脑

(57)摘要

一种无散热口的笔记本电脑,涉及

计算机,包括计算机主体,所述计算机主

体包括显示器、主机、外壳,其特征在

于,所述主机外壳无通风口,所述主机设

有一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一CPU模块,

所述CPU模块通过一导热机构将工作时产

生的热量传导给与外界连通的散热机构,

通过散热机构将热量散去。主机通过散热

机构向外传导热量,这样外壳无需通风

孔,这就使得主机外壳强度增加,同时灰

尘不会通风口进入外壳内,可适应多灰尘

的环境。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权 利 要 求 说 明 书

1.一种无散热口的笔记本电脑,包括计算机主体,所述计算机主体包括显示器、主

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外壳无通风口,所述主机设有一主板,所述主板

上设有一CPU模块,所述CPU模块通过一导热机构将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给与

外界连通的散热机构,通过散热机构将热量散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散热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采用

无风扇结构的主机,所述导热机构包括一上部散热片、一下部散热片,所述上部散

热片与所述下部散热片之间可滑动的插接;所述下部散热片连接所述CPU模块,

所述上部散热片连接所述散热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散热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采用

有风扇结构的主机,计算机主体还包括一风扇,所述导热机构包括一上部散热片、

一下部散热片,所述上部散热片与所述下部散热片之间可滑动的插接;所述下部散

热片位于风扇的送风方向,CPU模块通过风扇将热量传导给下部散热片,所述上

部散热片连接所述散热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散热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设有

一进风管、一出风管,所述进风管远离所述CPU模块,所述出风管朝向所述CPU

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一种无散热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散热片的底部设有散热齿,所述下部散热片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散热齿配套

的凹槽,所述上部散热片与所述下部散热片可滑动的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散热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散热

片与所述外壳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散热口的笔记本电脑,其

特征在于,以所述外壳作为所述散热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散热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采用

一金属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散热口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散

热片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散热口的笔记本电脑,其

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外壳后部设有外部散热片,以所述外部散热片作为散热机构。

说 明 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具体涉及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笔记本电脑多依赖传统风扇散热,主机一侧设有散热口,散热口的设置使

得笔记本电脑的整体强度大大降低,而且灰尘容易由散热口进入。直接影响了笔记

本电脑的可携带性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散热口的笔记本电脑,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无散热口的笔记本电脑,包括计算机主体,所述计算机主体包括显示器、主机、

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外壳无通风口,所述主机设有一主板,所述主板上设

有一CPU模块,所述CPU模块通过一导热机构将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给与外界

连通的散热机构,通过散热机构将热量散去。主机通过散热机构向外传导热量,这

样外壳无需通风孔,这就使得主机外壳强度增加,同时灰尘不会通风口进入外壳内,

可适应多灰尘的环境。

所述主机采用无风扇结构的主机,所述导热机构包括一上部散热片、一下部散热片,

所述上部散热片与所述下部散热片之间可滑动的插接;所述下部散热片连接所述

CPU模块,所述上部散热片连接所述散热机构。下部散热片可以直接连接CPU模

块,也可以通过导热材料连接CPU模块。主机结构优选无风扇结构的主机结构,

可以减少外壳内的热对流,有效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外壳内部。无风扇结构的主机

多应用在平板电脑上,对CPU模块的选材有所限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多认为

笔记本电脑处理的内容量相对较大、CPU模块的运行速度相对较高,故主机一般

不采用无风扇结构的主机。但笔记本电脑在不进行大型游戏的情况下,对CPU模

块的运行速度要求不高,而且由于笔记本电脑的可控性、操作性,一般使用者也不

会使用笔记本电脑长时间连续进行游戏,CPU模块本非一直都在高速运作,故本

发明可以采用无风扇结构的主机。

所述主机采用有风扇结构的主机,计算机主体还包括一风扇,所述导热机构包括一

上部散热片、一下部散热片,所述上部散热片与所述下部散热片之间可滑动的插接;

所述下部散热片位于风扇的送风方向,CPU模块通过风扇将热量传导给下部散热

片,所述上部散热片连接所述散热机构。外壳内形成热对流,通过对流的空气将热

量散开。而且热对流的方式可以缓解导热机构不能迅速将热量传导给散热机构的情

况,有效避免局部热量过高。当然,对于笔记本电脑,即使热量不会很快散去,也

不会影响使用。所述风扇设有一进风管、一出风管,所述进风管远离所述CPU模

块,所述出风管朝向所述CPU模块。进、出风管的设计可以有效控制热对流的方

向,使远离CPU模块的冷空气有效地吹向CPU模块。

上部散热片和下部散热片之间可滑动的插接的方式,可有效减少了外部设备对导热

机构的冲击力,进而减少了对CPU模块的冲击力。本发明采用具有抗冲击能力的

导热机构,有效减少了外部设备对CPU模块的破坏,能很好的保护CPU模块。

所述上部散热片的底部设有散热齿,所述下部散热片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散热齿配套

