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2022 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2024年4月11日发(作者:数据恢复最好的软件)

洪山区2022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22.4.22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卷共6页,7大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班级、学校填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并

核对条码上的信息。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

上无效。

4.答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

卷”上无效。

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校对(jiào) 斑斓 鲜为人知(xiǎn) 大庭广众

B.呜咽(yàn) 屏嶂 慷慨淋漓(gài) 鞠躬尽粹

C.诘问(jié) 荒僻 锲而不舍(qiè) 微不足道

D.谦逊(xùn) 淳朴 目不窥园(kuī) 酣然入梦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从2022走来,我们经受住了泰山压顶的 ,跨过

了激流险滩的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把仓促的时间

变成了厚重的 。

A.考验 障碍 历史 B.压力 阻力 历史

C.压力 障碍 文化 D.考验 阻力 文化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自觉担负

起“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

B.三星堆遗址大规模“上新”的背后,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加持的

考古发掘新模式功不可没。

C.武汉大学开辟“抗疫医护赏樱专场”,如约邀请近千名援鄂抗

疫的外省医护人员赏樱。

D.湖北大鼓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湖北曲艺的一张有

声名片,它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著名作家路遥的这句名

言,总能给人以心灵的触动、深刻的启迪。

B.版画作品《时间·时间》令人印象深刻:画面中,工人们在高

架桥上铺轨作业,争分夺秒进行最后的紧张合轨。时间是充满魔

力的尺度。

C.春节不回家,也得把年味儿和乡情装进包裹里,故乡那头,是

母亲做的腊肠、父亲备的老酒;游子这头,则是一个个从全国各

地寄往某一个终点的快递。

D.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一体、家国同心,既是中华文

明薪火相传的深层逻辑,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支撑。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武汉热干面

李佩红

①“等你好了,我请你吃热干面。”

②看到这句写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漫画上的话,顿

时让我这个新疆人泪目。它就像说新疆人请你吃拉条子,一听便能找

到自己的根。

③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小吃。热干面里有长江的味道、黄鹤

楼的味道、汉正街的味道、母亲的味道。武汉人对热干面的热爱,像

孩子迷恋妈妈的怀抱,与其说是一种日常习惯,一种无可名状的喜欢,

不如说是一代代人沉淀在骨子里的文化。

④2005年,我第一次去武汉。游过黄鹤楼,逛过汉正街、江汉路

步行街等代表武汉名片的地方,我已累得腿脚发软。随便找个小食摊

儿坐下,正不知吃啥,一位手拿锅铲,身穿围裙的中年男人热情地说:

“妹妹,来碗热干面吧,来武汉不吃热干面等于没来。”我拿出新疆

人的豪爽回应:“好,来一碗。”

⑤他的街边店挺简单,一个小推车,推车上放着各色调料,旁边烧

一大锅滚水,一张小矮桌,几把小凳子,我之前已有几个人坐那吃热

干面,不知是辣的还是烫的,嘴里“呵呵”喘气,让我想起爷爷顺着碗

边喝玉米糊糊的样子,那种满足感好像全世界都不存在了,只有眼前

这碗饭,用现在最时尚的话说就是“吃出了幸福感”。我站在摊位前,

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个男人抓起一大把不知上面抹着什么油光光的熟面

投入笊篱,再把笊篱放进滚水里,没一会儿就把烫热的面倒进碗里,

小麻油、榨菜丁、虾皮、酱油、味精、胡椒、葱花、姜米、蒜泥飞速

地舀进碗里,动作老练而精准,最后将调好的芝麻酱浇到面条上搅拌

均匀。很体贴地问我:“辣椒要多还是少?”

