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发(作者:惠普网卡驱动下载)
青少年沉迷短视频播放软件现象的心理
学分析
摘要:随着网红经济的出现,视频行业迅速崛起,其中短视频以其受众范围
广、传播速度快、参与性强、节奏快、娱乐时间碎片化等特点成为佼佼者,一度
成为“杀时间利器”。青少年主要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来获取信息,其中网络短
视频因具有新颖独特的内容传播方式正成为社交媒体的新宠,备受青少年的青睐。
然而由于青少年不成熟的认知特点,短视频的应用在青少年中迅速传播,甚至产
生沉迷于其中的社会现象。因此,本文首先对青少年沉迷短视频APP行为进行心
理学分析,探讨了青少年沉迷观看短视频对自身健康成长所受到的影响,提出改
善青少年沉迷网络以及短视频APP的建议。
关键字:青少年;沉迷短视频(沉迷网络);心理学分析
短视频,顾名思义,就是短片视频。目前我国短视频APP的活跃率已经达到
了很高。某数据平台显示,2020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达到1675.2亿元,2021
年预计接近2000亿元,保守预计2021年短视频的用户量增至约9亿。在如此庞
大的用户群体下,青少年规模占比惊人。从上面的青少年网民规模来看,不难看
出,青少年沉迷于短视频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现象,虽然网络上不缺乏其正
能量,但是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出现,青少年正处于认知薄弱的阶段,如果过度沉
浸在网络世界中,就会得不偿失,产生负面影响。
一、青少年沉迷短视频APP行为心理学分析
青少年目前沉迷于网络短视频之中,是一种青少年因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
整个社会,乃至青少年自己被损害的现象。所以,如果青少年过度地沉浸在网络
和短视频之中,将严重影响自身身心发展、人生规划以及造成家庭矛盾。这种现
象也是网络成瘾之中的一种明显表现。到底是哪些心理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下
面笔者将来针对这一问题重点探究。
1.
自我意识和对外界认知能力不成熟
自我意识,就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和态度。在自我认识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多种因素。大部分的人认为,在青
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会迎来第二个飞跃。在青少年时期,人的大脑机制会
不断地优化,它会随着课余时间以及校内的各种实践活动,会使青少年的认知能
力得到飞跃式的发展。然而虽然已经有了进步,但相比于成年人,青少年的自我
意识和认知能力还是不成熟。青少年自我意识总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短视频
可以与他人分享,时间不长,内容精彩搞笑,青少年有着超强的接受能力,并且
拥有足够的好奇心和强大的参与能力,所以对于短视频更容易接受。但是因为青
少年的心智尚未成熟,没有自主选择与自身心智相匹配的分辨能力,而观看短视
频带来的快感会使他们逐渐上瘾,此时他人评价会使青少年的情绪出现波动。
1.
青春期的自我封闭和焦虑
青少年处于未成年走向成人的过渡时期,体现在青少年变化的外貌和内心等
方面。青少年的情感十分细腻但又十分容易产生波动等,所以青少年更容易产生
焦虑等不良情绪。青少年其实还不能够自己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格,他们对于长辈
以及身边的人还是会有一定的依赖性,但是没有人会一直陪伴他们,他们也不能
够及时地感受到被关注的感觉。这时,青少年就会产生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
青少年在感受到孤独,焦虑之后,会向社会发出集合的信号,这种集合更有利于
个体的利益。因为青少年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参与其中,并且在虚拟世界中感受
到了快乐和满足感,抵消内心的孤独感和焦虑感。这种感觉像瘾君子一样,深陷
泥潭。
1.
从众心理的影响
从众,这是一种很普通的社会现象,也是个体走向集体的一条路径。从众心
理随处可见,但是这种随处可见的现象也有“真”“假”之分。一个人对虚假安
全感的期望容易使人陷入对群众心理的虚假妥协。秒拍视频主要是以专业化的内
容成为主流。因为其严格的审查,利于正能量的内容传播。但是用户的基数正在
增加,用户本身上传的短视频远远超过了其专业化的内容,所以使短视频的内容
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然而青少年时期,往往没有主观的判断能力,所以选
择经常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并且改变自己的看法,也同时改变了自己选择观看视
频的内容。这种典型的心理主要表现在,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把自己的视频
选择以及观看时间改变,因从众心理,自己也会产生和别人一样的沉迷行为,其
自身没有判断能力,也考虑不了这种行为背后巨大的危害。
二、青少年沉迷观看短视频对自身健康成长所受到的影响
(一)容易发生不良攻击性行为
班杜拉曾说:“人们不仅通过自己的经验,而且通过观察别人来学习攻击。”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青少年观看攻击内容会引发他们的攻击欲望,而长期观
看这类的短视频,并教给他们实施攻击的新办法,会使这种危害更加严重。因为
短视频暂时还不在法律监督的范围之内,所以用户发布的不良内容也经常出现。
网络上的内容被学习能力强的年轻人模仿,导致他们不断暴露出自己的暴力行为,
人道主义观念也受此冲击。诱导他们去攻击,产生攻击性行为。而年轻人观看暴
力视频的时间越长,他们就越有可能有意识地进行自己的攻击行为,最终导致青
少年走向歪路,渐渐地使他们走向犯罪。
(二)对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害无利
对于每一个青少年来说,他们的人生追求,思维表达方式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等方面都受到了自身价值观的强烈影响。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于青少年的发展
是有很重大的意义。然而在信息化时代,即使正能量视频广泛流传,彰显短视频
作为传播媒介的作用,但其本身就是把双刃剑,平台内容依然良莠不齐。负面信
息的短视频却因受众猎奇心理更易引起关注。在这当中,青少年也是大众当中的
一员。但是青少年大多年幼,他们的鉴别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很容易沉浸在不
