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重启 是一门好生意吗?

IP重启 是一门好生意吗?


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华为笔记本2021年新款)

IP重启 是一门好生意吗?

作者:手游矩阵

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2021年第14期

把时间指针拨回到2015年年初,当时,IP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一个高频词,无论是文

娱行业还是投资圈对这个词都显得格外热衷,最主要的原因是—IP能够吸引流量,更能够变

现。而这一年被称为“IP元年”。

IP的概念是一直存在的,在2015年之前,这一概念在商业化上的操作比较少见,即便是

根据百度百科所描述,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在2011年的时候就提到了“泛娱乐”的概念,直至

2015年IP元年的到来才使得这一系列操作水到渠成,商业化进程加速。包括影视改编、影游

联动等,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下,一些IP也的确取得了看似不错的成绩,比如《花千骨》《十

万个冷笑话》和《琅琊榜》等,这些作品在2015年的泛娱乐浪潮中大放异彩。不过,这些IP

也都是那些年出现的新IP,还与“文艺复兴”没有关系。恰恰也是因为这些新生代IP的过度开

发和快速开发,引起的连锁反应,导致整个泛娱乐产业差点“崩盘”。

2016年,无论是游戏市场还是影视市场,似乎所有作品都秉持“唯IP论”为核心,以“烂”

为主的创作理念,整个市场陷入一片混乱,更有文娱工作从业者大骂:你们做的不是产品,你

们做的是理财产品!

的确,当时的IP是“吸量又吸金”—IP一天一个价,甚至在一些市场上,尚未完结的作品

都被资本包装成IP,宣布了一系列开发计划。于是,彼时IP游戏“换皮”,IP影视制作低劣,

可谓是“资本赚走钱,明星拿大头,只剩一个满地鸡毛的文娱市场”。

资本赚到了钱,创作者背了骂名,用户伤了心,IP参与者“人人有份,永不落空”。真实的

市场反馈很快就体现出来问题,特别是以游戏、影视为主的产品,简直就成了IP收割器。游

戏作品以“换皮”为主,玩法重复,完成度“感人”,玩家基本上可以做到下载5分钟之后就开

骂。影视作品方面也不容乐观,即便是有大明星担任主演,票房也不过千万元。而在电视剧作

品方面,收视率更是惨不忍睹。

一批批本来有着很好商业价值的网文、小说IP就这样被糟蹋,用户更是对这种浪费行为

深恶痛绝,断了“IP产品皆精品”的念头。于是,各种问题开始相继显现,使得文娱产业在监管

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网剧”和“网络大电影”纳入审核范围,缩减游戏版号发放等,其

主要目的都是限制“烂作”出现。

于是,在几近“断粮”的情况下,热钱离场,创作者开始反思,IP到底应该怎么用才是当下

正确的方向?终于,在严管之后,所有的作品开始慢慢往高质量、精品化的方向转型,整个文

娱市场才开始慢慢走出泥潭。

虽然从2016年开始,IP“失灵”笼罩着整个文娱市场,但是资本市场依然相信IP是有价值

的,所以IP的热度并未冷却,只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大家对IP的使用表现得非常谨慎。

在2017年暴雪嘉年华活动上,暴雪宣布《魔兽世界》官方怀旧服计划启动,成为当年游

戏圈最轰动的新闻之一。这并不是第一个“文艺复兴”的事件,但是从游戏市场来看,这算得上

是“文艺复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以至于在2019年《魔兽世界》怀旧服开启之后,服务器爆

满让不少游戏从业者眼红。于是,《热血传奇》怀旧版、《经典怀旧·新天龙八部》等游戏相

继推出。而后,2018年的《希瑞与非凡的公主们》、2019年的《舒克贝塔》、2020年的《我

为歌狂之旋律重启》等一系列经典动画重启,文娱市场掀起了“文艺复兴”的潮流。

从目前来看,“文艺复兴”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包括重启IP、IP联动和IP授权。重启IP的

方式有很多种,重置、重制和续集等,续集很好理解,就是延续之前的故事开辟新篇章。重置

和重制的区别则在于,第一个是美颜,第二个是重生。重置主要是在画面效果上进行提升,包

括从2D到3D,画面效果会进行大幅度提升;重制则可能推翻过去老IP的故事线以及对主要

角色进行大的调整,这一点在Netflix于2018年推出的《希瑞与非凡的公主们》上可以显而易

见,完全颠覆过往形象的希瑞迎来了老粉丝的一致声讨,但是随着剧集的不断升入,这部剧居

然在相关评分网站上上获得了7.9的分数。可见,重制未必就是“毁童年”,做得好的重制作品

其实主要是在不偏离原著的情况下,更贴合当下时代的特点。

联动是最常见的老IP焕新方式,一般是经典IP与新IP进行合作,这也是品牌主最喜欢用

的“怀旧营销”手段,虽然并不是整体上的“文艺复兴”,但是其怀旧元素也会戳中不少人的童年

回忆,让联动IP与自己过往的生活轨迹重叠,从而获得群体认同感。这些老IP并不仅限于出

现在文娱市场,它们在消费品市场上出现的频率更为普遍。

最后一种方式便是版权方直接把IP授权给第三方,在符合自己品牌价值的前提下,去做

新的产品,这可能与之前版权方的经营方向不同,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于游戏改编行业。

那么,市场为什么会兴起“文艺复兴”的潮流呢?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情怀经济”,虽然

情怀并不一定需要“老东西”,但是“老东西”里面大多都有情怀,于是“情怀经济”的效应下,市

场中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文艺复兴”。但是要把握好情怀并不容易,对于一些情怀特别重的用户

而言,他们希望是得到1:1的复刻,任何一点改动都会让他们感到不适应,所以在过去的例

子中,很多“文艺复兴”的产品是失败的,原因是它们很难把握其中的度。

此前,笔者曾与多个游戏公司负责人聊过经典IP相关的内容制作,大部分公司负责人都

表示为了还原经典IP,他们把公司里面读过或者看过这些IP的人组成团队进行经典IP的开

发,这种做法并没错,但是到了最后开发出来的内容是不是就能满足用户群体还得两说了。于

是,“毁童年”和“爷青回”便成为近年来“文艺复兴”之后的高频词。

从极端的商业角度来看,“文艺复兴”主要是一种割韭菜的方式,因为很多经典IP在出现

的时候,虽然吸引了大量的用户群体,但是在商业价值上可谓是一败涂地。而如今这群用户成

为消费市场主力的时候,这些经典IP自然很容易获得青睐。然而,这种怀旧的情结更是一种

用户寻找归属感的共鸣。甚至,这种共鸣还出现在了对肯德基、麦当劳的纸质优惠券的怀念

中。

如今,“文艺复兴”已经成当代文娱市场的潮流,可以遇见,接下来还有更多的经典IP将

会重启,在市场不断地摸索下,许多人也都明白,如果只是简单的重置,可能大家并不会买

账,这一点从暴雪“翻车”的《魔兽争霸3重制版》中就可以看出。所以重启经典IP的风险以

及操作难度其实是很高的,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不但历久弥新,而且常读常新。如

果重启后的经典无法在内容形态上做到升级,那么反而会让用户有一种巨大的失落感。

“文艺复兴”不是需要单纯的怀旧,因为缅怀过去和拥抱未来,本身就是一个事物的两面。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3050461a217291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