的凹槽,所述上部散热片与所述下部散热片可滑动的插接。上部散热片与下部散热

片之间不全契合插接,以便为上部散热片和下部散热片之间的散热齿留有缓冲的余

地。

所述上部散热片与所述外壳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导热硅胶是用来填充导热机构与

外壳之间的空隙的材料,其作用是用来向外壳传导导热机构散发出来的热量。

所述下部散热片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主板上。便于拆卸和维护。

所述上部散热片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上部散热片的顶部的侧边

和中部均采用螺钉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由于外壳通常制作的较薄,采用多个螺钉固

定导热机构,能更好的固定住导热机构。

所述CPU模块采用一基于ARM架构的CPU模块。以降低功耗,并节约成本。

可以以所述外壳作为所述散热机构。将CPU模块上的热量通过导热机构传送给外

壳,作为散热机构的外壳的散热面积大,能迅速为CPU模块进行散热,实现高效

散热目的。

所述外壳可以采用一金属壳体。金属壳体导热迅速,以便本发明在散热面积大的前

提下,进一步实现高效散热目的。所述外壳也可以由散热片构成,所述散热片左右

走向。

所述外壳可以设有散热沟槽。通过散热沟槽可以有效增加外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并形成了一散风用风道,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所述外壳还可以由散热片构成。

为了增加散热面积,起散热作用,所述主机外壳后部设有外部散热片,可以以所述

外部散热片作为散热机构。考虑机器工作状态有利于空气上下对流,更好散热,所

述外部散热片上下走向。

所述外壳四个脚部均设有护角。所述护角采用橡胶护角。护角设计起抗摔作用,其

中主机外壳下方四个橡胶护角还可起垫脚作用。所述主机两侧接口处设有防护橡胶

套,所述防护橡胶套可以起到防水防尘作用。

所述显示器还包括显示器盖板,在所述显示器外壳与所述显示器盖板之间夹有橡胶

件。橡胶件可以起防水防尘作用。橡胶件可以通过沉头螺钉锁紧。并且橡胶件可以

部分突出于显示器,以有效缓冲合起计算机时的力量,同时在计算机合起后起防尘

抗震作用。

计算机主体还可以包括一用于辅助移动所述计算机主体的把手,所述把手连接所述

外壳。这样使用者就可以通过所述把手提拿所述计算机主体,方便办公过程中的移

动。而且移动过程中无需计算机包的协助,体积自然变小,质量自然变轻,携带更

加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把手生成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包括显示器外壳、主机

外壳,所述主机外壳远离显示器外壳的一侧向外凸出,所述凸出部分设有一开孔,

构成所述把手,所述计算机主体还包括一用于限定显示器外壳与主机外壳位置的限

位装置。或者所述主机外壳远离显示器外壳的一侧向外凸出,所述凸出部分设有一

开孔,构成下把手,所述显示器外壳远离主机外壳的一侧向外凸出,所述凸出部分

设有一开孔,构成上把手,所述上把手、所述下把手构成所述把手,所述计算机主

体还包括一用于限定显示器外壳与主机外壳位置的限位装置。上述设计中把手直接

生成在外壳上,使用的零件少,有利于防水设计;有利于拆卸、系统的稳定性和整

机强度;有利于减少模具数量,控制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把手通过一连接装置连接所述外壳。把手通过连接装置连

接外壳,把手便于拆卸和更换,可通过更换把手的样式和色彩变换一种无散热口的

笔记本电脑的外观结构,以产生不同的美学效果。所述外壳包括显示器外壳、主机

外壳,所述把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主机外壳远离显示器外壳的一侧,

所述计算机主体还包括一用于限定显示器外壳与主机外壳位置的限位装置。或者所

述把手包括上把手、下把手,所述下把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主机外壳

远离显示器外壳的一侧,所述上把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显示器外壳远

离主机外壳的一侧;所述计算机主体还包括一用于限定显示器外壳与主机外壳位置

的限位装置。上述设计中,外壳形态未作改变,仅是将把手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外

壳上,结构简单,而且可用于现有计算机的改装。把手与外壳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

参考拉杆箱的提手与拉杆箱主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所述连接装置可以包括一连接件、

