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mtp usb设备驱动)
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二)(县级)及答案解析
(1~3/共3题)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
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
动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世界各国都在摩拳擦掌,都想以科技为核心创新发展争取发展
主动权。也许有人觉得去创新应该是科研院所、“高精尖”行业等有关部门的事。殊不知,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知足常乐”已经难以长久,“抱残守缺”更会惨遭
淘汰。就在目前,九段高手、世界冠军李世石以1:4的比分输给机器人“阿尔法狗”。为此,
有人忐忑不安,人类智慧是否真的要被机器人碾压?其实,人工智能围棋软件与人类棋手的
对弈,终归是人与人的对决,确切地说是人类科技发展基础上,某个人群研发的高科技在挑
战某个人的智商。正如有评论者称:我国最该震慑的不是“阿尔法狗”的“神力”,而是其
背后的研发团队、公司乃至国际的科研创新精神和战略前沿技术实力。
在新形势新机遇下,党和政府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是要以创新为支撑,
趟过改革的“深水区”,就是要以创新为驱动,提速发展“中国号”。因此,创新已经成为我
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新课题。创新,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材料2
广佛地铁连通了广州西朗至佛山魁奇路,作为全国首条城际地铁,每天数以万计的“广
佛候鸟”往返其中。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广佛地铁的设备大部分出自国产,屏蔽门由东莞一
家玻璃幕墙工厂制造,检票闸机源自佛山的五金器械厂,综合控制的“大脑”系统则出自广
州天河软件园。
高新技术企业从传统电子分销转而经营“互联网+智能轨道交通”等业务,乘着国家发展
轨道交通的东风,依托持续的科研投入,掌握了智能轨道交通屏蔽门、自动票检、综合控制
和视频监控四大核心技术。
在完成科技转型的同时,该企业以“供应链管理模式”带动下游产业升级,在轨道交通
智能化业务与智能安防业务上就有200多家供应商为其配套,原来的传统五金厂、玻璃厂、
塑胶厂、机械厂成为高端装备、ICT增值服务提供商。仅广州地铁上该企业供应的检票、闸
机设备就占了“半壁江山”。据不完全统计,该企业每10亿元的智能化系统产值可带动周边
传统产业50亿元。
材料3
2015年1-10月,我国乘用车累计销售1648.47万辆,同比增长3.89%。中国车市以“低
增长”的方式缓慢前行,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据汽车行业一专
家介绍,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研发、生产技术人才缺口40万,汽车销售和售后人才缺口70
万,累计缺口达100多万。他说:“整体而言,目前汽车行业人才参差不齐,缺乏高精尖人
才,影响中国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步伐。”
对于我国机器人产业而言,最大的难题则在于技术。近两年,中国本土机器人厂商猛增
至近千家,但主要扎堆中低端机器人的制造,特别是被机器人产业业内称之为机器人“御用”
的RV减速器,我国起步太晚,基本空白。
RV减速器设计需专用软件,仅通过测绘无法得到精确齿形数据。零件加工精度要求极高,
加工困难。由于无法简单“山寨”,RV减速器的自主研发道路极其艰难。到目前为止,中国
人申请的RV减速器专利仅26件,有效专利仅13件,发明专利只有2件,且都不属于核心
技术。国外申请人在华申请了专利47件,其中有效的26件,全部是发明专利。
近年来,随着创新战略的加快推进,我国研发支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研发经费占GDP
的比重逐年增长,2013年首次突破了2.0%。2014年,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提升至2.09%。
数据表明,我国正在向创新型国家转变。
尽管如此,相比发达国家,我国仍有不小差距。据统计,美国2012年的研发投入为4535
亿美元,中国2014年相关投入约为1.3万亿人民币,不足美国2012年的一半。
作为科研经费投入的当然主体,目前,我国超过70%的研发经费来自企业,但与国际同
行相比,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还有差距,如华为的投入强度为8.9%,而微软近14.6%,
东风汽车为2.1%,而日本丰田为3.6%,德国大众为5.2%。
此外,我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长期偏少,2013年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仅占研发经费总
额的4.7%,远低于发达国家15%-25%的比例。我国企业对基础研究经费的贡献很少,仅占
全部基础研究经费的1.55%,远远不及美国的21.33%。
技术研发固然困难,不让他人觊觎自身成果也不容易。按相关规定,申请专利必须公开
专利说明书,而专利说明书一经公布,专利发明的思路及技术特征就公开。专利批准又需要
长时间等待,这样一来,专利尚未得到授权保护,就可能已被侵权。盗窃专利技术的速度往
往要比申请专利保护的速度快得多。因此,创新者很容易陷入这样的窘境——不申请专利,
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申请了专利,知识产权也难得到保护。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窃取专利所获得的巨额利益,侵权者所付出的违法成本明显过低。
这使得许多企业不愿意投入资金自主研发,而是想方设法窃取他人的专利,甚至以此为“优
势”对专利拥有者展开“价格战”。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很容易把发明者及其企业置
于死地。
“好酒也怕巷子深”,企业产品没有口碑,打不出品牌,想拥有市场自然难上加难。以医
疗器械领域为例,我国该领域约80%的CT、90%的超声波仪器、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
心电图机、95%的心脏起搏器等市场被跨国公司垄断。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国产