良的视频当中,举个例子,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中,并不缺乏网红脸,这
些人的特点普遍年龄偏小,凭借着较好的长相和低俗的举动就引起了千万级的流
量。但是这些网红脸的背后大多数都生活奢靡,学业一落千丈,有的甚至荒废学
业。这些网红凭着自己的外表很轻松地就拥有了这个年龄段太过奢侈的东西和关
注,滋生虚荣心理。因为青少年的价值观很容易被带偏,他们也开始向往这种生
活,但是一旦想成为网红的目标开始实现,他们渴望过上奢靡的生活,同时对努
力过上向往的生活而唾弃,不再仰慕那些凭自己努力而实现成功的人。在这种不
良的环境下,他们的结果是原本有着应该正确的价值观却被这种环境而毁灭。
三、改善青少年沉迷网络以及短视频APP的措施
短视频行业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资讯,休闲娱乐的途径之一。短视频当中当
然不缺乏积极向上的内容,但是在不良内容大量出现的同时,我们应该思考,如
何让这种现象加以改善,同时保障青少年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为青少年的全
面健康发展做一个有力的保障。
(一)加强网络空间的监管强度和平台自身提高自净能力
在十九大的报告当中,重点指出了在提升互联网内容建设的同时,也要不断
地建立一个健全的网络平台。国家的相应机构也表明相关平台在获取《信息网络
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之后才能开这类的业务。短视频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短视频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人的一种潮流,用户原创内容成为了短视频的主要应
用,他们主要由品牌方和广大网友来制作此类视频,因为这种视频的要求很小,
一般在五分钟左右,也可以在自由的社交网站中与他人分享,但是在这背后也隐
藏了巨大的隐患,有些不法分子利用青少年薄弱的认知来诱导他们实施不良行为
甚至是犯罪。但是由于国家对于这一方面的法律起不到应有的威慑作用,所以很
多短视频APP屡次侵犯,因为现阶段缺少系统全面的法律来威慑短视频APP,对
于未成年的保护机制也很缺乏。所以有的学者提议社会不能不重视短视频平台的
违规行为,而且我们要对其短视频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并且对于违法的成本
也要加大力度,从源头上治理短视频的内容问题,加强短视频内容的积极性,促
进短视频健康行业的积极发展。同时让相关行业加强防沉迷技术,产生出真正的
优质的短视频内容。如抖音官方宣布14岁以下实名认证用户将在告知后直接进
入青少年模式且进入后无法退出。对14-18岁实名用户抖音将在内容推荐、社交、
搜索等方面提供更严格安全保护如禁止对陌生人显示除头像和昵称以外的个人公
开信息。
(二)加强和创新网络的道德教育
网络上的道德是屏幕隔着屏幕之间基本的认识,互联网道德是人在面对网络
环境下产生的,对于信息网络也是有效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缺乏充分
的发展,缺少强大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学校和社会必须对青年的道德网络传
播采取必要的照顾,主动承担起责任。既要符合现在的形式多样,用丰富多彩的
创新方式抓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给学生识别短片笑话中的负面影响的能力。而
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导,需从细微之处改变,让学生逐渐受到感染,使学生对网络
视频中的价值观能够有清晰的认知。这也让正能量的内容得到了宣传,所以学校
和社会要在这一方面多下功夫。
(三)加强家庭的教育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实质上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因为青少年的
全面发展而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多数资料表明,家庭教育的差异体现在青少年
的行为、性格和意识上,这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青春期的自信和
自尊也表现在父母对青少年的态度上,因此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也源于父母。所以,
一是家长应该让青少年认识到沉迷短视频的危害。家长应该让学生减少沉迷短视
频的时间,利用课余时间让孩子单独参加课外活动,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这使
得青少年可以在网络世界之中短暂的消停一会儿。二是通过学校了解青少年的心
理变化。家长要注意青少年的心理变化,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减少他们内
心的孤独和焦虑,通过沟通而不是暴力来解决问题。三家校社联动,家长在孩子
面前应树立榜样,拒绝做低头族,可以读一本好书为孩子营造积极健康的氛围;
学校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意识;社会应发挥其监
管作用,取其精华,避其锋芒,让短视频发挥正面的媒介传播作用,引导孩子健
康用网,健康成长。
结语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中,短视频已经成为了人们快餐式文化的需求,观看短
视频固然是可以传播价值观,但是也会有一些不良内容让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之
中让价值观受到影星。从有关监管机构来看,应该总结短视频的不足之处,完善
这种途径,让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青
少年沉迷自我现象不断减少。
参考文献:
[1]佚名.九成家长觉得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现象普遍[J].小学生(上旬刊),
2019(Z2).
[2]王琴.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9(15).
[3]胡琦,杨扬,杨坤.“三农”短视频的发展成因——基于网络心理学视角
的分析[J].青年记者,2020,(30):58-59.
[4]潘树琼.避免系统“独奏曲”注重平台“大合唱”——秒拍短视频平台上
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J].网络传播,2019.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3852700a233138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