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外壳,所述连接件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固定件,

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所述把手可采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把手。所述固定件可

以铆接所述外壳,也可以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外壳。

还可以采用下述结构,所述主机外壳远离显示器外壳的一侧设有两凸出,所述把手

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两凸起,所述计算机主体还包括一用于限定显示器外壳

与主机外壳位置的限位装置。或者所述把手包括上把手、下把手,所述主机外壳远

离显示器外壳的一侧设有两凸出,所述下把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两凸起,

所述显示器外壳远离主机外壳的一侧设有两凸出,所述上把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装

置连接两凸起;所述计算机主体还包括一用于限定显示器外壳与主机外壳位置的限

位装置。上述设计中,所述连接装置可以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把手,另一端可以通过

铆接、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外壳。最好,两凸起相对的内侧可以设有开口,

连接装置深入所述开口内与外壳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连接装置也可以一端固

定连接所述把手,另一端可以活动连接所述外壳。所述把手可采用由弹性材料构成

的把手,也可以采用由与外壳材料相同的材料构成的把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板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无散热口的笔记本电脑,包括计算机主体,计算机主体包括显示器、主机、外

壳。主机外壳无通风口,主机设有一主板,主板上设有一CPU模块,CPU模块通

过一导热机构将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给与外界连通的散热机构,通过散热机构将

热量散去。

参见图1,导热机构包括一上部散热片10、一下部散热片11,上部散热片10与下

部散热片11之间可滑动的插接;下部散热片11连接CPU模块9,上部散热片10

连接散热机构。这里的外壳可以是主机外壳5。对于无风扇结构的主机,下部散热

片可以直接连接CPU模块,也可以通过导热材料连接CPU模块。

对于有风扇结构的主机,可以通过风扇吹动,将CPU模块的热量传递给下部散热

片。下部散热片位于风扇的送风方向,CPU模块通过风扇将热量传导给下部散热

片,上部散热片连接散热机构。风扇设有一进风管、一出风管,进风管远离CPU

模块,出风管朝向CPU模块。

可以以外壳作为散热机构,将CPU模块9上的热量通过导热机构传送给外壳,作

为散热机构的外壳的散热面积大,能迅速为CPU模块9进行散热,实现高效散热

目的。这是外壳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优选金属材料。参见图3,为了增加散热面积,

起散热作用,主机后部设有外部散热片7。考虑机器工作状态有利于空气上下对流,

更好散热,外部散热片7上下走向。也可以单独以外部散热片7作为散热机构,这

样就扩大了外壳的材质选择范围,可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参见图2、图3和图4,

外壳还可以设有散热沟槽14。通过散热沟槽14可以有效增加外壳与空气的接触面

积,并形成了一散风用风道,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散热沟槽14走向与散热片走

向垂直,以使得左右进风。外壳还可以由散热片构成,散热片走向优先左右走向。

外壳内外可均设置散热片,即外壳有外散热片和内散热片构成,以提高散热效率。

外壳可以采用航空材料,航空材料质量轻、性能好。另外,考虑到防火设计,外壳

还可以采用防火材料的外壳,或者在外壳外设置防火层。

上部散热片10的底部设有散热齿,下部散热片11的顶部设有与散热齿配套的凹槽,

上部散热片10与下部散热片11可滑动的插接。上部散热片10与下部散热片11之

间不全契合插接,以便为上部散热片10和下部散热片11之间的散热齿留有缓冲的

余地。CPU模块9与下部散热片11之间设有一电子制冷片12。电子制冷片12只

需通电就可实现热传递,无需任何制冷剂、无污染源、不会产生回转效应、热传递

效率高,且工作时没有震动和噪音、寿命长、安装容易。CPU模块9上也可以设

置散热片,以提高散热效率。上部散热片10与外壳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导热硅

胶是用来填充导热机构与外壳之间的空隙的材料,其作用是用来向外壳传导导热机

构散发出来的热量。

下部散热片11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在主板8上。便于拆卸和维护。上部散热片10