医疗器械在核心技术上还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则不妨归结为国人的“歧视”。对此,某CT
制造企业首席执行官就曾明言,在合资期间,同一条CT生产线上,既贴牌生产“飞利浦”
产品,也生产自主品牌的产品,一模一样的质量,贴上洋标签,市场价格就要高出许多。要
想攻占国外品牌据守多年的市场,并不容易。
《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
之路。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
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
决上述所反映的我国制造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材料4
“众创空间”是包括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孵化器模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2015
年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并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提供政
策支持。以下是有关“众创空间”的几个具体案例。
[案例1]
东部某市福地创业园D幢顶楼的福云咖啡馆内,清一色年轻面孔,有的对着电脑忙碌,
有的边喝咖啡边在人群中观察着别人……咖啡馆经常举办沙龙,走动的都是互联网圈内人。
一年多前,杨洋与两个小伙伴创办公司,准备开发拼车软件,租下了咖啡馆西侧角落的一张
桌子。“围着这张木桌,最多只能坐6个人。我们每个月总共付给咖啡馆5000元,其中2500
元是租金,2500元是消费券,还提供免费的Wi-Fi。”在这里,他们只需点上一杯咖啡,便
可以坐上一天,入驻团队还可以在这里得到便捷的法务和税务咨询、工商注册以及社保对接
服务。杨洋盯着走进走出的人,不断物色技术高手,很快招到了一个花名叫“蚂蚁”的海归。
这位20多岁的年轻人,为杨洋开发出针对苹果手机的拼车软件。不久,杨洋又在咖啡馆里
找到花名“蟑螂”的互联网技术高手,“蟑螂”很快搭建了后台数据运行库。上线后不久,
这款拼车软件就已经拥有上万的用户。
[案例2]
在中山大学北门附近的巷子里,有一栋不起眼的楼房,走进去却别有洞天:拥有350个
卡位的大办公间里,上百名青年在用电脑工作;小会议室和办公室里也都举行着各种项目的
讨论会。这里是刚刚建立一年多的中大创新谷,入驻的创业团队不仅可以得到工商注册、财
务、法律咨询服务,更有专业的行业分析和前景指导。这里常常举办云珠沙龙、云珠风暴会
以及云珠论坛,邀请行业相关人士与数以千计的青年一起分析、讨论创业经验和产业态势。
创新谷还联合知名投资机构及天使投资人,共同指导、打磨创业项目,并予以投资。
[案例3]
某医疗园背靠母公司近30年的医疗器械行业实力,建立了一批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支撑服
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试验服务和成果测试服务。该园总经理吴冬梅介绍:“医疗器械领
域孵化需要专业的技术服务平台,生物医药的成果转化也需要专业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因此,
建设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生物医药大型综合孵化器十分必要。我们走的完全是专业化、产业
化、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便于孵化平台与各创投基金的合作,能灵活选择合作方式。项目的
进入和退出都遵循市场规律,使项目孵化更加精准、高效。”专业化发展也正进一步扩大园
区产业集聚效应。“对面楼三楼和五楼的公司就是我们的重要器件供应商。”园内一家电子科
技公司经理说,他们的主管业务是B超仪器,而入驻医疗园后发现,园内聚集了很多生产B
超仪器零部件的企业,“我们肯定是优先和园内企业合作,既方便快捷,生产效率也得到了
保证。”
[案例4]
2015年年初,某知名物业集团打造的智慧产业创新园区正式投入运营,该园区总面积10
万平方米左右,前身是旧厂房,在对其周边的商业氛围、配套设施等进行评估后,该集团重
新规划、升级了这一园区,规划建设智能机器人、智慧园区系统、智慧安防、智慧公寓、无
线传输、智慧电子商务、无线支付、智慧终端、小微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加速器等十大产
业功能区,集智慧产业研发、高端人才引进、综合增值服务于一体,并将引进约100家科技
企事业、研发机构及金融、科技中介等专业配套机构,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预计年产
值约30亿元,比改造前增加了25亿元。同时,这一园区还将设立专业服务管理机构,为各
进驻企业提供产品交易平台、融资担保平台、信息交流平台、产学研平台、物流运输平台、
人力资源平台、企业管理咨询平台等七大服务平台。
[案例5]
“众创空间”的热潮已经从一、二线城市蔓延至三、四线城市。西部某市表示到2016年,
各高等院校至少打造2至3家“众创空间”,全市“众创空间”达500个以上;到2020年,
全市“众创空间”达1000个。但三、四线城市“众创空间”发展迅速,大多处于盲目跟风
的“有店无客”的尴尬境地,有人的没有项目、有项目的没有资金、有资金的没有配套服务。
2015年9月,“磁湖汇”在中部某三线城市正式开业。这一“众创空间”是由政府主导、
专业公司运营、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如何在各方面资源都匮乏的三线城市
健康运营,成为了摆在“磁湖汇”面前最大的问题。“磁湖汇”号称要筹集一亿资金,来打
造一个多元的资金扶持和投融资体系,其中包括大学生创业项目扶持资金、创业担保贷款基
金、科技天使投资基金和创投基金及风险补偿金。但是面对庞大的创客群体,这一亿的资金
是不是杯水车薪呢?
创客想要成功,光有资金也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创业指导老师。而三、四线城市的
导师资源,一般都是本地企业家为主,这些企业家们在实战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创业指导
上与一、二线城市的导师难免有些差距。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3345186a2230495.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