⑥第一次吃热干面的感受太强烈,以至于十五年之后,舌尖仍能轻

而易举地捕捉到那种香喷喷、热乎乎的味道。

⑦2013年再去武汉,热干面自不可少。它物美价廉,顿顿吃也不

烦,像新疆凉皮子是百姓的吃食,最接地气。热干面吃得多了,自然

吃出微妙的差别。

⑧在武汉,我最喜欢随意转悠,遇到一个小摊儿,看着顺眼,肚子

也正好需要,便坐下来吃上一碗热干面,有的香辣,有的咸香,有的

面软,有的面硬,对我而言,每一碗热干面都是我与这个城市永不重

复的相见。

⑨离开武汉后再没有吃过热干面。在家尝试着自己做,均以失败告

终。食物与一方水土有千丝万缕、根深蒂固的联系,如落在笔端的文

字,词节再精准,也很难描摹内心的微波。

⑩2022年,武汉陷入前所未有的灾难。疫情的发展与变化牵动每

一位国人的心,热闹繁华的武汉变得凄苦而清冷。视频里看到一个小

店儿仍在卖热干面,在店面和顾客之间搭一块滑板,将做好的热干面

装饭盒里,轻轻往前一推,快递小哥在另一端接住。热干面通过这种

方式送抵武汉人家,让普普通通的武汉人内心天地辽阔、万物蓬勃,

在淡定与焦虑中咬牙挺住,等待疫情结束推门迎春。

⑪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断,只要热干面还在,武汉的春天必将如期

到来。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3月6日 依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5.下列关于“武汉热干面”的表述及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汉热干面是武汉最具地域特色的美食,物美价廉。

B.武汉热干面和“长江”“黄鹤楼”“汉正街”一样都是武汉的名

片。

C.武汉热干面是武汉一代代人沉淀在骨子里的文化,也是武汉的一

种象征。

D.武汉人把热干面当做过早的首选小吃,是一种日常习惯。

6.阅读全文,下列对作者关于武汉热干面的感受及认识的理解,不正

确的一项是

A.作者第一次在武汉吃热干面感受强烈,以至于2022年仍能捕捉那

种香、热的味道。

B.作者再次在武汉吃热干面,吃出了差别,认为是此生最好的遇见。

C.作者认为武汉热干面如同自己家乡的凉皮子一样是最接地气的小

吃。

D.在疫情期间,作者认为只要吃了武汉热干面,就能给自己带来了

战胜疫情的信心。

7.阅读全文,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及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以“武汉热干面”为线索,一共写了“我”与武汉热干面有

关的四件事。

B.作者认为每一碗热干面是自己与武汉永不重复的相见,也是自己

的根。

C.热干面已成为每个武汉人的精神底色,凝聚着武汉人对生活、家

乡的热爱。

D.武汉热干面与武汉的水土紧密相连,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难以在

其他地方复制。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8题。

(一)江上

董颖①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释】①董颖:北宋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

8.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出了“水”空阔的特点及江上一派浓重的秋意。

B.第二句中“飞雪”形象地写出了白鸥飞舞忽高忽低的情态。

C.第三、四句写出了诗人期盼柳树快快长大,能系住垂钓的扁舟。

D.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秋日美景和垂钓生活的喜爱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9~11题。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开

元中,举进士,登甲科,为平原太守。事亲以孝闻。安禄山逆节颇著

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康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

酒赋诗。或谗于禄山,禄山亦密侦之,以为书生不足虞也。无几,禄

山果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玄

宗初闻禄山之变,叹曰:“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得平来,

大喜,顾左右曰:“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工书 工:擅长

B.事亲以孝闻 事:侍奉

C.玄宗初闻禄山之变 变:变化

D.顾左右曰 顾:回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康实

A.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康实

B.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康实

C.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康实

D.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康实

1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真卿年少时学习勤奋,有文才,后来考中甲科。

B.颜真卿整天只知道游玩、喝酒吟诗,安禄山觉得对他不用防备。

C.安禄山反叛,河朔被攻陷,只有平原郡城未被攻破。

D.唐玄宗听到李平传来的消息,对颜真卿的所为还是很满意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87分)

四、(共7分)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2835211a2131273.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