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上;上部散热片10的顶部的侧边和中部均采用螺钉13

固定在外壳上。由于外壳通常制作的较薄,采用多个螺钉固定导热机构,能更好的

固定住导热机构。

CPU模块9采用一基于ARM架构的CPU模块9。以降低功耗,并节约成本。

计算机主体还可以包括一把手。把手用于辅助计算机主体移动。

把手可以直接生成在外壳上。把手可以通过外壳向外凸出,凸出部分设有一开孔,

构成把手的方式生成在外壳上。把手既可以生成在显示器外壳上,也可以生成在主

机外壳上,还可以在两外壳上均设把手。主机外壳远离显示器外壳的一侧向外凸出,

凸出部分设有一开孔,构成把手。或者主机外壳远离显示器外壳的一侧向外凸出,

凸出部分设有一开孔,构成下把手,显示器外壳远离主机外壳的一侧向外凸出,凸

出部分设有一开孔,构成上把手,上把手、下把手构成把手。为了防止移动过程中,

计算机主体打开,计算机主体还包括一用于限定外壳位置的限位装置。

把手也可以通过一连接装置连接外壳。把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主机外壳远

离显示器外壳的一侧和/或显示器外壳远离主机外壳的一侧。当然,为了防止移动

过程中,计算机主体打开,计算机主体还包括一用于限定外壳位置的限位装置。

上述设计中,外壳形态未作改变,仅是将把手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外壳上,结构简

单,而且可用于现有计算机的改装。把手与外壳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参考拉杆箱的

提手与拉杆箱主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这时,连接装置包括一连接件、一固定件,固

定件固定连接外壳,连接件一端活动连接固定件,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手。把手可采

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把手。固定件可以铆接外壳,也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外壳。螺钉

优选沉头螺钉。

参见图2和图4,还可以在外壳上设两凸出,把手6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两

凸起,两凸起相对的内侧设有开口,连接装置深入开口内与外壳连接。主机外壳5

远离显示器外壳3和/或显示器外壳3远离主机外壳5的一侧设有两凸出,把手6

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两凸起。计算机主体还包括一用于限定显示器外壳3与

主机外壳5位置的限位装置。

这时,连接装置可以一端活动连接把手6,另一端可以通过铆接、螺钉连接等方式

固定连接外壳。最好,两凸起相对的内侧可以设有开口,连接装置深入开口内与外

壳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连接装置也可以一端固定连接把手6,另一端可以活动连

接外壳。把手6可采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把手,也可以采用由与外壳材料相同的材

料构成的把手。把手处可以设置密码锁。

参见图2、图3和图4,外壳3四个脚部还可以设有护角1。护角1优选橡胶护角。

护角1设计起抗摔作用,其中主机外壳下方四个橡胶护角2还可起垫脚作用。参见

图3,主机两侧接口处设有防护橡胶,4,防护橡胶套4可以起到防水防尘作用。

显示器还包括显示器盖板,在显示器外壳与显示器盖板之间夹有橡胶件。橡胶件可

以起防水防尘作用。橡胶件可以通过沉头螺钉锁紧。并且橡胶件可以部分突出于显

示器,以有效缓冲合起计算机时的力量,同时在计算机合起后起防尘抗震作用。

计算机主体还可以设有一密码锁,所述密码锁连接所述限位装置。在军事应用中以

防止无关人员开启,造成军事机密丢失。

计算机主体还设有一指纹识别装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连接计算机主体的触摸板。

通过指纹识别装置可以进一步防止重要文件泄露。

计算机主体还设有一用于外接天线的天线连接口,所述天线连接口连接计算机主体

的无线上网装置。

所述限位装置还连接一电源启动装置,所述电源启动装置连接计算机电源。这样,

打开笔记本电脑的同时,计算机可以自动启动,以节省开机时间,适应作战以及紧

急情况下的需要。

本发明可以利用太阳能供电,以适应无电能的野外环境。计算机主体包括一太阳能

电池供电系统,所述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连接一

供电控制模块,供电控制模块连接计算机主体的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可以

覆盖在显示器外壳上,也可以位于键盘和/或显示器的四周。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是

晶体硅电池板、非晶硅电池板和/或化学染料电池板,优选薄膜太阳能电池。为了

增加太阳能电池板的光吸收率,太阳能电池板外覆盖有太阳能电池板涂层。将其覆

盖在太阳能电池板上能使后者的阳光吸收率提高到96.2%,而普通太阳能电池板的

阳光吸收率仅为70%左右。考虑防水设计,太阳能电池板处可以通过密封胶将其

密封起来。如在整个太阳能电池板上涂密封胶,密封胶还能起到防划伤的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

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

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

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

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4362434a2432373.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